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為什么是鬼節
“中元節”稀里糊涂成“鬼節”
傳統“中元節”是農歷7月15日。源自佛教典籍,講的是目蓮在陰間看到去世的母親受餓鬼糾纏,無法進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蘭盆經》,許其每年7月15日設素筵供母享用,以后傳承開來,遂成“盂蘭盆節”的傳統。
佛教源于印度,但“目蓮救母”顯然是漢化后的傳說,因目蓮的母親姓“劉”。
“盂蘭盆節”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此節以后被道教襲用,成了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節中的.“地官節”,地官主掌地獄,于是人們穿鑿說:這一天領導放假,地獄無人把守,故陰間的逝者們將沿著銀河的亮光,回到人間。因此家家戶戶放河燈,以期在人間接續銀河之路,迎接先人英靈。
所以,中元節又被叫作“鬼節”。
果實對種子的感恩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傳統中國一直以農耕為本,在大量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先人們發現萬物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系:一個果實的成熟,最終離不開種子的恩惠,所以,果實對種子,后人對先人,必須常懷一份感恩之情。這份濃烈的祖先崇拜情結,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
中元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日,它表達的就是感恩。古人并不忌諱“鬼”,在古人的意識中,死亡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只是換了一種活法而已。人死了,就會以鬼的形式繼續活下去,所以我們對他們,仍應保有一份虔敬之心。
在老北京,中元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在上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不僅北京如此,全國各地都如此。
中元節是如何消失的
上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后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
傳統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可到上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上世紀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后一次中元節,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不久“文革”開始了,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幸免。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但中元節卻被冷落了,因為人們對它有兩個很大的誤會:首先,把它看成是鬼節,是宣揚落后、迷信的思想,所以沒人敢呼吁恢復;其次,把它當成了追思亡人的節日,那么,已經有了清明節,何必再恢復中元節呢?
其實,中元節是古代的“孝親節”,它與清明節的內涵并不相同。
【中元節為什么是鬼節】相關文章:
冬至是吃什么的為什么10-23
井蓋為什么是圓的準確答案08-11
什么是速錄及為什么學速錄11-12
為什么是我們的內訓失敗08-19
鬼節日記200字09-17
為什么抑郁癥死亡背后是無知10-02
選擇到馬來西亞留學是為什么08-13
為什么信任是領導力的基石10-18
2014鬼節最恐怖的短信10-28
美國簽證通過率低是為什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