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閱兵鎧”中思考9.3閱兵的歷史意義
9.3閱兵在前幾日進行了規模盛大的閱兵預演,舉世矚目。世界各國對我國9.3閱兵的看法不一,應屆畢業生網小編拋開這些,跟大家聊聊關于9.3閱兵的歷史意義,僅供參考。
從“閱兵鎧”中思考9.3閱兵的歷史意義
古代閱兵——閱兵鎧思考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當天,在天安門將舉辦盛大的閱兵儀式。
用閱兵式壯軍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君王、將帥檢閱軍隊,是一個慣例,為此還制定了一定的軍戎禮儀規范。
在這些禮儀規范中,在戰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鎧甲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時代的發展,鎧甲的外形和作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早期沉重的金屬鎧甲,逐漸演化出各種輕便、華麗的輕型鎧甲,這些鎧甲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有極強的觀賞性。在檢閱中,將士們穿著美觀的鎧甲,能夠展示出軍隊的氣勢和實力,而鎧甲的演化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
現代閱兵——9.3閱兵的歷史意義
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早打響、最晚結束,持續時間最長——14年(1931.9.18-1945.9.3)。相比其他主要參戰國時間,英國6年,蘇聯是4年2個月,美國是3年9個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美、蘇、英四國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人,其中美國傷亡100余萬人,英國傷亡120余萬人,蘇聯犧牲2700余萬人,而中國傷亡3500余萬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最大犧牲;中國戰場消耗日本主要有生力量,打消日本囂張氣焰,70%的日本兵傷亡在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軍隊在1938年抗擊了日本海外陸軍主力的94%,1940年抗擊了日本海外陸軍主力的78%;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分別在1942年和1943年抗擊了日本海外陸軍主力的64%和54%。二戰61個國家參戰,總人口達17億,中國參戰人口4.5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參加人口最多的國家。1941年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戰略反攻,日、德、意法西斯軍隊達1110萬人,中國抗擊日軍達240萬人。全世界61個參戰國中,中國抗擊法西斯軍隊兵力最多。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全世界戰區總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中國抗日戰區面積達600余萬平方公里,是戰場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的抗戰,使日本陸軍的主力深陷中國戰場,無法實施“北進”計劃,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的致命危險,中國抗戰直接決定著世界反法西斯事業的成敗。中國遠征軍奔赴緬甸作戰,阻止日本南下,有力配合了盟軍對日作戰。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表示,假如沒有中國抗戰,假如中國被打敗,有多少個日本兵團可調到其他方面作戰,他們可打下澳大利亞、印度……甚至可能侵占中東。
不僅如此,中國軍民頑強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打破了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道義上也號召了世界正義力量團結起來,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
中國舉辦九三大閱兵,一是紀念歷史,珍惜和平。不只是告慰先烈,也為警示后人,尤其是戰后出生的日本人、中國人,珍惜和平來之不易,共同維護好和平,天安門城樓標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為閱兵精神做了最好詮釋。二是昭示現實,啟迪未來?谷諔馉幊浞终凵渲腥A民族的苦難輝煌。三是顯示決心,辨明是非。中國曾經是國際秩序建設者、維護者,現在也是維護戰后秩序的中堅力量,指責中國破壞國際秩序是對歷史的不敬,也是現實的不公。閱兵凸顯中國和平發展、其他國家也要和平發展的主題。
【從“閱兵鎧”中思考9.3閱兵的歷史意義】相關文章:
閱兵的口號01-10
軍訓閱兵的口號06-13
艱辛的閱兵日記06-10
勝利日閱兵與國慶閱兵的不同之處06-10
閱兵訓練日記06-11
閱兵手抄報內容06-24
閱兵儀式手抄報06-24
9月3日閱兵06-05
歷屆國慶大閱兵回顧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