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設計與制作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通過互聯網,就能達到足不出戶便可了解世界的目的。為了加深對互聯網的了解,《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的出現就成為了必然。
1《網頁設計與制作》現狀問題分析
。1)對課程不了解
很多學生都有這個困惑,這門課能干什么?答案就是--開發網站!簡單的來說,學好了這門課,你就有開發、設計網站的能力。
這門課包含了靜態網頁制作、動態網頁制作、Photoshop、數據庫以及程序的開發等。通過程序代碼將網頁與數據庫連接,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更新。使你的網站成為一個“有生命”的網站。通過DIV層、框架、flash、樣式表等對網頁進行布局和規劃,再加上像JavaScript這種腳本語言來實現用戶與網頁的互動功能,經過這些專業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掌握一種技術。
(2)學校以及教師的指導不夠
很多老師通過上理論課的時候將知識授予學生,并未在做后續的指導,這是一門重在實踐的課程,多實踐才能熟練。學校開展相關專業的比賽活動很少,僅憑平常的上機實踐很難完全掌握所學內容。
。3)側重點不明確
很多學校教師在上這門課時,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對工具的操作上,而忽略了內容的講解,這就導致學生可能工具用的不錯,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卻很一般,甚至于連一些基本的功能都不能實現。有的學生不太明白這門課程的含義,不知道學這個有什么用,將來能干什么,態度比較猶豫,這也導致對這門課不重視。
2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1)學校教學思路
這門課程分為理論部分跟實踐部分,理論知識的講解一般在課堂上進行,通過授課教師的講解,同學之間的演講和作品展示來進行學習,舉例學習是一種更快更有效率的教學方法,授課教師可以結合案例跟教材的內容去詳細給學生進行分析。通過有效正確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實踐部分,將重心放在學生上面,著重鍛煉和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實踐的能力,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后,可以結合教材自己去做網頁,教師在布置任務不應死板的規定學生們必須要完成一個相同的作品,這樣容易將一些學生的想法鎖死。在課程設計上,讓學生以自己的想法去進行設計是《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的一個關鍵點,充分展示學生的想法跟意見,讓學生創造自己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校應該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實踐操作以及討論的機會,尤其是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與此同時,還應讓學生自己創造機會,慢慢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式。
(2)教師的教學理念
如今的社會,互聯網的普及率非常高,各種新興的行業發展非常迅猛,所以,學校授課內容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技術是在不斷更新的,育人的目的就是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將就業放在第一位,及時歸納總結問題,現實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應該深入研究教學要求,確保教學內容跟目的合理性,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合理教學。鼓勵學生自我動手實踐能力,支持與同學一起探討問題,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學生通過對教材內容的了解,結合課程模塊方面的實踐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大學生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在就業選擇上不知該如何做出選擇,所以他們主觀意識上不太確定自己適合做什么,這就導致他們在選專業上的猶豫和不明確。校方要多做對學生未來職業方面指導的工作,讓學生能從一而終認真專心的學習,不再將心思放在“能不能找到工作”上,方向明確了,自然而然學習動力就會充足。
。3)解決學生的困惑
《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程,教師給學生應該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在已經掌握的技術水平跟理論知識之上,還要能夠獨立去實踐。把重點教給學生,合理平衡的分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所占比例,在掌握學習工具以后,一定要多實踐,多去了解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技術在不斷進步,學無止境,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而不能安于現狀。一種技術可能就是將來的求生技能,所以,學生對任何東西不要有排斥的心理,既然能有一門課程,那肯定是有道理的,有的學生不愿意去學習,是因為他不了解這門課程的作用,這時候,教師跟學校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應該為學生答疑解難,讓他們明白課程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及時指正他們認知上的錯誤。
3結語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課程,在教師的教學方法跟課程設計實踐的作用下,都能去激發出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可以豐富完善他們的專業技能更能加深印象,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時應該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的特色和作用,可以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擇業中方向更加明確。
參考文獻:
[1]張宏升,章明珠!毒W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電子制作,20xx,(9)。
[2]勞飛。基于項目化教學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xx,(29)。
[3]呂蕓。基于工作過程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模塊化課程開發研究[J].職教通訊,20xx,(30)。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1.引言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是一門集知識性、藝術性、技能性和應用性于一體的課程,學生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網站設計與開發的能力,并能熟練地進行網頁的美化。本課程還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學習計算機其他領域知識,培養職業技能,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對于大學生而言,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普及的時代背景下,瀏覽網站獲得信息并不陌生!毒W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程因為面向應用、突出實踐,廣受學生歡迎。但是學生從前臺瀏覽的身份突然跨越到后臺進行操作實踐,會存在理解和學習上的困難。比如教學時側重對單個知識點的介紹,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多,學生對于“整體網站”的概念難以形成,往往知其表象而不知內涵,尤其在學習了各種網頁美化軟件后,不清楚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目前教學內容往往和企業的實際需要存在脫節,學生的作品自我色彩強烈而缺少實用性。針對以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基于計算機思維理論,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進行探索和實踐。
2.基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改革
計算思維是由美國著名計算機教育工作者周以真教授提出并定義的,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對問題進行求解、設計系統和對人類行為的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將計算機作為工具使用的狹義領域,而要著重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強調問題解決的操作過程和應用實踐。因此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的.重點不應該僅僅是教授學生使用網頁設計工具,而更應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思維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筆者從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校企合作三方面進行探討。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1.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內容陳舊,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很多教材都是先介紹理論然后配以實踐,按部就班,雖然可以滿足教學的基本需要,但是選取的實例內容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另外,計算機軟件更新迅速,往往學的是一個版本,市場上流行的又是另一個版本,跟不上市場發展的節奏。
1.2學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以個體為中心,合作和分享意識差。實踐課雖然已分組,但是遇到問題不溝通,不討論,整個小組中經常只有一兩名同學切實的完成任務,其余同學觀望或不配合,分工協作能力較差。
1.3考核方式單一
對于《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類實踐性強的課程,以往的卷面或小作業的方式顯然達不到考核的目標要求。發掘并創新多樣式的考核方式,著重考核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2.以賽促學教學改革
2.1改革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以現實中的項目為主線,教師對項目進行選擇和修改,以貼近學生生活為佳,并在多媒體教室演示項目中的部分實例。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圍繞項目探討合作學習。最后以小組共同完成項目的實際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選取項目的依據主要是課程教學大綱,項目內容需涵蓋課程的基本知識點,難度最好由淺入深,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這樣才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否則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幾個典型的大型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如旅游網站、購物網站等。然后將大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降低學習的.難度,讓小組成員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整個項目。此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開拓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一種更適合高職教育的先進的教學模式。
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與培養應用型人才模式對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改革的影響,提出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改革方向,并以兩個專業、四個班的學生做為實驗樣本,對本年度教學內容做出了一些改革,得出了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時該課程內容的改革方案和注意事項,指出為培養服務地方應用型人才,網頁設計與制作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傳統教學;學即能用;CSS
互聯移動終端的大面積推廣,使得掌握網頁制作技術的人才在各個行業里都成為必不可少的需求;同時,地方普通高校為社會服務的使命感在不斷增強,如何培養出“學即能用”的人才,使之在短時間內掌握主流的網頁設計技術,提高站點訪問量,是這門課程課堂教學效果進步的體現。
一、技術背景與課堂教學要求
(一)Internet發展歷程
Internet經歷了從Web1.0到Web3.0的迅猛發展。Web1.0是靜止、單向、被動的;Web2.0則為用戶開設了主動權,使得用戶和網站可行雙向信息互動;Web3.0提升了用戶的主動權,用戶可對頁面的多種元素(顯示、色彩、像素、框架等)按需設置,訂制專屬的功能模塊,整合數據資源,適用于電腦、手機、PDA等多終端平臺定制。
(二)傳統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內容
一般情況下,高校開設的網頁設計課程從教學內容上可劃分為兩大塊:1.相關知識介紹。網站的概念、基本元素及頁面等相關知識的介紹。2.應用軟件的使用。介紹使用最多的Dreamweaver系列網頁制作工具,使學生掌握布局(表格、層、框架、模板等)、超級鏈接、表單和幾種特效。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推廣和“學即能用”的需求,以上內容已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與時俱進的特點。最關鍵的問題在于:課堂學到的知識是否馬上就能得到應用,是否與目前社會上專業的網頁制作公司的技術規格保持一致。因此,本門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的思考論文
[摘要]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能鍛煉高職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動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本文結合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現狀及教學要求,提出課程改革的幾點對策,希望對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有效性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教學;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
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網頁設計與制作是計算機專業的重要課程,并且在非計算機專業也是重要的選修課程;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因此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重要性得到教師與學生的普遍認可。在新形勢下,高職計算機教學工作應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以下將提出幾點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1創新計算機教學的內容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變化非常迅速,如果教學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當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已經過時,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因此,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刪減已經落后的知識內容,添加前沿知識。同時,教師要多關注社會變化與市場走向,培養的學生既要具備夯實的理論基礎,也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例如,根據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目標,圍繞“Dreamweaver”講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并且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識,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2提高課程體系的實踐性
高等職業學校的根本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實用型人才,因此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要設計合理的課程體系,以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首先,課程體系建設要緊密圍繞職業崗位的用人需求,著重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其次,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類別較多、變化較快,因此教師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還要多引入拓展性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與就業做好準備。例如,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多引入一些真題模擬練習,以某個公司企業的實際情況為案例進行題目設計,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以及感興趣的內容選擇課題;也可邀請相關公司的工作人員實際安排任務,讓學生真題真做,根據設計要求及設計步驟完成開發過程,這樣在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客觀認知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也能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以此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學習動力;學生只有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綜合運用,才能真正適應未來就業與崗位需求,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再有,教師設計的課堂教學內容要與高職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相貼近,不斷調整和改進實踐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保持課堂教學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質量。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摘要:《網頁設計與制作》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很高。為了提高《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效果,必須不斷改革與充實教學內容,注重突出人才培養的實踐性、應用性。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網頁設計。
關鍵詞: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1 明確課程特點,把握教學目標
在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頁制作已成為當今社會上一種比較熱門的技術!毒W頁設計與制作》是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與傳統的其他學科相比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1)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綜合實踐性,特別強調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學以致用的綜合實踐能力。2)理論教學服務于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反過來又作用于理論教學,任何一個細節都是為整體服務的,在教學過程中常有學生反映,上課能看懂、理解,但課后什么都忘了,做實驗的時候還得翻開書一步步照著做,這也就是本課程的一大特點:易學易忘。
為了提高《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筆者不斷地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環節等多方面對本課程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些實際教學經驗與體會,與大家一起探討。
2 激發學生探究熱情,以學生為主導,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綜合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無論是網頁界面設計、網頁編程、網頁藝術欣賞的教學,要讓學生成為教與學的主要部分,把“要我學”變“我要學”,課堂上給與學生充足的思考,激發學生探究熱情,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成為教與學的主體。
高校網頁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改革論文
一、雙項目雙中心教學模式
在課程教學時,以整個課程學習為基礎單位(這里為一學期),在課程教學的前期,以教師的“教學項目”為中心驅動教學,在課程教學中后期,以學生自擬的“主題項目”為中心驅動學習,這種項目中心地位交換、多元立體化教與學的方法稱為“雙項目雙中心教學模式”。
。ㄒ唬┠J綐嫿ǖ幕A
“項目驅動教學法”的理念來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關注學習者知識和能力的自我生長,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等手段,幫助學生實現“意義建構”,是目前許多高等院校在實操性強、應用性強、非基礎理論類的課程上常用的教學法之一。這種教學法是以項目開發為主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指導學生以一個完整的案例項目為中心展開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刻意把大綱知識點融入到項目的各個環節中,隨著授課的進度項目也就隨之完成。其優勢在于促使學生對知識點間的相互關系及項目的整體解決方案形成清晰的認識,有利于所學知識的實際轉化應用。
為了使這種教學模式更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在原教學模式上增加另一個項目中心:以學生自定的“主題項目”為中心——此項目中心的增設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課堂實驗和課后實操任務完成的情況,以避免學生到課后盲目性大,期末無法完成預先制定的目標和任務,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ǘ┠J綐嫿ǖ姆绞
這種教學模式教師以課堂“教學項目”為中心引導教學,在課堂實驗和課后以學生自定的“主題項目”為中心開展輔助教學?紤]到“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目標、課程特性以及實際教學的需求,以“項目驅動教學模式”作為主體結構,關注“學習環境四要素”對學習的影響,借鑒“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等核心環節理念,采用多元量化方式評價學生學習以及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通過一線教學實踐中不斷的試驗、修正。
《網頁設計與制作》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通過互聯網,就能達到足不出戶便可了解世界的目的。為了加深對互聯網的了解,《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的出現就成為了必然。
1《網頁設計與制作》現狀問題分析
。1)對課程不了解
很多學生都有這個困惑,這門課能干什么?答案就是--開發網站!簡單的來說,學好了這門課,你就有開發、設計網站的能力。
這門課包含了靜態網頁制作、動態網頁制作、Photoshop、數據庫以及程序的開發等。通過程序代碼將網頁與數據庫連接,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更新。使你的網站成為一個“有生命”的網站。通過DIV層、框架、flash、樣式表等對網頁進行布局和規劃,再加上像JavaScript這種腳本語言來實現用戶與網頁的互動功能,經過這些專業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掌握一種技術。
。2)學校以及教師的指導不夠
很多老師通過上理論課的時候將知識授予學生,并未在做后續的指導,這是一門重在實踐的課程,多實踐才能熟練。學校開展相關專業的比賽活動很少,僅憑平常的上機實踐很難完全掌握所學內容。
。3)側重點不明確
很多學校教師在上這門課時,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對工具的操作上,而忽略了內容的講解,這就導致學生可能工具用的不錯,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卻很一般,甚至于連一些基本的功能都不能實現。有的學生不太明白這門課程的含義,不知道學這個有什么用,將來能干什么,態度比較猶豫,這也導致對這門課不重視。
2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翻轉課堂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1翻轉課堂概述
1.1內涵理解
翻轉課堂的內涵為,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的過程進行轉換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又叫做顛倒課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將原本的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習資料以視頻的方式展開,學生則需要在課下提前觀看視頻,然后在課堂上共同交流,討論并解決之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2應用優勢
通過和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我們可以對翻轉課堂的應用優勢進行如下歸納:第一,翻轉學習方式。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因為課程內容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可以永久性保存,便于學生隨時觀看。這樣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反復學習,獲得教師的個別指導,能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求。另外,通過課前學習、課堂討論和課后復習的過程,還能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第二,翻轉課堂活動。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課下就可以初步完成知識的學習,節省了課堂講解的時間,教師和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開展討論、實驗探究、互動交流等對知識的內化活動,對課下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指導,增加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轉換師生角色。在翻轉課堂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教學資源。同時,在課堂討論中,不再是由教師主導,而是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