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教學反思
《給予樹》教學反思
《給予樹》是一篇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主題。在本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我預計讓學生掌握生字詞,并初步理解“給予”和“給予樹”的意義。
我以圣誕音樂和圣誕圖片引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大家踴躍談論關于圣誕的知識,我總結:圣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12月24日是圣誕前夕,又稱平安夜,在這天晚上傳說圣誕老人會從煙囪爬到房里給小朋友們送禮物。圣誕節相當于中國的春節。
一開始,我叫學生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生字,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這個環節學生自己出現了齊讀現象,我未能及時制止,使得后進生沒能真正練習到初讀課文。
生字詞教學,我把生詞結合拼音投影出來,首先叫學生個別讀,然后糾正讀音,然后再開火車讀。把這些詞讀完一遍后把拼音去掉,考察學生當場掌握的能力。也采取開火車讀的方式。掌握詞語后,為了讓學生有運用詞語的能力以及熟悉課文,我把含有生詞的文中句子投影出來,叫學生讀,讀完糾正錯別字,以及大致糾正讀的語氣。其中要學生填“____的祝福”和“_____的微笑”,考察形容詞的運用。結合上下文要學生理解“沉默不語”和“如愿以償”兩個詞的意思,為理解課文打下鋪墊。對于寫字的輔導,我特別指導了“裕”的寫法,從結構指導寫,從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有衣穿,有谷吃,代表不愁吃穿,生活富裕。然后叫學生用 “寬闊”、“寬敞”、“寬裕”三個詞填空,考察學生辨別詞語的能力,并進一步掌握“寬裕”的用法。我還叫學生區別“買、賣”、“即、既”兩組形近字,并以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的方式考察字掌握的程度,以及增加課文的熟悉度。
初讀課文環節,課文有五段,我叫每個組各讀一段,最后一段跟老師一齊讀。讀的時候叫學生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每組讀完的時候,我都會糾正一些明顯的錯字、漏字的情況。學生講課文大概內容的時候,我直到學生要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學生開始不怎么會說,有些人照著課文讀,我提醒他們抓主要的說,并提示,比如時間,我們可以在課文第二段找到時間:圣誕節前夕。后來學生就陸續把故事大概說完整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用媽媽給的二十美元買了一些棒棒糖送給家人,還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陌生的小女孩。了解了課文大概內容,我問學生,課文中,金吉婭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多學生都能說到有愛心、善良等詞。我提醒他們,課文最后一段就描述了金吉婭是個怎樣的人。
本來我還設計了叫學生讀第四段,并說一說金吉婭做了件什么事情,從這件事中理解什么是“給予”。還從第四段找到描寫“給予樹”的句子,說一說,什么是“給予樹”。我設計的提問是這樣的:
師: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是“給予樹”嗎?從文中找到描寫“給予樹”的句子。
“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我們可以想象,“給予樹”是這樣一棵樹,是圣誕節的時候,援助中心放在商場的。樹上放了卡片。
師:你們知道這些卡片是什么人寫的嗎?從課文哪里可以看出來?
窮人、什么都沒有的人。從課文里金吉婭說的話可以看出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
師:通過這棵“給予樹”我們可以幫助這些什么都沒有的人。我們可以怎么幫他們呢?看看金吉婭是怎么做的。
“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給予樹”嗎?
奉獻愛心的樹,又可以叫“愛心樹“。
通過回答以上的問題,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明白課文的題眼,以及明白課文的主題是“愛“。
完成以上任務后,再叫學生齊讀。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由于時間沒掌握好,對“給予”和“給予樹”的理解沒能夠完成。
《給予樹》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熏染學生的審美。
二、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給予”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給予”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課前已經讓學生收集了許多關于圣誕節的資料,在第一課時進行了處理,教讓學生了解圣誕節,感受圣誕節的快樂氣氛。公開課上,我以圣誕節開頭,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盡快將學生帶入情境,了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的意義,同時我的板書設計就是一棵圣誕樹,在圣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這幾個關鍵詞。課中,我還設計了朗讀小女孩的心愿卡的環節,目的都是為了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文本,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精讀課文,感悟人物情感。
在這堂課上,我是從“沉默不語”這個詞入手,引導學生們讀課文,發現媽媽心情變化。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本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金吉婭美好的心靈。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1、從母親的心情變化 一讀“給予”
我抓住重點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統領了課文的前三自然段。用一個問題“金吉婭為什么會沉默不語”,引導學生找到了媽媽的情感變化:先是擔心,而后又生氣。為學習下文埋下了伏筆。金吉婭在家境困難的情況下,用給哥哥姐姐買禮物的錢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盡管她知道她這么做,可能會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但她還是這么做了,初步顯示出了她的善良。媽媽的心情變化,在文章里起到了襯托的作用。
2、從人物言行 二讀“給予”
這里的人物有兩個,一是金吉婭。第四自然段的教學,我抓住金吉婭說的最后一句話,重點理解“得到許多禮物”和“什么都沒有”,通過理解、想象、朗讀,來走進金吉婭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第二個人物是媽媽。通過“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動作,來體會此時媽媽的激動以及對金吉婭舉動的贊許。最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揭示中心的句子,“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這個環節,我沒有過多讓學生談理解,重點放在了引讀上,希望學生能在讀中充分感悟。
(三)品讀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愛心和善良品質。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設身處地的想象和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感悟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1、在理解“沉默不語”時,問學生:你在什么時候會沉默不語?
2、在聽了小女孩的心愿卡以后,我問學生:此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3、在金吉婭一家和小女孩進行對比時,我提問:哥哥姐姐會送哪些禮物給金吉婭?
4、這個小女孩讓你想到了另外一個小女孩,她是誰?
5、想象金吉婭買洋娃娃的情景。
這些想象有力的推動了教學的進行,加深了學生的感悟,為教學最后的情感升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有目的的朗讀訓練,在教學的最后,我引導學生說說“在你心里,給予還是什么”時,學生的理解和回答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如果不是時間關系,我相信他們能說出更精彩的內容。
四、反思和不足
反思這節課,整體比較順利,教學的目標也基本達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學生關于圣誕節的資料,處理得不夠精煉。我的本意是要他們說出送禮物表達祝福,但學生說的有些離題了。今后應多指導學生如何處理信息,從中抽取與學習任務有關的內容。
2、朗讀訓練還是不夠,關于媽媽的心情變化的句子讀得略少。
3、時間沒有控制好,有點前松后緊,使得最后的高潮環節沒有充分展開。
【給予樹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給予樹》教學反思07-28
給予樹教學反思范文07-21
《給予樹》教學反思2篇11-28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7-18
小學三年級給予樹的教學反思07-23
小學三年級《給予樹》教學反思07-25
小學三年級語文《給予樹》教學反思04-05
小學語文《給予樹》說課稿06-10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