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校園黑板報專題資料:
“書”這個字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讀書,因為書給予了我們知識讓我們從懵懂無知的小孩子搖身一變,成了會認字,會做人,會思考的少年,臉上永遠蕩漾著歡樂和幸福。而成年,依舊遙遠,我堅信,書會伴著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無論天南海北。
因為兒時對書的好奇,所以讓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兒時,我就愛捧著一本書走走停停,雖然不一定每個字都認識,不一定能把每一句話參詳,但我還是不知疲倦的看著,看著……
到了二三年級時,我認識得字更多了,所以,我更加熱衷于讀書,甚至有點兒走火入魔,我知道,我將來一定離不開它了,它讓我快樂,讓我感動。我曾經想過,我為什么會這樣癡迷于它?雖然,我知道,那永遠也不會有答案……
或許,我是在享受看書的過程吧,它帶我來到仙境,那里沒有爭斗,沒有吵鬧,沒有人與人的勾心斗角。那里只有快樂,在哪兒,可以聽小鳥啁啾,小雨呢喃?梢钥窗倩幤G,樹木茂盛,那兒是幅美麗的畫,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而且永遠都不會凋零。
它也能帶我去冒險,體驗提心吊膽的感受,情節峰回路轉更使我始料不及。
它給予我知識,開闊我的視野,讓我再書里展翅飛翔,一切的一切,讓我更加感激這位朋友。
在雨中,我們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是書伴隨我們成長,寂寞時,是它陪伴在我的身旁,難過時,是它幫我分擔痛苦。我愛讀書時的快樂和輕松,所以,請讓我大聲說一句:“讀書的感覺好!!”
為什么要讀書呢?有些同學會回答:“為了應付語文老師的作業。”那就錯了,其實讀書是一種非常快樂的事情,只是自己沒有去做而已。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猶太人在《圣經》上滴幾滴蜂蜜,讓孩子去吻《圣經》,同時去啟發孩子,書的滋味兒像蜂蜜一樣甜。而我讀書品到的滋味兒則是多種多樣的。
讀書的滋味兒是甜的。從第一次捧起《安徒生童話》,那一個個生靈活潑的文字,使我感覺到了人間的真、善、美、丑。到戴著近視眼鏡,看放在膝蓋上的《紅樓夢》,那一行行深奧的語句,讓我體會到了林黛玉這個內心豐富而生活枯燥的姑娘對賈寶玉的癡愛、對生活的絕望。她的詩稿與詩絹字字句句充滿了悲痛,而絲毫沒看見薛寶衩的得意。讀到這里,我也體會到了作者曹雪芹對生活的熱愛。
讀書的滋味兒是令人如癡如醉的。特別是唐詩宋詞,雖然有的一知半解,有的還是不大懂,但是隨著押韻,那瑯瑯上口的感覺令我仿佛在神秘的大自然中遨游。朱熹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中,體會到春日的艷麗;高駢的“水晶簾動微風起,滿墻薔薇一院香”中,感受到山亭里夏天素雅的一角……讀詩的感覺就是那么令人回味無窮。
讀書的滋味兒是清淡的,和冰心的散文一樣。故事雖平常,但描寫得非常爽心。好似春風柔柔地一吹,在你心里留下一圈淡淡的漣漪。
讀書的滋味兒很復雜。讀《三國演義》,你會為“桃園三結義”而感悟到“有緣千里來相會”,會為劉備的憨厚而感動,也會為他的“三顧茅廬”而贊嘆……那種“自古出英雄”的感受蕩氣回腸般地縈繞心間。
讀書的滋味兒更是苦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苦讀者心靈的真實寫照。
讀書的滋味兒多種多樣。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融入大腦的感覺是任何詞語都表達不出來的。也有感動: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會為文中的保爾·科察金的失明而憐憫;讀罷高爾基的《童年》,則有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我們的今天和文中的“我”簡直是云泥之別;讀了《茶花女》,只覺得鼻子一酸,落下幾滴眼淚。
如果說讀書的人是傻子,為了品味到讀書絕美的味道,我甘愿做這樣的傻子。
捧起書,千萬種滋味涌上心頭。那沉浸在濃濃書香中的我,此時只有一種滋味兒:讀書的感覺,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