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下面是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文《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一)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描寫的是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是敘事抒情散文。我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讀中啟發想象,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學法和寫作方法由學生自己發現。
1、多種形式的讀。
如在課文結束時,我這樣引導: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學生的感情達到了高潮。這樣讓他們在體會課文的基礎上去感受當時的情景,讀出自己的感受,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是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
2、讀寫結合,深刻領悟。
在學完第三部分后,我讓學生看一下,這三個部分在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異同。通過比較,學生們發現了這三個段落的結構相同:開頭都是祈使句勸蔚朝鮮人民不要再送,中間都是具體的事例,結尾都是直接表達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問句。并通過反問句、陳述句的朗讀比較,懂得反問句的好處。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付出血的代價。教學至此,還是不夠的,我接著引導:難道志愿軍叔叔都沒有作出犧牲嗎?學生不但引用了書上的例子,還大量引用了課外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課后小練筆。
如果能在多種形式朗讀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背誦,效果會更好。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二)
《再見了,親人》一課節選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紀實文學《依依惜別的深情》。文章以道別語“再見了,親人”做為題目,可見全文是以寫離情別意為主,表達了中朝兩國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誼。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引導學生圖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在掌握生字詞,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我設計了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談話導入;
二、鼓勵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自主確定本課時的學習目標(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2、領悟課文表達方式;3、體悟文章思想感情。),并以板書形式將學習目標題于黑板右上角,時刻提醒學生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認真努力學習;
三、接下來我帶著學生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志愿軍和大娘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因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親人,為后邊體會情感埋下伏筆;
四、研讀課文
1、從典型事件入手,感知情感。
“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之一。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
我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憶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贊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
2、細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個故事組成。作者選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主題。由于課文的前三段的結構與表現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學中我對第一段做了詳細的講解與指導。設計“志愿軍戰士與大娘話別時追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等問題,讓學生了解志愿軍與大娘告別時,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經幾夜沒合眼,給志愿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中,冒著炮火給志愿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家里休養的志愿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這樣寫的目的在于體現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表現了這種感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接著,讓學生自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二、三自然段,使之具體體會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志愿軍的深情,以及大嫂為了給志愿軍挖野菜而致殘,付出了多么高的代價,從而受到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深厚情感。
在教學中,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利用文本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是培養人云亦云的聽眾。
3、品味詞句,體會情感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雪中送炭”“失去了唯一的親人”,“跺”,“失去雙腿”,充分說明了說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朝鮮人民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同歸于盡”體現了小金花的媽媽痛恨敵人、熱愛志愿軍的感情;“噩耗”反襯小金花的剛強;“倒在血泊里”、“代價”說明朝鮮人民為志愿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以閱讀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愿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師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掀起了一段情感的高潮。教師不僅成為了學生閱讀的導師、課堂閱讀的組織者、促進者,也放下了身份和他們一起朗讀體會學習,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體驗”、“品味”、“感悟”還給了學生。
4、設計引讀,抒發情感
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欲望。此時,我設計引讀,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比如最后的三個自然段,就是這樣設計引讀的:作者以“親人”“土地”“火車”為載體,將志愿軍戰士對朝鮮親人的依依不舍和對朝鮮熱土的省省眷戀表達的淋漓盡致,身處這離別的瞬間,當列車緩緩開動,千言萬語匯做一句話——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三段“……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五、分層練習
六、總結本課表達方法:多種句式表達情感;虛實結合;直抒胸臆。
七、回看目標,在理解課文和領悟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學生深深體會到:中朝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從而完成第三個目標的學習。
在課堂上,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是1、我能將自己融入課文,以情感帶動學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如此,還有什么難點化解不了?2、“閱讀體驗互動鞏固”八字課模成功地服務于課堂教學?上У氖怯捎跁r間不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閱讀沒有在課堂上完成,實乃敗筆!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通用12篇)05-25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精選12篇)10-21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06-06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08-16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03-18
再苦再累說說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