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專業論文
物流管理專業是大學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基礎技能開設的一門課程專業。其旨在掌握工科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熟悉法規,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信息系統的手段、方法,具備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實務運作能力,成為高級現代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專業論文1
摘要:在電子商務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形成的合力下,我國物流產業在近年來獲得了巨大發展。伴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產業對物流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提出了更多要求,傳統高職院校重視實踐人才培養模式,本科院校重視理論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但都難以單獨滿足我國物流產業在當前形勢下對人才的需求。針對當前物流產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這一問題,研究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銜接,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物流人才、推動物流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物流管理 人才培養 銜接策略
1物流高職人才培養與本科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1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我國高職學校物流人才培養是以市場經濟發展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為基礎的,因此,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以物流崗位要求為準培養實踐型人才,并且一般學習年限為三年。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遵循基本技能傳授、專業技能傳授和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主要內容是按照物流活動設置的,并且著重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高職院校在進行物流人才培養時,為了提高培養效果,大多采用了“雙師型”教育模式,同時學校通過和企業合作,將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模式是校內教學和校外實訓進行無縫對接,其所培養的人才側重于業務員和倉庫管理工作人員等一線職工。
1.2本科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本科在進行物流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各種學科的完善性和理論教學的體系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理論課程教學為主,以實踐教學培養為輔,以培養專業層次較高的人才為目標。本科院校在對物流人才培養時采取四年學制,在進行具體教學時將實踐教學、課堂理論教學和自主研究進行結合,教學的重點為理論教學工作和培養學生自主研究能力,這樣能夠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是在實踐教學上卻存在明顯不足。通過教學工作,本科學生在物流理論知識以及物流方法上達到了一定水平,并且通過學習和工作,學生能夠了解基層崗位工作,但是,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更趨向于為基層管理崗位培養管理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層次上要比專科高。
2高職與本科物流人才培養銜接的目標
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產業對高素質的物流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多,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和本科物流人才培養存在明顯問題,難以滿足物流產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為了適應我國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間加強溝通合作,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銜接,在學生掌握科學的物流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專業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掌握專業的物流技能以及物流管理能力。在進行物流教學的過程中,將高職物流教學的成功經驗和本科教學經驗進行融合,使高職物流教學工作和本科物流教學工作能夠形成一個上下銜接,并且又相互獨立的教學體系,努力拓寬與創新以能力為本位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構建突出應用能力的教學體系、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將高職院校物流教學工作和本科院校物流教學工作進行銜接的主要教學目標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物流人才
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通在進行物流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相互溝,要明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由于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受到電子商務產業的諸多影響,因此,學校要能夠根據市場需要培養“精操作、能管理、懂經營”的高素質物流人才。首先,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教育相互銜接,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根據企業對高素質物流人才的需求進行定向培養。其次,針對我國物流產業對于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通過分工合作,加強人才培養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工作,對雙方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從而構建起與物流崗位緊密相關的“寬平臺、多方向”課程體系,能夠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2.2理論教學工作和實踐教學工作并重,綜合提高物流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
通過文中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指出,在高職院校進行物流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重點主要放在對學生物流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能適應物流產業的基礎崗位,而缺乏管理知識,難以滿足物流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而本科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則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太重視實踐教學工作,導致了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管理能力但是具體的實踐工作卻存在明顯缺陷,因此,將高職物流教學和本科物流教學進行結合,能夠將兩者教學中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綜合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3高職物流教學與本科物流教學銜接的策略
3.1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性
物流人才培養目標是高職和本科進行人才培養的前提,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想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則必須加強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間的溝通的工作,使雙方的人才培養目標趨于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能夠有效結合。在傳統的教學當中,高職院校注重實踐性人才培養的傾向性以及本科院校綜合性、學術性人才培養的傾向性,導致二者在人才培養的銜接上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從整體上看二者都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只是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有所不同。為了滿足物流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加強二者在人才培養中的溝通工作,使二者的人才培養方向一致,呈現人才培養的層次性,是實現二者人才培養銜接的重要前提。
3.2課程體系相互銜接
無論是高職物流專業教學工作還是本科院校物流教學工作,都是按照課程體系進行教學的。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在物流教學中之所以難以進行有效銜接,也與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間的課程體系缺乏銜接性有著必然的聯系。雖然在我國教育體系當中,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同屬于高等教育,但是二者卻是屬于不同的教育類型,這也導致了二者在進行教學時側重點有所不同,進而使兩者的課程體系存在明顯的不同,雖然在部分課程設置上相同,但是教學重點卻有不同的側重。這使高職院校學生和本科院校學生在所學到物流知識方面有著很大不同,也造成高職院校學生和本科院校學生知識結構不同,難以實現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銜接。因此,要實現高職物流人才培養和本科物流人培養銜接,就需要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加強溝通確保課程體系能夠有效銜接。
3.3課程評價相互銜接
在課程評價方面,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從整體上看,在進行教課程評價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因此課程評價一般是以課程性評價為主的,將學生任務完成過程以及具體項目的實施效果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從本科物流教學來看,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進行評價時甚至學生在某一門具體課程上達不到人才培養要求,就難以得到學校的認可。這就是兩個層次學校的課程觀以及評價觀不同導致的差異。課程評價的不同標準會對高職物流人才培養和本科物流人才培養銜接造成不利影響。為此,雙方必須協調課程評價標準,摒除偏見,才能實現高職物流人才培養和本科物流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
4結語
近年來,我國物流產業獲得巨大的發展,而要想獲得進一步發展必須要有高素質專業人才進行支撐,這要求物流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同時在物流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必須都要具有一定水準,并且要善于使用信息技術,掌握與物流行業相關的專業知識。但從整體上看,當前社會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相對滯后,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都不符合這一要求。要將高職和應用本科教育相結合,則能夠對問題進行解決,為此,在進行物流人才培養時需要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認真探索。
參考文獻
[1]朱云峰,王富榮,馬喬林.職業素質本位的高職本科分段培養課程體系銜接研究與應用——以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3+2)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xx(32).
[2]袁世軍,胡元慶.“中職-高職-本科”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比分析[J].科技展望,20xx(22).
物流管理專業論文2
【摘要】為了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滿足物流行業的需要,進一步明確高職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方向,本文就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實踐教學、實踐技能考核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提升提出了幾點有建設性且具較強操作性的構想。
【關鍵詞】實踐技能;實踐教學;系統工程
近幾年,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對于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節節攀升。截止20xx年,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新增15萬左右,每年仍以相當高的增長比例增長。另一方面,作為從業人員的源頭:高職院校,連續幾年,物流專業招生人數占據前三。如此好的專業招生狀況,卻不能滿足行業人才需要,究其原因主要為:高職物流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上難以滿足行業人才需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1、傳統高等教育思想的主導地位沒有根本改變:
借助國家大力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大戰略,高職教育才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里得到迅猛發展,快速的發展并不是我們對高職教育有很好的方法和理解,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包括:授課方式、考核方式等等,所有這些做法導致了高職教育中的實用技能型僅僅是高職教育的附屬,而非主體。
2、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條件的缺乏:
要培養實用技能型的人才必須具備培養該人才的必要條件,這些條件包括:實訓設備、實訓教師、實訓教材等等。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物流工作的技能人才,經過人才市場的檢驗,在實用技能型這一點上,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還必須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入手,嘗試更多,更有效的途徑。根據本人從教多年的經驗,提出以下途徑:
一、構建課程體系中,突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課程的核心位置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的課程仍然沿用傳統的課程體系:基礎課、專業課、拓展課。很難從課程體系中實現實踐能力的培養,至少從專業課開始,突出課程在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位置。具體做法是:增加實踐能力培養的課時,減少理論課時,準確把握對于高職學生,理論夠用即可。
二、教學過程中,提升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
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在課程體系中的核心位置,并不能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效果。實踐能力的提升關鍵還是教學過程:
1、與時俱進的實踐教學內容,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通常要求用最近幾年,而實踐能力如果用前面幾年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求教師加速更新教材內容,與時俱進。
2、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外部環境建設,一方面是高職院校的物流實訓室,這是實踐能力培養的主戰場。通過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來保證實訓效果。另一方面,加強和創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采取互贏和多贏的合作模式。與物流行業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實際工況下的實訓環境,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提升其實踐能力。
三、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提升
職業院校辦得好壞、教育質量的高低,主要還在于是否有好的師資。高職院校進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希望提升教師的實際技能,轉變傳統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高校擴招后,高職院校中的教師在數量、質量上都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應該將教師看成是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資本。對于高職院校技能型的師資隊伍建設可采用以下幾種途徑:
1、教師的自身培養。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主要來源于應屆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普遍存在理論強、實踐弱的現象。為了盡快加強他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開展采取多種方式的培養,
2、多方面引進技能型人才。通過高職院校對自身教師隊伍的培養,無論從時間上、數量上、質量上都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高職院校對技能型教師的需求,高職院?梢酝ㄟ^編制、福利、待遇等優惠政策,吸引社會的技能型人才,讓社會企事業單位的技能型人才擔任教學和技能訓練指導工作,不僅對實踐教學有幫助,同時也可以促進院校教師隊伍的合理化。
四、教學,實踐,就業、創業的有機統一
教學不僅是完成教學內容,而且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力的培養,源自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服從就業能力。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能夠順利就業或創業?己烁呗氃盒5木蜆I率仍然是衡量學校的關鍵指標之一。能否順利就業,關鍵取決于學生實踐能力。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通過教學及其它相關教學活動才能完成。很多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對師生在創業上給以很大的支持,像建立和市場對接的工作室,在校期間就可以完成對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檢驗。
五、實踐能力考核方式的轉變
實踐能力考核不同于理論知識,理論知識可以通過試卷考試的方式。受實踐能力考核需要場地、器材、時間等條件限制,實際操作考核很難完成。鑒于目前這種情況,一方面抓緊建立實用、可行的實踐能力考核標準。另一方面,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已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所謂過程性考核,即將實踐能力的考核項目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傳統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課堂講解,平時作業,現場操作,可以集中反映學生實踐能力的多項指標內容。
【參考文獻】
[1]王艷麗,都續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及探索(以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12)
[2]陳國華.如何在物流專業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實際能力[J].物流工程與管理,20xx(02)
物流管理專業論文3
摘要:分析當前高等教育中物流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運用系統分析的思想,從培養物流人才的社會需求有效途徑、專業課程體系兩個維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提出了系統化的培養體系。
關鍵詞:物流管理 本科教育 培養方案
0 引言
現代物流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我國物流事業發展的瓶頸。為解決現代物流人才問題,近年來,許多高校相繼開設了物流專業或在相關專業上設置了物流方向。但由于物流科學的理論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物流實踐相對滯后。如何科學、有效地構建物流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已成為每一個物流教育工作者面臨的現實課題。
1 高校物流學科發展現狀
由于物流學科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又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它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所以發展物流產業,不僅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執行型與操作型人才。20xx年,經教育部批準,物流管理專業作為目錄外本科專業由北京物資學院于20xx年進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我國高校本科教育中設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兩個專業,不過對于這兩個專業的區分和具體的教學安排,各個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專業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設置,該專業側重于用工程的方法來研究物流的問題,與生產運作、現代制造技術、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結合較為緊密;而“物流管理”專業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學設置,主要側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來分析和規劃物流系統。據教育部物流教學指導委員會20xx年12月9日舉辦的關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兩個專業教學計劃的指導意見”研討會上獲得的信息,全國設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有相當一些高校并不是在管理學院中發展或者設置物流類專業,而是在傳統的交通學院、機械學院等與物流學科相關的學院中設置物流專業。這些高校的物流學科往往是建立在傳統的優勢學科基礎之上,因此與其有著密切的聯系,并深刻影響著該校物流學科的發展軌跡和特色,就連教材和課程的設置都有明顯的傾向性。如,在電子信息學院設置的物流專業,其方向偏向于企業物流信息化的設計、電子商務等;在機械學院設置物流專業的,其方向則偏重于企業生產作業規劃,甚至一些帶有某些傳統學科色彩的管理學院所設置的物流專業,也是偏向于企業供應鏈管理和設計等物流學科中的某些方面。這種現狀必須引起重視,畢竟從現代物流的角度而言,這些高校的專業設置還是不足以體現出物流學科的內在要求與特點。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專業定位不明確 由于受我國物流業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現狀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雖然有不少院校設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關的專業及專業方向,但培養目標不明確,學生沒有對該專業的定位有清楚的認識,人才的培養受到了較大的局限。
2.2 師資力量薄弱,影響整體教學水平 目前國內的學歷教育現狀是,雖然一些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與傳統“母專業”的依托關系,物流師資力量大多是從經濟學、機械工程學、營銷學、交通運輸學等專業教師轉移過來的,數量不足,補充渠道不暢,特別是教師的實踐能力較缺乏。
2.3 教育層次結構不合理 從目前我國設置物流或相關類專業的學校數目與我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可看出,至20xx年為止,我國共計200多所院校設置了物流專業,其中有50多所院校設置的物流工程專業,150多所院校設置的物流管理專業。而據中國交通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物流專業人才缺口為600余萬人,到20xx年對高級物流管理人員或物流戰略、物流設計管理人員的需求將達30萬人以上,差距懸殊。而物流業發展的現實要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綜合素質強的高級管理型人才。
2.4 課程設置不成體系 在物流專業主干學科劃分、專業課程設置和核心課程設置上各高校有較大分歧,由于本身的學科歷史沿革,導致“物流管理”的課程設置幾乎是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上開設了物流管理概論、采購與供應管理、運輸管理等幾門專業課,從而還沒有形成合理的教學體系。
3 “物流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構建
本文從培養物流人才社會需求有效途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兩個維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提出了系統化的培養體系。
3.1 依據物流崗位群、物流人才社會需求,明確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界定某一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審視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群和應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物流專業的培養目標應根據物流專業人才的職業層次、物流專業人才的就業崗位群等方面來確定,以保證其更具專業針對性和應用的廣泛性。 目前,物流從業人員主要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中職層次,節點性、操作性初級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職層次,綜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層次,學科性、物流策劃、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層次,研究人才、學術性高級管理人才。具體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研究型,一種是應用型。大多數人認為研究生教育層次所培養的人才是理論研究型的人才,而應用型人才又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二是高職高專層次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它側重于具體的崗位技能應用與操作能力的培養。從高校物流專業畢業生近幾年就業來看,大多數停留在作業操作崗位,如物料保管員、車輛調度員、貨車(叉車)司機等,對高職高專而言,就業崗位及其應用技能的要求可能是明確的,但對本科層次而言,除倉儲、采購等崗位外,畢業后就能立即從事主管崗位工作的很少,所以物流管理本專科專業可以分領域設方向,如工業企業方向、電子商務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因此,根據社會需求設計明確的物流管理崗位以及構建其應用技能,是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3.2 “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結構 物流專業的課程設置要根據市場和物流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合理設置,各高校應該是在物流專業目錄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在物流課程體系的建設上,必須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原則優化課程體系,培養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專門人才。
課程體系構建主要考慮三個方面:首先強調課程體系符合培養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目標;其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集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的、相互協調的高素質人才;再者,構建的課程體系不僅滿足當前就業的需要,還要著眼持久的發展潛力。每個專業按照技術領域和專業崗位(群)任職要求,遵循上述開發路線進行分析,分解成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然后根據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與對應課程響應,最終形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根據知識、技能的漸進教學規律和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劃分成三個模塊:專業基礎模塊、職業技術模塊、職業拓展模塊,模塊之間的理論教學構成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構成實踐教學體系,模塊內部貫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互為支撐和依托。課程體系構架嚴密、環環相扣、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何明珂. 物流系統論[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xx.
[2]丁俊發.中國物流[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xx.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xx—20xx)[R].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