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端午節的由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源于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于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這七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人文情懷和文藝氣質的節日。
“端午”二字,原為“端五”,“端”為初,“端五”即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認為五月初五這天要準備草藥以祛除毒氣!洞蟠鞫Y記》亦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用佩戴蘭草、沐浴潔身來驅邪避禍。那個時候,“端五”還不是節,而是一個需要避諱的“不祥之日”,F如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端午節前后,家里熏蒼術、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兒佩戴中藥香囊,大人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疫,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理。
“端午”一詞,最早見于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角黍”即粽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即有吃粽子的習俗。至于這一天為什么要吃粽子,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均載,遭讒被逐于沅湘的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涼,于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痛不已,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吊,有漁夫劃船至江中欲打撈詩人真身,并以飯團、雞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魚蝦飽腹而不食詩人之肉身。后來,人們又擔心飯團為蛟龍所食,遂以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以驅之,逐漸演變為今日之粽子。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詩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這正是對這一民俗演變的文學注腳。
自此,因為加入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元素,又經由民俗的不斷創新演繹與豐富,端午節逐漸由一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為一個以懷念先賢與詩人的愛國情懷為名、內容既古老又新鮮、形式熱鬧且多樣、充滿歡樂氣氛的民間節日。
端午節民俗之多、流傳之遠、影響之廣,可列為七大節日之首。除了吃粽子這一共同習俗外,在我國北方,還有飲雄黃、佩艾草、贈香扇等習俗;在南方,則有賽龍舟、浴百草、游百病等習俗。此外,端午節慶及由其衍生的文化活動還傳入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世界上頗負盛名的韓國江陵端午祭就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流傳與演變,2005年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今天,端午節早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軟實力,其中尤以賽龍舟最為知名和富有影響力。英語中,端午節被翻譯成“Dragon Boat Festival”,直譯回來就是龍舟節,可見賽龍舟這一節慶形式在國外的影響之甚。
吃粽子也好,賽龍舟也罷,或是佩香囊、浴百草,端午節民俗的演變,早已超越紀念詩人屈原這一單純目的,而是包含著中國人所特有的、濃郁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樸素世界觀。這種樸素而純真的情感與觀念,最能打動人心而獲得廣泛共鳴,所謂的文化軟實力,亦不過如此。
【端午節的由來】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由來英語08-08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08-12
小暑節氣的由來10-19
令狐姓氏的由來12-21
冷姓的由來12-19
清明由來的作文11-29
茶藝表演的由來11-10
街舞律動的由來08-29
管中窺豹的成語由來12-18
北大;盏挠蓙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