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區域經濟學論文1
摘要: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國家“一五”計劃的實施而不斷變化發展著,改革開放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新時期,我國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偨Y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歷程,分析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挖掘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利于國家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最大程度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推動作用。
關鍵詞: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規律
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1978年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認真總結建國以來我國區域經濟布局的經驗教訓,同時結合當時國際、國內形勢,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戰略,即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在新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國家充分利用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基礎好,交通便利,對外交往方便等有利條件,通過設置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動東部地區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通過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區的發展,實現各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后實行的一系列有關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措施,極大地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并推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使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由模糊的概念變成了現成的模式。
(一)區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區域經濟也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勢頭。首先,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在中國大江南北遍地開花,在原來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經濟區的基礎上,在東、中、西部相繼建立起了一大批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一定經濟基礎的新經濟區,如遼沈經濟區、成渝經濟區、武漢經濟圈、長株潭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區等。中國的區域經濟已經實現了由點到面的全方位發展。其次,新時期區域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不斷深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等大大小小的經濟區集聚了全國的主要工業產業,其經濟總量在全國范圍占有絕對多數的比重,廣大的內陸、邊緣地區和欠發達的中小城鎮經濟規模普遍偏小,產業落后。因而,各經濟區代表了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也成為了新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深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第三,區域經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國家和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具有戰略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為我國區域經濟的科學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國家戰略政策的扶持下,廣大中西部新建立的經濟區獲得了政策、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有利于新經濟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其在發展過程中也展現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二)區域經濟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當前,雖然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嶄新的良好局面,但是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深層次問題:(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2)區際分工弱化,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當前,我國在東中西等各個方位都建立起了新的經濟區,區域經濟結構趨同,各經濟區之間相互競爭,沖擊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區域經濟結構的這種趨同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區域經濟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推動作用。(3)區域經濟發展內在動力不足,具有強烈的政策依賴性。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劇,東南沿海地區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區則發展緩慢,根本上也反映出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內在動力的不足。
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及其規律
(一)區域經濟由點帶面,實現了全方位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首先是由工業城市這些一個個“點”的發展帶動起來的,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也不能例外。建國初期,我國利用原有一些工業城市的基礎,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國家合理布局工業產業,實現了由沿海到內陸的工業城市布局,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也隨著這些工業城市的發展而不斷向前邁進。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在這些經濟特區的帶動下,加之東南沿海原有大中型城市廣州、上海等的經濟輻射作用,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逐漸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城市群及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上述城市群的出現,迅速凝聚了大量的生產要素,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在此基礎上,各城市之間通過產業的合理分工,進行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社會生產要素實現了最有效分配,推動了上述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東南沿海區域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國家逐步開始布局廣大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實現全國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為此,國家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在東北、華中、西南、西北等各地區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以期望通過經濟區的成立和發展,帶動廣大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內陸各經濟區成立之后也大張旗鼓地開展了經濟建設,在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扶持下,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工業園區遍地開花,一大批有實力的內外資企業紛紛入駐,內陸的經濟區開始迅速崛起。在它們的輻射作用下,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進程了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呈現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態勢。
(二)區域經濟發展由不均衡向逐漸均衡轉變
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內部,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出現階段,區域內的大中城市總是憑借其基礎和政策優勢迅速崛起,把區域內的資源都吸收到自己附近,一定程度擠壓了區域內其他城市的發展。但是,隨著核心城市經濟發展的飽和,其產業必然向周邊進行輻射和轉移,因而也帶動了區域內其他城市的發展,區域內城市之間發展的聯動效應大大活躍了區域內的生產要素,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是東南沿海強,中西部地區落后。建國后,國家實施了“一五”計劃,在內陸地區合理布局工業產業,以實現東西部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還在不斷地加大。
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地區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廣大中西部地區卻長期徘徊不前,為扭轉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國家通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及中部崛起戰略等,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經濟區的建立和發展。于此同時,東部沿海地區也產生了經濟發展的溢出效應,部分產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廣大中西部地區憑借自身資源和人力資本優勢及國家政策扶持,大力承接東部地區產業的轉移,實現了西部地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開始由差距進一步擴大向逐步縮小差距方向轉移。
(三)區域經濟發展由政策推動向內力
推動轉變無論是建國后國家在內陸城市進行工業產業布局,平衡東西部地區工業產業發展,改革開放后,國家成立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支持東部沿海地區實現率先發展,還是新時期國家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區建立經濟區,實現東西部地區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扶持。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中國區域經濟的出現和發展是國家政策推動的直接結果。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與我國建國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有關,在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各地區有嚴格的條塊分割,各生產要素得不到自由的流動,也就使得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得空談。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經濟基礎薄弱,交通、通訊、廠房、設備等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入,而這些投入地方政府很難承擔得起,因而也就有必要依靠國家的資金和政策來建立發展起來。各經濟區發展的初期階段無一不與國家政策緊密扶持分不開。國家的支持,為各經濟區的發展破除了體制和政策障礙,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有利于推動經濟區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快速發展。
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國家的扶持容易使得地方政府和地方企業出現懶惰的心態,認為僅依靠國家的優惠政策就能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不注重去發掘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孰不知,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缺乏內在競爭力的產品必將為社會所淘汰。當前,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大量小企業倒閉正是沒有注重培養自身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結果。
值得欣慰的是,國家早就以戰略的眼光注意到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一直鼓勵、支持經濟區的企業采用和發展高科技,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企業的做強做大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濟的風云變化也對我國各經濟區的企業進行大浪淘沙,一大批科技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著成本的不斷上升而紛紛倒閉破產,或者向內地轉移。部分采用高科技,注重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運用的企業則通過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國際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從而也推動了區域內其他企業采用高技術、發展高科技。例如:當前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而在區域內則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金融服務業,不斷增強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四)區域經濟發展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大變革而不斷深化建國初期,我國在西部內陸省份布局工業產業,促進西部地區工業化發展,與我國當時正大張旗鼓進行工業化建設是緊密聯系的。建國后,黨和國家面臨著將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富強的工業國的艱巨任務,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工業產業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實現工業化的較快發展。
改革開放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地發展,而我國則由于長期的階級斗爭和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未能有效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國家在東南沿海成立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則是為了更便利的吸收和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東南沿海經濟區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貧富差距加大,東西部發展不均衡,城鄉差距等。當前時期,國家在推動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進程中,已經不再一味的強調經濟的單純增長,開始更多的關注區域內部經濟、社會、人口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學論文2
摘要:中原經濟區具有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等區位條件,是平衡全國經濟結構的關鍵。依據區域經濟學原理,配合梯度轉移理論和“點—軸”空間結構理論,以實現第一階段的非均衡發展;依據區內的資源交通條件,重點推動產業集群,實現地區分工專業化;保證區域發展的協調穩定可持續。綜合協調三種模式,將有效推進經濟區的平衡發展。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區域經濟學;戰略分析;理論配合
中原經濟區是指以河南省為主體,以經濟為主干,包括周邊若干區域, 涵蓋經濟、文化、社會等重要領域的區域經濟綜合體。隨著日前被正式納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成為影響我國整體經濟格局的一個重大戰略課題。
區域經濟學從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界定經濟活動,將地區經濟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的空間子系統來研究。本文旨在綜合區域經濟學經濟活動區位、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關系等方面理論,對中原經濟區的建設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規劃。
一、中原經濟區特點、現狀與戰略分析
(一)區域特點和現狀
中原經濟區具有地理位置關鍵、資源能源豐富、基礎產業發達、在全國分工中層次較低、區內發展不平衡等主要特點,它們既為中原經濟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會條件和潛力,同時也顯示出了本區存在的問題和加速構建完善本區域經濟結構、促進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以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為例,20xx年生產總值居全國第5位,生產總值增速居全國第2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全國第14位,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17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第16位。
其中,生產總值增速位次比起20xx年的第5位和20xx年的第1位,以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位次比起20xx年的第7位和20xx年的第10位,都呈遞降趨勢。20xx年底,河南省人口已達9 967萬,約占全國總人口7.5%,其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生產總值的6%。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7.8%,第二產業占7%,而第三產業僅占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5.4%,進出口總額僅占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國平均水平的83.7%。
上述數據顯示,河南省具有優越的農業基礎、人力資源和區位條件,其創造的生產總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幾年來,河南省生產總值增速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起國內其他地區都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延緩和減縮的趨勢。同時,河南省第三產業和進出口情況明顯與應達水平不符,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國水平?梢,河南省作為東部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腹地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工業、服務業和進出口貿易都有很大發展余地。而河南省內,20xx年中原城市群生產總值占全省的58%,黃淮地區占20%,豫北地區占11%,豫西豫西南地區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產總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
省內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發展梯度,為梯度轉移提供了條件。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正是勢在必行之舉。
(二)區域發展戰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
根據區域SWOT分析,綜合中原經濟區的優勢和劣勢、機遇和威脅,我們可以根據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組合,初步明確自己的區域發展戰略定位。
1、S+O戰略(發揮優勢、抓住機遇)。充分抓住國家支持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機遇,爭取更多利于發揮人力資源、能源資源、交通資源等方面優勢的政策、項目、資金扶持,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鞏固原有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旅游業。
2、W+O戰略(克服劣勢、抓住機遇)。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同時消化吸收新技術新成果,著力培育自身的技術優勢。進而以良好的技術條件和發展環境吸引資金,擴大開放程度。
3、S+T戰略(發揮優勢、規避威脅)。堅持走“三化”同步協調發展道路,在保證農業技術發展、農業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解決三農問題的同時提高工業化水平,推動發展第三產業,探索一條不以土地和環境為代價的發展道路。
4、W+T戰略(減少劣勢、規避威脅)。在保證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同時,有意識地扶持高技術產業,在對外開放并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注意吸納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技術。合理分配人力資源,促進區內協調分工,實現平衡發展。
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理論應用
(一)梯度轉移理論與“點—軸”
空間結構梯度轉移是指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由于資源供給或產品需求條件發生變化,生產活動逐漸從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轉移,而這種梯度轉移過程主要是通過多層次的城市系統擴展開來的。
“點—軸”系統理論是對發展中區域的優化空間經濟結構與優化發展模式的理論概括,要使發展中區域獲得較快發展,必然要求以“點—軸”系統模式對社會經濟要素客體進行組織。
佩魯提出的增長極理論進一步完善了“點—軸”結構,著重描述了極化過程和擴散過程,首先是空間聚集,然后是空間擴散,以漸進的方式推動區域經濟活動成為有機整體。
首先,培育區域增長極,建設經濟核心區,以鄭州為中心,由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濟源、平頂山、漯河等在內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經濟區的經濟隆起帶。提升鄭州作為區域一級中心的首位度,全方位提高其經濟實力、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推進流通體系綜合配套改革,同時大力發展物流、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這將有效輻射周邊區域,作為帶動整個經濟區最終實現協調發展的第一個步驟。在建設經濟核心區的第二階段,需進一步將鄭州周邊開封、洛陽、許昌、焦作、新鄉、平頂山等市根據各地不同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合理分工,建成分工明確、聚集效應明顯的二級區域中心,進而促進這些區域核心向全區域輻射,帶動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實現作為增長極的作用。
其次,以主要交通線為發展軸,發揮輻射區域優勢。作為全國交通運輸樞紐,中原經濟區優越的交通區位為梯度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以京廣鐵路、隴海鐵路、焦枝鐵路為主發展軸,京珠高速、連霍高速、107國道、310國道、新焦鐵路、新荷鐵路、漯平鐵路等為次發展軸,促進區域各增長極的產業沿軸線向全區域轉移,實現技術的外向擴散,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在梯度轉移的同時,全區的協調發展一體化也不可忽視。一體化經濟模式需要依靠各地區之間有意識的合作,因此,統一的統籌機制、控制機制和保障機制必不可少。
(二)產業集群理論與地區專業化
按照邁克爾·波特的觀點,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產業集群的最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這種產業地理集中將產生包括節約成本、促進技術創新等在內的廣泛的集聚經濟效益。
地區專業化是生產專業化的空間表現形式。產業集群將有力推動梯度轉移的進行和完善,它既是梯度轉移的動力,又是梯度轉移的結果。
哈蓋特提出的區位熵慣常被用來測算某一地區一個產業部門的專門化程度,進而衡量某一區域在高層次區域的地位和作用,也稱專門化率。現利用區位熵指數衡量中原經濟區當下的產業集聚程度。
區位熵指數大于1,則說明該區域經濟在全國經濟中發達;區位熵指數越大,則說明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
分析可見,雖然河南省工業產值占全國的7%,但省內產業集聚程度不高,整體工業分工在全國范圍內的地位比較低。即便是六大優勢產業中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有色金屬冶煉業和食品制造業,也是依托區域內資源優勢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大力促進優勢產業集群和地區專業化,仍是建設中原經濟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梯度轉移理論中,當增長極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具有支撐與輻射周邊的能力后,要素將改向周邊聚集,形成不同分工的經濟發展副中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注重對各地區進行個別分析和準確定位,將次級增長極的培育與產業集群和地區分工有機結合起來。目前中原經濟區中各地區優勢突出,但顯而易見,區內原發性產業集群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一五”期間重工業產業延伸形成的產業鏈集群,而新型的、承接的、技術含量高的產業集群就相對較少,較低端的現有產業集群又導致了各功能區域間互動不良,更加不利于產業更新換代。
因此,在根據各地的不同資源稟賦和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的同時,應做好產業升級準備,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產業集聚,加快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以承擔起更為重要的經濟功能分工。
(三)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根據綠色GDP核算公式,即:SSNNP=NNP-DE-DNC式中SSNNP為可持續社會國民生產凈值,NNP為國民生產凈值,DE為防御性支出,DNC為自然資產折舊。
可以看出在區域經濟建設中,自然資源的折舊和環境污染損失的價值不容忽視,它們直接作用于可持續經濟的實現和經濟增長價值的保持。當然,外部因素調整項即環保部門新創造價值可以彌補一部分綠色GDP,但更加關鍵的是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在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中,亦須注意吸收消化外來高新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先進適用技術與傳統產業生產方式融合,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和實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資源、能源、原材料單向輸出以及高耗費的粗放型向具高附加值的資源節約型轉變。
另外,中原作為全國的糧食主產地的特殊性,又強調了本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從理論上來講,工業化同時也是城市化的過程,城市化不僅不會占用更多的耕地,而且還應該通過人口的集中而節省下來更多的土地用于農業生產。因此,通過有效適當的改革和創新,應能夠解決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土地問題。為探索出一條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的科學發展新道路,中原經濟區需立足糧食生產優勢,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技術裝備,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培育糧食持續穩定增產的長效機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推動城鄉格局向分工合理、產業對接轉變,抓住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的趨勢,在城鄉間謀求融合發展、協調共生,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和三大產業和諧共榮的發展方式。
在中原經濟區的可持續發展中,值得一提的還有文化產業。對于中原經濟區的資源依賴型產業結構,文化產業能夠促使資源與知識相結合,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完善,減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而該產業中明顯的創新性又賦予其極大的增值能力,從而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從中原經濟區的實際出發確立合理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目前,應將文化產業建設的重點放在已有歷史文化的維護和發掘以及區域信息和技術的整合提升上面,并著力引導其對傳統產業的改造產生有利影響。
三、結束語
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是一個需要各方面要素合理配置、多種經濟發展方式配合利用的系統工程。根據對該區域與其他經濟區域的比較和區內經濟特征的分析,筆者認為應配合區域經濟學中的梯度轉移理論和“點—軸”空間結構理論,實現第一階段的非均衡發展;并依據區內的資源交通條件,重點推動產業集群,實現地區分工專業化;與此同時保證區域發展的協調穩定可持續。這就要求有一個立足當下、放眼長遠、統籌全局、涵蓋各方面經濟因素的建設規劃,協調統一這三種模式,最終實現中原經濟區的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施祖麟.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證[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xx.
[2]中原經濟區區域發展問題研究.
[3]王彥武.中原城市群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州學刊,20xx,(5).
[4]區域經濟學開題報告.
[5]區域經濟發展與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區域經濟學論文3
【摘要】區域經濟學是具有前沿性、實務性的新型應用經濟學科之一,本文通過對我院區域經濟學教學問題探討,提出本學科教學深化的意義與對策建議。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 教學 深化
區域經濟學是目前我國經濟學門類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新型應用經濟學科之一,由于社會需求巨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任務繁重,教學和研究隊伍正在日益擴大,然而,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應用經濟學分支學科,在各方面還不盡成熟,特別對于其教學的內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的意義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由于區域經濟學這門學科的“新型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本學科的了解不夠深入。對區域經濟學教學進行改革,通過深化有助于本質上提升本科生對區域經濟學的認識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數學生認為其乏味枯燥,太理論化,并不實用,并未意識到本學科的重要性和實際運用性。通過對區域經濟學的教學深化將會使學生的思想對區域經濟學有一個全新層次的認識并達到一定深度,從而激發學生在本學科上的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地去學習探究本學科知識,教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學生了解到區域經濟學真正的內在意義,并理論聯系實際,走出校門能真正解決區域經濟學的實際問題。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最終對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和職業規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改革,讓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更多意識到我國區域現狀,從理論的課內知識來了解我國各省的非平衡發展現狀,根據這種實際現狀,來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能夠真正正確地深刻分析我國區域經濟的內在本質,最終能將區域經濟學知識有效的運用到我國的區域經濟建設中來。
2、有助于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區域經濟學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具有運用區域經濟理論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區域經濟學問題的能力,能在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過程中更好完成任務。
通過區域經濟學的教學深化,使高校的教學質量實現一次新的飛躍。使教學實踐中的如師生關系不平等、滿堂講或當講不講、重形式輕實效、方法單一、形式呆板等諸多問題得到解決。也會使得高校的區域經濟學教學質量從不太成熟到成熟階段有一個大的邁步,使整體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二、區域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的多重性、復雜性導致學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區域經濟學教學與其他經濟學科的顯著不同點是區域經濟學教學內容差異很大,區域經濟學課程體系遠遠沒有和國際接軌,高校處于自我發展階段。這一特點突出的表現在區域經濟學的教材建設和教學內容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體系,每個體系又表現為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后果導致了老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統一,影響區域經濟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區域經濟學教學內容中包括了大量難以記憶和理解的名詞概念、復雜的區域結構和相互交織在一起的聯系過程及其區域政策等等。在教學重點和難點上對于課時的分配也因學生的差異難于統一,對于這些教學內容,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到無從入手,難以消化。
2、區域經濟學教學方式陳舊
盡管很多高校已經建立起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體系,但并未完全運用于區域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在必要的時候展示教學課件,無法用影像來形象地解釋具體問題,使得區域經濟學的問題變得抽象化和復雜化,學生往往無法明白。區域經濟存在著“新行性”,沒有先進的技術來展示模型,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F在大多數老師還采用傳統的板書方式授課,這樣不僅浪費課堂時間,而且教學效果不佳。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上述硬件設施的限制,老師也只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是“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傳統模式下,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既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區域經濟學教學師資力量不強
師資問題是決定教學環節的一個關鍵因素,目前師資的問題主要有:教師數量少,教師結構不合理,教師教學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區域經濟學課程的教師一般數量都較少,教師代課任務較重。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青年教師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師教學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師資方面還存在教師缺乏對區域經濟的深入了解,教師很少有機會和國外先進的區域經濟學專家進行學術交流,而且高校本身在這方面為教師創造的機會很少,結果導致師資與國際接軌方面難以滿足培養國際性的高等專門人才的需要。
4、區域經濟學實踐教學欠缺
受傳統思想影響,區域經濟學也存在重理論、輕實踐,不重視實踐教學的弊端。區域經濟學屬于應用經濟學,大多發達國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階段有充分的實踐教學環節,而且在這之后還必須接受幾乎全部為實踐技能訓練的繼續教育。但是區域經濟學課程沒有實踐教學課時分配,只是理論授課的現象普遍存在。
校內外實習基地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校內實訓基地由于大都在籌建過程中,影響了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成為實踐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校外實習基地當今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廠家怕干擾生產秩序,影響經濟收益,不愿甚至拒絕接待學生實習,致使校外實習只能走馬觀花,學生得不到相應的專業技能訓練。
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寫作,也沒有和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不僅區域經濟學這一學科如此,畢業生的實習顯得太倉促,太草率,有些“形式化”的感覺。而且畢業前的實習也沒有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最終導致實習并不能體現出它本來的意義。畢業生論文針對實踐問題的聯系與深入探討方面還很欠缺。
三、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的對策建議
1、注重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多重性,通過案例突破重點和難點
構建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合適的區域經濟學教學體系。區域經濟學本質上屬于經濟學范疇的區域經濟學。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理論、研究方法和優秀教材,盡可能統一區域經濟學教材,但教學內容的改革絕對不僅是教材編寫的技術性問題,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與觀念的轉變和革新。
按實際需要確定教學內容與方法,根據社會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內容體系。在教學大綱設計和教材編寫工作中,緊密聯系社會經濟生活,以適用、實用為基本原則,注意向學生傳授先進實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實行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相結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教學內容體系。
針對重點和難點增加案例教學,在課程體系深化改革中,可以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教學積極性。教師是教學中“教”的主角,學生是“學”的主角。如何使雙方都能夠有效進入教學角色,是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致力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也是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過增加案例教學部分,引導學生完成教學角色轉變,提高學習積極性,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
2、積極完善硬件設施,改變教學方法
大力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構建完善,以確保能為教師教學提供足夠的硬件設施,為教學提供必要的基礎前提,以有效的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應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教學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做自己的電子課件,為學生提供更多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提供的影像資料,有效地利用電子授課設施,提高學生對區域經濟學的興趣,改變學生對區域經濟學的傳統看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熟練掌握有關區域經濟學的知識,以達到教學目的。
最后,還應多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在課堂上師生之間進行話題,案例等的交流,交換意見。教師多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還有在課后,教師分配給學生課后任務,這樣學生在課后也有時間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關于區域經濟學的知識,也有利于拓寬知識面。
3、形成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增加區域經濟學教學師資力量,集中力量重點解決骨干教師的素質提高問題,使他們作為未來的專業課程教育常設穩定的中堅力量,確保區域經濟教學的穩定發展和質量提高。
盡力積極擴大國際與國內校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開設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的專題講座,提高教師素質。要求教師盡量提高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求教師提供給學生非課本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區域經濟學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養出一支動態、穩定的高學歷的教師隊伍。
4、全面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首先,對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要全面開放,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實驗室的使用率。要根據進步的需要,注重更新實驗教學內容,提倡實驗教學與科研課題相結合,創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研究和創新活動。在進行項目研究的時候,除研究生積極吸納外,本科生中的優秀者也應該參與進來。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本學科有更深入的認識;二是可以集思廣益,獲得更多的建設性想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項目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高度重視畢業生的實習。在畢業生之前盡量找到對應的實習單位讓學生有時間實習,建立和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高度重視畢業生實習,提高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質量。
與此同時,號召學生應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國內學術會議和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使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學習能真正深入落實到實踐當中去,為國家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蹤家峰:中國區域經濟學教學的現狀、問題與改革方向[J]。經濟研究導刊,20xx(5)。
[2] 毛久措:管理學課程本科階段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xx(4)。
[3] 徐年富: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合一的探索[J]。消費導刊,20xx(7)。
[4] 王冬: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與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xx(5)。
[5] 夏曉紅:基于創業教育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xx(7)。
[6] 孫久文等:“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J]。教學與改革,20xx(1)。
區域經濟學教學論文
區域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強的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是經濟類本科生必修的一門學科。作者結合自身區域經濟學教學的準備工作及取得的成績,分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區域經濟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是經濟類本科生必修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在區域經濟學教學工作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學院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筆者不斷地學習,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以期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F將區域經濟學教學體會總結如下,供同行們參考。
一、區域經濟學教學準備及取得的成績
(一)教學準備
充分鉆研教材,弄清教材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了解教材的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運用自如;及時補充教學資料,制訂好教學計劃和教案;充分運用教學大綱和教案,了解學生,確定要教什么內容,讓學生掌握什么知識,訓練什么技能,教給什么學習方式,用什么方法來教;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質量,及其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這樣,我們才能做到課課有所教,學生也能堂堂有所得。課前由院里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試教,并組織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前輩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二)取得的成績
1.每章節教學有引言和總結。
引言或是實際案例導入,或是對上一章節內容的復習鞏固,從而引出后續章節。比如在進行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這一章節的教學時,引用了這樣一個案例進行導入:首先,在黑板上劃出凱里市、麻江縣兩塊區域的縮略圖,以及找出凱里市經濟開發區,介紹開發區的基本情況。其次,提出問題。如凱里市經濟開發區為何當初設立在凱里市與麻江縣之間(涉及區域地域結構、區域選擇和布局),開發區的經濟如何發展(涉及區域經濟自組織),開發區與凱里市、麻江縣這兩塊地區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涉及區際之間的聯系),開發區具有什么樣的政策(涉及區域政策)。上述幾個問題能夠在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中找到答案,緊貼教學實際。
關于區域經濟學的論文
導語:經濟學術語是經濟學理論和概念的載體,是其學科知識的結晶,是其學科展開深入研究的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區域經濟學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關于區域經濟學的論文
【摘要】發展經濟學是詮釋發展中國家如何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發達的經濟學,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主題,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對我國后發展西部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是具有普適性。
【關鍵詞】發展經濟學;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一、發展經濟學的產生
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談到一個國家如何由窮變富的問題,實質上已涉及到發展經濟學的研究主題。亞當斯密關于經濟發展的構想是: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是一個宏觀經濟問題,是國民財富和社會財富的集聚與增長。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和勞動力人數的多少決定了國民財富的增長。這是發展經濟學的雛形。但是,發展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則產生于二戰后。當時一些國家為擺脫殖民壓迫,紛紛獨立,迫切需要發展經濟。當時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在實踐上,一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二是當時戰敗國的經濟復蘇問題;要么對原有理論加以改造,這比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論,這相對困難。一些學者深入研究各發展中國家之后發現,其環境與發達國家最初完全不一樣,傳統理論無法復制和拷貝到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長理論由于條件不同、問題很多、相去甚遠,也無法照搬到發展中國家。所以當時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迫切需要一門新理論,由此發展經濟學誕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經濟進步的狀況》一書,對后來經濟發展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區的工業化》和《東歐與東南歐工業化問題》是發展經濟學的開山之作,在發展經濟學的發展中具有引領性和開創性的歷史地位,是發展經濟學的標志性文獻。
區域經濟學論文
區域經濟學也稱地區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區域經濟學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要】區域經濟學是具有前沿性、實務性的新型應用經濟學科之一,本文通過對我院區域經濟學教學問題探討,提出本學科教學深化的意義與對策建議。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 教學 深化
區域經濟學是目前我國經濟學門類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新型應用經濟學科之一,由于社會需求巨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任務繁重,教學和研究隊伍正在日益擴大,然而,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應用經濟學分支學科,在各方面還不盡成熟,特別對于其教學的內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的意義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由于區域經濟學這門學科的“新型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本學科的了解不夠深入。對區域經濟學教學進行改革,通過深化有助于本質上提升本科生對區域經濟學的認識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數學生認為其乏味枯燥,太理論化,并不實用,并未意識到本學科的重要性和實際運用性。通過對區域經濟學的教學深化將會使學生的思想對區域經濟學有一個全新層次的認識并達到一定深度,從而激發學生在本學科上的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地去學習探究本學科知識,教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學生了解到區域經濟學真正的內在意義,并理論聯系實際,走出校門能真正解決區域經濟學的實際問題。區域經濟學教學深化最終對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和職業規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網絡技術發展引發區域經濟學變革的思考論文
信息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和發展導致了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要素、發展動力和產業形態多方面的變革,距離、運輸成本、信息不對稱等傳統的制約因素得到了緩解,知識、創新等新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一、網絡技術對區域經濟學的沖擊與挑戰
。ㄒ唬⿲洕鷮W基本理論的影響
1.網絡營造了更趨理想的市場環境。經濟學里的許多理論經過了抽象、提煉和假設,并不是完全真實的現實反映。而網絡技術使這些理論接近了實際,比如競爭的充分性、信息的對稱性。相應的,那些因傳統經濟下市場扭曲而出現的理論解釋力則有所下降,比如羊群效應和馬太效應。
2.網絡重塑了經濟學理論新秩序。一方面為新理論的創立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需要對原有理論加以梳理、修正和完善。比如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就由不顯眼的后臺走向了光鮮的前臺,擠出效應、手表效應也更為常見。
3.部分經典理論在網絡空間領域失真、變形、失效。比如,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以簡單勞動為基準衡量價值量,然而當前把知識化、信息化的勞動統一化為簡單勞動來衡量其創造價值大小已很難反映實際情況了。此外,邊際收益遞減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產權理論等在網絡經濟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并變得更加多元化。
。ǘ⿲^域經濟學理論的沖擊
1.市場領域由實體經濟擴展到虛擬經濟世界。由于網絡技術過去僅存于理論中的“大市場”假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經濟活動趨于網絡化、全球化。網絡技術不僅把同一產業的上下游緊密連接起來,而且把不同行業的服務和產品融入一個市場,特別是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融合起來。對于任一區域,它所面對的都將是建立在網絡技術上的全球市場。
區域經濟學變革分析論文
摘要:在當前網絡經濟革命背景下,我國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換方式等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使得原有的、傳統的區域理論不適應于當前的網絡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眾所周知,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不同的文化形式以及社會制度等,它們所具有的基本理論在作用于實踐時也會根據所處形勢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本文主要立足于當前的網絡經濟革命的背景,了解網絡信息技術對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影響,分析其對以及區域經濟基本理論帶來的變化,探索未來區域經濟學的研究發展方向,從而促進新常態下經濟發展以及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
關鍵詞:網絡經濟革命;區域經濟學;具體分析
區域經濟學主要研究的領域是社會經濟活動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運動規律。隨著杜能、克魯格曼以及波特等眾多學者在區域、空間等問題上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與探索,區域經濟學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由此可見,區域經濟學的實際應用能力強,一些重大的社會經濟條件的變革,都會促進區域經濟理論的改革創新。
一、了解網絡技術發展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
網絡經濟革命帶來了一個新的改革時代,促進社會經濟活動開展變革創新,網絡技術發展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具體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虛擬化商務模式的涌現。傳統的產業經營活動有時會因為距離遠而導致生產經營走下坡路,但是在當前網絡經濟革命的背景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市場等方面的經濟信息的傳遞基本不受空間距離的約束,各行業都可以及時準確的獲得市場信息,市場范圍已經擴大到全球,再加上虛擬化這種新型商務模式的出現,消費者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二是重視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不再適應于市場發展需求,要想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就需要以科學技術為依托,重視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優化。在互聯網技術創新對國家GDP貢獻率不斷上升的時代,國家也在不斷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不僅肯定了網絡對經濟的助推作用,還激發了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來開辟經濟增長的新道路。三是追求多元化商業經營方式。目前,傳統的單一商業經營模式已經不符合如今經濟發展潮流,在網絡革命的沖擊下,商業活動不斷涌現新的經營模式,大部分的廠商都選擇不過分重視眼前的利益,將工作重心集中在提供更加個性化、優質、高效、多元化的服務以及生產高質量、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新型產品,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優質化服務需求,并從中獲取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