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歷史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那么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有關春節的歷史!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去了解吧!
春節的歷史
春節不僅是中國一宗巨大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享受、保護、展示春節文化是中國人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是在為世界傳承文化。春節,猶如高懸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燈,以其獨特的光芒輝映著當代中國社會生活。這樣的光芒,對于我們來說光明而溫暖。年是時間標志,體現著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至少三千年
春節在古代稱為歲首、正旦、元日等,將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民國成立以后才開始的。作為歲首新年,春節在中國已經走過了至少三千年的歷程,其產生與古代歷年概念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當然從本質意義上說,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時間感受與時間意識。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動等作為時間變化的重要參照,年的時間周期概念應該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經為人們所掌握。《爾雅·釋天》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碧朴輹r代大概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以“載”稱年,是表示時間的運行與變化。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確定以夏歷正月為歲首,此后歷法雖不斷修正,但正月歲首時間沒有改變,年節也就固定了下來。年是農業社會的時間標志,體現著農人的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三千年。
秦代至漢中期前,歲首在夏歷十月,十月初一為新年。漢中期以后,歲首在正月初一,稱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漢代皇家的重要慶祝日,朝廷要舉行大規模朝會。在朝廷的影響下,漢代民間將年節民俗活動由傳統的臘日、臘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東漢崔定《四民月令》記載了東漢時期民間正日的祭祀儀式與慶;顒。首先,祭祀祖先、禮敬尊長是漢代正日禮儀的主要內容。全家無論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懷著喜悅的心情依次向家長敬酒致賀。其次,拜賀宗親鄉黨。正日家庭祭祀慶祝儀式之后,人們走出家門,拜謁恭賀親族與鄰里,利用年節時機,溝通自己與親族、鄰里的關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歲首朝賀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間,元日人們雞鳴而起,先到門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齊,依次拜賀尊長。從唐代開始,春節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給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間則合家團聚,設宴歡慶。宋元明清各代,春節稱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會儀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禮,場面宏大壯觀,它是國家時事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并被批準。由此,傳統農歷新年歲首在官方意義上正式被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歷的1月1日頭上。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繼承辛亥傳統在歷法上采用公元紀年法,但對傳統年節給予特別關注,規定了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從此“春節”成為社會上下對舊歷大年的稱呼。
迎新年的習俗。
古代社會民間計時以雞鳴為候。正月初一的雞鳴尤有意義,它召喚著新年的到來。當然隨著現代中國計時手段的變化,人們已經將新舊時間的界標確定在午夜零點。
1.“爆竹聲中一歲除”伴隨除夕守歲的是爆竹與焰火,在送舊迎新的日子里,人們盡情地燃放煙花爆竹。
新年爆竹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人們以此驅邪祈福。民俗認為,鞭炮等響聲,能驅趕鬼邪。爆竹是將竹筒置于火中燒烤,竹筒受熱膨脹,最后爆出聲響,直到唐宋時期仍然采用這種爆竹方式。宋代除了傳統的天然爆竹外,還出現了火藥爆竹。這種火藥爆竹不僅有霹靂的雷聲,而且硝煙散出,有消滅空氣中病菌的功效,所以人們在瘟疫發生的時候,經常要燃放爆竹。明清時期火藥爆竹更加流行,近代以來,鄉村春節鞭炮是年俗必有的項目,假如過年沒有爆竹聲,人們就會覺得心里空蕩蕩的。
2.天地、祖先祭祀人們在響徹云霄的鞭炮聲中迎來新年,舊年回天匯報的諸神,這時又帶著新的使命回到人間。為了迎接新神,各家擺起香案,虔誠祭祀。新年“進酒降神”是漢代就有的傳統,民間一直沿襲下來。
祖先祭祀是春節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禮記》中祖先祭祀屢有記載,如“大飲蒸”就是歲末的宗廟祖先祭祀大禮。明清以后,由于宗法觀念的復興,祭拜祖先重新成為新年儀式的重要環節。民國以來民間仍然保持春節祭祖的習慣,一般在家庭堂屋設置有祖先牌位,人們吃團年飯前,先要由家長依次請祖先回家團年,在祖先享用之后,家人再上桌吃飯。正是這種年復一年的祭祀團聚,強固了家族的內聚意識,保證了家族的綿延。
3.穿新衣與拜年以鮮潔的服飾迎年是漢代就有的習俗。在民俗社會中新潔衣飾不僅是年節的美飾,同時具有神性意義。新的衣飾是為了祈福除災。通過舊年之后,人們獲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著人們進入新的生命旅程。這種身體的新打扮與門戶的新裝飾都體現了中國人重視新年的時間更新意識。
清晨迎來新年后,接著是賀年、拜年。順序是先家內,后家外。明代北京元日拜年盛行朝野上下,那時拜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見面跪拜。另一種拜年是一種虛套的禮儀形式,明朝中期京師還有所謂“望門投帖”之俗。
4.接財神新年來到,也就意味著新財神的降臨。財神有許多化身,從民間信仰看,有文財神、武財神、五路財神、青龍財神等等。
從年畫與廟宇泥塑中,我們常能見到文財神的形象,是文官打扮,一位是商朝的比干,另一位文財神是范蠡。再看武財神,一位是趙公元帥,名朗,字公明,是一位道教人物;另一位武財神是關公,特別是近代以來的一些工商組織,將關公視作行業的保護神與財神。五路財神信仰,主要在南方流傳。所謂五路,就指東西南北中五路,即出門五路皆為發財之路!坝斏瘛、“接財神”等是春節重要的祭祀內容,時間一般在正月初一至初五,這期間人們相見,開口就是“恭喜發財”,“發財”成為歲首時節最活躍的詞匯。
正月十五“鬧元宵”
如果說大年是一臺全民參與的民俗大戲,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是這部大戲的壓軸節目。
元宵典型的節俗是燈會,因此元宵又被稱為“燈節”。元宵燈會的興盛從隋唐開始,唐朝元宵張燈風氣更盛,為了人們通宵觀燈游賞,節日期間取消平時的宵禁,即所謂“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進一步發展,元宵燈火更為興盛。明代全面復興宋制,元宵放燈節俗在永樂年間延至十天,從正月十一開始,京城百官放假十日。
元宵節另一節俗是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節令食品,明清時期正月十五吃元宵成為時尚。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鄉一起享用圓子,取其團圓的意義。
有關春節的歷史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10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劇烈而深刻的變化,而一年一度的春節也因此烙上了明顯的時代印記。但春節的傳統色彩,如親情、和睦、歡樂、及對未來的美好祈盼,仍是任何年代的春節不變的底色。拜年是中國人過春節的古老習俗。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又叫“過年”。正式“過年”是從每年的農歷臘月三十開始的,也就是每年的最后一天。每年的這天晚上,人們都要“守夜”。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很豐盛的年夜飯。除夕夜里,人們包餃子、放鞭炮、貼春聯、看春節晚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晚上零點一過,就是第二年的正月初一了。這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初一早上,人們起得很早,家家都要放鞭炮、吃餃子。孩子們都要穿上新衣服,跟上大人們去拜年。這時,大人們往往都要發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祝福他們又長了新的一歲。
從初二開始,大人們都要領著孩子,帶著禮物去走親戚,給長輩們去拜年。大家在一起喝酒說笑、團團圓圓,送舊迎新,慶賀新一年的到來。這種傳統的慶祝活動,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能結束。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北硎咎杽倓倧牡仄骄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正朔”,就是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以農歷初一為元旦;
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后除王莽、魏明帝、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過別的歷法之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一直到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
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
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中國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的習慣。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迂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歷史典故
掃塵習俗起源于堯舜時代,從古代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中演變而來。到了唐宋時期, 掃年 之風盛行。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 十二月盡 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 以祈新歲之安。 至今民間流行著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的諺語。
據說,這種習俗來源于古代的傳說,古代神話中顓頊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好吃懶做,平日穿很破爛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凍又餓,死在屋角。所以,除夕這天,人們乘大掃除機會,把家里的破爛衣服和剩飯剩菜拿出來,在新的一年來臨前倒掉,表示不讓貧窮到家里來。
古 時有關掃塵的典故,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經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在很短的時間內,玉皇大帝就收到了 他99999張密報,說人間要謀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墻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檐下。玉帝 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占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墻上都做 了記號。
灶君發現了 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干干凈凈。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都很干凈,沒有任 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于牢。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 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
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則傳說,掃塵習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農為迎接玉帝的年糧而來。早先,這里的佃農一年忙到頭,除納糧交租外,所剩無幾。他們祈求灶王爺在臘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時多說好話,以便玉帝開恩,從天倉撥點恩賜,在除夕前降下年糧 米雪,讓他們飽飽地吃頓團圓飯。為了迎接玉帝的恩賜,佃農們每年都在臘月二十八日前,將宅院里外打掃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賜年糧,這樣年復一年,春節掃塵的民族風俗一代代延續流傳下來。
一到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就忙著打掃室里室外衛生,清洗蚊帳被褥,連籮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內內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然后把幾件破舊的東西拿到村口放火燒掉,稱為 送窮 ,意思是把那些晦氣全部送葬掉,以換來新一年的好運氣。
按民間的說法:因“ 塵 ”與“ 陳 ”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 、 “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春節的由來
說法一
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澳辍焙雎劙肟罩许懫鹆伺九镜谋蘼,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說法二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風俗有哪些?
1.掃塵
掃塵又稱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春節傳統習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國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這種儀式后來演變了年底的大掃除,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2.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4.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5.團年飯
吃團年飯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
【春節的歷史】相關文章:
春節的具體歷史07-05
手抄報:春節的歷史06-24
春節的歷史手抄報素材06-20
關于春節的歷史英文作文(精選20篇)10-08
對歷史的心得05-27
歷史專業07-31
歷史經典成語02-16
初一歷史總結-歷史工作總結07-06
歷史培訓總結05-02
護理的歷史發展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