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園文化的論文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學生為主體,校園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是社會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校園文化一般取自該學校的精神文化的含義。校園文化的特性為互動性、滲透性和傳承性。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關于校園文化的論文1
一、基本概念及理論
校園文化對區域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校園文化通過不斷地整合提煉,已經成為區域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巳R德克拉克洪,美國人類學家曾經對文化作出過定義。他指出文化是存在于各種外顯的和內蘊的模式當中,借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與傳播,并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其中這些成就包括他們制造物品的具體式樣,具體樣式由傳統思想觀念和價值組成的文化基本核心,最重要的是價值!
欽州學院作為廣西北部灣沿海唯一一所獨立本科院校,置身于廣西北部灣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中,對于植根于區域文化之中的校園文化來說應該提煉和汲取區域文化的精華,如典型的海洋文化將為校園文化的發展,對構建校園特色文化提供了必要的養料;欽州學院校園文化的建構中始終滲透著區域文化意識,在其建立、發展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跟影響,校園文化在傳承和創新區域文化的同時,也不斷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內涵,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蘊。校園文化的形成和構建從區域文化的傳統文化成份中不斷提取養分,相互間不斷地滲透與交流,從而形成大學獨特的校園文化。欽州學院應利用自身特有的資源優勢,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校園文化品牌,如濱海旅游文化、泥興陶文化等,為大學文化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動力,體現獨特的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
二、區域文化資源構建校園精神文化的現狀
大學置身一個地方的區域文化中,必然會受到區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區域文化將會影響整個學校師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甚至學校辦學特色的各個方面。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在構建獨特校園文化方面進行了不斷創新與發展。如西安科技大學坐落在文化古都西安。
雁塔校區毗鄰大雁塔、唐曲江文化遺址,新校區坐落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具有深厚秦唐文化底蘊的西安市臨潼區,位于新開發的以秦唐文化為主打的國家旅游規劃區的重要位置,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弘揚秦唐文化、在社會實踐中感知秦唐文化,形成具有深厚底蘊秦唐文化的校園文化;曲阜師范學院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利用區域文化素材,興建了孔子文化廣場,建立了孔子雕塑及儒家經典石刻等,同時,注重發揮儒學研究的優勢,將儒學文化的精華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廣泛開設《論語》等傳統文化公選課,以傳統經典滋養學生的心靈,培養出了優良學風,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追求真知、不斷超越;湖南科技學院以“西山”文化為主線,注重對“西山”文化的培養,堅持用“西山”文化培育學生獨特的思想特征和優良的心理特征,鑄就了“西山”校園文化特色;廣州大學在20xx年發表的《廣州大學文化宣言》中寫到:我們的大學文化應該是區域的,她擁有嶺南文化的傳統,傳承了廣府文化的基因;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改革開放的精神,人文關懷的意識,面向世界的胸襟,豁達包容的氣度和求實創新的智慧,發揚光大嶺南文化的精髓;上海市金山區的各中小學將本土文化與學校文化相融合,整合金山地區的區域文化資源,開設了民族特色技藝的課程并且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體現穩定性、整體性的制度,繼承金山民族文化技藝,形成一套正常發展學校民族特色技藝教育的制度及管理模式。
欽州學院坐落在廣西欽州市,作為廣西沿海地區唯一的公立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區域文化資源,注重研究的聯系,將學校文化與區域文化進行整合,構建出穩定和諧、容易深入師生的心靈的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同時可以進一步促進區域文化的發展。欽州市位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地理中心位置,地處南海之濱,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廣西連接東南亞的重要樞紐。欽州得名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我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劉永福、馮子材的故鄉,是漢唐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欽州坭興陶之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重視分析欽州學院所處區域文化的特性,挖掘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并依托區域文化特色構建具有個性化的大學文化成為了欽州學院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之一。
三、欽州學院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區域特色的路徑
構建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欽州學院應該在挖掘區域文化的精神內涵,充分利用區域文化的資源,從特色化發展的角度切入,搭建有效地交流平臺,結合學校發展的特點找準兩者契合的對接點,使校園文化在繼承自身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獨特的具有區域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
(一)區域文化特色要體現在精神文化建設中
校園精神文化主要體現在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方面,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表現。欽州學院在培育大學精神文化時,深入研究區域文化,大力挖掘區域文化精髓,凝練具有區域文化特色欽州學院新時期的大學精神“海涵春育,鵬舉南天”和學校校訓“博觀內省,達道知行”,并在倡導過程中的對全校老師和學生加以熏陶,并通過歷代師生的傳承,逐漸形成為師生的共同理想和價值追求。欽州學院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秉承“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本著“塑造形象、發展內涵、打造特色、辦出質量”的治校理念出發,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校園的規章制度的執行,嚴格遵循著校訓精神。
(二)區域文化特色要體現在物質文化建設中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要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欽州學院在物質文化建設中,要充分利用區域文化中的歷史資源和人文景觀建設,通過歷史人物如寧長真、劉永福、馮子材歷史遺跡打造環境文化的區域文化特色,營造區域文化氛圍,使師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區域文化的歷史與發展,感受區域文化的精髓。欽州學院的大門設計————海貝明珠,體現欽州市正在打造的北部灣濱海城市品牌;我國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像立在校園的中心位置,他是在校生和其他歷屆畢業生捐贈下鑄成的,這不只是一尊銅像,而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是欽州學院師魂的體現。
(三)區域文化特色要體現在教學科研中
在教學中,通過開設區域文化課程,將以海洋文化、歷史文化為主流的欽州文化引進教材、引入課堂,使師生在詳實、系統的掌握歷史史實、人物故事的過程中將區域文化的精髓入腦、入心,產生對區域文化的認同感。欽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現保存下來的劉永福、馮子材舊居,20xx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馮抗法保國的歷史事跡納入文化素質教育中,在教學中滲透區域文化精神;在科研中,應將對欽州市的欽州坭興陶(在中國四大名陶之中,別具神韻,獨領風騷,堪稱我國陶瓷藝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持續不斷的研究,使師生在研究區域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傳承和發揚區域文化。隨著“北部灣大講壇”和“教授博士論壇”開辦,學院應校園文化活動引向更高的層次,辦成具有學院特色的人文活動品牌,讓更多教師在大講壇中展現他們的特色研究。
(四)區域文化特色要體現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每年學校都會組織一批批學生走進劉永福、馮子材故居,了解劉馮抗法保國的先進事跡,感受廣西北部灣區域文化的熏陶。每年在重大節日、紀念日通過組織學生走進社區和教育基地,進行民俗采風、社會實踐等,感受區域文化,接受身心的洗禮,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具體、更豐富,更富有感染力。最后要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體現區域文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就是校園文化活動。學生通過參加各類課外活動、社團組織及相關專業學習,在實踐中促進自身的發展。欽州學院應緊緊圍繞區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校內外文化活動,展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特色,展示北部灣特色、東盟特色、港口特色和海洋特色。比如舉辦展示北部灣海洋文化的航海文化節;體現港口特色的物流設計大賽等等。同時也可以有效利用網絡、校園廣播、宣傳欄、展示櫥窗和學報的建設等文化傳播載體,積極宣傳區域文化,使學生在娛樂中親身體驗區域文化、感受區域文化,從而自覺的對區域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
關于校園文化的論文2
一、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擞^念淡薄
部分青年教師認為教師只要關注課堂就行了,我把該教的內容講完就行了,至于課后的事與我無關。他們將教書育人割裂開來,對育人方面漠不關心,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情感需求不聞不問,缺乏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
。ǘ┳⒅貍人主義,忽略團隊合作
部分青年教師個人綜合能力較強,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無論學術科研都喜歡自己單干,不參加集體活動,缺乏集體生活的熏陶,講究個人主義,團隊合作意識淡薄。對集體事務捻輕怕重,強調個人的價值,忽視集體利益。
二、青年教師存在師德問題的原因
。ㄒ唬┥鐣嘣獌r值觀對青年教師的影響
社會多種價值觀,各種意識形態充實在社會中。講個人奮斗的同時,過多強調了個人的作用,忽視集體對個人成長的幫助,過分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像雷鋒那樣只談奉獻,不求索取的人是傻瓜,人活著就是要讓自己過得更好,過分計較個人的得失;過分強調物質享受,追求經濟利益,忽略理想信念的追求,認為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物質才是實實在在的。青年教師不自覺地會受到這些思想觀念,價值觀的沖擊,使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產生偏差,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錯誤思想、錯誤意識同化,嚴重地就會削弱教書育人的積極性,責任心。
。ǘ┲匾暱蒲袑W術研究,忽略師德建設
這些年,衡量院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是科研水平。關系到院校的知名度與發展資源競爭,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科研成果等指標成為關注的焦點,而師德建設放在了次要地位。院校也將重點放在了科研經費、科研論文、科研成果上,對教師的師德建設流于形式。對于青年教師也過多地關注學歷結構,希望他們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把眼光放在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上,忽略教師職業素質培養。
。ㄈ┤狈η嗄杲處煄煹驴荚u有效機制
對教師在教學、科研、學術等方面工作都有相應的考評標準,但對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沒有建立相應的考評標準。由于缺乏外在的考核機制,青年教師也容易將師德建設放在次要地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有考評準則的方面。
三、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措施
。ㄒ唬淞⒄_的人生價值觀
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一個人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是同錯誤思想、錯誤思潮作斗爭的武器。在做規劃個人奮斗目標時,應以正確的人生觀作為指導。不能只打個人“小算盤”,自覺做到立足本職、扎實工作、不計名利、無私奉獻,在推動祖國進步中實現個人價值。個人的榮譽不能只看是否立功受獎、提升進步,要看為集體貢獻多少力量,為人民做出多大奉獻。人民教師要愛崗敬業,是教師的基本職業素養。青年教師首先要有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自覺抵制錯誤思想、意識。其次熱愛教師的工作,以老教師,骨干教師為榜樣,在教學、科研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認真備課,精心施教,悉心輔導,嚴格考核。關心學生的進步成長,以自己的言行作為學生的表率。最后正確看待榮譽,正確處理分工與配合,競爭與協作的關系,將個人的利益服從集體的利益,將個人的發展與教研室、系、院校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ǘ┙⒑侠淼脑u價激勵機制,內化師德建設
外部的評價激勵機制和內在的動力都是推動發展的兩個方面。內在動力是自我價值的追求,內在動力比外部的評價激勵機制主動性更強,外部的評價激勵機制更直接。要將外部的評價激勵機制轉化為青年教師內在動力,將師德建設變成青年教師自覺自愿的行為。院校要協調好外部和內在的關系,促進師德持續、健康地發展。院校建立和諧的校園環境,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增加教師職業的榮譽感。樹立師德楷模,加深青年教師對師德內涵的理解,增加對教師職業的感情[2],激發青年教師從心里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大力宣傳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精神,號召廣大青年教師立足崗位,將自己的個人成長成才夢融入到強國夢之中。從制度上完善對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考核標準,有效推動青年教師師德的內化過程。一是以《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標準,細化本校青年教師師德規范,將政治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質能力納入師德規范中[3]。二是建立和完善師德考評制度。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考評師德師風,教學態度,專業精神,育人效果,嚴格獎懲,要確保師德在職務評審、晉級、進修等一票否決制。在教師晉職晉級,評獎立功時,要嚴格按照師德考核辦法,要優先考核師德。三是建立監督機制,定期對教師師德打分,對那些學生反映師德高尚的教師,予以表彰重獎,并號召廣大教師向師德高尚的教師學習。對那些屢次被學生反映師德表現差的教師要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
。ㄈ┩晟菩@文化建設,增加教師凝聚力
人是社會動物,他的思想,行為總是受其所處環境的影響。好的環境和氛圍能促進其思想向好的方面轉變。對于青年教師來說,院校的校園文化對他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感、行為都有著重要影響。通過組織學術交流、舉辦論壇,文體活動,學術討論等校園文化建設,使青年教師對本校的歷史,豐富的內涵,辦學特色等產生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加青年教師對本校的熱愛之情,增強凝聚力,將自己和院校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院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讓青年教師無后患之憂
在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要注意不要過于強調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培養,忽視青年教師的實際需求。他們在生活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當個人無法解決時,也希望得到組織上的幫助,這樣才能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院校要解決好青年教師住房、個人待遇,孩子入學等實際問題,創造好生活環境,不要讓青年教師因為生活問題而在工作上分心。院校是個大集體,當青年教師在這個集體中工作、生活時感覺到很溫馨,很溫暖,自然而然會產生信任感、使命感、歸屬感,就會將自己作為院校的一份子,將自己的滿腔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
關于校園文化的論文3
論文摘要 進入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已經發展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和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本文通過運用文獻研究法、調查法及經驗總結法,針對我國目前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及相應的運行機制進行分析,從而得到了如下結果與分析、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分析:1.高等學校校園體育活動的現狀;2.大學生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體制和運行機制現狀;3.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和習慣現狀;結論:1.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與學校規章制度的矛盾性;2.校園體育文化與外部社會潮流的碰撞;3.體育教育與校園文化再結合時產生缺口;4.體育教學中學校對新思路,新科技的引進有所欠缺。
建議:1.社會體育文化與大學體育文化應相結合;2.學校應積極配合組織學校社團、俱樂部的創見與發展;3.配合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4.學校應鼓勵創新意識并加大科技的投入。
論文關鍵詞 體育 教學 校園文化
一、研究目的
高校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開展體育文化無疑對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感染性、教育性和知識性。校園體育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學生的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和人生志趣,它是校園的人文精神核心,是體育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后的產物。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及相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旗號,開展校園文化與否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否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的習慣及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此篇文章通過查閱大量數字圖書館、各種期刊及相關文獻的相關材料,同時瀏覽了各高校目前校園文化開展現狀的相關報告;有選擇的閱讀了相關理論的文字資料及數據統計與分析,從而徹底、全面的了解了開展體育運動在促進學校體育文化建設方面的相關作用和意義從而為本篇文章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礎。
。ǘ┱{查法
通過對最近時期我國高校校園文化發展的現狀,形式及成果的走訪調,得出相關數據與結果,在進行嚴格謹慎的篩選分析后,結果形成了一定系統的數據理論,從而為此篇文章的撰寫打下了良好的實證基礎。其中部分包含經過嚴格審核和精心設計而成的問卷調查,它有選擇的調查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受訪者。通過回收問卷,分析數據及整理和總結得出了相應的一些結論和建議。
(三)經驗總結法
本文將日常教學生活中有關學校開展體育運動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情況進行總結并根據日常的體育教學經驗、相關方法及個人感悟進行整理分析,使其更具有條理性,從而上升為理論層面,更好的為本篇文章的研究內容服務。
三、結果與分析
。ㄒ唬└叩葘W校校園體育活動的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課時相對較少,而學生在課后鍛煉的時間也很有限 ,由此就造成很多學生每天鍛煉的時間不夠,從而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經過調查,在所有被調查的對象中,有86%的人每天鍛煉的時間少于40分鐘;而鍛煉時間超過40分鐘的僅為14%。這其中,男生的鍛煉時間普遍超過女生的鍛煉時間。而通過調查,學生參加校園體育活動的途徑也相對傳統、單一。如:慢跑、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散步等。
。ǘ┐髮W生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體制和運行機制現狀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相應成立了一些體育社團和俱樂部。這些社團及俱樂部的形式相對多樣化,發展也較快,但是由于師資力量和場地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各地區的體育社團和俱樂部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如體育組織的注冊狀況相對混亂,而在制度和規范上相對欠缺,但它無疑是在不斷完善的。在場地方面,經費來源方面及體育社團、俱樂部與各級體育相關部門的聯系方面也有待改善和加強。
。ㄈ┐髮W生體育鍛煉行為和習慣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與終身體育的銜接并不是非常緊密,這其中,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和習慣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經過調查發現,多數學生的體育習慣長生在中小學時期,而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個人的體育習慣基本確定。而大學期間學生鍛煉行為多為了增強體質和健康。其中女同學在美體與減肥風潮的催動下,運動量有所增加;男同學則多是以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鍛煉的時間一般以體育課為主,但由于大二之后就沒有體育課,再加上課業上的負擔加重,學生鍛煉的頻率又相對下降了。而調查還發現,在各高校中,理科類學校的學生的鍛煉頻率和意識明顯大于文科類學校的學生。
四、結論與建議
。ㄒ唬┙Y論
1.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與學校規章制度的矛盾性
如今隨著高校體育文化的迅猛發展,它與學校原本存在的規章制度發生了一些矛盾。由于一些學生活動太過情調個性,開展起來相對自由放松,而這與學校相對陳舊的規章制度有所抵觸。當然,學校體育文化的發展也離不開規章制度的約束作用,所以在新時期,我們更要努力處理好兩者的制約平衡的關系。
2.校園體育文化與外部社會潮流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如今不光是在校園內體育文化迅速發展,在外部社會體育鍛煉的潮流也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但在這其中,外部體育潮流與校園體育文化也有一些碰撞,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如校園體育文化的良好開展,可以很好地促進外部社會體育潮流,好的體育意識能夠受益個人終身。而外部社會體育潮流的良好發展也可以帶動校園文化的發展,給校園體育文化帶來更多的靈感和新活力。
3.體育教育與校園文化再結合時產生缺口
目前我國高校的傳統體育教育與蓬勃發展的校園文化有很多不切合之處。如在學校開展的體育教學多為應試型模式,學生以被動的偏重成績為主。而為了適應新課標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發展新時期的校園文化,學校需要在體育教學方面給與更多的支持。同樣,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自主能力和進取精神,從而為校園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4.體育教學中學校對新思路,新科技的引進有所欠缺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科技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同樣學校在體育教學中也需要科技的催動作用?萍家环矫婕涌炝梭w育器材設施的更新換代,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運動技術的進步。同樣,新的體育項目也因此不斷地被開發創造出來如旱冰等。在體育教學中,學校也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新思路的提出和應用都會對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如“環保體育”“綠色體育”等新觀念的提出。
。ǘ┙ㄗh
1.社會體育文化與大學體育文化應相結合
基于外部社會體育的發展熱潮和校園內部的體育文化現狀,學校應該將二者相結合,讓其發揮其相輔相成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體育事業在校園和社會的蓬勃發展可以充當人與人的交際紐帶,可以培養人們的秩序觀念、和諧人際關系,也可以更好的促進人的個性發展及心緒放松。
2.學校應積極配合組織學校社團、俱樂部的創建與發展
基于校園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阻礙,學校應該改善原有的古板體制,積極配合各種組織團體及俱樂部的創建和發展。如幫助這些團體獲得一些資金支持,場地支持及人員支持。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給予一定的約束,以及時糾正任何偏離正軌的不良發展。
3.配合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
“陽光體育運動”是我國近期倡導的新理念,它以“健康第一”為目標,很快得到了眾多高校的接受和認可。高校應適應時事發展,大力宣傳“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一輩子”的思想理念,配合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如此可以激發人們的運動熱情和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和健身熱情。
4.學校應鼓勵創新意識并加大科技的投入
創新意識是時代發展的需求,體育事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學校應該在廣大師生間鼓勵創新意識的產生和發展?萍荚谏鐣l展過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角色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同樣,學校也應更多的借助科技的力量來充實發展體育,從而將體育事業帶到更高的層次,為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德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體育學刊.20xx.5(2).
[2] 周傳山.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初探[J].甘肅教育學報.1999(3).
[3] 劉錚.論校園體育文化[J].體育文化導刊.20xx(4).
[4] 紀小紅.淺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與功能[J].體育學刊.1999.
[5] 蔣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素質教育中最理想的潛在課程[J].體育與科學.20xx(5):67-72.
[6] 趙玉明.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N].長治學院學報.20xx: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