- 相關推薦
詠春拳基本特點
詠春拳的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及木人樁;臼址ㄒ匀譃橹,還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春拳基本特點,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理論和心法:
(1)中線理論: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接便成一個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著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當然較快擊中。再者我們若問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著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他方向)我們之面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為“追形”。
詠春對敵時盡可能是正面朝敵的。不論敵方環繞著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著敵方。其好處如下:
、俜朗胤矫妫汉喕瘮橙讼蛭覀冞M攻的來向。因為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
、谶M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
、鄢鍪挚於靶。弘p手能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膊頭,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顧。
(3)埋zheng理論: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zheng緊貼著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
①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
、谑胤矫妫阂环矫媛駔heng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 收zheng理論:詠春出手后(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zheng屈曲是為收zheng。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并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5)”來留去送”心法:“來留”者對方向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盡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強力向我們擊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當再加力順其勢向改變后的方向送去,令敵方失勢或招式用老。
(6)“甩手直沖”心法:“甩手”者是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向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沖出直攻敵方為之“直沖”。“來留去送”和“甩手直沖”心法,是從黏手練習鍛練出來的。
(7)守攻同期: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范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后發制人。
(8)其他輔助心法:
、俨幌“過籠”:詠春消手以能消對方來手而不超過防守所需范圍為原則。對方來手若不可能擊中我們,我們則不需要運用任何消法。不消“過籠”可以減少氣力和時間的消耗。消后反擊敵當會更快。
、诓“追手”:“追手”者,離開防守所需范圍來追著去接觸對方橋手也。詠春拳長于橋手相接后之感覺和反應。所以初學詠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識地犯“追手”的錯誤。若敵橋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圍內,我們不要追著去接觸其他橋手,反之應該趁機向敵攻擊以求擊敵。若對方用橋手消我們之攻擊,我們便達到接觸對方橋手之目的;這是“尋橋”方法之一。
、鄄“沖身”:詠春出手(攻或防)、馬步上落和轉變都要以維持重心為原則。盡量減少被對方借力機會而至“失形”。“失形”者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對敵之平衡狀態也。
、懿恍杞柚恢枚l力:詠春拳的“攻”與“守”皆以能鍛練到從任何位置都可以發力為原則。換句話說,無論手在何處皆能發力不從心消對方來手或向對方攻擊而不需要將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來幫助發力。
(二)“寸勁”乃詠春拳用作攻防之勁力,亦稱“彈勁”或“短勁”:這是一種短暫而有爆發性和能于短距離(約兩寸)內發出殺傷力擊敵之勁力。“寸勁”是從小念頭,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鍛練。
(三)黏手練習其目的是:
(1)鍛練與敵方橋手接觸后之感覺和反應。
(2)鍛練制造和尋找敵方之空隙。
(3)鍛練雙手之左右兼顧和一心二用。
(4)鍛練詠春拳心法如“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不消過籠”、“不追手”等等。
(5)練習攻,防手法與組合。
(6)練習手法與馬步之配合。
詠春拳的風格特點
1.中線進擊:中線即為人體頭頂百會至尾閭和地面的中垂線,它的實用寬度大約為10公分,技擊的原則為在守護我中線的同時,我的拳(掌)力要集中打擊對方的中線部位,很像擊球體的中心點,這樣使對方很難卸我之力,而且受力較重。
2.朝面追形:和對方正對正稱“朝面”,若對方正面偏轉,我則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稱為“追形”。詠春的小念頭屬打死靶,稱“朝形”。尋橋屬打活靶,稱“追形”。技擊格斗中都是打活靶,都需要朝面追形。這樣做第一可以簡化對方進攻的來向,第二可以配合中線理論,較易擊中對方,并且使其受創較重,第三出手無先兆,能在最短的距離內雙手同時到達,并且兩手也容易相互兼顧。
3.里踩技法:無論是攻還是守,連消帶打(打即消,消即打),手都要緊貼中線平面進行。這樣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的攻擊,同時亦可以防護自己的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收踩技法:詠春拳出手后,無論是攻還是守,手和臂都不再蓄力,手踩屈曲是為收踩,以利于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
5.來留去送:對于對方攻來的手法,我方除了消外,最好盡可能將其留住,以利于相接之感覺,如將其控制,這就是來留;“去送”者就是當對方向我強力擊來時,我方利用手法將其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走偏,若可能的話,我方還要適當加力順其勢向那改變后的方向上送去,以加速對方失勢。
6.甩手直沖:二人相接,當對方突然將手撤去時,這叫甩手,當對方甩手的同時,我不是習慣地去追其手臂(怕打、格擋),而是在對方脫手的一剎那,在最近的地方直沖而擊,打對方的中線位置,這一過程就叫甩手直沖。
7.攻守同期:當我方消對方攻擊時,在盡可能的范圍內,應同一時間發招攻擊對手(即連消帶打),這樣將會由被動變為主動,而達后發制人。
8.不消“過籠”:籠,可當老,太多講。即以能消對方來手而不超過我需防守的范圍為原則,“過籠”就是消得太多,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過籠”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9.不“追手”:就是不能離開防守所需范圍來追著去接觸,同屬于“過籠”,是無益的。
10.不“追身”:即無論攻或守,馬步進退或轉變,都要以能維持重心平衡為原則,決不能因慣性而“失形”。
11.不需要調位發力:即攻與守都能從任何位置發力,不需要將手調至某一位置來幫助發力。
12.以日字拳法彈勁發力:即使用一種短暫而有爆發性和能于短距離內發出殺傷力擊敵的勁力。這種寸勁抖發式的日字沖拳形式,主要特點為第一,按照直線和短距的原則,快速反應,拳肘沿自己中線發出,打向對方中線。第二,借助地面反作用力,通過腳、腰、肩、肘、腕、拳的整體性攻擊和全身射入的沖力,以最大限度增加打擊速度和力量。加之在出拳接觸對方身體的瞬間,腕關節抖動加速,突然產生爆發力,又加重了出拳的力度。第三,出拳時肩不預動,具有突然性和隱蔽性,使對方難以防備。第四,雙手兼顧,連環進擊的拳法,既快捷,又頻密,就更具威力。例如:用兩手組成動態的三角形剛性結構,可以內門中線硬壓楔入,不論對方如何抵擋,仍然輪番強。
【詠春拳基本特點】相關文章:
詠春拳的特點10-14
詠春拳基本手法08-13
詠春拳基本手法教學10-31
詠春拳訓練基本要領09-25
詠春拳基本功教學06-05
詠春拳13招基本手法06-01
詠春拳的基本功訓練08-15
最新詠春拳攤手基本教學10-20
2023年詠春拳基本功10-19
2017詠春拳基本功教學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