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詠春拳主要特點和理論核心
詠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化和人工化的拳術。其長處在于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并濟,氣力消耗量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春拳主要特點及理論核心,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第一方面:近體實戰的基本技術體系
傳說清朝時,五枚師太因見蛇鶴相斗而悟出詠春拳,姑不論其可信性如何?其實白鶴不會拍動雙翅進攻一字長蛇,人的雙手則不同,它是人體最零巧的運動鏈,不但運動功能最多,而且運動幅度最大。
在古代,“手搏”就是一種以打法為主體技術,并輔以踢法、摔法和拿法,它是四擊的徒手實戰格斗技。詠春拳強調以雙手打法為主體技術,不但繼承了傳統“手搏”積累的兩千年以上經驗,并且還有所創新,其特點有六:
(一)當雙方近打時,如用轉馬使對手側身相向,僅能一手施力時,可以居于以多勝少的優勢。如果利用連環均衡的攻防雙手,在時間差和機會率方面都會占較大的便宜。善用雙手為主的數量優勢,是近戰技術體系的特點之一。
(二)人體構造是對稱的和平衡的,可像建筑物設計一樣,外有幾何中心線和內有力學重心線。
當以雙手為主體技術時,可將左右方一分為二,去設計簡潔的動態的基本動作,其單手的運動鏈及每個關節都有特定的運動方向和方式。
如將手視作兵器時,其單手的基本動作可成為刀、劍、鞭、斧、錘、鉤、盾、雙節棍等多用途作用。
當將左右方合二為一,隨意組合動態格斗時,其左半和右半的動作可以不對稱,但整體必須動態平衡。雙手做同一動作可為雙刀、雙劍等,做不同動作可成為一刀一鉤,一劍一盾等,它是以二的倍數增加著。
善于運用雙手為主體的多面手作用,是近戰技術體系的特點之二。
(三)對打時雙手可以同時一守一攻,也可以最短時間連環進攻同一目標。
利用相輔相成的辯證法思想去設計雙手互為兼顧,是近戰體系的特點之三。
(四)身體和馬步姿勢要便于運用雙手朝向對方重要目標———全身的重心線(一般以外形的中心線代替),不但較易擊中要害而且受力也較重,雙手連中時尤甚。因此,正身朝敵的“中線理念”和“朝面追形”戰術,就成為雙手可及距離的近戰技術體系特點之四。
(五)近代立體戰爭,最后勝負仍要取決于陸軍的近戰攻取詠春拳主要特點及理論核心詠春拳主要特點及理論核心。同樣實戰格斗最后勝負也往往取決于近體戰。
詠春拳強調以近打為主,以雙手為主,以快攻為主。近體攻取的成功要決,就是時間第一,一切技術動作均從屬于節省時間,作為衡量其實用何時何地的標準。
詠春拳強調短距理念,例如要拳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快時間的猛攻。在技法上強調精簡理念,要用最簡潔動作完成最直接的進攻。因此,精簡實用直截了當的快攻動作,是近戰技術體系特點之五。
(六)近體戰時,如果敵我之間迅速互攻,無暇思考怎樣出招,拳來拳往互有擊中。但也可應敵來勢而變化,造成對手教你如何出招的局面。詠春拳就有訓練粘貼控制對手來勢的技術,因此這種稱為“黐手”的技術,是近戰技術體系特點之六。
總之,“詠春拳學”是根據整體的人體動態規律建立實戰格斗的基本技術體系。
第二方面:近體實戰的理論核心
要使近體實戰打得好,其奧秘在于使對方失去平衡。例如扭斗時視覺難以發揮,全憑肢體觸覺的條件反射,立即感知對手的重心變動而迅速反應,使其失穩而被打倒或摔倒。又例如格雷斯柔術關于猛撲的抱腰摔,利用兩例的對手,亦全憑條件反射迅速作出反扭打或反抓抱,例如以撞拳迎擊術前的頭部去抗衡失穩,又或降低重心和加大支撐而去抗衡失穩等。
詠春拳的雙黐手就是鍛煉兩手的觸覺反應,可以按照設計的幾種基本動作反復練習。當中樞神經系統建立復雜的條件反射時,兩手可以達到反應零敏和隨機應變,在迅速千變萬化的實戰中能夠應付自如。因此,可以認為它是詠春拳根據基本技術體系總結出“無招勝有招”思想的主要依據。
“詠春拳學”則發展了這個思想,強調“無招勝有招”是近體實戰的理論核心,在任何形式的近戰中均可運用。因此,也可稱為“實戰拳學”等等,用不用詠春名稱并不重要。
用“詠春拳學”觀點去認識雙黐手,其特點有四:
(一)雙黐手鍛煉是由雙方的四條臂膀在內外門范圍運用幾種動作循環反復地相互粘貼翻滾,如在一個無形的圓弧和直線之中,形成活的勁力流動和前推的力度。它錘煉雙手左右兼顧,可以最快而流暢地打圈卸除對方之力,也可以最快而流暢地轉化為直線攻擊對方之力。不但鍛煉與對方搭橋之手接觸的感覺和反應,而且鍛煉制造和尋找對手之空隙漏洞,達到“來留去送”和“甩手直沖”等戰術的應用目的。
(二)雙黐手可以成為雙方近體實戰時的攻防拉鋸地帶。它既是直線進攻的橋梁通道,也是內門防御的緩沖區域。
(三)雙黐手可以成為踢打摔拿四擊之間最快接軌和轉換的編組地帶。因此,它填補了近戰領域一向存在著的空白。
(四)雙黐手是“無招勝有招”理論的主要依據。但在實戰時,誰都不會主動采取黐手形式,首要是簡單直接攻擊對手。當出手受險,湎要變化來達至目的時,才發揮平時練習雙黐手那種反應純熟練快捷機巧的零敏性,去應付千變萬化的局勢。不論對手會不會黐手都一樣對付,全憑自己的反應零敏,伺敵先機去戰勝。
總之,“詠春拳學”的近體實戰理論核心是“無招勝有招”,而雙黐手則是此辯證理論的主要依據和入門鎖匙詠春拳主要特點及理論核心武術培訓。
第三方面:直線攻擊的最佳動作
西洋拳擊的直拳,是帶拳套直線攻擊的主要拳法。四、五十年前西洋拳很側身,到了祖路易時身已站正,上身略傾前,到阿里時上身很平正,但仍有跳步,到泰森時已壓前,兩手保持均勢,無跳動?梢姴粩喔淖儾粩嘧兓。詠春拳的日字沖拳則是不帶拳套直線攻擊的主要拳法,后者的特點有五:
(一)按照中線理念和短距理念快速反應,拳肘沿自己中線發出,打向對手中線
(二)利用地面反力,通過肢、腰、肩、肘、腕、拳的整體性攻擊,有時甚至加上全身射入的沖力,最大限度增加打擊速度和力量。例如近戰出拳接觸敵體的瞬間,利用腕關節的抖動加速,突然產生的爆發力,加重了出拳的力度。
(三)出拳時肘不擺幅,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近戰時對手難以預防。
(四)辯證的雙手兼顧,連環進擊,要比西洋拳擊更快捷、更頻密和更具威力,例如用兩手組成動態的三角形剛性結構,可從內門中線硬壓楔入,不論對手如何抵擋,仍然輪番強行尖劈直貫。
(五)詠春拳講究經濟原則,既然拳打出去,就在外變化,假如一擊不中,就改變方向再擊,這就是長橋發力之意(西洋拳擊不中就將拳收回再出擊),李小龍則稱之為“寸勁”。
【詠春拳主要特點和理論核心】相關文章:
泰拳和詠春拳的區別07-06
最新詠春拳十大理論知識10-31
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理論05-13
詠春拳的來歷08-03
詠春拳的特點10-14
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的區別06-30
田徑核心訓練的方法和手段10-20
葉準詠春拳譜09-22
詠春拳基本手法08-13
詠春拳心法秘訣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