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術演講的技巧
學術演講是學術會議等場合常見的交流形式,它是學術共同體成員或職業傳播者利用學術會議的活動平臺,面對與會者進行學術信息傳播和交流的職業行為。我從事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多年,見過許多成功的學術演講,也見過一些很不成功的學術演講。我對他們這些學術演講進行分析后以為,學術演講不是學術論文的機械性搬動,它是一個包括信息轉換、媒體轉換、環境營造等過程。不妨看看學術演講的技巧。
第一,學術演講文體的轉換。學術演講文體的轉換是指在學術信息保真的前提下,把論文、專著、教科書、標書,甚至學術思想等轉換成與會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學術演講媒介適合演示的文本形態。科學、藝術、高效的學術演講要求傳播者必須進行學術演講的的原信息進行轉換。如,在形式上,要把學術研究結果寫成論文;將論文、講義、教科書改寫成教案;要把研究論文改寫成演示稿(如ppt文件)。要對原作的內容進行加減處理,即擴展或縮寫;要對原作進行通俗化、口語化、圖式化、視頻化等處理,即以提綱、表格、框架圖、箭頭圖、簡圖,甚至圖片、視頻等,把泛泛而論的散在材料按邏輯順序和思維方式進行歸納;要以通俗的形態解釋高深的學術理論,以簡明的表達繁雜的程序。
沒有進行文體轉換的演講,是學術演講的大忌。在與會者看來,最反感念稿,據調查資料,97.1%的與會者認為最難以忍受的是念稿、冗長等的演講;而念稿式的演講,有35.4%的與會者認為只聽到演講者的聲音、45.8%聽眾認為什么也沒聽到,只有10.4%的與會者認為聽到稿子的內容 。在與會者看來,精彩的演講應是有共鳴、真實、言之有物、幽默、有激情、精短、脫稿的演講。
第二,學術演講媒介的轉換。學術演講是一種表達式交流,即通過各種語言,使與會者之間能夠方便地進行表達和交流。學術演講媒介的轉換是指把演講者的書面材料、圖表等轉換為視聽媒體的過程,它的目的是便于有效傳遞視聽的學術信息,便于吸引與會者的注意力,提高其學術交流興趣;它的核心是做媒介化處理,呈現在視聽媒體上的學術內容決不能是文稿內容生硬的轉移,而是以條理化、精煉化、圖表化的文圖上再現文稿內容,以口述和多媒體演示相結合的呈現方式。成功的學術演講者,一定要使用多媒體投影;如果采用視頻,一定要做藝術化處理,符合與會者動態畫面閱讀的習慣。
學術演講須善于利用交流的媒介工具,通過與會者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五大感官,特別是視覺來實現。有研究表明,視覺單位時間內視神經輸入的信息量是聽神經的540倍 。因此,學術會議中,利用幻燈或投影進行學術講演,其效果顯著優于單純地口述演講,因為不同的學術演講媒介,其效果差別明顯,其中文字7%,聽覺38%,視覺55%;大部分人的語速是120—200字/分鐘,但人們的聽力速度是600字/分鐘左右;與會者會在24小時之內忘記演講者所講內容的75%;如果借助圖片或有趣的學術演講,與會者記住演講內容的可能性會提高6倍;與會者一般能記住10%閱讀的,20%聽到的,30%看到的,以及50%既聽到又看到的 。
第三,學術演講情景的調控。理想的學術演講情景應是既莊重又活躍,既緊湊又寬松。學術演講者須恰如其分地駕馭演講氣氛,營造自己學術演講的良好氛圍。
一是善于同與會者互動。學術演講者應把自己的演講能引起與會者的互動或爭鳴視為幸事。學術演講中,要善于創設情景,引導與會者去質疑和討論,激發求知欲,激發學術探究的動機。
二是要選擇適宜演講的內容。演講內容的學術價值高,交流參與者興趣就大,會場氛圍就熱烈。如,演講內容符合會議規定的主題和與會者的價值判斷;學術演講的立論準確,觀點新穎,并具學術啟迪意義等。學術演講者須對與會者群體的背景和期待有足夠的了解。
三是善于應用演講的技巧。學術演講須合理運用與會者的感官,以及“形體-表情-語言-媒體”的技巧,如,利用形體傳意;利用表情左右與會者情緒;利用語言傳輸信息;利用媒體助講等。據英國社會心理學與肢體語言學專家邁克爾.阿蓋爾研究,如果想與其他人建立友好的關系,就應該在演講時多向與會者報以注視的目光,這個時間至少應該在60—70%,這會讓與會者對你產生好感。
【學術演講的技巧】相關文章:
演講技巧-演講與口才-即席演講的技巧09-18
演講技巧-演講經驗-演講手勢技巧08-15
演講技巧11-28
演講技巧09-20
演講與口才技巧,演講心理調整技巧07-14
演講技巧16招小技巧10-25
技巧篇:演講中的“造勢”技巧05-27
演講技巧:演講的禮儀09-12
演講技巧演講的蓄勢10-06
演講的用詞技巧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