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的由來
民族共同語是民族內部共同用來交際的語言,是識別一個獨立民族的主要標志之一。
漢民族共同語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時期就產生了。當時的民族共同語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黃河流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語言就是雅言。漢代的民族共同語叫“通語”。唐宋時期,人們寫文章、作詩詞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國家頒布的讀音)。明清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官話”。民國時期漢民族共同語叫“國語”。新中國成立后的漢民族共同語叫“普通話”。
普通話的作用
如果我們大家都學普通話,用普通話與大家交流,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那么普通話就是我們友誼的橋梁。
普通話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如果,你到外地去,大家對你說的都是方言,你一句也聽不懂,這時,普通話就該挺身而出了,用它來解決溝通上的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了。普通話還是一種對長輩很尊敬的語言,使長輩聽了容易聽懂,否則你很容易被認為不尊敬長輩。
普通話的笑話
一個方言土音很重的外地人,在市區迷了路,見一個斯文的小姐走過來,便迎上去問:"兔子(同志),親吻(請問)一下......"話還沒說完,小姐便氣得滿臉通紅。
一南方人來到北京一家小吃店,對女服務員說:"睡覺一晚(水餃一碗)多少錢?"服務員一聽,神色大變,尖聲道:"流氓!"南方人一聽,說:"才六毛,便宜,來一晚(碗)。"
有一對農民兄妹用板車拉著小麥到市場去賣,一個南方人來到他們兄妹跟前,問:"大哥,你的小妹(小麥)怎么賣呀?"大哥氣得額頭上青筋暴突。
牛老伯在大聲叫賣:"賣月餅了,四塊錢十個。"很多人都圍上去買這"便宜"月餅,到付錢時,才明白老伯的月餅是十塊錢四個。
一個莆田老太在路邊賣甘蔗,一輛客車停下來,車上一位外地人來到老太攤前買甘蔗,剛稱好甘蔗,還沒付錢,車子發動了。老太催促道:"快點,你錢給我,我嫁(蔗)給你。"外地人嚇得連甘蔗也沒拿,飛快地上了車。
普通話,真奇妙,
心相印,話相通.
平翹音,要分清,
外鄉人,別擔心.
普通話,友誼橋,
全在你我嘴里邊.
人人都說普通話,
四海一家語相連.
規范字,從小練,
志須定,心要靜.
仔細看,認真寫,
有節奏,求呼應.
用筆靈,講造型,
意境深,明氣韻.
既悅目,又賞心,
一筆一畫皆生命.
普通話,規范字,
奔向社會喜多多.
牢記要領,持之以恒,
勤學苦練,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