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2017
《朗讀者》舞臺上的董卿和春晚舞臺上的董卿不太一樣。她不再身穿華服,也不再把發髻高高豎起,她穿著一身淺粉色套裝,搭配白色的絲質圍巾。她所講的那些話也不再是導演給她的主持人文稿,她開始講她心里的話。這一次,她的身份是主持人兼制作人。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朗讀者第六期觀后感,歡迎閱讀。
【1】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2017
大家最關心的本周六央視1套20點的第二期《朗讀者》會不會有杭州的鏡頭。這位制片透露,看過第一期的人都應該知道,片子前面會放朗讀亭在不同城市的錄制畫面。第一期有北京和廣州的朗讀亭內的畫面,第二期當然也會出現杭州的朗讀者,至于哪幾條朗讀會被選中,外拍組也不知道。“這得北京的后期編導定,不過留個懸念,不是也挺好嗎?”
朗讀什么
這幾天,我差不多每天來朗讀亭這邊,和編導也混了個臉熟。昨天一大早,我在微信上和節目組的編導小費說想體驗一下朗讀者的角色,她就提醒我:估計今天來的人會很多,排隊很辛苦。我說:有點小緊張。她說:加油。
緊趕慢趕,上午10點,我到浙
圖時,朗讀亭前的隊伍已經排成了一條錢塘江潮水一樣的橫線。盡管如此,我像很多人那樣心存僥幸,想中午吃飯時人會不會少一點。根本不可能。12點半,我咬咬牙,排在了隊伍最后面。
過了一刻鐘,有個之前采訪過的讀者下午上班時間要到了,等不牢,就把位子轉讓給了我。我差點沒樂出來,我一下子超過了17個人,大舉進步,有種玩跳棋的快感。
編導小費走過來,和我聊了下,問我要朗讀什么。我之前和她提過一嘴,想讀一篇《跑步日記》。但中午吃漢堡時和一個朋友商量,又想讀寫給孩子的一首詩。猶豫不決,請小費幫忙看看。我想起小費是個馬拉松愛好者,我說讀跑步日記是不是更合適。她說:你不用考慮這些,只要問自己最想表達的是什么。
小費大名費株株,是一名90后,但聲音特別沉穩。她說在片場也得裝著沉穩些,才壓得住場子啊。小費昨天高興地說:“今天秩序很好,不用她操心排隊的事,她可以四處走走,和人聊聊天,尋找好故事。”從主持人董卿到編導小費,節目組都貫徹同一個宗旨,就是朗讀者=朗讀+人+故事+情感。
然后我看到有個穿紅衣服的阿姨拉著小費在嘮嗑。走近看,阿姨還熱淚盈眶。年輕的小費的手則緊緊抓住阿姨胳膊肘那里的衣服。
我的排友
昨天雖然沒下雨,但天還是陰的,風還是冷的。氣象預報顯示:室外氣溫5℃,北風二級。在冷風里站三個小時,絕對是種沒法言說的體驗。我吸取了前天在浙大受凍教訓,出門時戴著厚厚的毛線帽,圍了兩圈羊絨圍巾,裹得嚴嚴實實的',但還是感到了春寒的刺骨。
前后左右的排友(排隊之友),大多都是90后,還有00后。隊伍這個小小的空間,壓縮了人際距離,也讓不同的人開始了交流。
想開素食館創業的文藝青年莫語(他說這個網名在莫言獲諾獎前就叫開了),是個算內行的詩歌愛好者,能報出一連串喜歡的詩人名字:金子美玲,海桑、北島、辛波斯卡……他在周夢碟的兩首詩《我選擇》和《不怕冷的冷》之間糾結不已,他最后選的是《不怕冷的冷》,因為里面的詩句很應景:“而冷是不怕冷的!”
風度很好、戴著一頂圓禮帽的于阿姨,12點就來給讀高中的女兒小周排隊。一點多,小周來了。和她的談話,我深深感到了代溝。小周一會兒要朗讀的書叫 《十字弓》,作者是她的偶像:恒殊。我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而小周不停地問我:姐姐,郭敬明的小說都拍電影了,為什么恒殊的作品沒人拍?
我轉過身,用手機查了下:恒殊,北京人,國內吸血鬼文化的奠基人,青年作家……小周湊過來問:姐姐,她是不是特別牛?
和我們排在一前一后的,還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奶奶,她給上小學的孫女排隊,外面風大,她就讓孫女去圖書館待著,自己一個人站在外面吹風。
還有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三歲不到的女兒來朗讀。女兒叫糖糖,這個媽媽就自己做了一本《糖詩》,里面僅有兩首詩,也是糖糖目前會背的,一首是駱賓王的鵝鵝鵝,一首是王維的紅豆生南國。
【2】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2017
在不知不覺中,董卿的《朗讀者》已經伴隨了我們六個星期了。第六期的主題詞是眼淚,眼淚不只是因為悲慟,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感動。眼淚的味道是五味雜陳的,不同的是每次只有一種主味,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或咸。每一次的落淚,背后都有著一個故事,眼淚多數是真實的,但不要忘了還有虛假的眼淚。眼淚是水,代表了一種感情。水約占人的70%,男性比女性多,年輕人比年長者多。奇怪的是女性比男性愛哭,年長者比年輕人愛哭,小孩子好像總愛哭。只要人活著,就會留下眼淚,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直至生命的消逝。
陸川的眼淚為可可西里而流
2004年的紀錄片《可可西里》,至今備受好評。這是導演陸川率領100多人進入可可西里的無人區,用兩年的時間才將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記錄下來。2016年的自然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火爆社交媒體,背后的陸川同樣付出了難忘的艱辛勞動。陸川有言:“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淚。”在《可可西里》的拍攝中,陸川經歷了一次生死,失去了一個伙伴,流下了痛苦的眼淚。陸川朗讀的是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獻給可可西里的生靈。“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陸川的朗讀,不是看著文本,而是全程背誦,可見可可西里上的神圣而又脆弱生命已深入了他的血液。
斯琴高娃的眼淚為母親而流
演員斯琴高娃,14歲登臺,已縱橫影壇50余年,塑造了無數母親形象。斯琴高娃說,戲中很多的母親角色,其中大部分都有自己母親的影子。母親是個剛強的女人,不輕易落淚,卻在面對孩子的`事時總是淚眼朦朧。在斯琴高娃的心中,母親對她的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斯琴高娃朗讀的是賈平凹的《寫給母親》,獻給摯愛的母親吳云。無論走得再遠,永遠有個人惦記著你,那就是母親。“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每每想起陰陽兩隔的母親,斯琴高娃就忍不住熱淚盈眶,長聲哭泣,現場更是一片哭聲。
丁一舟和賴敏的眼淚為愛情而流
賴敏患有“小腦共濟失調癥”,俗稱“企鵝病”。她在丈夫丁一舟的陪伴下為愛行走,在漫漫的旅途中譜寫了真愛的贊歌。幾個月前,賴敏懷孕了。這個原本是高興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卻變成了難題。家族遺傳的病魔,讓他們喜憂參半,若是不能成功地治療,就只能含淚割舍腹中的胎兒丁路遙。賴敏早早就給未出生的孩子寫下了一封信,“我想每天吃完飯陪你一起散散步。”賴敏朗讀的是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夢》,獻給深愛的丈夫丁一舟。“畢竟,就算是一小束吧,也是他的愛情。”丁一舟和賴敏在有限的時光內一路陪伴,讓“我愛你”三個字變得彌足珍貴。我們衷心祝愿丁路遙能夠健健康康地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
張家敏的眼淚為乳腺癌姐妹而流
張家敏第一次乳腺癌手術后,無法面對自己殘缺的身體。除了體膚之痛,更多的是精神與心靈的煎熬。在一番的陣痛后,張家敏艱難地走出來了。面對猝不及防的考驗,張家敏沒有低下頭,而是選擇了和更多的姐妹們在一起,為抗擊乳腺癌而努力。張家敏先是公開了自己的家庭電話,為患病的姐妹們提供傾訴熱線;后又和姐妹們成立了粉紅絲帶志愿服務隊,為更多抗癌的姐妹們提供幫助。張家敏朗讀的是泰戈爾的《生如夏花》,獻給所有抗擊乳腺癌的姐妹。“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如今78歲的張家敏一直行進在乳腺癌防治宣傳的道路上。
張魯新的眼淚為青藏鐵路而流
凍土科學家張魯新,被稱為“不哭的男人”。有一次,他和同事外出勘察地貌迷了路,把生命寄托在三根即將燃盡的火柴,那時他流下了慶幸的眼淚。張魯新把畢生的精力和汗水,獻給了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流下了“生死、悔恨、圓夢”之淚。張魯新的學生們朗讀塞繆爾·烏爾曼的《青春》,獻給自己的老師。將自己的年華奉獻給凍土科研研究,看著青藏鐵路從無到有,這是青春的見證。張魯新和全場觀眾共同朗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段,“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相關文章:
最新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03-28
2017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03-29
CCTV朗讀者第六期眼淚觀后感03-29
董卿朗讀者觀后感-2017朗讀者觀后感03-27
朗讀者觀后感600字-朗讀者綜藝觀后感03-27
薩朗吉簡介03-18
英朗駕駛技巧03-20
朗讀者觀后感02-24
見字如面合集版第六期觀后感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