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畢業論文
旅游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中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但已成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旅游管理已與工商管理并列,是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該專業培養適應新形勢旅游企事業單位需要的一線服務與管理類專門人才,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較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具備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發展基礎,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旅游畢業論文1
摘要:目前,龍潭鎮的旅游仍然是一個比較薄弱,有待開發的領域。旅游開發只停留在規劃和設計上,基本沒有特別吸引人的旅游項目。但龍潭鎮資源比較齊全,其開發潛力很大,筆者希望通過以少數民族村鎮和當地特有資源為突破口,進行產品設計,并對岫巖縣龍潭鎮旅游現狀進行說明,問題進行闡述,最終進一步探討龍潭鎮民俗旅游開發的對策。
關鍵詞:民族村鎮;旅游;滿族文化
旅游集鎮,是以旅游業發展為特征的集鎮,它具有以區域為單位的小型化、集中化優勢,往往比大區域的旅游業建設與事業化發展更具具體性與操作性。[1] 岫巖龍潭鎮屬于貧困村鎮,其經濟發展狀況不良,因此該地區完全可以依賴自身少數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資源的優勢,進行旅游開發。
一、龍潭鎮的旅游現狀
(一)龍潭鎮的資源開發現狀
龍潭鎮境內轄國家AA級景區龍潭灣自然保護區,該區總面積4626公頃。中心區龍潭灣山林面積1 591.8公頃,是遼寧南部森林種類、森林植被、森林環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區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景區內有許多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目前龍潭灣是龍潭鎮主要建設和發展的旅游景點,具有很強的旅游價值和觀賞價值。另外,還有關門溝風景區,該處位于岫巖、莊河、蓋州交界處,距岫巖縣城50公里。關門溝內溪水潺潺,水流緩緩,兩側峭壁林立,植被繁茂,風光旖旎,是一個極具觀賞、游覽、科考的旅游地。
(二)自然條件
龍潭鎮位于岫巖縣城的西南部,南與大連市相互連接,西與蓋州市相鄰,西南相鄰莊河市,屬于遼南丘陵地帶,地形西高東低,境內屬于北溫帶季風氣候,與岫巖縣城相距24公里,全鎮面積192平方公里。
(三)歷史沿革
龍潭鎮下轄八個村,其中包含鹿圈村、梨灑村、相信村、龍潭村、相榮村、蜜蜂村、大房子村、張家堡村,有99個村民組。全鎮成東西狹長型,有村民18 000人。半數以上是滿族,全鎮“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與莊園!
(四)社會經濟基礎
岫巖龍潭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鎮,主要種植大宗農作物,最近幾年在政府執政興鎮的指導方針下,政府落實民生政策,大力發展肉雞養殖業,其中大房子村的養殖規模逐年攀升,養殖種類涵蓋,肉雞、蛋雞、莊河大骨雞等。目前全鎮已有超過百戶人家養殖,年收入超過千萬元,此外,鎮上還有滑子菇、香菇種植小區,政府通過政策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種植,年產量達到2萬噸,獲利過億元。龍潭鎮還有一批中小企業,其中有龍達繭絲制品有限公司,龍鄉酒業有限公司,繅絲廠等,鎮上初步形成了以柞蠶繭深加工、木器加工、釀酒為主的產業。
(五)交通區位
龍潭鎮轄區內共有縣、鄉、村道路共23條,境內主要有岫莊鐵路、岫莊公路通過。另外鄉道大童線東西橫穿整個龍潭鎮,成為龍潭鎮各下轄村寨的主要連接路線,縣道岫梨線和大童線交會于龍潭鎮,其余村道多成南北走向,交通便利。
二、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旅游開發缺乏合理規劃和資源整合
雖然有一定的旅游資源優勢,但最終不能夠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導致旅游的綜合經濟效益低,不能很好地為地區經濟貢獻力量。
(二)旅游發展的規模小,分布不均,知名度低
目前龍潭鎮的旅游發展屬于淺層次的開發,沒能夠進行深度和廣度的開發,人文旅游資源產品尚屬空白區域,與岫巖其他許多知名景區相比,除了龍潭灣具有知名度以外,外界對其具有很少的認知。
(三)旅游配套設施匱乏
主要體現在旅游景區的道路、停車場、衛生廁所等基礎設施不足,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另外,缺少能夠容納游客的食宿和娛樂設施,到龍潭鎮的相關景區旅游只能夠在鎮上進行補給,設施條件難以讓游客接受。
(四)資金缺乏
龍潭鎮經濟基礎薄弱,政府的財政投入有限,旅游開發需要資金來支撐。而龍潭鎮的旅游優勢又不是十分的突出,不具備吸引核心外資的能力和條件。
三、旅游開發對策
(一)政府主導,村民參與模式
實行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的旅游開發模式。實現旅游重構。對于龍潭鎮的旅游開發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龍潭鎮的經濟基礎差,景區的公共設施不健全。實行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的方式,不失為一個良策,首先,政府是區別于企業和其他事業單位的機構。政府對資金的籌集,政策的制定,資源的分配,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優勢,這是其它任何組織和機構都無法比擬的。另外,讓村民參與到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大家致富的熱情,帶動當地的就業,提高村民的收入。
(二)資金的籌集
第一,要借助旅游發展的政策,爭取各級主管部門和旅游局的支持,申請旅游開發的專項資金和貧困扶持資金。第二,實行開放性的資金運行機制,龍潭鎮可以進行招商引資,利用良好的政策優勢,吸引省內外民間的資金投入。雖然龍潭鎮的經濟基礎和設施條件差,對于任何以盈利為目的投資企業,都會盡力避免不利條件,但是依靠外來資金發展,這是旅游開發當中不能避免的趨勢。 第三,向海內外的民族同胞發出號召,爭取海內外有志之士的幫助, 以此來發展當地的民族旅游。第四,由政府主導,村民自行籌集資金開發,成立專門的旅游合作社,進行自主經營。
(三)開發創新的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必須與旅游市場相適應,以旅游者需求為中心,以此來滿足旅游產品競爭的需要和實現旅游產品的價值。以資源為依托,積極挖掘滿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對此,龍潭鎮可以開發系列旅游產品,豐富旅游活動,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四)豐富的民俗活動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資源的源泉,若無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資源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地旅游業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開發的優勢資源,熟話說:“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 民俗旅游產品的開發要兼顧地方特色,讓人容易識別。同時在市場環境中,民俗旅游能夠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樂”的心理需求,激發不少人的旅游動機。因此,在龍潭鎮的旅游開發中,既要適度又要深度,可以充分利用滿族的文化優勢,如可以舉辦蟲王節、頒金節等。對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婚喪嫁娶、習俗、藝術等進行開發。
以自然村為單位,實行農家樂。岫巖龍潭鎮極具鄉野氣息,物產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空氣、樹木、農田、河流,草地等自然元素為游客提供了多樣的選擇,與城市的混凝土形成對比,這種鄉鎮氣息成為游客觀賞和旅游的關鍵因素。針對龍潭鎮經濟基礎差,設施不完善等主要制約因素,龍潭鎮可以采取以點帶面的開發方式,實行農家樂,在本鎮先開發基礎條件好的村鎮作為自己的門戶村鎮,為游客提供愜意的場地,作為試點地區,吸引游客前來旅游,并做好資金積累和科學規劃。同時做好已有游客的維護,在開發時樹立全局的旅游觀念,將欣賞自然風光和參與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生產活動等結合,并在景區當中輔以垂釣、采摘、品嘗、栽培、畜牧等互動娛樂性產品。增加旅游產品的多樣性,靈活性。讓游客能夠深刻的體驗到農家的樂趣。
四、文化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民族地區的旅游發展縱然能使人們擺脫貧困,但是一些文化十分的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就不可能進行恢復。開發滿族文化旅游資源的目的是促進地區的繁榮和對滿族文化的保護。因此,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繼承和發展,面對民族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我們需要擯棄。一個國家的事物需要政策來引導,民族旅游的發展很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對此,政府部門應該作為文化保護主體,從政策方面加以領導和扶持。從上至下學習保護文化的重要性,達到思想與行動的相互統一。另外,旅游企業作為一些民族旅游的開發者,也是保護的重要主體,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誠然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社會組織,但企業主體不能只圖經濟利益,而丟棄社會責任。旅游企業想要謀得長期的發展,兼顧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才是其發展之路。最后,個人也應該尊重和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每個人都應該敬畏自己祖先留下來的輝煌遺產,并努力用新時代的意義去詮釋民族文化的內涵,只有這樣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才有希望。
參考文獻:
[1] 蔡紅燕.保山市少數民族旅游村鎮建設研究――以施甸縣布朗族民俗旅游景觀開發為例[J].保山學院學報,20xx(3):53-58.
[2] 李樂京,陳志永.民族村鎮旅游地農民組織化的特征及實現機制――以貴州、云南典型民族村鎮旅游地的考察為基礎[J].黑龍江民族叢刊,20xx(5):72-79.
旅游畢業論文2
三農問題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問題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國鄉村旅游現狀和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利用鄉村旅游破解“三農”問題的具體做法,以期為我國“三農”問題的盡快解決提供參考與幫助。
1當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實際上就是以農村為旅游開展背景,并且通過資源的整合,將農村的自然風光、田園景色以及農村所特有的民俗民風、鄉土風情整合為旅游資源,且通過相對科舉合理地規劃將其形成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和娛樂為一體的旅游綜合活動。針對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實際情況來看,鄉村旅游本身確實具有相當廣闊的市場。并且伴隨著人們精神生活水平需求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更加向往農村自然、樸素的民風,清新、健康的環境,這也就增大了農村旅游的客源。并且我國確實有許多鄉村通過發展旅游業逐漸富了起來,這就使得鄉村旅游逐漸成為各個村莊謀求發展的方向。鄉村本身也開始從最初的務農轉型為旅游業開展,新農村建設確實為農民收入的增加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2鄉村旅游發展對我國“三農”問題解決的推動作用
2.1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
鄉村旅游對我國“三農”問題的影響很大,首先其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傳統的農民只能進行最基礎的務農工作,這也會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逐漸增多。但當前我國許多鄉村開展了旅游業,這就可以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利用,許多農民在家就可以進行工作,獲得創收。并且鄉村旅游的從業者要求較低,甚至沒有任何要求,這就使得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群均可以參與到其中。另外由于開辦鄉村旅游不需要過多的投入,所以許多從業者本身可以實現經營的同時依舊進行農耕,獲得兩份收入的同時,也拓寬了農民的就業與收入渠道,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水平。
2.2幫助農民發家致富
鄉村旅游不同于其他行業,其本身主要是以農村為依托的,所以其本身的投資也相對較少,且回報較快。尤其是農家樂這類最為傳統的農村旅游形式,其經營風險很小,方式也相對靈活,依據農村自然景觀以及風土人情就可以開展,從而也吸引了更多農民在自己家中進行鄉村旅游活動的開展。這樣的經濟形式本身與傳統農耕經濟相比,回報更快且更多,所以鄉村旅游以及逐漸帶動了各地區的生態農產品銷售,為農民發家致富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2.3提高了農民素質以及農村整體風貌
鄉村旅游本身就是帶領農民進行服務行業創業,所以這也就要求農民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使得農村的經濟文明精神得到共同發展.此外鄉村旅游也為農村帶來了更多的人員流動,這也就會使得城鎮的一些思想和精神傳遞到農村當中,從而使得農民自身的思想覺悟不斷提升。還有一些農村地區已經開展了相應的文化培訓室、技能學習班,目的就是為農民提供學習的場所,從而使得農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升。所以鄉村旅游的開展實際上也提高了農民整體素質,實現了整個村莊的風貌建設。
2.4實現了農村產業結構優化
由于旅游業本身涉及了許多行業,所以其本身的綜合性較強,不僅有關于農業本身,同時也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故而在鄉村旅游經營過程當中,通常會以傳統農業為基礎,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與游客前來觀光,進而發展生態農業,吸引游客進行種植和采摘,不僅實現了旅游業的進步,也將農民自己種植的農產品售賣出去。這樣將可以實現多個行業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從而使得農村產業結構實現升級,為早日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可能。
2.5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旅游本身需要相對便利的交通,還需要與旅游相配套的自然環境與基礎設施建設。這樣才能滿足游客前來旅游的吃住行要求。所以實際上鄉村旅游的發展也使得各個村莊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環境保護,不斷完善自身設施的同時,也及時對鄉村環境進行整改。及時清理垃圾,改修鄉村廁所,修建更多住房,完善鄉村道路,從而確保鄉村整體環境的提升。
3加快鄉村旅游經濟步伐以破解“三農”問題的對策
3.1政府進行監管且制定制度
為了更好的加快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從而破解“三農”問題的尷尬,首先政府應該對鄉村旅游加以統籌規劃,注重對其項目的監管,并且通過制定相應的制度,確保鄉村旅游的有序發展。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起著引導作用,通過資金、技術、人員支持,幫助農村盡快找到鄉村旅游資源且有效進行整合。然后通過建立制度,如“鄉村環境發展制度”、“鄉村旅游從業者行為規范制度”等確保鄉村旅游的健康持久發展。
3.2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還應該加大對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主要表現為在農村修建相應的開展旅游業的基礎資源,比如修建一些新的民居以發展農家樂,為游客提供宜居舒適的住宿環境。還可以修建一些干凈的公共廁所,改善農村傳統廁所的污濁現象,還農村一片干凈的環境與土地,給游客帶來一種全新的游覽感受,從而使得更多人愿意來到鄉村旅游,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以及改善農村發展水平的同時,也為我國“三農”建設提供了幫助。
3.3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實現村民素質提升
相關部門還應該定期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從而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教育可以分兩方面進行,第一方面是對村民進行旅游知識的普及,使得農民自身可以意識到旅游業是服務行業,需要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其次另一方面是為村民提供學習的機會,比如開設相關的文化培訓班、技能學習班,使得村民利用閑暇時光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層次,從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為游客提供高水平服務的同時,也使得自己掌握了更多技能,從整體上改善農村地區的風貌與水準,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努力和貢獻。
3.4開發多形式鄉村旅游模式以增加客源
鄉村旅游近些年來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初具雛形,在其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應該勇于創新,實現新形勢的鄉村旅游模式打造,這樣才能改善單一旅游模式,為我國鄉村旅游注入新鮮血液。比如傳統鄉村旅游主要是以農家樂的形式開展的,那么之后的鄉村旅游也可以選擇開辦民俗風情園、開辦種植采摘園以及自家農場等形式,完善鄉村旅游內容。尤其是自家農場,實際上更能吸引年輕城市游客的目光,其主要運作形式就是游客利用周末閑暇時間對該農場的農作物進行打理,其工作日由該農場負責人進行管理。這片農場實行租賃形式,更能激發游客感受鄉村風土人情的熱情,同時也為游客帶來了更多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相信通過多形式的鄉村旅游模式打造可以增加更多客源,同時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增加了農業產品的銷量,為我國農村建設提供更多條件,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三農”問題的實際困境。
4結束語
鄉村旅游與“三農”問題緊密相聯,只有切實注重鄉村旅游的積極作用且正確發展,才能實現我國農村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提升,從而為我國“三農”問題解決提供更多幫助,為盡90波解我國“三農”難題做出努力。
旅游畢業論文3
摘要:近幾年,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逐漸呈上升狀態,尤其國際旅游業更是發展迅速。因此對旅游英語的要求也相對提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要從教學現狀與教學方法等方面來建立旅游英語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旅游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校旅游英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研究
目前,我國國際旅游行業發展迅速,同時也加強了國際旅游之間的交流,因此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開始逐漸擴大。需要從不同角度研究旅游英語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方法的改革,這也是這一時期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
一、高校旅游英語的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與旅游專業不相符。在高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掌握專業知識為目標來培養人才,而忽略對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所以目前我國旅游專業的學生大多專業功底比較扎實,但社會能力相對薄弱,不能獨立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滿足不了市場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歸根結底,還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因缺少社會實踐而脫離了市場需求。
2.教師的實踐教學手段太過傳統。教師在旅游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導致教學模式與手段比較單一,忽略學生的社會實踐與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與練習語言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
二、旅游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改革的原則
1.注重英語基礎。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牢固的基礎知識很重要。所以,在設置高校旅游英語專業課程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基本功為基礎,逐漸地添加專業課程的內容與提高教學難度,同時加大學生聽、說、讀、寫練習的課時量,把課堂內容與課后練習充分結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2.突出專業特點。目前,我國教育部公布,旅游管理專業由原來的工商管理學科中的二級專業調整為旅游管理類的一級專業,在旅游管理專業下還劃分出三個二級學科,有旅游管理、飯店管理、會展服務與管理。除此之外,在社會中有許多熱門專業的人才也都流動到旅游院校,這就需要旅游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改革中要與各領域的專業特色相結合,為學生今后的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專業實踐能力。實踐能力在旅游專業與英語學習上都很重要,因此高校在實施旅游管理英語專業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準則,加大英語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用多元化的專業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性的練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要符合當前旅游專業的市場形勢,并鍛煉學生的英語溝通與表達能力。
三、旅游英語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建設
1.教學手段多元化。學生在學習語言過程中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為語言學習的發展提供了多種途徑,比如音像視聽、多媒體等。這些科學技術是語言教學的主要手段,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專業信息,還能達到學習與實踐相互作用的目的,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如果結合多媒體PPT課件,把文字、圖片、錄音與影像同時展現到學生面前,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還能在視覺、聽覺等方面刺激學生的大腦,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拓展能力。
2.教學內容多元化。教師的授課內容主要以教材為主,但是如果過度地依賴教材,對于學生將來在社會的發展起不到很好的積極效果。尤其是旅游業,近幾年發展速度與更新速度特別快,教材的內容相對來講比較落后。再加上旅游英語專業的教材種類比較多,涉及范圍也比較廣,主要包括旅游行業中的衣、食、住、行、娛樂等,這些學生都需要掌握。不僅如此,在旅游英語專業教材中,還設計到許多部門,比如說客房英語、廚房英語等。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所有專業教材都講到,只能選取一種或幾種教材進行講解,所以教學的內容就會出現知識面不全面的現象。因此,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盡量在教材中涉及到旅游業中的各個環節,以此來擴大學生的學習知識面。
3.教學形式多樣化。旅游英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不能一味地給學生傳授知識,要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扮演組織與領導的角色,為學生擬定學習目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再由學生進行自學與自我評價。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下為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搜集并查閱與旅游英語專業相關的學習資料,在課中根據查找的資料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把課內知識與課外自主學習充分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旅游英語專業水平。
綜上所述,在世界經濟與世界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進程中,旅游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化產業,我國國際旅游業的發展速度也逐漸加快,進而增加了與國際友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就需要旅游人員既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熟練地用英語和各國旅游者進行交流,這樣才能體現旅游行業的高品質服務。因此,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改革中,要完善并創新教學方法,在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課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交流能力,從而推動未來旅游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慈波,王文斌.大學英語學習者負動機影響因子調查研究[J].中國外語,20xx
[2]楊濤,李力.動機過程觀,自我系統和二語動機策略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xx
[3]高越.國內外二語動機策略研究述評:回顧與展望[J].山東外語教學,20xx
作者:秦艷君 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