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信》教學反思
一、從生活入手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共鳴
“生活即課堂,課堂即生活。”語文新課程標準將人們對語文課程資源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廣度,即生活與語文緊密結合。針對低年級學生認知的直觀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從生活實際入手,由一封信進行導課,引起學生共鳴。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隨文識字,寓教于樂
識字、寫字為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對于學生而言,所謂“生字”,是自己不認識的字。它既包括本課要認的字,還包括學生學過遺忘了的或課文中沒有選出的字。所以,讓學生自己找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或同學的'幫助自主解決,實際上是尊重學生的學情:同桌互查互糾,體現了合作的理念。
在認讀的過程中,通過品味漢字的文化內涵、歸類識字,體會形聲字的特點、感悟語氣詞的使用、以生字帶熟字、總結交流識字方法等形式活潑的、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識字環節,使學生不僅讀準了字音,記憶了字形,而且又回到文中,不著痕跡的通過讀句、讀文,借助讀傳達出了一種情感。實際上,在此,已經開始了閱讀教學的理解與感悟。
三、多形式朗讀、品味
閱讀是作者、文本、讀者之間進行的一場默默的交流。這里,教師以“讀”為主要手段,通過自讀、分角色讀、體味讀、表演讀等多種朗讀形式,深入淺出地引導著孩子們自信地說出自己個人的感受和想法,領悟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內容,并借助“讀”傳遞了出來。這就是一種閱讀的個性化感悟。相信孩子,就要給他們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悅。
凸顯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統一。在具體的內容和特定情景下,通過“讀”的品味,在單元文化主題的主線索下,悄然揭示本文的情感內涵——用心交往。這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但是,在這種感覺下,有一種緣自內心的關切。對于教者而言,這是滲透。
四、拓展文本,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將語言訓練有機切入文本教學之中。這樣,既為以后的作文教學做好了鋪墊,也是在利用教學的細節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得整個教學進入高潮,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正如贊科夫所說的那樣:“只有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學生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币虼,我抓住時機,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我還會給誰寫信?寫些什么?”孩子們的思路打開,續編出一句句可愛的詩文。例:“替春天給冬天寫,請你趕快下班吧,我要給人們送去溫暖。”“替春風給柳枝寫,趕快發芽吧,春姑娘來了!薄
由于時間的關系,拓展延伸時學生說的不過癮,因此下課后讓他們以文字形式表述出來,以彌補課上的不足。
【小學語文《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
小學的語文教學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