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由來:端午節不止是紀念屈原而已
古時的端午是祭祀諸神的節日,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紀念的人物很多,除了屈原,還有伍子胥、孝女曹娥、藥王、蠶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張天師和鐘馗等。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楚國椒邑(今湖北監利縣黃歇口鎮)人,春秋末期著名軍事家。伍子胥之父楚平王太子建之太傅,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昏聵的楚平王無端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則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曹娥(公元130-143),東漢時期會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體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并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國丹陽,湖北省宜昌市,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可以說,這三位入圍者都有感動歷史的人生故事,都是在五月初五因水而逝,死后都被后人追思禮贊。
但令人感動的原因和程度是不一樣的:屈原是憂國憂民悲憤而死,伍子胥是被逼無奈而死;曹娥是為父親盡孝而死;相比之下人們更推崇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操。
民俗學專家徐華龍先生分析說:“這種對國家對民族的‘大愛’,是伍子胥個人的恩怨情仇和曹娥對父親的‘小愛’所不能比擬的!
【端午節由來:端午節不止是紀念屈原而已】相關文章: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08-08
屈原端午節的詩句07-17
端午節的詩句屈原07-16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屈原08-08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屈原07-17
屈原寫端午節的詩句07-16
端午節的由來英語08-08
端午節屈原圖片大全11-20
屈原的詩端午節的詩句07-17
屈原寫的端午節的詩句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