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高中地理論文1
【摘 要】地圖是地理信息濃縮、直觀的表現形式,讀圖是地理學習一項基本、重要的能力。讀圖能力的培養,對地理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考試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發揮持久的作用。本文嘗試從地圖的特征、高中生讀圖能力現狀分析、讀圖基本能力的訓練、良好讀圖習慣的培養、考試中的讀圖技巧等多方面闡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生;讀圖能力;培養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钡貓D,是根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表圖形在二維或者三維介質上的精練描繪,是地理信息濃縮而直觀的表達形式。地圖,可以將零散的地理信息系統、直觀地歸納在一個整體之中,可以清晰地呈現出相關信息的規律性、聯系性和總體特征,并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讀圖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地理學習的成敗。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一、地圖的特征
根據不同的分類,地圖可以分為:世界地圖、國家地圖;自然區域圖、經濟區域圖;平面地圖、立體地圖、數字地圖等等。不論是怎樣的地圖,都有一定的數學法則,經過高度概括,利用一系列的符號系統表現大量的地理信息。因為地圖的直觀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如注意力和觀察力;因為地圖的概括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如判斷力、思考力、記憶力。在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形象思維培養與抽象思維培養相結合、圖文相結合,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地理地圖的制圖過程,從而讓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從簡單的識記,上升到領會、運用。
二、高中生讀圖能力現狀分析
一是畏難心理嚴重。高中地理學習更加深入,涉及到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看到圖例繁多、內容較陌生的地圖,或者新圖、變圖時,感覺到需識記的概念、符號太多,就覺得太難,耐不住性子仔細觀察、尋找規律、理清頭緒,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二是個人性格的影響。男生一般比女生更容易找到信心,建立興趣,愛好旅游、向往異域風情,日常生活中有過讀圖經驗的學生更加容易對讀圖產生興趣。
三是學習能力的影響。人的思維方式有區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觀察力、思維能力的差別也直接對讀圖能力產生影響。有的學生能夠迅速在復雜的地圖中找到讀圖方法,有的則只能看懂老師教過的地圖,稍加變化就無從下手了。
四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每個地理老師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人格魅力,在教學中對于相關知識的不同強調,對于地圖的利用和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習慣的培養,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讀圖能力。平時注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的班級,學生會對讀圖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遇到較復雜的圖表時,也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心。
三、高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掌握地圖的基本特征,增進學生對地圖的感性認識。地理書上的圖像種類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其中的地圖不同于統一圖、景觀圖等,要讓學生理解它嚴格法則、高度概括、符號表現、承載信息的特征,從而建立起基本的地圖概念,通過對不同形式、不同難易程度的地圖的閱讀,樹立起感性認識,從而為基本讀圖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其次是加強基本名詞、典型概念、符號系統的識記和理解。地理學習中有很多的基本名詞和典型概念,雖然離現實生活很近,但是比較抽象,容易遺忘、混淆,需要學生對其進行加強識記和理解。比如氣候和天氣、高氣壓和低氣壓、地方時、北京時間、區時、時區、國際標準時間、震級和烈度等等名詞,內陸氣候、海洋氣候、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基本概念,是讀圖的基礎,需要學生識記、領會。地圖中的符號系統往往承載著地理信息,對于這些符號的掌握,是讀圖的基本要求。比如等高線圖形、設色地形圖中海拔高度、地形特征、植被分布、人口密度等表現方式。
再次是從易到難,從典型到變化,注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根據學習的規律,人對于知識、能力的掌握總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讀圖能力的培養也不例外。先從簡單、直觀、典型、涵括內容較少的地圖開始,讓學生掌握后,再過渡到復雜、非典型、涵括內容較多的地圖。老師教學的方法,也從詳細講解、具體指導漸漸過渡到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
最后是運用歸納,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從識記、領會到歸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梢酝ㄟ^讀新圖、填圖、畫圖的方式,進行讀圖能力的鞏固;可以通過概念地圖的學習、地理知識的總結,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將所有的地理信息囊括在結構體系里,并以此為索引,進行全面復習、加強。
四、結語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地理教師,我們應充分掌握并了解學生的讀圖能力與水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為培養更多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春玲.淺談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20xx,(09)
[2]劉艷婷.地理教學中要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20xx,(04)
高中地理論文2
一、當前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問題
很多教師對于課堂容量的估測也并不準確,會導致學生自己思考的時間被占用,影響課堂效率。
2.學生學習問題
很多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高考中拿到高分,學習目標過于單一,過于功利性。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不僅僅要學會考試中考到的知識,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態也決定著學習效率。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
1.教師方面
要想使得高中地理教學更加高效,就需要教師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準備教學學案。在準備學案的過程中,教師們要首先明確自己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要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需要給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活動,以使得學生能夠拓展思維。在上課的過程中,除了講解地理知識外,還需要留出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自己探索學習地理的方式。
2.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才是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要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也就是需要結合很多圖表,記憶很多地理特性,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課前,要做好預習工作。針對地理這一門學科,以學習一個國家的地理特性以及氣候為例,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不一定要明白原因,但是可以閱讀課本,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其次,就是要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跟老師配合好。最后,還要做好復習工作,對于容易記混的特性可以列表來進行復習。同時,學生還應該在課堂中學會自學,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高中地理論文3
研究是一種科學活動。這種科學活動的實施流程是:提出一個研究的主題,應用收集、分析、解釋材料的方法詮釋主題,找出主題中存在的問題。高中生應當具備研究的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研究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
一、引導學生具備科學的精神
當地理教師引導學生應用研究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時,很多學生表示找不到研究的主題;當教師為學生布置研究的主題時,學生往往覺得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不愿意積極地研究。地理教師要如何解決這一教學矛盾呢?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缺乏研究的方向,是由于學生缺乏科學思維習慣的緣故,否則學生會覺得處處都是研究的課題。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這一節課為例,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了解了我國的人口正迅速地增長,人口增長帶來我國自然資源緊缺的問題。當學生了解了這一理論知識以后,便認為完成了學習的任務。此時地理教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我國的人口增長率是多少?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率如何變化?對于這兩個問題,學生發現自己一個都答不上來;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我國的人口增長過快?以什么標準來論定我國的人口增長過快?當教師提出這些問題時,學生發現自己也回答不了。根據教師的引導,學生開始思考自己思維能力缺陷的問題。在思考和學習中,學生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為主觀式的思維方式,即學生的思維方式偏向于:我認為、我感覺……這種思維方式欠缺說服力,于是學生了解到,如果要學好科學知識,就要具備數據化、標準化、對比化的思想,當遇到科學問題時,要從數據化、標準化、對比化的方向著手研究科學事物。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讓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地理學習。學生只有具備科學的素養,才能從科學的角度學好地理知識。
二、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的思想
科學的思想,就是在提出假設的前提下,利用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總結數據規律,然后應用驗證規律的方法看待事物的思想。提高思維水平是做好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如果學生的思維水平不足,就無法開展研究學習。地理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生的思維水平,那么地理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哪些實踐能力呢?現在以教學實例來說明。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這一節課為例,當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了人口增長和人口問題這一研究課題以后,有一名學生找到了研究的方法,他決定研究我國的人口增長數量及人口增長率。這一名學生經教師的引導,在網絡上搜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增長數據,并將數年來的人口增長數據繪制成折線圖。通過觀察折線圖來發現人口增長的規律,結合折線圖,深入地理解人口增長的變化。學生結合圖1,得到了一個地理猜想:原始型的社會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低的社會;傳統的社會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高的社會;而現代的社會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的社會。教師在引導學生研究地理課題時,要引導學生掌握搜集材料、分析數據、歸納規律的思維方式,學生只有提高了思維水平,才能發現更多的地理問題,找到更多的地理資料,這是學生優化研究課題的關鍵環節。
三、鼓勵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
當學生具備了找出研究課題的能力、具備了持續研究的能力以后,是否意味著學生的研究不會再出現問題了呢?并非如此,學生研究的是地理課題,這意味著學生在研究的時候必須具備地理專業知識,否則會找不到研究的要點。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這一節課為例,如果學生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即使學生搜集了地理數據、得到了地理猜想,也可能依然不能理解開展研究學習有什么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專業知識著手開始研究學習的成果,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在這一節課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我國的地域分為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南部地區、北部地區、中部地區,以區域為限制,分析人口增長率和人口增長存在的問題,思考人口增長的問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當學生從地理專業知識著手開始思考人口增長問題的時候,才了解到研究人口增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地理研究的成果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也能根據發現的問題找到優化的對策。研究學習,是一種圍繞一個研究主題,通過研究的方式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水平的一種學習方法。目前我國存在一種錯誤的教學意識,認為高中生年齡太小,不適合開展研究學習。實際上,教師可以在高中時期引導學生學會研究一些比較簡單的課題,讓學生學會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這種教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又能為大學時期開展研究活動打下基礎。
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融合淺談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融合淺談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
地理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產生直接影響。但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無法將地理學科的價值充分地體現出來,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發展。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本文首先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不足進行了分析,然后對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融合的意義和類型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帶來啟示。
關鍵詞:
信息技術;高中地理;融合類型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使得高中地理教師紛紛開始將各種新型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運用到地理課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極大的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促進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見,加強對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融合類型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1.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淺議論文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議論文,議論文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形象。如何寫議論文才能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淺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高中地理教學更加重視學生針對具體地理現象的了解、針對時空的把握、針對不同地區風俗習慣的了解,以此利用地理學科特點,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案例教學法側重于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對于有關知識的應用與思考。為此,在核心素養培養下,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作用更加顯著,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
核心素養;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
引言: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項新穎的教學方式,針對高中地理課程而言,便于教學問題的直觀展現,加強對地理知識內容的分析,實現高效地理課堂的建構;诤诵乃仞B培養目標下,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意識到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將地理知識與相關案例要點相互融合,強化地理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在本質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在學習任務優化設計、問題思考創設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還可應用案例教學法,強化與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故此,文章將立足核心素養培養,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展開分析,以期為高中地理教師提供重要的教學建議。
高中地理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論文
地理是在高中教學階段中一門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學科,但現階段教學存在眾多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高中地理雖然是一門副科,可它是學生知識儲備庫中不可缺少的一類知識。但是,在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也嚴重影響著學生對地理課的認識和學習興趣。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從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高中地理的學習,對學生來說不但可以開闊視野,拓展眼界,豐富思想,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我國地域了闊,物產豐富,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高中生,如果不學習地理這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他們就無從了解我國的地理分布,自然情況,無法關注我國人口、自然資源以及環境和區域發展,還有一些自然災害與地質地貌的關系。所以說,高中地理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門必須要學的“副科”,更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和改進措施,和大家交流。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地理課安排的課時相對較少
雖然新課程標準將學生素質教育已推到重要位置,但作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不可缺少的地理學科,依然由于它前面的“副”字,沒有被學校、教師和學生重視,所以給地理課安排的課時相對于其他課程少得可憐,一周也就兩三節課。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肯定為了完成一學期的教學任務,爭取在期末把整本書的內容灌輸給學生,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對一些比較重要或者關鍵的地理知識展開、延伸,也沒有辦法再為地理課堂教學補充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思維導圖中高中地理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維導圖中高中地理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在高中地理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原因
(一)高中地理復習課問題。在傳統的地理復習課堂中,經常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學生看得懂課本,卻不會做習題;學生學到的地理知識比較零散,無法形成系統所以容易遺忘。還有很多學生面對同類型的問題能夠快速解決,而一旦出現比較新穎的問題就不知所措、無法解決。這反映了學生在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中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思維不敏捷。高中地理課由于課時較少,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通常是進行新課的講解或進行習題練習,很少進行系統的復習。再加上復習課由于沒有新的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感到枯燥、沉悶,灌輸式的復習模式更是讓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對自己學過的知識更是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二)問題的提出。高中地理復習課,內容多且繁雜,復習時間緊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系統地掌握高中地理所有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鞏固教師在課堂講述的地理知識,是高中地理老師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而思維導圖的出現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良藥”,成為高中地理復習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思維導圖,也稱腦圖。它是由著名的英國學習方法研究專家托尼博贊提出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思維導圖是利用圖文并茂的方法,遵循著簡單、基本、容易記憶等原則,運用線條、顏色、詞匯、符號等元素對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和表現出來,使得枯燥的地理復習知識點建立起一定的聯系,變成一目了然的、容易記憶的圖畫。由于思維導圖,符合人類大腦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靈感,因此它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用途很大。
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究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究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摘要】
高中地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科目,在高中文科綜合課程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學好地理,可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淺。所以,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然而,目前的高中地理教育也只是立足于課本教學,而沒有讓學生樹立一個地理核心素養的觀念。從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探討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完成學生對于高中地理課程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困境;策略
一、當下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
在當下的素質教育模式下,我們的高中教育還是實行的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而地理學科就屬于文科綜合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但相對于政治、歷史這兩門純文科性質的科目來說,地理這門學科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僅有地圖、氣候、洋流、人文這類需要學生記憶的部分,還有需要計算的例如時間、經緯度等問題,甚至還有一部分內容涉及了極其抽象的地球運動的內容。對于文科的學生來說,第一部分的內容簡直是小菜一碟,但對于第二、第三部分簡直就像“天書”,讓學生們無所適從。然而,對于高中的地理教學,很多老師都發現了這一現象,卻又僅僅停留于這一表面現象,不深入的思考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通過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對相關學生的詢問和了解,發現學生學不好地理或者說學不好自然地理部分,最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原因是大家將地理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割裂了,導致大家對于零零散散的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可以很好地掌握起來,而對于相對靈活,需要一些解題技巧的題目便力不從心了。仔細想來,這不都是沒有讓學生建立起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結果嗎?地理學科講的就是我們全球地理環境人文風貌的一個“整體”和“局部”的“聯系”,而重點就在于這一個“聯系”,才是讓學生們對地理難題迎刃而解的良藥。
淺談高中地理教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淺談高中地理教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學生對地理缺乏興趣的原因
1.1缺乏重視。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被用來形容知識淵博。從字面上理解,對天文和地理知識有比較深入了解的人就該算是有學之士了。其實,拋開知識的深度、精度問題暫且不談,僅僅從高中地理所涉及知識的廣度來看,地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了。然而,這樣一個有深度、有精度、有內容的學科,多年來卻始終處于不太被重視,甚至是被忽視的尷尬地位。對于理科生來說,在高考的壓力下,幾乎所有精力都被用于高考科目,學習地理只是為了應付會考,在地理課上復習高考科目的情況并不少見。而對于文科地理教學來說,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很多人認為既然是文科,記記背背就能出成績,完全忽略了在地理學科中有很多理解性內容這一現實。在未加理解的情況下進行死記硬背,不僅學習效率低,而且很難出成績。久而久之,一些學生對地理逐漸產生了恐懼情緒,更加不用說學習的樂趣了。而且為了達到短期的應試效果,地理課堂課內“滿堂灌”,課后“題海戰”,極大地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失去了對地理學習的主動性與探知性。
1.2學習困難。
目前高中使用的幾個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做到了圖文并茂,內容編寫上也比較注重趣味性,但仍然有很多學生反映“地理比較難學”。究竟難在哪里?地理學科具有時空廣大性、組成復雜性、區域差異性、多要素綜合性、人地相關性等特征。宏觀廣大而復雜的地理環境使學生難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記憶。此外,從目前應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學大綱來看,高中地理普遍使用的是先自然、后人文,從宇宙、太陽系,到地球,再到人地關系的“由大到小”的框架體系。學生開始學習時,首先接觸到的是宇宙和地球的部分,其中地球自轉、公轉及其地理意義等知識需要比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說是整個高中地理最難的.部分。因為開始學習就碰到巨大的困難,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極大的打擊,進而影響到今后的地理學習,從而使地理成為了一門比較難教、難學的課程。
高中地理教與學反思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與學反思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程度和學習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在評價方式上,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要時刻將新課程理念貫穿在教學中,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還要在教學中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動,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而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是主體意識的本質特性,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對于教師而言,想要讓我們的地理課堂煥發新的生命力,就要適應師生角色的轉變,即:教師要從教學主體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學生則要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環境,要讓學生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使自己的個性得到釋放,展現活力。教師要實施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一、教師素質提升是關鍵
想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那么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是關鍵所在。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淵博的學識魅力、幽默的語言魅力、獨特的個性魅力都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同時,教師要富有創新精神,這樣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關于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師素質這一問題,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我的觀點有兩點:首先是變單一的教師獨立備課為集體備課,能夠形成一種相對科學合理的看法,避免走彎路,進一步發展個性化的.思維和方法同時也能夠彼此充實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從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其次要細化教學反思,因為教學反思是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步驟,要對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教學反思,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高中地理復習教學措施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復習教學措施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高中生在“地球運動”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在對高中地理“地球運動”這一知識點進行復習的過程中,要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了解,進而可以讓教師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進行“地球運動”知識點的復習,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通過對高中生的“地球運動”知識點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大多數學生對“地球運動”的基礎知識、運行規律不清楚,也就是對“地球運動”沒有一個清晰明了的概念,對“地球運動”的運行規律沒有詳細的了解和掌握。
2)高中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不高。例如對“地球運動”沒有清晰的想象,從題中所給的圖表不能準確地提取信息,且作圖能力不高,不利于自己對題目的理解。
3)沒有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對“地球運動”中的“點”“線”“角”之間的空間立體關系沒有清楚的認識,其中“點”指的是太陽直射點,“線”指的是經緯線和晨昏線,“角”指的是太陽高度角。由此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地球運動”知識點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地理的復習時,就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而有力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另外,通過構建地理知識體系,讓學生理清知識點,提高地理成績。
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幾點做法的論文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關鍵。高中地理綜合性強、涉及面大,課本中出現的概念多,特別是地理術語和地理名詞多,學生學習難度大。筆者認為,對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內涵和外延,不應死記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1、實地觀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帶領學生到室外實地考察,先觀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綜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形成概念的內涵。如學習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這一概念時,帶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樟樹、山茶樹、廣玉蘭樹等,并與梧桐樹、柳樹、水杉樹比較,了解到前面這三種樹木的葉子革質、有光澤、呈橢圓形,并且終年常綠!俺>G闊葉”為它們共同特有屬性。它們都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由這些樹木構成的森林即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梧桐樹、楓樹、馬尾松是不是常綠闊葉樹?學生馬上會回答:梧桐樹、楓樹是落葉闊葉樹;馬尾松常綠而不是闊葉。這樣,學生對常綠闊葉林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2、抓關鍵詞。
表達概念內涵即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往往只有幾個詞語。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分析疑難點。如天體“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這一概念,學生對“物質”并不難理解,“宇宙間”卻難以確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間,是天體。但是,在地球大氣圈以內的.物質只能說是地球上物質,不能說是天體。地球大氣頂部是宇宙空間與地球的界線。教師只要講清這一界線,學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衛星、彗星、星際物質、運行中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都是天體。而停在發射架上的人造衛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體殘骸即隕星就不是天體。
高中地理的相關論文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高中地理的相關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恰當學習方法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引入運用,是保障和支持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學效果不斷改善的重要前提條件,本文圍繞高中地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擇取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的分析論述。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研究性學習;指導策略
在運用傳統教學方法組織開展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知識內容的教學實踐工作過程中,高中地理學科任課教師往往在具體的課堂講授式知識內容教學實踐過程中,長期占據著基于課堂教學知識內容呈現結構,以及課堂教學活動時間進程層面的絕對控制地位,因而導致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群體,在具體參與地理學科知識內容學習體驗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性接受地位,無法獲取到數量充足的時間資源進行自主性思維體驗過程,給學生實際獲取的地理學科基礎知識內容學習掌握效果造成了極其顯著的不良影響。
與此同時,在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組織開展高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過程中,高中地理學科任課教師往往過分側重于針對地理學科理論性知識內容展開教學講授,在未能充分關注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知識內容的實際應用價值背景之下,給高中階段學生群體地理學科知識內容學習效果的改善提升,造成了極其顯著的不良影響。在新課標教學改革實踐工作的深入推進背景之下,高中階段學生在具體參與地理學科知識內容學習體驗過程中的知識應用能力水平引起了廣泛關注,而研究性學習策略在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引入運用,為有效改善提升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群體的地理學科知識內容應用能力,發揮了程度顯著的支持和助力作用。有鑒于此,本文將會圍繞高中地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展開簡要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