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育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中學英語教育論文1
在新一輪的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開始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并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轉變學習方式,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單純依賴老師講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本研究擬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1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原則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teaching)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其理論基礎來自于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并不是按照教師預設的語言順序掌握語言的。他們認為人們掌握第二語言與掌握母語有著基本相同的順序,而且這一順序是不受外在教學影響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傳統的語法教學大綱費時低效,應該按照任務目標設計任務的大綱,所有活動圍繞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展開。Peter Skehan(1999)指出,任務型教學就是“在課堂上,采用讓學生去完成所給予的任務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使學習者)獲得接近自然的語言習得方式,使潛在的域際系統得到拓展”。
對于“任務”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闡述和側重。Long (1985)認為一項任務就是為自己或他人所做的無償的,或是為了得到某些回報的事情;Nunan(1989)將Long的任務稱為“目標性任務”或“真實世界的任務”,認為除了“目標性任務”還有“教育性任務”,后者是課堂內的活動,也許這類任務不大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Skehan(1999)對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定義為含有以下5個要素的活動:①任務以意義為主;②任務中要有問題需通過語言交際進行解決;③任務與真實世界的活動有類似之處;④首先要完成任務;⑤根據結果評估任務。
Ellis(20xx)則更加具體地從課堂教學與評價的角度提出了實施任務型教學的8個原則:確保適當的任務難度水平;每節課有明確的目標;使學生對于完成任務有明確的定位;確保學生在任務型課堂上積極主動;鼓勵學生敢于冒險;確保學生在完成任務時主要關注的是意義;提供給學生關注語言形式的機會;要求學生評價自己的能力表現與發展。
2 實驗設計
2.1 研究問題
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2.2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陜西省安康學院20xx級的兩個班的學生,一個班為實驗班,另一個班為對照班。兩個班每周四節課,教學時間為16周。授課內容為《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四冊。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基本相當,高考英語成績在80分至100分(總分150)之間。
2.3 研究工具
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和期末考試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對象為實驗班的學生。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有10個句子,主要涉及任務型教學法的效果,比如,“我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了”、“我的口語表達比以前更好”、“我完成任務的態度是積極嘗試,熱情投入”等。每個句子有“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個選項,這5個選項根據否定與肯定的不同程度定為1至5 分;第二部分是開放題,征求學生的意見。期末考試成績僅計算筆試卷面成績。
3 任務型教學實驗的具體實施
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匯并逐句翻譯,學生做筆記或回答老師提問。實驗班則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圍繞任務展開,學生按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并予以展示。
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按照Willis(1996)的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pre-task),要求學生課前搜集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內容,課上小組討論,然后由一名代表進行陳述或展示,為課文的學習做出必要的準備;然后是“任務環”階段(task cycle),學生細讀課文并回答課后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并由代表向全班陳述;最后是“語言聚焦”階段(language focus),針對課文中出現的特殊句式或重點詞匯,教師給予適當講解,輔之以練習,并就學習者在上一個階段的表現給予反饋。
與上述課堂學習任務類似,也為實驗班布置了其它課外學習任務,需要學生在完成準備后進行課堂展示。
以第二單元Section A《查理·卓別林》為例,課前要求學生搜集有關卓別林生平、藝術事業及愛情方面的材料或趣聞軼事,課上小組交流,然后每一小組推選代表進行匯報;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并回答課后問題,先由小組討論然后向全班陳述;最后由教師針對課文的難點或重點詞匯或句式做適當講解并答疑。
此外,課外學習任務包括:1)作文 My Favorite Actor;2)每一小組合唱一首英文歌曲。作文講評時,先由老師總結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然后進行小組交流互評。歌曲則需要學生在組長帶領下選擇合適的歌曲并為每一組員準備歌詞、mp3等材料,確定練習時間并于兩周后進行課堂展示。
4 實驗結果分析
4.1 統計結果
從問卷統計的結果看,學生對于任務型教學法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比率特別高,在85%以上,只有不到5%的學生選擇了“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從總體上來說,學生對于任務型教學給予了肯定。
從期末考試的成績分析,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為65.8,而對照班則為62.5,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說明任務型教學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積極影響。
4.2 問題討論
通過筆者的觀察,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
1)注意調動每一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筆者發現,一些小組總是由同一個人代表小組陳述,應設法改變這種狀況,讓每一個小組成員有機會開口,形成一個平等的氛圍。
2)應當繼續重視語法的學習。實施任務型教學并非反對語法教學,而是強調運用掌握的語言知識表達有意義的思想。Nunan(1989) 認為:人們廣泛地接受這樣一種觀點,要求學習者注意語言形式的課堂教學任務有其價值,語法也是進行語言交際必不可少的資源。因此,應當從詞匯講解、書面作業等方面督促學生重視語言的準確性。
中學英語教育論文2
由于學習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師資設備、教材教輔、教學方法等的不同,北京地區的城鄉中學英語教育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我國首都,北京出現的城鄉英語教育差異問題值得思考和探究。因此,筆者及所在小組針對北京地區城鄉高中英語教育差異進行細致研究。此次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城鄉英語教育差異的原因,認真總結該差異造成的影響,并提出建設性改進方案。希望通過此次研究,使城鄉教育不平衡問題得到更多重視,并找到更好的解決措施。
一、前言
1.研究背景及意義。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上教育環境的逐步改善,我國的英語教學正在逐步呈現現代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特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而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城鄉地區的英語教育差異更加突出。作為高考的主力科目,英語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于英語教學對教師、器材等條件要求較高,城鄉中學在英語教育上的差異十分明顯。北京市城區“名校熱”現象愈演愈烈,名校被追捧的同時,其背后的城鄉教育資源不均卻鮮有人關注;谶@一現狀,本課題以社會關注、人文關懷為出發點,以學術研究為途徑,立足于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對城鄉英語教育差異問題追根溯源。
本課題將以翔實的資料為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以期平衡教育資源;同時在調查過程中和成果發表后呼吁社會對該問題的關注。除此之外,學校也可將調研成果作為借鑒進行內部調整,在現有條件下不斷完善,提高本校競爭力;學生能夠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差距,探索更適合的學習方式和資源,通過自身努力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研究內容及方法。本次研究的主題為北京地區城鄉高中英語教育差異,研究地域為教育多樣化的北京。預計在城鄉各選定一所相同程度的高中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以高二、高三學生為重點研究對象。研究方式為實地調研、發放調查問卷、訪談、分析數據等。并將從學校設施、師資力量、學生來源及其英語學習狀況等方面對比城鄉中學英語教育差異。
二、實施過程
在定好主題和目標之后,我們小組就開始行動了。我們的調研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以下是我們的具體工作安排。
20xx年5月,我們查找書籍、文獻參考資料,確定參考資料目錄,采購書籍,全體隊員進行理論學習。20xx年6月,在認真地進行實地考察后,我們將密云二中和廣渠門中學的高二年級作為研究對象。聯系校領導以及教師,為后續工作順利進行做準備。20xx年6月,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主要針對文理兩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程度、初中所在學校、課上對教師及作業量滿意度、英語課程設置滿意度、有無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目的、學習方法、教學建議等進行調查了解。20xx年7月,我們分別向兩個樣本發放問卷;采訪校領導有關本校升學率、師資力量的滿意度、學術活動安排設置、教學方針等問題;隨機抽取同一樣本內文理兩班英語課進行旁聽、觀察以及體驗。同時,我們將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對比兩校在各個方面的差異,制成報告。小組內成員討論報告顯示內容和參考文獻,給出建議方案。至此第一部分調研完成。
20xx年8月,總結第一部分調研經驗,查找問題,商討并制定回訪方案。20xx年9月-10月,對部分學生進行回訪,記錄回訪情況。20xx年11-12月 根據資料撰寫論文、調研報告。20xx年1月-3月,聯系論文和報告的發表。
三、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
首先,我們針對這兩所學校的基本情況作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項目 密云二中(鄉) 廣渠門中學(城)
級別 北京市重點高中 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本升學率 75%名校14 96%名校5
文理比例(文/理) 2/12
使用教材出版社 外研社 人教版
教師性別比(女/男) =1 >1
師生配比 1/20*30-1/3*30
教師年齡段 30歲-50歲 About30
教師學歷 本科;研究生 研究生及以上
教輔 五三;專項書;周報;聽寫;隔天聽力;自制單詞書 五三;自制教輔
硬件設施 基本 完備
教師教學風格 因班而異 情緒飽滿,形象生動
課堂氣氛 輕松愉悅
上課方式 PPT; PPT,紙質資料,視頻資料
英語科量(?節/周) 6
英語活動 較少 經常
然后為了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全面性和準確性,我們對問卷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我們的問卷一共有19道題,問題涉及答卷者的硬件設施、教材版本、課程設置、學習途徑、課堂氛圍、學習動力、教輔教參、教師學歷、對教師授課的滿意程度、教師的教學風格等多個方面。我們分別在密云二中和廣渠門中學發放了340份和230份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共為500份。為了使問卷結果分析得更加專業和有效,我們小組成員自學了SPSS數據分析軟件,科學地分析了我們的調查結果。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城鄉中學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存在不同的差異。
1.硬件設施
表2調查 人數 所在學校的硬件設施(%)
內容 顯示器 擴音器 電影
放映室 報告廳 閉路電視 禮堂 階梯教室
城市 300 77.1 42.9 5.7 37.1 11.4 34.3 65.7
鄉村 200 100 50 10 55 45 20 70
由表2可知在硬件方面,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城鄉地區的硬件仍存在較大差異,城市地區的硬件水平明顯優于鄉村地區。而硬件水平的差異對城鄉學生的英語水平仍有較大的影響。
2.軟件設施
城鄉地區軟件設施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教學方式和學習途徑及動機三個方面。
(1)師資力量
表3
調查 人數 英語任課老師的年齡(%) 英語任課老師的學歷(%)
內容 20-35 36-45 46-55 大學本科 碩士 博士以上學歷 不知道
城市 300 14.3 85.7 0 11.4 8.6 22.9 57.1
鄉村 200 60 30 10 30 20 0 50
表4
調查 人數 溝通提問滿意度(%) 教育質量滿意度(%)
內容 非常
滿意 較為
滿意 一般
滿意 非常
滿意 較為
滿意 一般
滿意
城市 300 31.4 45.7 22.9 42.9 42.9 14.3
鄉村 200 65 30 5 70 25 5
在師資力量方面,由表3、表4可知,城市地區的教師隊伍平均年齡低于鄉村地區,平均學歷高于鄉村地區。在理論上講,城市地區的師資力量優于鄉村地區。
(2)教學方式
表5
調查 人數 英語任課老師的側重點(%) 英語任課老師的教學態度(%)
內容 句子
賞析 課文
主旨 背景
常識 其他 友好 嚴肅 嚴謹 輕松 懈怠
城市 300 42.9 68.6 8.6 8.6 20 40 60 0 5.7
鄉村 200 65 35 25 15 70 10 15 55 0
表6
調查 人數 所在學校英語課程學習方式(%)
內容 PPT 播放視頻 聽讀 跟讀 小組討論 課堂提問 presentation 其他
城市 300 60 2.9 31.4 5.7 25.7 40 8.6 8.6
鄉村 200 60 10 65 50 45 50 10 0
在教學方式方面,由表5、表6可知,鄉村中學教師更側重句子分析詳細、教學態度友好、教學氛圍輕松;城市中學教師更側重課文主旨賞析、教學態度嚴謹、教學氛圍嚴肅。在講課方式方面,城鄉中學都以講解ppt為主要授課方式,但鄉村的課堂提問高于城市,說明鄉村的師生交流相比城市更多。因此,在我們設置對教師溝通提問滿意度及教學質量滿意度的提問中,由圖表可以看出,鄉村中學的學生對教師的溝通提問滿意度和教學質量滿意度更高。
(3)學習途徑及動機
表7
調查 人數 所在學校指定的課外英語讀物(%)
內容 無指定書目 老師自定選段 原版英語文學 期刊篇目 其他
城市 300 57.1 25.7 14.3 0 2.9
鄉村 200 30 30 15 20 5
表8
調查 人數 所在學校的課外活動(%)
內容 無 英語
會話角 英語
圖書角 英語演講類比賽 英語翻譯勒比賽 其他
城市 300 25.7 25.7 54.3 8.6 5.7 5.7
鄉村 200 60 20 20 35 20 10
在學習途徑方面,由表7可以看出,城鄉中學的教材使用基本相同,在教輔的使用上,城市地區主要用五三模擬,更注重聽說讀寫專項訓練。課外英語學習方面,城市地區的活動相較于農村地區更加豐富,但比較專業的類似在演講和翻譯比賽的舉辦方面,農村地區則更多。而在課外英語讀物方面,農村地區的教師給學生的建議較多,但城市地區的閱讀資源則更加豐富,由表8可知,城市地區學校54.3%的班級都設有英語圖書角。而在學習動機方面,城鄉地區學生的主要學習動機是成績,而以成績為學習動機的學生成績也大多很優秀。而在密云二中的數據中,我們還得到一個有意思的發現,就是知道教師學歷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往往比不知道的學生成績更好,可見教師的學歷對學生有一定的激勵的作用。
四、結論
其實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城市中學和鄉村中學雖然在硬件和軟件設施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城鄉地區的英語教學卻各有特色,因此他們的成績總體差異不大。城市地區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都優于農村地區,因此城市地區應該發揮它的優勢,增強教學特色,加大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活躍交流氛圍。農村地區在硬軟件上與城市地區有一定的差異,因此農村中學應努力建設硬件設備,提供軟件實力,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特色。同時,農村地區也應該努力發揮他們學校的辦學特色,借助地方學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注重本校課程的開發研究,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另外,農村地區的學校也要注重本地人才隊伍的建設。
最后,我們也希望政府可以在正視城鄉英語教育差異的基礎上,針對其背后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資,提高農村地區的教學環境,建立農村中學教育資源的投入保障機制。希望在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城鄉教學差異會逐漸縮小,城鄉中學可以優良競爭,齊頭并進,共同發展!
中學英語教育論文3
1.母語思維對中學英語教育的影響
1.1對中學英語詞匯的影響
漢語和英語是不同的語種,中國漢語博大精深,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影響,英語現在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之一,而詞匯則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單位,是語言的核心,然而漢語和英語中的很多詞匯并不是相對應的,但由于母語思維的負遷移影響導致很多中學生就會認為可以直接將漢語轉換為英語,這樣就出現了中國式英語,比如,漢語“看書”英語的正確表達方法應該是“readabook”,但很多學生就會寫成“lookabook”;或者漢語“跑車”,英語的正確表達方式應該是“sportscar”,而學生們則寫成“runcar”。這些錯誤都是在母語思維的影響下形成的,這種錯誤雖然低級但是卻很普遍。
1.2對中學英語閱讀的影響
漢語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聲調,也就是ā、á、ǎ、à,在漢語交流的過程中只要能準確的發好這四個聲調,就能完整的說出一句話,但英語則分為降調、升調、降升調和升降調四種語調,在用英語交流的時候根據態度或者情感的不同語調也會隨之變化,所以很多人都說英語是一種語調語言,例如,“—Doyouwantayellowshirt?—No,aredshirt.”一般來說這句話的語調應該是在句末加重,但是為了突出顏色,所以要在“red”加重語調。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困難和復雜的,而在英語教育學習中的英語閱讀則占據著重要位置。閱讀能力的好壞往往關乎著整個英語考試的成敗,英語閱讀要求中學生只有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重新創造出新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中學生的英語教學中,要在重視英語知識技能傳授的基礎上注意母語思維帶來的負遷移影響,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1.3對中學英語寫作的影響
通過很多調查實驗得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習慣用漢語的表達習慣進行翻譯式寫作,從而產生中國式英語。換種方式來說就是,在英語寫作中,將母語思維中語法、詞匯運用進來是現在中學生中最常見的現象,尤其對那些英語水平較差的人來說更是普遍,所以母語思維對于中學生英語寫作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影響,這種現象的產生降低了中學生英語寫作成績,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例如,學生在寫作中要寫出“自從上次見面之后,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面了!边@句話,很多學生就會寫成“Ithavealongtimesincelasttimewemet.”正確的表達方式則應該是“Ithasbeenalongtimesincewelasttimewemet.”從這個例子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母語思維對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有著極其大的負面影響。
2.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下的今天,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中學生的英語教育都極其重視,但因母語思維的負遷移影響,不管是在英語詞匯、英語閱讀還是在英語寫作方面都有著重大影響,而這種影響直接導致了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所以母語思維對英語的影響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因此本文就針對母語思維對英語教學方面的負遷移影響進行了淺析,但在解決對策和母語思維對英語的正遷移方面沒有提出有效建議,這也是本文所存在的局限,但之后會進行更深入的課題探究。希望未來的中學生可以提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努力摒棄母語思維帶來的影響,使自己的英語能力可以有明顯的進步。
中學英語教育母語思維研究的論文
1.母語思維對中學英語教育的影響
1.1對中學英語詞匯的影響
漢語和英語是不同的語種,中國漢語博大精深,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影響,英語現在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之一,而詞匯則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單位,是語言的核心,然而漢語和英語中的很多詞匯并不是相對應的,但由于母語思維的負遷移影響導致很多中學生就會認為可以直接將漢語轉換為英語,這樣就出現了中國式英語,比如,漢語“看書”英語的正確表達方法應該是“readabook”,但很多學生就會寫成“lookabook”;或者漢語“跑車”,英語的正確表達方式應該是“sportscar”,而學生們則寫成“runcar”。這些錯誤都是在母語思維的`影響下形成的,這種錯誤雖然低級但是卻很普遍。
1.2對中學英語閱讀的影響
漢語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聲調,也就是ā、á、ǎ、à,在漢語交流的過程中只要能準確的發好這四個聲調,就能完整的說出一句話,但英語則分為降調、升調、降升調和升降調四種語調,在用英語交流的時候根據態度或者情感的不同語調也會隨之變化,所以很多人都說英語是一種語調語言,例如,“—Doyouwantayellowshirt?—No,aredshirt.”一般來說這句話的語調應該是在句末加重,但是為了突出顏色,所以要在“red”加重語調。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困難和復雜的,而在英語教育學習中的英語閱讀則占據著重要位置。閱讀能力的好壞往往關乎著整個英語考試的成敗,英語閱讀要求中學生只有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重新創造出新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中學生的英語教學中,要在重視英語知識技能傳授的基礎上注意母語思維帶來的負遷移影響,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淺談以實踐為中心的中學英語教育論文
摘要:在中學英語教育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并不太重視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本篇文章將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以實踐為中心的中學英語教育。
關鍵詞實踐:中心;中學英語教育
中學英語教育在新課改的提倡之下,逐漸開始改善學生啞巴英語的狀況,但是仍舊有很多教師格外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強調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做題能力,而忽略了英語的實際應用。學好一門外語,最忌諱的事情就是學而不用。對于很多學生來講,單詞、詞組以及基礎的語法知識已經掌握了很多,但并不能靈活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有一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自信心備受打擊,很少愿意開口講英語,總是一而再地認為自己英語水平很低。語言之間是相通的,在中學英語教育中應該多加重視學生英語的實踐能力。學英語的最終目的并不在于應付各類考試,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流利地用英文進行交流溝通。之前已經有文章研究過這個課題,但大多數主要圍繞聽說實踐為中心。那么,本篇文章將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以實踐為中心的中學英語教育。
一、給耳朵增添點營養
聽力這類題型在考試中所設置的比重越來越重,難度也逐漸增大。首先教師應該在課程安排中增大聽力課的比例。聽力想要得到高分,只能多聽反復聽。在課程中,教師應該訓練學生學會抓關鍵詞與學會速記。關鍵詞往往是考試題目的答案,主要是訓練學生能否在短時間內準確掌握關鍵詞。例如: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the University Studio。I’d like to guide you all the way in the amazing park and share the wonderful moments with you。通過其中的“guide,park”,從中我們可以推斷出說話者的身份應該是一名導游。其次教師在平時講解單詞時,應該讓學生多聽單詞的發音。在英文單詞中與漢語字詞一樣會出現同音字詞,辨別的方法是需要將單詞放在具體的句中去理解。但是在聽句子時,應該幫助學生學會劃分意群,通過意群來快速理解掌握句子的含義。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聽,再多的訓練也很難幫助學生形成句子的整體性。中學英語聽力是基礎的簡單句子,應該督促學生打好基礎,能夠應對以后學習中將會出現的復雜長難句。最后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堅持聽力訓練,可以適當地拓展聽力的范圍。練習聽力是學習英語的基本功,需要日積月累的訓練,只有多聽多練,才能有助于口語的發展。教師可以與同學分享一些免費學英語的網站,例如可可學英語、每日英語聽力、BBC系列紀錄片等等,也可以在課堂中與同學們分享一些英語歌曲、英語視頻,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中學英語教育改革的論文
一、中學英語改革的重要性
1.1國家對人才的需要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來就一直在向國際化發展,參加國際經濟貿易,國際文化交流以及越來越多的國際體育活動等處處都需要英語人才。在目前中文在國際上還不是非常普及的情形下,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是我們與其他國家和世界人民交流的基本工具。如果我們國家沒有一批優秀的英語人才,勢必會影響未來與國際間的交流,影響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在這種趨勢下,英語改革勢在必行。
1.2適應社會潮流的需要
未來社會的發展潮流處處需要英語能力。一方面隨著交通工具的變革,世界正處于一個快速融合的階段,未來社會不像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地域聯系緊密,未來社會人們的活動不再主要以任何一個國家為范圍而更加面向世界。這要求我國的青少年學好英語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潮流;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的應用需要英語解讀,當前社會已經有很多國外的產品在我國人們生活中得到普遍應用,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外科技產品引進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對這些產品的使用需要英語能力解讀相應的操作。例如計算機系統方面都是用的英文,如果不懂英語,就無法解讀計算機系統。
1.3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國傳統教育注重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加強了對整體社會和諧的關注,對未來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無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差,綜合素質低。為了適應素質教育改革,對中學英語教育的改革不可避免。
農村中學英語教育的現狀及反思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型和信息化的時代,國力的競爭就是知識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國家與國家的交流更多,英語就顯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受到良好的英語啟蒙教育。然而目前我們廣大農村中學的教學設備,教師現狀以及學生現狀都存在著很大問題,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見、所感和所思:
一、農村中學師資的現狀
隨著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英語教學必將對英語教師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的整體素質在教學質量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農村中學部分英語教師教育理念沒有更新,不能按新課程標準要求組織教學,沒有新穎的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過分強調學生的有意識記,過分重視詞匯和語法規則的講解和背誦,忽視鼓勵學生,使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是農村中學生英語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另外,農村有的學校除了比以往多個錄音機外,上課還是一本書,一張口,一支筆的舊模式,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跟不上潮流,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農村中學學生的現狀
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盡管教育部要求“2002年秋季,各地鄉鎮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钡寝r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小學有正規的英語教學;有的小學英語被當成了副科,教學流于形式;有的小學英語教師素質不高,導致學生的發音、口語交際能力很差。由于這些學生在啟蒙階段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造成學習基礎不扎實,思維不活躍,不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也不能認真復習。甚至有的學生在進入初中時,就已經對英語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大量的生詞、短語、句型有待學生記憶,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不會音標或知之甚少,記單詞常常借助漢語或拼音、死記硬背,“有口無心”聽不懂、說不出。單詞記不住,詞匯量跟不上,直接導致句型、文章看不懂。
中學英語教育學科目標探討論文
摘要:目前,中國教育對英語學科有很高的要求,中小學英語教育在學生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迎合學生發展需要以及未來的職業需要等,我們需要教育影響更長遠,學生接受程度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因此,中小學英語教育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被更好地執行。
關鍵詞:英語學科教學;英語教學;中小學教育
一、英語學科教育目的
英語在我國是一門主要的外語,其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這是英語教學的始點和終點,也是我們英語教學的總體理念。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中,說的難度最大,因為涉及到學生們是否愿意用英語表達想法,孩子能否學好英語,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取決很大程度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相關。通過教學環節,課外活動,集體活動等等來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進來許多省份的高考紛紛對英語考試做出改革,將口語化分為考試的一部分,計入高考總分。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實際英語水平。
二、當前英語教育課課程標準改革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迅速和經濟建設穩步上升,這要求國民對英語這門世界通用語言更加精通。中小學英語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英語基礎時段,教學既考慮學生心智和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學生未來的畢業生就業、升學和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也與英語水平緊密相關,中小學外語教育具有多層次的人文和社會意義。大多數高考生會選擇英語作為高考的外語科目。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有其關鍵性的目的是:首先外語教育教學理念有所改變,課程的設置和內容具有時代意義、基礎性并且可選擇的;課程目標體系不應死板,英語教育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地區對策不同;課程評價體系最好更加多元化,具有開放性,評價應成為英語教學的有機環節;規范的英語教材及豐富的課程資源體系都需要被建立以,以上來保證英語課程的順利實施。根據普通高中課程總體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礎上,特制訂本標準。其規定了課程性質:語言是人類獨特且十分重要的進行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同事也是因為語言人們才可以參加社會活動。語言對人類發展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現今的生活和經濟活動逐漸邁向全球一體化,掌握一門外語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英語。我國英語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重視學生的共同基礎,構建合理發展平臺,全力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以便將來的升學、就業和終身進修創造更好的語言條件,并使他們具備作為地球村村民的基本語言素質。
英語教育中學生掉隊的成因論文
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學生來說,都懷有一股好奇心,學習的興趣高漲。但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內容的增加,教材難度的增大,農村中學英語學習掉隊者越來越多。本文從環境的影響、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教材、學習方法、學生的性格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其成因。
一、環境影響
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苯逃睦韺W的調查研究表明:家庭環境與學生的學習愿望和興趣有直接的相關如果父母對其子女的英語學習較關心,與子女關系融洽,且家庭內英語氣氛較濃,那么,子女往往對英語有較高的愿望和興趣,反之亦然。
特別是農村中學,學生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忙于農活,對子女的學習情況很少過問,任其自然發展,有的家庭把教育問題都依賴于學校,放松了家庭教育。
有的家長素質低,自己無法輔導孩子學習,孩子回來后,又讓他們干這干那,無暇去看書學習。有的家長受傳統的思想影響,認為在生產和生活中用不上英語,學了也無用,因此不支持學生學英語,加之,學生也受傳統的英語"難學"的思想影響,也不愿學英語。
有的家長甚至認為讓子女初中畢業就算了。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家長比較重視,他們看到知識有用,也看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方法。
二、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師資不足。某些農村由于地點偏僻,條件艱苦,英語教師不足,質量滯后,兼課,代課現象相當嚴重,非英語專業的教師一方面缺乏英語教學理論,難以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由于師資缺,教室少,因而大多是"大班"學習。班級里學生人數太多,差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