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優秀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小學數學優秀論文1
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邦A設”是相對于“灌輸”的一種行為準備,“生成”是相對“接受”的一個思考活動過程,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么預設必然是僵化的。因此,在實踐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首先,教師要樹立“生本意識”,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關注知識技能目標達成的同時,更加關注過程性目標的達成,讓學生在經歷、體驗與探索過程中,增強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教學生成與預設出現矛盾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表達和表現的機會;其次,預設再充分,絕不可能考慮到教學生成的全部內容,這就要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能機智、迅速、靈活、高效地判斷和處理教學過程中生成的各種信息,引領學生的思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指的是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是教學的起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方案的預設中,要確定學習內容的目標、學生的學情,以及該學習內容的內涵與外在的邏輯歸納和引申,他們已經具有哪些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握學生這些學習起點資源,是數學課堂動態生成的基礎。對課堂教學進行預設時,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致力于主體”。在“粗”和“精”上下功夫,“粗”的目的是各環節不宜過細過密,課上得“大氣”一點,“精”選擇的目的是材料選擇具有較強的思考性。
生成是指實際教學過程的發生、發展與變化,是在教學的展開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景,自主構建教學活動的過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有預設而沒有生成,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被重視,是一種灌輸學習;如果有了預設,并在預設中有所生成,就說明師生間有了較好的互動,學生的主體性被重視;如果在預設生成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非預設的生成,說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在主動思考,這樣能讓我們的教學在“預設”中體現教師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現師生的智慧。
一、開發生成資源
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課堂呈現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學生在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不可避免地產生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目標。在課堂上生成的目標是著眼于其自身內在需求,這樣的目標更具誘惑力。
三年級學生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教完例2 :“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準備探索下個環節,就聽到一位學生大聲說:“為什么有閏年和平年之分?為什么會四年一閏?”教師開發并利用這一生成的資源,在黑板上畫出了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演示、說明,地球在繞太陽轉的同時,自己還不停地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就定為一天;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所需的時間是一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是一年。并帶學生研究了為何公歷規定有平年閏年之分,結合地球繞太陽公轉研究了為何有“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這些較深奧的知識。
本來這個問題不屬于本學科的知識,不是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但這正是學生在課堂動態生成的目標,教師沒有搪塞過去,而是及時地調整教學目標,滿足學生探索的欲望。雖然預設的教案擱淺了,但順應了他們的需求,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素質,使學科之間進行了有機整合。
二、尋找生成時機
動態生成的課堂,既不是讓學生回答老師預先設計好的一連串問題,也不是全部問題的解決,而應讓學生產生旺盛的生命力。其教學過程具體地說就是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選擇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并產生更多的問題,而且,動態生成的課堂,問題是富有挑戰性的,答案是不確定的,過程是現場生成的,結果是不能完全預測的。
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通過擺小棒探討算法,然后交流算的過程。
生1:先擺11根小棒,拿走9根,還剩2根,即11-9=2
師:如果不讓你們擺小棒怎么辦?
生2:可根據想加法算減法。如:11-9=?,想:9加幾得11,9+2=11,所以11-9=2。
生3:老師,為什么做減法要想加法,能不能直接相減?
師:××同學問得好,請同學們試一試,想一想,看誰能發現與前面不同的計算方法。
生4:1-9不夠減,從10里減9,10-9=1,1加上原來個位上的1得2,即11-9=2。
生5:我的方法比他們還簡單:把減數9分解成1和8,11-1=10,10-8=2,所以11-9=2
生6:老師,我的方法和他們四個都不一樣,但我認為也很簡單。我這樣想:11-9先把減數9看作10,11-10=1,10比9多1,多減了1,再從得數里加1得2,所以11-9=2。
教師說的“如果不讓你們擺小棒怎么辦”這句話,將自己的教學預設順利完成,自然地進入下一個預設,從而就有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有矛盾的困擾,無言的沉默。有聰明的機智,更有不服氣的反詰和問題解決后喜悅的笑容。這樣才能凸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中飛揚,課堂因此而豐富、炫目。
三、留足生成時間
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老師在學習活動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要因為和老師的表達有分歧時,怕浪費時間,要讓學生充分地活動,從活動中去尋找答案,去理解、去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就是在知識的發生、拓寬,應用的過程中動態生成。
當學生學習“可能性”一課后,教師設計了“分組摸球”的活動:每小組不透明的盒子中都有10個球,分為紅白兩色,但紅球、白球的個數不同,每小組任意摸一次,看結果會怎樣。小組活動結束后,大家爭先恐后地說:是摸到紅球,只有第五組同學說,我們摸到了白球。這時,教師說,你們每組盒子里都是紅球6個,白球4個,共10個,在紅球比白球多時,大多數情況下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此時,第五組一位學生大叫:我還想試一試,看是一種什么情況。教師聽后,說:你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很了不起,就讓你再摸幾次。結果,這位同學摸了9次,摸到紅球7次,白球2次,并要求這位同學說體會,說想法:在紅球多白球少時,摸出紅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白球的大,而是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教師趁熱打鐵,再次引導,像第五組發現的那種情況,這是什么現象。學生齊聲回答:是很偶然的現象。接著,教師再次拓展,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發生的“很偶然現象”。
課堂上,教師不是選擇逃避或強制學生同意大家的看法,而是給足時間,讓學生再次進行摸球活動,以事實為依據。第二次實驗,收獲的不只是那個倔強的孩子,每個同學各有所得,他們認識問題的角度會更全面,頭腦中的認知結構也會更合理。通過教師的引領,使課堂中生成了有價值的信息。
四、加強生成指導
學生學習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錯誤也是教學的生成資源。心理學家蓋耶說得好:“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卞e誤是正確的先導,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學生學習中出錯的過程應該被看成是一種嘗試和探索的過程。因此,教學中要及時抓住這一寶貴的時機,變學生的錯誤為促進學生發展生成的有效資源。
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中,在看圖簡單認識幾分之一后,教師發給了每位學生一張長方形紙,要求學生折出這張紙的 ,并涂上顏色!罢埻瑢W們把自己的成果貼在黑板上展示!苯處熣Z音一停,很多學生都高興地把自己的杰作往黑板的高處貼去,但只有一位學生出乎教師的預料,把自己折的 也貼到了黑板上,這時,教室里哄堂大笑,并傳來了“不是 ”的叫喊聲。此刻,老師和藹可親地走到折錯的同學身邊說: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折的嗎?“我把這張紙對折再對折,就折出了 ,老師我折錯了。”這位同學的聲音很輕。老師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接著教師說:你知道自己折了一個 ,說明你聽懂了今天的課。教師一邊指著黑板上折出的 ,一邊說,大家看看黑板,怎樣在 的基礎上修改一下得出這張紙的 呢?
學生看著黑板上表示 和 長方形紙在思索。一位學生高興地說:“我知道了,只要再涂一份,就是從四份里面涂兩份,就能表示這張紙的 !崩蠋熡每隙ǖ恼Z氣說, 和 都表示這張紙的一半。另一位學生急促地說:“老師,我也得到了一個分數 ,它的大小也與 一樣大。”教室里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 、 、 ……一個個分數不斷報出來!袄蠋煟覀冋业揭幝闪,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那么這樣的分數都和 一樣大”。
教師的層層呵護,教師的循循指導,一次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把“錯誤”留給學生,促使他們的反思,使他們的思維更趨向嚴謹與科學,把問題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在探究中不斷修正,妙解在對話中逐漸生成,使他們找到了“找與一個分數相等的許多分數”的規律。
總之,動態的課堂不僅是“教師、學生、教材”之間傳遞信息的場所,更是師生知識共享、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畫面。教師胸中要時刻裝著學生,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富有形的預設在無形的動態教學中生成。關注學生的發散思維,捕捉學生的靈感火花,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綻放,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創造奇跡的場所,從而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簡介:
陳琴華,女,在吉安市吉州區教研室工作。曾指導教師參加吉安市小學數學優質課比賽獲第一名;指導、執教的錄像課獲江西省小學數學優化課堂教學評比二等獎;撰寫的論文分別在省及全國小學數學經驗交流會上評為二等獎;近幾年在《吉安教育》上發表論文5篇。
小學數學優秀論文2
摘要:目前,很多小學教師都要求家長對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簽字,于是大部分家長主動承擔起作業檢查的責任,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每天都側重于知識與習題,同樣缺少培養小學生自主檢查習慣的意識,也不知如何進行培養,束手無策。久而久之,小學生便認為檢查不是自己分內的事情,而是教師和家長的任務。小學生的自主檢查習慣意識之淺薄,也是每次造成考試成績不理想,卷面經常出現馬虎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小學生自主檢查習慣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檢查;習慣
一、培養小學生自主檢查習慣的意義
學習是一項有規律的活動,這項活動的運行機制是以學習方法為表征的能力結構和以學習習慣為表征的調節結構組成的。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自主檢查習慣是重要學習習慣之一,可以有效地幫助小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粗心大意,進而達到提高成績的效果。同時,隨著小學生自主檢查能力的提高,自信心也會相應的增加,在學習上會更有“勝任感”。簡而言之,自主檢查既是習慣也是能力,更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
二、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檢查習慣的策略
。ㄒ唬┏槌鰰r間系統地講解檢查具體方法
1.審題要明確。檢查要從審題開始,審題是首要環節,如果在審題方面出現了錯,就會出現全局覆沒的危險。俗話說,“一步錯,步步錯”,審題就猶如多米諾骨牌的頭牌,審題一倒,整體崩塌,所以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檢查習慣,從訓練準確審題入手。
2.邊寫邊檢查。很多小學生都習慣將全部答案作答之后,從頭開始檢查,這樣做既浪費時間,效率也難以保證。小學教師要鼓勵小學生邊寫邊檢查,一方面學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重復分析題,檢查答案;另一方面,學生對剛剛做過的題還保留印象,不需要在花費時間重新做題檢查答案。
3.答案和書寫的規范程度是檢查的主要內容。教師要提醒學生通過審題,分析題,核對答案是否正確,同時還要提醒學生,書寫的規范程度也是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書寫不好,易使卷面的整潔度受到影響,教師也會因學生書寫得不清楚統一視為錯誤答案進行評判。
4.將檢查習慣落實到生活實際,建立整齊有序的班級生活。研究表明:在生活上缺乏條理性的學生在學習上容易出現粗心的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小學生時刻檢查班級的物品擺放情況,地面衛生狀況等等。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之后,學生會自然遷移到學習中來,認真落實學習檢查。可以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檢查習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ǘ┙處熗ㄟ^班會以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意識到檢查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愛聽故事的年齡階段,小學教師要多與學生分享一些關于檢查習慣的小故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將檢查習慣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小學生。這樣可以避免枯燥無趣的循環說教,易于學生接受,使他們主動承擔起自主檢查的責任。
(三)每天利用課上
3分鐘做口算題卡,落實檢查習慣小學教師對小學生的檢查習慣的培養,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要先從保證質量開始,并隨著檢查能力的增強,在對數量做出要求。檢查習慣的培養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從檢查簡單的口算題卡入手,既可以練習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檢查習慣。在檢查習慣初步培養階段,讓小學生獨立檢查所有的卷子、習題、作業是不現實的,所以教師要從簡單易行,具有一箭雙雕作用的“口算題卡”入手。
。ㄋ模┕膭顚W生將自主檢查落實到每一項的學習活動之中
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不論是口算題卡,還是隨堂測試、家庭作業、抄題寫題,都需要檢查習慣的應用,還有教師批改過的作業或考試卷子,發下來后也需要學生仔細檢查,并記錄由于檢查不到位導致錯題的數量,標記在卷面上。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丟掉教師和家長的“雙拐”,如此才能在考場上奔跑起來。當然教師要時刻監督學生的檢查情況,引導他們將檢查習慣落實到實處,真正提高自身的檢查能力。
。ㄎ澹┰O置標兵,建立評獎規則
鼓勵小學生真正地做到自主檢查,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制定評選“檢查小標兵”的相關標準,商定檢查合格的最低標準以及限度,每次挑選出班級的三分之一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評獎的希望,激發學生認真檢查的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堅持程度,評選出周標兵、月標兵以及學期標兵來激發學生的榮譽感。
。┲匾暯處煹陌駱幼饔
教師在課上不論是講新課還是講解練習題,都需要注意強調并落實檢查習慣,比如講解新課的例題,教師要主動將檢查習慣的方法要領在學生面前展現一遍,以榜樣的身份重視檢查習慣,配合學生落實到講課之中,以便小學生更快地模仿和掌握檢查習慣。
總而言之,習慣貴在堅持。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起到“監控器”的作用,充分利用在校的課上時間,強化學生的自主檢查行為。教師只有對小學生教到位,訓練到位,心思花到位,才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檢查的密鑰,在成長的道路上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譚秀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粗心毛病”的成因與解決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xx(11).
[2]元元,吳悅.小學1~3年級,提升成績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M].北京:朝華出版社,20xx.
[3]黃波.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方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xx.
[4]錢志亮.兒童學業問題咨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5]韓學功.如何幫助學生改掉粗心的毛病[J].學周刊,20xx(6).
[6]薛貴夫.基于解決小學生粗心問題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教育(文摘版):46.
小學數學優秀論文3
一、運用形式,有效教學的方法
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成長經歷、智力水平不同,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考慮學生主體的差異性,在設計課堂問題的時候,合理安排問題難度。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現積極的學生起帶頭作用,帶動不愛發言的學生發言。對于性格沉默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可以適當采取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表達觀點。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充分鼓勵,耐心地幫助學生查找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學習困難,爭取盡快進步。除了課堂提問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加強數學學習的樂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表達能力。例如學習圓的知識點時,可以播放和圓有關的幻燈片,像地球、月亮等球體,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的玩具球等,結合圖形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圓心等相關知識。
二、養成習慣,有效教學的實質
有效性教學要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講究課堂學習效率,上課認真聽講,不會的問題及時提問。在課后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作業的時候獨立思考,鞏固課堂的知識。在做題的時候,有的學生忽略了關鍵性的語句,不能領會題目的要義,造成解題錯誤。要引導學生綜合思考問題,將題干、圖形、文字綜合思考,提煉關鍵語句,結合看、思、練,提升整體閱讀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對題干進行推敲,明白之間嚴密的邏輯關系,然后才進行解題。例如在講解小數的知識點時,學生容易在區分小數點的內容時產生懵懂的思想,這時候教師一定要將學和練緊密結合,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弱點和疑難點,用提問的方式加以確認,并及時講解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及時明白小數學習的嚴謹性和重要性,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鼓勵創新,有效教學的升華
數學的學習要注重在基礎學習之后進行創新,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交流經驗,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然后進行思維發散,通過多種方法學習數學。數學講究很好的思維能力,這也是困擾多數學生的難題。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創新性教學。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圖形進行多種分割,分別計算各部分的面積,最后加和進行整體計算。不同的分割方法會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這是培養學生分散能力的重要手段。還可以再次鼓勵學生進行補全,將圖像擴大,然后減去補上的面積,最后計算得出圖形面積。小學數學要求學生具備很好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需要進行有效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共同作用,課堂提問、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教學、動手實踐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有效性教學的基礎,教師通過不斷鼓勵學生,實施創新性教學,使學生在現有的學習基礎上發散思維和改革創新,實現高效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有效性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小學學習的效率,值得推廣。
有關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數學課也存在閱讀理解的問題,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是發揮數學潛能的重要前提。從數學閱讀理解的過程看,它包含了四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學生都會面臨困難;在教育中就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包含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適當的元認知訓練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數學閱讀理解;數學文本;知識建構;元知訓練等
閱讀理解不旦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學習任務,數學課也經常存在閱讀理解的問題,在教學中需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在數學中不光有數字運算,還有空間關系和邏輯思維的問題。而閱讀理解能力常常是解決數學問題,特別是數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將討論數學閱讀理解的內涵及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教育對策等問題。
一、小學數學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閱讀是對文本的加工和理解過程,小學數學也涉及文本的問題,如應用題、文字題、圖表等,這些數學文本由數字、抽象符號以及語言詞匯等構成。在目前,我們教師也意識到小學生閱讀跟數學技能的水平很不對稱。有的學生面對文字題、應用題時就“傻眼”了,難以應對。例如當學生直接計算兩個數字的積或者商時,他們可以準確無誤地完成;然而,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文字題中時,他們就不知道是應該求積還是求商。事實上,很多學生對數學中的基本語言甚至關于解題要求都不能準確理解。如:“請問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頁才能超過小華?”有許多學生就不能正確理解問句中的關系詞“最少……才能超過”。很顯然,數學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經制約了數學潛能的發揮。因此要提高學生數學的綜合運用能力,就要指導他們如何閱讀數學文本。
小學數學教研優秀論文
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邦A設”是相對于“灌輸”的一種行為準備,“生成”是相對“接受”的一個思考活動過程,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么預設必然是僵化的。因此,在實踐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首先,教師要樹立“生本意識”,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關注知識技能目標達成的同時,更加關注過程性目標的達成,讓學生在經歷、體驗與探索過程中,增強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教學生成與預設出現矛盾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表達和表現的機會;其次,預設再充分,絕不可能考慮到教學生成的全部內容,這就要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能機智、迅速、靈活、高效地判斷和處理教學過程中生成的各種信息,引領學生的思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指的是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是教學的起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方案的預設中,要確定學習內容的目標、學生的學情,以及該學習內容的內涵與外在的邏輯歸納和引申,他們已經具有哪些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握學生這些學習起點資源,是數學課堂動態生成的基礎。對課堂教學進行預設時,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致力于主體”。在“粗”和“精”上下功夫,“粗”的目的是各環節不宜過細過密,課上得“大氣”一點,“精”選擇的目的是材料選擇具有較強的思考性。
小學數學教師優秀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關于小學數學教師優秀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摘要:小學教師數學教研論文內容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和關注的熱點。調查結果為小學教師數學教育研究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研究視覺較為單一,缺少多角度等。要改變這一現狀應做到加強相關職后培訓、改變教學反思方式、提高自身職業定位。
關鍵詞:數學教師;教研論文;分析
一、研究背景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小學數學教師師資的需求要從數量的滿足逐漸過渡到質量的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成為一種趨勢。教研論文是評價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也說明其對數學新課程的參與、評價和反思過程。本研究之所以選擇通過對“中國知網”小學教師公開發表的關于數學教育研究論文的內容作為研究對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論文的內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關注的熱點,又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反映出數學新課程實施近十年來小學數學教師參與教研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小學教師在201x年公開發表的關于數學課程改革的教研論文。文獻來源是“中國知網”,選擇的文庫為“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搜索主題為“數學”;作者單位:“小學”;搜索匹配度為模糊;時間為201x.1.1~201x.12.31。檢索結果為201x年小學教師公開發表有1367篇論文。
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
素材選用要把握三個“適應”
數學素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體驗數學價值的重要載體。選擇不同的學習素材或對相同素材的不同組織,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為了讓數學素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筆者認為,在素材選用上應把握三個“適應”。
一、 適應教材
教材中的每道例題、每幅插圖都有其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教育功能。因此,教師在選用素材時,要適應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準確把握教材意圖的基礎上,合理取舍、補充或調整,以便揭示數學的本質,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如,教學一年級(下冊)“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一內容,教材從學生的現實出發,選取小猴、小貓做星星作為學習素材。這樣呈現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理解數學。但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教材的.呈現略顯單薄。因此,我在教學時補充小鹿做了70顆星星的數據,使學生在這一具體情境中同時體驗“多些與多得多、少些與少得多”。雖然只在小猴和小貓的基礎上增加小鹿做星星的數量,但這不僅僅是素材容量的增加,而是著眼于教學目標對素材的豐富與完善。
二、 適應學生
數學素材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又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一般來說,低年級數學素材的選用應突出其形象性和生動性,盡可能地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謎語……高年級的數學素材應盡可能地具有現實性和挑戰性,以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素材的選用還要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钡珣斪⒁獾氖,在運用現實生活中的素材時,不能照搬或平移,而應作“數學化”處理,剔除一些無關因素,最大限度地凸顯素材的數學本質。
小學數學優秀論文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事實證明,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媒體,應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的思維緊緊圍繞著尋求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展開,從而激發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抓住最佳教學時機,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 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實踐告訴我們,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如果現代信息技術的多種媒體運用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用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
一、善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受事物、追求和探索、發展思維的強大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上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因此,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聲結合、聲畫并茂的教學環境,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創設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情境:“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準備把一盤16個桃子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幾個桃子?”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說出結果。這時猴王問:“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幾分之幾?”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調動了起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激發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整節課的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自然也較為理想。
優秀論文: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課堂已不僅僅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單純空間了,而逐漸演變為一個更為復雜的體系,在這套體系下,需要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內與外的互動交往,來共同完成教學活動。所以,課堂教學管理也需要不斷調整變化,一派觀點認為課堂管理應遵循“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方式,另一派觀點則認為管理的要義是“經由他人的努力與成就實現團體目標的過程”,但無論怎樣解釋,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對于如何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都應該進行認真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管理策略
有效教學和課堂管理,是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授課時所要把握的重要方向。有效教學是指在老師的指揮下,為完成教材分配任務而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課堂管理,則是圍繞課堂的有效教學而進行的約束手段,目的旨在使教學手段得以順利實施。兩者結合起來,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理性設定有效的課堂管理目標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同,課堂的教學目標和管理目標也會相應的不同,老師要靈活地尋找出讓學生遵循的課堂教學方法,課堂的環境決定了其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劣,決定學生能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對教學課程有清晰的方案,對課堂管理,也要有一番目標的設定,這樣既能輔助課堂教學的進行,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在整個課堂管理中讓自身水平不斷得以提升,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睆哪壳暗慕虒W現狀來看,盡管新課改的進程在逐步深入,但是關于課堂管理,老師也不能隨著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而放松下來,反而需要更加合理地將管理的`目標設定與課堂教學更加貼切。例如,在六年級的“幾何圖形探究”教學中,多數老師也采取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然后讓學生利用剪刀、美工刀等來制作一些幾何圖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肯定會暴露出來,如果老師在事前沒有設定合理的管理目標,只是一味地放任學生自主進行,那么很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使教學效率大為降低,所以,老師不妨在活動開始前,設定一個小紀律目標:制作交流的過程,只限于在本組,或者有疑問時,只能在書本上尋找答案,當然,在制作完成后,老師可以在全班進行制作總結,以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
小學數學教師優秀論文展示的論文
小學優秀數學論文展示:計算法則,顧名思義,是計算的方法與規則,是使計算方法達到程序化、規范化的一般規律。學習和掌握計算法則有利于學生連接計算的各個步驟,實現計算過程與計算行為的自動化。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積累了關于計算教學的眾多經驗,例如“循理入法,以理馭法”,科學而有效。然而,在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使用過程中,對于計算法則的教學,卻存在一些模糊認識,也由此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例如,教材中不再呈現完整的計算法則結論,是否意味著“去結論”?法則總結和操作探究怎樣同步關聯?法則內化的時機怎樣把握?
筆者以為,這些問題都涉及了法則教學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需要堅持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教學觀,用辯證的觀點統領計算法則的教學。
一、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取舍教材中的“空白點”,適度概括法則
客觀地說,過去的教材中計算法則的語言表述過于縝密,抽象概括的過程過于集中,遠遠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中已經基本不再出現計算法則的結語。以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為例,教材中沒有一處關于除法計算方法的提示語,教材中呈現的只有主題插圖和已經“開好頭”的適度“留空”的豎式,同時呈現的還有卡通人物對話中提供的探索法則的線索。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和兩個練習,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進行了分散處理,最終仍然沒有給出計算法則的結語。
雖然計算法則被“化整為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計算法則被)“邊緣化”。因為數學學習不可能“去結論”。過去教材中的結語過全過多,灌輸痕跡太重,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法則,但是放棄對法則的概括也是錯誤的,適度的結語是掌握算法、指導完成計算所必需的。實際上,教材編者煞費苦心的編排已經指出了計算法則呈現的原則與方法,即:活動引路,提供線索,嘗試總結,完善結論。
精選優秀論文: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的數學課
數學這門學科,自古以來就被認為為是理性最強的學科,需要聰明的大腦和天賦才能學好的,其實不然,對于天真浪漫的小學生來講,他們接受各種文化知識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學好數學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分析,不論學生自身的因素還是學校、家庭環境對學生自身興趣的影響都與教師有直接關系,就像鄧爺爺曾說的:“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同樣,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關鍵也是在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呢?教師在學生學習中又處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淺見:
一、先從本身著手,讓學生喜歡上你,從而喜歡上你的.課。
作為教者本身來講,要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比如,師德修養,文體方面等等,讓學生從內心尊重你,要和學生結交成各方面的朋友,從而使他們喜歡你的同時,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F在很多教師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時,經?紤]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卻忽視了自身的素質要求,如果自身不修邊幅、口無遮攔的,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你,更不用說喜歡上你的課了。學生一開始就抵觸你,即使你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只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二、其次先要誘發興趣,通過游戲性活動,讓學生喜歡上你上的數學課。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智力開發的原動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是至關重要的。愉快的游戲能喚起學生的愉悅感,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并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導入新課時,根據教學內容,可選擇組織學生做數學游戲的方法,讓學生人人參加,能很快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100以內二位數加減二位數中,我讓一部分學生當作售貨員,一部分學生當作買東西的顧客,讓他們從實際出發,從一買一賣中得到樂趣,更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讓學生們懂得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關于小學數學優秀論文
數學學習中的反思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簡單的說就是對過去經歷的再認識,數學學習中的反思就是對原有學習經歷的回顧、重新思考。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一切知識最終都必須通過主體的建構活動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構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征。我國著名理學家朱熹早就提出了“學、問、思、辯、行”的學習模式,實踐證明,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提供給學生學習反思的機會,多關注學生的反思行為,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對學生來說終身受益。
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對學生學習的反思還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造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原因之一,小學生的反思行為大多數處于一種下意識的、不自覺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還不會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不知道該在什么時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有時只要學生稍微反思一下就能發現,并能獨立的加以更正。比如,抄錯數據、得出了不符實際的答案(小明的身高138分米;一共2.8人)等。原因之二,我們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反思對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水平的重要性,沒有及時去培養學生自覺反思的習慣。因此,教給學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是我們數學老師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務。現筆者根據數學學習過程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展開簡要論述,以期有更多的教師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反思,使我們的學生能在不斷反思中更有效地學習數學、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優秀論文
摘要:面對問題,人才會去思考,而處在情境中,則更有利于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要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連接。小學數學的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所掌握的知識上來進行,為學生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通過創設情境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課程改革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情境來展開教學,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意義;思路
一、引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所進行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創設情境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來設計適合學生能力發展的情境,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做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
二、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ㄒ唬┣榫辰虒W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概念性都較強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單純的通過教師的講解很難讓他們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過程會顯得比較枯燥,學生對數學很難產生學習的欲望。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展開對知識的探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對問題展開探究與創造。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將教材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分析,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從而去進行探究和學習,這是一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