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指南
面試和面試官都是讓求職者聞風喪膽的兩個詞,有的求職者學習成績好,專業知識過關,對待筆試絲毫沒有畏懼,但偏偏就是考驗臨時反應力和表達力的面試環節,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
面試指南1
對于剛走出校園的職場新人來說,面試是步入職場江湖的第一場較量。能否被錄用,生殺大權都掌握在那些“老油條”的面試官手中。在兩個人面對面地斗智中,身經百戰的面試官往往會用一個不友好的發問,或用懷疑、尖銳、單刀直入的口吻,使你心理防線大大潰退……那么,職場“小菜鳥”怎樣才能成為面試官心中的“NO.1”呢?
一,低調一點才成功
可可從加拿大留學歸國,對應聘外企一點也不怵。她認為自己英文口語流利,專業知識學得透徹,手里還握著一張燙金文憑——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所以,面試時可可顯得很自信,對答如流?吹贸,面試官對可可很滿意。接近尾聲,她想面試官肯定宣布她過關,誰知面試官突然拿起簡歷,自言自語念了起來,看到大學校名時突然講:“溫哥華有兩所比較不錯的大學,海邊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山上的西門菲莎大學……”
可可心里特別高興,因為她對兩所大學十分熟悉,于是她開始滔滔不絕地演說,一味地表示其實“山上的”那所論實力、論資產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都沒法比,那兒出來的畢業生不好找工作,因為綜合能力不夠……當可可看到面試官的臉變得鐵青時,她已沒有機會挽回了。事后問在場的工作人員才知道,面試官就是那所山上大學畢業的,也被可可歸進“綜合能力不夠強”的范疇。
警鐘提醒:學校雖然有優劣之分,但名校畢業并不意味著能力就強。如果你是名校畢業,也不要隨便拿出來和別人比,面試官自然會權衡。像可可這樣,剛好撞到“南墻”的話,十分可惜。講專業知識時可以口若懸河,其他地方要低調點,免得別人覺得你過于張揚。還有別干那種損害別人抬高自己的事情,否則會讓面試官覺得你的人品有問題。
二,忍一時風平浪靜
平時被朋友叫成“瘋丫頭”的桃子,面試那天穿得特職業,還剪了齊耳短發,儼然一名“淑女”。面試進行到一半時,面試官對桃子說,我們公司招聘的文員多數有機會面對外商,老外很看中你是否會化妝,不然覺得你不尊重他。桃子表面畢恭畢敬地聽著,心里卻樂開了花。當面試官一說完,她就把隨身攜帶的皮包放到辦公桌上,打開后面試官眼睛都看直了——里面眼影、唇彩等化妝品琳瑯滿目,這是桃子準備面試結束后和朋友去酒吧娛樂用的,居然派上了用場。面試官愣了一下后,嚴肅地評判起桃子的化妝品太多、太艷,失去了職業女性的風采。桃子聽至一半怒火已涌上心頭,她覺得面試官分明和自己過不去,她立即拍案而起:“你說話太欺負人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拉倒吧,難道我沒有這份工作就沒法活嗎?”面試官也暴跳如雷,立即說了一句“Out”!
警鐘提醒:面對咄咄逼人的面試官,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被激怒,更不要因為對方提出的問題過于尖銳,而覺得對方欺人太甚。不論對方個性原本不友好,或是想先給求職者一個下馬威,都切忌不要發火,否則就算你其它條件再好,你也輸了這場面試。老實說,有些企業認為專業能力勝于一切,員工個性修養如何,并不是很在意;但也有不少企業認為團隊合作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員工個性不好,栽培了半天還是枉費心機,所以“激將法”常被面試官當成淘汰大部分應聘者的慣用手法。
三,守得云開見日出
阿雯去面試時,坐在既是老板又是面試官的“太上皇”對面,她努力使自己鎮定。那位面試官的提問,阿雯基本都能回答上來,但一看面試官不置可否的樣子,她自己都產生懷疑。每回答完一個問題,面試官只是點下頭,接著問后面的問題。阿雯感覺面試官是在玩題海戰術,她只好拿出耐心跟他“死抗”。最后,阿雯覺得能把面試官所有問題回答完已經是奇跡,能否被錄取已無所謂。不過事實證明,阿雯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她在四天后收到一封錄取通知書。
警鐘提醒:面試官有時會在求職者面前“作秀”,目的就是給你施加壓力,看你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有些工作就是“高壓作業”,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抗壓能力。因此,遇到難以搞定的面試官,才是體現求職者應變能力的時候,如果回答問題發揮得好,往往易被用人單位錄用。
問題一:“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常規思路: ①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②盡量口語化;③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無用的內容;④條理清晰,層次分明;⑤事先最好先背熟。
點評:很多HR在面試中都喜歡用這個作開場白,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已經心里有數,只是作開場白而已,然后對閱讀簡歷中發現的問題,在開場白的時候找機會了解。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想好細節,面試官在這個時候一般都會追問幾個細節。編造的經歷此時就容易“穿幫”。
問題二:“談談你的家庭情況”
常規思路:①對于了解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等有一定的作用,這是招聘公司提問的主要原因;②簡單地羅列家庭人口;③宜強調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④宜強調父母對自己教育的重視;⑤宜強調各位家庭成員的良好狀況;⑥宜強調家庭成員對自己工作的支持;⑦宜強調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
點評:這個問題一般很少問,因為畢竟牽涉到個人隱私。國企和部分民營喜歡問,主要是了解社會關系。而不是上述的回答。
問題三:“你的業余愛好是什么?”
常規思路:①業余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招聘單位提問的主要原因;②最好不要說自己沒有業余愛好;③不要說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覺不好的愛好;④最好不要說自己僅限于讀書、聽音樂、上網,否則可能令面試官懷疑應聘者性格孤僻;⑤最好能有一些戶外的業余愛好來“點綴”你的形象。
點評:這個問題一般也問的不多,在面試大學生時提問的概率高些。如果在面試有工作經驗人士的時候,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緊張感,使對方放松,這個問題本身沒有什么特別意義。
問題四:“你有崇拜的人嗎?”
常規思路:①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面試官的主要目的;②不宜說自己誰都不崇拜;③不宜說崇拜自己;④不宜說崇拜一個虛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⑤不宜說崇拜一個明顯具有負面形象的人;⑥所崇拜的人最好與自己所應聘的工作能“搭”上關系;⑦最好說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質、哪些思想感染著自己、鼓舞著自己。
點評:這個也最多使面試應屆生時候的問題,對經驗人士從來不用,否則會顯得考官比較傻。
問題五:“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常規思路:①座右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②不宜說那些醫引起不好聯想的座右銘;③不宜說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銘;④不宜說太長的座右銘;⑤座右銘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種優秀品質;⑥參考答案——“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四、主動打電話問出面試結果
面試結束后,公司一般不會馬上給出是否錄用的答復,而是需要求職者等候通知?墒堑鹊脚R近或過了等候期限,通知卻遲遲不來,這個時候,求職者是否有必要打電話給公司詢問下有關面試結果的情況?
宜:打電話提高面試成功率
打個電話的成本極低,但有可能贏得一個你心儀的工作機會,所以這個電話值得應該去打。
首先,打電話的時機最好選在等候期限前后一兩天(如果HR給的等候期限是一周內),太早打的話,HR會覺得你過于急躁,何況對于有些公司來說,決定錄用員工的流程也是需要一定時間來處理的,你過早打過去,也得不到準確的回復。太晚打的話,HR可能早已忘了你面試這回事,就算記得你,但是你所應聘的崗位可能早已確定好人選,打電話也是無功而返。
其次,打電話詢問時的措辭和內容也應注意。多問些開放性問題,而不是直接了斷地問,如“想了解下貴公司對我是否滿意?”而不是“貴公司什么時候給我錄用通知?”;記得一定要誠懇表達你對公司給予的面試機會的感謝,以及你非常愿意加入貴公司的心情。
忌:詢問電話一次即可
俗話說事不過三,打電話問過一次、兩次即可,沒必要再繼續打過去。否則會讓對方覺得你很難纏,情商低。原本對方還對你很滿意,只是不符合所應聘職位的要求,說不定下次公司有合適崗位會再次通知你。但如果一味糾纏,連以后的機會也會失去。有時候并不是你優秀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和公司的文化或者所應聘職位的要求相匹配才行。別想著你做錯了什么,只是無緣。
五、向面試官“提問”的面試技巧
一些適合問招聘經理的問題:
對這份工作來說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你怎樣描述理想中的候選人呢?
公司里做這個職位的人發展前景是什么樣的?
高級主管:行業專家
高管可能是對全行業的動態最了解的人。如果你將和一位高管一起工作,你可以問他們一些關于工作的具體問題。但是你的問題應該更多著眼于公司和全行業的發展前途。這是一個讓你炫耀你的行業知識的機會。
一些適合問高管的問題:
你覺得這個行業在未來五年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你覺得公司和其他競爭者相比有什么優勢?
公司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公司有什么計劃迎接這些挑戰嗎?
同事:有話直說的人有時候面試管中可能會有一位未來的同事--這樣的面試官最有可能有一說一。一位可能的同事也許是最坦白交待工作的人,關于工作中的挑戰和工作環境等。但是,別期待內部消息,也別打聽。
一些適合問未來同事的問題:
在這個部門最典型的一天是怎么過的?
你覺得公司里的工作環境是什么樣的?
你的工作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最有挑戰的又是什么?
招聘人員:統觀大局的人
招聘人員的工作就是識別那些強有力的求職者,通過招聘程序給他們一些引導。把這些人當作統觀大局的人。他們可以給你一個對全公司和整個部門的總的看法(把那些具體的問題留給招聘經歷吧),招聘人員還是回答招聘程序的最佳人選。
面試前應做好四件事
1.迅速查找該企業的原始招聘廣告。
求職者在投寄出簡歷后,應該把每個企業的求才廣告剪輯記錄下來,以便在收到企業的面試通知時進行查閱,避免張冠李戴。查閱的同時要重溫該企業的背景情況(一般在招聘廣告中有所說明),同時應重溫當時應聘的是何種職位,該職位具體要求是什么等等。如有幾種不同版本的簡歷,應了解寄出的是哪一種,做到心中有數。
2.查找交通路線,以免面試遲到。
接到面試通知后,應搞清楚乘車路線,并要留出充裕的時間去乘車。如對交通不熟悉,最好把路線圖帶在身上。
3.整理文件包,帶上必備用品。
面試前,應把文憑、身份證、報名照、鋼筆、證明文件等帶齊,以供考官查看。此外,應帶上一定數量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有暈車癥的應帶上藥品。
4.準備面試時的著裝和個人修飾。
參加面試,在衣著方面雖不需特別講究,但要注意整潔大方。男士襯衫要換洗干凈,皮鞋要擦亮,女士不能穿過分前衛新潮的服裝?傊,著裝要協調統一,同所申請的職位相符。另外,還應保證面試前充足的睡眠。
職場人要學會評估自己
不少求職者都有這樣的體驗——人事經理經常在面試中提問:“說說你最突出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么?”很多人此時措手不及,不知應該如何回答。職場專家告訴我們,懂得適當評估自己很重要,這在面試之前就應做好準備。
優點評估需要你列出自己具備的技術能力,把它們分成三類:一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技能,即通過教育和經驗獲得的能力(如電腦技術、語言、學歷、培訓和技術能力);二是可轉讓技能,即在各種工作中通用的能力(如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個人特點,也就是你的特質(如可靠、友好、工作勤奮、富有表現力、穩重、守時、有團隊合作精神等等)。在面試時選擇3~5個符合雇主需要、招聘標準的優點,還要確保你能給出具體的例子,來進一步證明你的優點。
至于缺點評估,最好是工作、職業方面的,與個人性格特征無關。盡量淡化這一特點,同時強調積極的方面。你可以在心里先為自己的答案寫好腳本,面對類似問題時,記住面試官是想要一個適合的人選,他會根據你的答案形成一個對你的整體印象。把重心放在表達自己的優點上,就是你能夠做些什么。然后,讓面試官知道雖然你可能不夠完美,但是你一直都在為改變缺點而努力。
面試指南2
西北某大學的大四學生李夢在面試上花的錢可不少。從《求職圣經》到《職場面試專家》、《世界500強面試實錄》,書中包羅萬象的面試真題讓她堅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網絡上玲瑯滿目的“面經”讓她對心儀單位以往的面試真題爛熟于心;除此之外,她還花1000多元在校外報了面試輔導班,把針對不同單位性質的不同類型面試模板研究了個透徹明白。可當她揣著一肚子面試理論知識真正上場后卻發現:“為啥書上、老師教的不是用不到,就是不管用呢?”
“第一次面試是一家公司的銷售崗位,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再加上面試類型比較活,所以沒有發揮好。好不容易有了一所高校輔導員崗位的面試機會,可當我把事先精心設計的有關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內容、原則都講完后,效果卻并沒有那么好。反倒是另外一個反應比較快、想法也有些瑕疵的男生得到了工作機會!泵嬖囃旰,在該校工作的師姐告訴李夢,因為從微笑到坐姿,再到回答問題的方式都過于模式化,她被領導認為“沒有個人特色和靈活主動性”而出局了。
網友西西的經歷似乎也印證了“沒特色沒出路”的面試真理。“看著前輩總結的那些妙語連珠的面試技巧,感覺跟拿到武俠真經似的,連念帶背。面試官一套問題下來,全部流利作答。本以為發揮出色,結果沒被錄用,面試官的理由是,‘你是經;靾鲎拥陌桑繌哪愕幕卮鹬,我們看不到一個畢業生該有的青澀!’”
同樣是應屆畢業生,北京的小楊卻因為多次參加校內的面試輔導和面試模擬,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積累了面試經驗而求職成功!拔矣X得面試不能紙上談兵,而是要在實戰中磨礪。模板并不是萬能的,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最好地展示自己!
面試指南3
之最實用的三招:
一是采用正反的方法作答。
在面試中常常會被問及選擇式的問題,如“今天參加面試的人很多,有二十來歲的,也有三十多歲和四十多歲的,請問你認為最適合這個崗位的是哪一年齡層的人?”這類問題如果求職者作出了任何一種選擇,都會被人認為有“看問題比較片面”之嫌,因此上述的最佳回答方式是先詳細分析各年齡層擔任某一崗位的優缺點,當然要言之有據,然后表述自己的觀點是:“我認為各個年齡層擔任這個崗位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在面試技術中稱之為“功效為零法”。
二是使用模糊語言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
常在面試時碰到不少求職者特別是職場新手在回答“你對工資的期望值是多少?”這個問題時不假思索,斬釘截鐵地報出一個數字,令人感到“不寒而栗”,正確的方法是先做出思考的樣子,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聽別人說這個職位的行情大概是……”這樣無論答對答錯,都是源自“道聽途說”,而非本人的想法。類似的模糊字眼還有“恐怕”“我想大概”、“可能是”等等,總之不能一口咬死。
三是慎用鮮明的回答。
當求職者在尚未完全明確主考官員提問的最終意圖時,盡量避免使用“一竿子到底”的語言。如常有主考官問:“你喜歡挑戰性強的工作嗎?”這個問題對求職者而言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因為接下來并不清楚主考官究竟是打算怎樣深入,同時求職者也并不清楚自己所申請的職位究竟屬于“挑戰性強”還是“相對挑戰性少一點的”,因此,比較理想的回答方式是:“很難明確回答,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關鍵在于我的能力是否能承受這樣的挑戰,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