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面質量管理八項原則范文
引導語:全面質量管理是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體系,以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活動。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全面質量管理八項原則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面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1)以客戶為導向
組織依存于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期望。在當今的經濟活動中,任何一個組織都要依存于他們的顧客。組織或企業由于滿足或超過了自己的顧客的需求,從而獲得繼續生存下去的動力和源泉。全面質量管理以顧客為中心,不斷通過戴明循環(PDCA)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2)領導作用
領導者確立組織統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一個企業從總經理層到員工層,都必須參與到質量管理的活動中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企業的決策層必須對質量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
(3)全員參與
“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將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收益。”全員參與是全面質量管理(TQM)思想的核心,它要求企業員工上至高層領導,下至一線操作者都以積極地態度加入到全面質量管理(TQM)的實施過程中去。
(4)過程方法
“將活動和相關地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即必須將全面質量管理所涉及的相關資源和活動都作為一個過程來進行管理。戴明循環(PDCA)實際上是用來研究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到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全過程。
(5)管理的系統方法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當我們進行一項質量改進活動的時候,首先需要制定、識別和確定目標。理解并統一管理一個有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的體系。由于產品生產并不僅僅是生產部門的事情,因而需要我們組織所有部門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一個永恒的目標。”實際上,僅僅做對了一件事情并不困難,而要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千萬次都做對,那才是不簡單的。因此,持續改進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統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正是為了更好地做好持續改進工作。
(7)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決策
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乎邏輯和直觀的分析的基礎上的,因此作為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也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背離了事實基礎那都沒有任何意義。
(8)與供應商建立互利的關系
“組織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組織和供方是相互依存,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組織和供方之前保持互利關系,可增進兩個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從而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基礎,謀取更大的共同利益。
質量管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質量檢驗階段。
在這一階段,人們對質量管理的理解還只限于質量的檢驗。就是說通過嚴格檢驗來控制 和保證轉入下道工序和出廠的產品質量。
1、操作者的質量管理:二十世紀以前,產品的質量檢驗,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藝 和經驗,對產品的質量進行鑒別、把關。
2、工長質量管理:1918年,美國出現了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強調工長在保證質量方面的作用。于是執行質量管理的責任就由操作者轉移到工長。
3、檢驗員的質量管理:1940年,由于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一職能由工長轉移到專職檢驗員。大多數企業都設置了專職的檢驗部門,配備有專職的檢驗人員。用一定的檢測手段負責全廠的產品檢驗工作。
專職檢驗的特點就是“三權分立”,即有人專職制定標準;有人負責制造;有人專職檢驗產品質量。這種做法的實質是在產品中挑廢品、劃等級。這樣做雖然對保證出廠產品質量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可克服的缺點:
其一,出現質量問題容易扯皮、推委,缺乏系統的觀念;
其二,只能事后把關,而不能在生產過程中起到預防、控制作用,待發現廢品時已經成 為事實,無法補救;
其三,對產品的全數檢驗,有時在技術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如破壞性檢驗),有時在經濟上是不合理、不合算的(如檢驗工時太長、檢驗費用太高等)。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這些缺點也就越來越顯得突出。
第二階段為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軍需品的特殊需要,單純的質量檢驗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因此,美國就組織了數理統計專家在國防工業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些數理統計專家就在軍工生產中廣泛應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生產過程的工序控制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保證和改善了軍 工產品的質量。后來又把它推廣到民用產品之中,這給各個公司帶來了巨額利潤。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利用數理統計原理在生產工序間進行質量控制,預防產生不合格品并檢驗產品的質量。在方式上,責任者也由專職的檢驗員轉移到由專業的質量控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標志者事后檢驗的觀念改變為預測質量事故的發生并事先加以預防的觀念。
由于這個階段過于強調質量控制的統計方法,使人們誤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統計方法, 是統計學家的事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質量管理統計方法的普及推廣。
第三階段為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最先起源于美國,后來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開始推行。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又有了新的發展。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企業全體人員及有關部門同心協力,把專業技術、經營管理、數理統計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建立起產品的研究設計、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活動全過程 的質量保證體系,從而用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用戶滿意的產品。
基本核心是強調提高人的工作質量,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達到全面提高企業和社會 經濟效益的目的。
基本特點是從過去的事后檢驗和把關為主轉變為預防和改進為主;從管結果變為管因素,把影響質量的諸因素查出來,抓住主要矛盾,發動動員、全部門參加,依靠科學管理的理論、程序和方法,使生產的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
基本要求:要求全員參加的質量管理;范圍是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是全企業的質量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法應是多種多樣。
它是在統計質量控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它重視人的因素,強調企業全員參加,全過程的各項工作都要進行質量管理。它運用系統的觀點,綜合而全面地分析研究質量問題。它的方法、手段更加豐富、完善,從而能把產品質量真正地管起來,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當前世界各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在結合各自的特點運用著全面質量管理,各有所長、各有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相關文章:
全面質量管理八大原則06-08
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08-13
什么是全面質量管理09-07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07-06
全面質量管理基本方法05-07
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和特點05-31
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07-30
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及管理特點06-12
教育孩子的快感原則和現實原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