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初中生物實驗論文1
摘要: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技能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教學中要仔細研究學生所具備的實驗基礎技能,依據學生具有的心理特性進行實驗教學技能的鋪墊,并實際操作展示,引導學生按教師示范執行。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
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技能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但是在農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造成有效性大打折扣。筆者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探索出一條比較適合農村生物實驗教學的方式,提升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也提供了實驗教學多元化思考的一個方向。新課程標準著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及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等能力。生物實驗是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很好的切入口,筆者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一系列合理的整合。依據國家的文件要求,生物實驗的最終目標就是發展生物所具有的技能,因此生物實驗就是這項技能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現實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不但沒有發展出應有的作用,反而還起到了反作用。筆者通過研究相關的文獻綜述,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用一種方式較好的破解了上述問題在農村中學的發生。具體的流程如下:
一、仔細研究學生所具備的實驗基礎技能
學生的實驗基礎技能的研究至關重要。依據認知的發展理論,學生沒有必要的同化能力是無法很好的接受新的事物或掌握不了新事物的本質的。就必須的研究學生的實驗基礎技能,依據學生的現實條件制定出符合學生認知理論的實驗教學授課方案。
二、依據學生具有的心理特性進行實驗教學技能的鋪墊
在中學的心理世界中,模仿永遠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學習來源,因此有效的學習可以在模仿過程中建立。幫助學生建立有效、正確的實驗操作模仿對象,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的發展與突破。筆者在講授實驗課程的過程中首先采用網絡上具有正確的操作流程的實驗視頻展示給學生觀看兩遍。第一遍是邊講邊看,并且提出該實驗所具有的問題,由學生進行回答。例如:提出所需的儀器藥品、觀察物品的處理、實驗的條件。第二遍觀看的時候就要求學生進行現象的描述。通過上述的實驗展播,學生可以有效地達到以下的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夠通過模仿知道實驗的操作由哪幾步組成,將文字的理解轉化成為現實操作,降低了認知存在的障礙;第二,能夠通過實驗明確需要什么、怎樣處理,提供了思想上的一個模板技能;第三,強化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師實際操作展示
教師的實際操作,此項內容不能減少,因為此項操作既可以成為學生借鑒的范本,也可以成為學生思考實驗成敗所注意原因的對比性思考源。在以后的自己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會不經意的將錯誤信息自動規避,從而達到了實驗技能發展的要求。隨著實驗操作在考試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此環節還可以有效的破解掉一個一直困擾教師的難題,即學生沒有辦法分析為什么要注意這些注意事項的原因,也可以在此項步驟一并解決。
四、學生的實際操作
通過上述的實驗展示,已經在學生的認知體系完成構建,只需要依據課本上的步驟實施操作即可高效的完成實驗內容,從而獲得良好的實驗效果與實驗技能的發展。最終達到實驗技能的發揮。通過上述的實驗技能的操作培訓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具有實驗技能最關鍵的一個能力———模擬設計科學實驗的能力。通過基礎的實驗技能培養可以有效破解掉實驗變式考察,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在學生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對實驗中的問題進行變式得到升華。因為它既可以讓學生通過變式訓練掌握不同實驗題型的解題規律和技巧,明確命題意圖和要求,又可以克服思維定勢,改變實驗技能中固有的一些缺,兩者相輔相成,統一的有機循環,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升華和能力的提高。隨著現代的考試方式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好實驗的技能操作才能有效地讓學生通過測試。由于學生已經經過了實驗前的模仿、實驗操作的技能對比、實驗的親手操作幾個方面的共同處理,學生對實驗的注意事項,實驗現象、實驗的器材、實驗現象及分析等項目有了多次的實際強化,因此學生在后續過程中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從而能夠應對試題中相應的變式情況的產生,故能在教學測試中取得一定的成績。通過上述的步驟進行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村中學的學生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筆者通過以上所講述的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現象,通過前測與后測的方式,任教班級共有55人,前測實驗技能的考察中共有10人通過,而后測的過程中共有52人通過測試?梢娺@種方式的測試還是具有一定的效果的。因此,筆者認為農村的生物教學必須重視實驗課的教學,從而使我們的學生能真正理解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同時,使他們對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掌握學習生物學的能力和方法,為他們獲取新的知識并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在農村生物教學中積極探索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將對農村孩子高中的生物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對生物實驗進行教學時,運用上述的教學策略,將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情趣,并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筆者的此項教學方法必須依賴網絡技術,這就需要學校的網絡軟件配備必須達標,教師的網絡技術也必須過關,這將是今后這項教學過程中思考的另一項內容。
參考文獻:
。郏保萁绯迹岣呱镎n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4).
。郏玻菝F陽.新課改背景下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8)。
初中生物實驗論文2
摘要:初中物探究式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實驗教學;動手能力
一、生物學實驗改革
在實驗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往往限于教學生學會教材中給定的一種方法,或者驗證一個已知的事實。教師十分重視“動手”的規范訓練;強調教學生“學會使用——”,“學會制作——”,強調學生要了解實驗的直接結果;強調學生要集記住“應該如何做”,而不夠強調“為什么這樣做,而不那樣做”,更不強調“更好的做法是什么”。這樣,一堂實驗課下來,學生只是把前人做過的實驗依葫蘆畫瓢地重復一遍,收效甚微。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現代生物學關于實驗探究式教學地思想是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地設計、操作過程,獲得具體的經驗,從而達到形成、鞏固并擴充科學概念和理論的目的。為此,教育部在初中和高中的新教材中都增添了許多培養學生這方面能力的探究性實驗,如初中的“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等;高中的“植物向光性運動的實驗設計和觀察”等。
二、探究實驗的組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任何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如課本中穿插的光合作用的發現、青霉素的發現等)都是一個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主學生熟悉探究的一般模式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設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組織好一堂好的實驗課是生物實驗教學的關鍵。教師應根據探究的一般模式來引導學生。對于高中生只要作適當的提示,而對于初中生教師要注意引導,讓他們逐步的觀察,發現問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產生問題感并作出適當的假設。觀察是探究實驗得第一步。很多科學發現就是藏在“偶然”和“司空見慣”中,通過觀察,學生能產生一定的問題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創設一些問題的情境,如可將問題產生直接相關的具體事物呈現出來,以此引導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感,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
2.實驗方案的設計。假設是否正確就需要設計相應的實驗來驗證。在設計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假設為基礎,明確實驗的目的,并對實驗材料、方法手段的可行性加以斟酌,要有清晰、簡潔的實驗步驟。并且要把可能出現的結果也在實驗方案上反映出來。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選擇代表以適當的形式表達自己小組實驗方案。在這過程中小組間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并引起爭執,學生為弄清楚是非,往往會以比較高的熱情投入到實驗活動中。有時個別學生會提出一些有一家創設性的設計方案來,教師對此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適當的鼓勵。 3.實驗過程的安排。探究實驗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出一個統一的結果,而重在使學生直正參與探究過程,從過程中獲得具體經驗和方法訓練。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改變追求統一結果的習慣,引導他們關注探究的過程。最好的辦法是要求學生邊實驗、邊記錄。實驗記錄能如實放映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在實驗過程,教師應深入一個小組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掌握具體、準確的學生操作的細節;同時要注意全面巡視,了解整體情況;還應收集來自小組長和課代表的反饋信息,了解實驗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以便教師能及時的給予指點和幫助糾正。有時候,一個實驗只能在課堂上完成一部分,其余需在課后完成。這時教師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應該不定時地去督促、指導和學生一起把實驗完成。實驗結束后,教師應要求學生重新審查自己的實驗過程,并以書面的形式整理出一份較詳細清晰的實驗方案。方案應包括:實驗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和實驗結果等。這項訓練有助于學生形成審慎密、條理清晰的思維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教學
1.對實驗教學的一點體會作為一堂實驗課,為了使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討論達到自我提高,一課時的時間安排較為緊張,以兩節連排的課為宜。通過兩節課的實驗教學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學科問知識遷移的能力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也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奠定了基礎。
2.對探究教學的一點體會學習是種能動的過程,是學生要親自動手而不是別人做給他們看,實驗過程更應該如此。教師不應把重點放在傳授知識等傳統的做法上,而是努力創造機會,推動學生實驗探究、查閱資料和分析討論等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跟傳授教學方法相比,盡管學生在學習中可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領悟能力和創新意識。
初中生物實驗論文3
1合理創設實驗,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有利于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可從實驗教學的情境創設人手,設計一些合理性、趣味性的小實驗,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并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等。例如:在5食物的消化6教學中,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的區分,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為了良好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小實驗:隨手將一小塊粉筆頭磨成粉末狀,再燒一張小紙片。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會很容易產生好奇,也會繼續參與實驗現象及成分變化的分析過程。這時教師再加以指導,學生也會對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這一知識點有更加形象、具體的分辨和掌握。教師從實驗情境的創設人手,有意識的創設實驗,將學生引人教學之中,主動參與實驗的分析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
2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功能,加強師生互動教學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師的角色逐漸由主導者轉變為參與者與合作者,傳統機械的/滿堂灌0式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而有效的實驗教學,不但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負擔的減輕,還可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創設趣味、生動的實驗,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其實驗的能力,改善課堂環境,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例如:在5光合作用6的教學中,教師就可重視演示實驗的功能,適當轉換自身角色,與學生一起完成實驗。將二氧化碳溶液裝人試管內后,教師可與學生輪流向試管內吹氣,再一起觀察試管中的溶液是否有顏色的變化;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得出最后的結論。師生之間互助合作的實驗形式,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局里,從心理上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和親切感。同時,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3突出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增強教學效果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為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所以師生互動關系的建立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也日益被關注與重視。師生互動的根本目的在于對學生積極性思維的引導與培養。而師生之間互動關系的建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智力與發展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立足于學生發展的實際,致力于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的激發,引導其通過自身的心理情感體驗與實踐,提高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拓展思維空間。例如:在5伸肘和屈肘6的教學講解之前,教師可出示掛圖和模型,同時結合自己的上身肢體演示,引導學生邊實驗邊分析,綜合運用情境,與學生之間互動進行直觀的演示,將掛圖、模型與自己的上肢對照,引導學生逐一指出朧二頭肌、肘關節、尺骨、撓骨等結構的位置與名稱,然后再演示各部分結構的作用。這樣,學生會比較愿意參與教師的實驗教學過程,也會仔細觀察、分析與探討,進而完成伸肘和屈肘的動作結論。這種開放式的課堂,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師生互動關系的和諧構建,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自主構建,進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下,學生也會更加情緒高漲,不斷拓展其思維空間與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互動實驗關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與意義。師生之間和諧的互動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其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及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生物知識的獲得及創新,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初中生物學與家庭小實驗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學與家庭小實驗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主線。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生物學無不彰顯著新課程理念。但初中生在校時間有限,學習任務重,生物學教師想利用每周2—3課時,完成教材中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在時間上是不夠的,實驗質量、效果也成問題。有些教師就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實驗來代替“做實驗”,學生看實驗、聽實驗、背實驗,這違背了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的理念。筆者嘗試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引導學生開展生物學的家庭小實驗。
生物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小科目,但是由于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所以生物學的實驗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神秘。作為一名初中生物學教師,應該切實開展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受益者。為了緩解時間緊與實驗多之間的矛盾,筆者嘗試生物學實驗家庭化。家庭化小實驗,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而且使學生有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極大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探究未知的欲望;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中探索、歸納知識。這樣逐步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分析實驗問題的良好習慣,F在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生物學家庭小實驗。
初中生物學科實驗能力培養論文
初中新生剛進入中學就接觸生物學,對生物課有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產生極濃的學習興趣,非常想學好生物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應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充分利用條件多做實驗,激發他們探索生物奧秘的欲望,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積極性。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求知欲望,我在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中從細微處著手,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創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一、規范的操作能力
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地關鍵,也是一個實驗安全進行的保證。教師以規范的操作讓學生模仿。初中的學生剛剛接觸生物學實驗,實驗的操作還不太熟練、不太規范,此時特別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進行示范操作,對學生進行指導。
例如《顯微鏡的使用》實驗,我示范取鏡、安放、對光和調焦等一系列的操作,每講一點就規范地做一步,學生模仿地操作一步。就拿取鏡和安放來說,我一邊講“左手托住鏡座右手握住鏡臂”,一邊帶著學生跟著我進行實驗。這樣,容易培養學生規范的實驗操作能力。
二、正確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學習生物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首要步驟。所以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往往盲目地觀察實驗對象或標本,我們應該細致而明確地告訴學生“看”(觀察)什么、怎樣“看”。只有這樣,學生的觀察效果才會好。在研究中,問題的提出和假設是通過仔細觀察產生的,結論也是從實驗中的系統觀察中獲得的。
首先,觀察要有重點。
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中學生進行學習的直接動力,因此,培養學生興趣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初中生物學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生物學本身又是實驗很強的學科,許多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實驗能力的培養在生物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物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觀察、實驗、探究不僅是生物教學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通過實驗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科學,不單單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環境,解釋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培養生物學素養,為今后的學習乃至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一的學生,興趣是第一重要的,只有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想學、要學、愛學。在日常教學中如何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嘗試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創設實驗情境
1.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
所謂設置問題的情境,就是從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現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解決,以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例如,講“莖的疏導作用”這一節時,可先演示一個實驗,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稀釋的紅鋼筆水。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正置的和倒置的兩株芹菜,其中倒置的芹菜一段剪掉尾部的葉片,露出莖的部分,其根部向上放入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縱切和橫切芹菜莖后觀察發現,在A試管正置的芹菜莖變紅了,而且正在運輸稀釋的紅鋼筆水;B試管的芹菜只有接觸稀釋的紅鋼筆水的底部一薄層被染紅了。學生很驚訝:兩支試管內都是芹菜,只是放置的方向不同為什么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現象?這說明什么?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從而為講解“莖的疏導作用及莖的結構、水分的運輸方向”這一系列實驗奠定了基礎。
學案導學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在初中生物實驗課中,通過“學案導學”,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依“案”而“導”,學生依“案”而“學”,從學案的設計、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實驗等方面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提高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學案導學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生物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實驗教學在生物課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學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初中的學生,尤其是初一和初二的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好奇心強,興趣濃,若能利用這一特點,在初中的起始階段,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實驗習慣,培養專業的生物素養,逐步具備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剛接觸生物實驗,做實驗時,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實驗儀器及用具上,不注意聽講,在實驗過程中不能有效操作,使實驗課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有什么辦法既能提高實驗課堂的有效性,又能關注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學案導學”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學案導學”是以“不待教師教,學生自己能學習”為宗旨,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以創新性、發展性為目標,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科素養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筆者以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三章第二節中的一個探究實驗《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下簡稱為《酒精》)為例,談談“學案導學”在初中生物實驗課中的應用。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論文
摘要:初中教育論文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作為初中教育中的基本內容,對初中生的成績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各學校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改革,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完善,不僅對我國教育的全面發展有正面意義,而且是教育持續進步、發展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新課標;生物實踐;有效性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證初中教學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現階段各中學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各中學就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并使該問題得到明顯改善,但各中學當前在生物實驗教學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阻礙初中教學的發展。本文就當前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做相關研究,希望對解決初中生物教學問題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阻礙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發展的因素
1.學校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高
在初中教學中,雖然一些學校設有生物學科,但是并沒有受到學校的重視,導致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在很多學校還只是處于理論階段,得不到深入開展,有的學校甚至沒有生物課程,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沒有了解。此外,在初中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以及高考制度的影響,很多學校在設置初中課程時,將生物設置成副科,致使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務,學生在學習中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并不在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甚至有的學校認為副科對學生成績不會有影響,為了提高學校的升學率,經常占用生物課的時間上其他主科,使初中生物在教學中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學生對教學內容沒有深入的理解,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負面作用,阻礙初中生物實驗課程教學的發展。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有效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對教師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有效教學是教學目標能夠最終實現的前提,通過對教學有效性概念的研究以及對初中生物一線教師實踐經驗的研究,提出了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可以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理論論文;有效性;反思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同樣重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興趣不是特別高,鑒于現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初中生物老師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通過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進而取得更有效的進步。對于生物實驗教學來說,有效性就是讓學生在實驗課上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行動手實驗,并做出正確的實驗操作,通過直接觀察生物演變的過程產生的直觀感受,豐富學生相關的知識儲備。
一、對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1.教學有效性的理念與意義
教學有效性,就是提出更適合課堂的教學方法,并且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傳統的教學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有效性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牢固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2.教學方法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教學的開展,錯誤的教學方法會使教學任務無法及時的完成。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先進性。采用多樣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并且選取自己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價值論文
摘要:生物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感知生物學事實,體驗科學實驗,訓練操作技能的學習機會,但是現實的實驗教學常常面臨著以講代做、做而不思等困惑。因此,實驗教學需要不止于按部就班的模仿,追求實驗的探索和自主設計;不止于觀察,追求討論、分析、交流、表達;不止于實驗本身,追求實驗的拓展和遷移。
關鍵詞:生物學;實驗教學;價值追求
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發展的基礎。通過生物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感知生物學事實和現象,為建構概念提供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感受科學實驗的一般范式,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同時還能夠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
一、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實困惑
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解剖、探究、驗證等多種形式探索生命世界,因此,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樂于動手,專注實驗。但是,實驗教學也面臨一些尷尬,如做完實驗,上完課,學生仍然不能正確表達生物學概念;反復強調了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但仍然能看到學生錯誤的操作頻繁出現;甚至有些教師以講代做,做而不思……
二、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價值反思
(一)體現生物學學科性質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為我們指明了“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它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可以說,離開了科學實驗,就沒有生物科學的今天。因此,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現了生物學科的性質。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因為實驗教學的特殊性,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直觀觀察中感受生命現象的神奇,體會生命世界的美妙,因此,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實驗操作和探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學科屬于理化學科,實踐操作是這類學科的普遍特點,因此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融合一體,以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應用
引言
基于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初中教學中應該將實驗納入教學體系中,在學生接觸生物學的初期,就奠定他們的生物實驗基礎,這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探求更高層次的生物知識,都會有所助力。目前初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認清這一點,積極使用生物實驗教學法,將學科中抽象、生澀、難懂的知識更加直觀、生動、簡單的表現的出來,提升學生實踐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會大幅度提升生物教學質量。
1實驗教學法概述
實驗教學法是充分借助各種實驗器材、藥品試劑、以及各種儀器,在循序實驗要求的前提下,對生物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造作。這種方式是迅速提升學生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時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興趣,并快速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實驗教學法一般分為演示實習、課堂實驗以及分組實驗幾個方面,在這其中需要教師幫忙操作的是演示實驗,而學生主要是要仔細觀察這些實驗過程,并學習教師的實驗操作方法,掌握其中的要點,這對于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效果非常顯著,這也要求教師的演示實驗水平很高,要有豐富的經驗,否則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就會對實驗產生偏差,進而得出錯誤的實驗結論。課堂實驗是側重于對某些知識點的驗證而進行的實驗,重視的不是實驗過程而是實驗結論。分組實驗主要是讓學生操作實驗,獲得實驗經歷,鍛煉實驗能力的。課外實驗是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的實驗,可以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也可以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主要是為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物探究實驗課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以一節實驗課為例,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圍繞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環節,在學習鞏固相關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和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論文關鍵詞:生物探究性實驗,思維能力,科學素質
新課程標準把科學探究列為內容標準的十大主題的第一主題,探究實驗課在其中也占了不少內容。學生學習實驗知識、完成每一個實驗過程,都是伴隨著人與外界信息相互作用的過程,都伴隨大腦積極的思維活動。所以探究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一種極好的形式。
初中生物“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是全書的第一個探究性實驗課。筆者圍繞教學目標,在學生學習鞏固相關知識的同時,嘗試對學生在思維的問題性、思維的全面性、思維的實踐性、思維的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和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的素養。與同仁們共勉。
一、提出問題
探究什么?首先要提出問題,怎樣提出合理的問題?學生先要做的是觀察,觀察鼠婦的生活,記錄它的生活環境和活動狀態,注意對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觀察到的鼠婦作比較,用可能影響鼠婦的各種環境因素對鼠婦刺激,觀察鼠婦的反應。在此過程中,學生是帶著問題去觀察的,滲透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如在什么季節、什么時間段去觀察鼠婦更容易找到?影響鼠婦生活的環境因素有哪幾種?鼠婦的大小、饑飽等不同狀態對相同刺激的反應相同嗎?等等。在觀察中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分析、比較,篩選出本節課探究的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初中生物創新實驗教學的論文
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的靈魂,離開了實驗,生物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實驗也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1]因此,加強生物創新實驗教學,不僅是學好生物所必須,更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實驗教學
目前,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圍向前大力推進,其優越性與先進性正日益顯現出來,其教育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認可、接受和實施,民樂縣第四中學是我縣的課改前沿陣地,作為四中的教師,應時刻提醒自己進行課改理論學習,以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但在新理念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誤區和羈絆。如部分教師由于受升學考試的壓力或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在主觀或客觀上存在不重視教學的現象,認為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即使做實驗,也是照方抓藥的驗證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又不自覺地越俎代庖,用講解和演示代替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動手機會少了,實驗成了體操比賽中的“規定的動作”,學生物仿佛就是為了完成考試任務,“高分低能”現象的出現也就不足為怪了。實驗是生物知識的入門向導和手段,只有重視實驗,才能真正提高生物授課質量。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實驗機會,使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做到既動腦又動手,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