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反思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司基有這樣的名言:會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轉彎,不會思考的人則暈頭轉向。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突發事件。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我在教學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多種方法,使學生能輕松地理解課文并掌握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在“表演”中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有個學生站起來,做了“高舉雙手使勁往往下砸”的動作,還“哎!”了一聲,真是把司馬光“表演”得活靈活現。其他同學也不約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2、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課的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我問學生: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地口大水缸里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自己與主人公的比較,做新時代的司馬光,讓學生在了解安全知識的同時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3、新的嘗試。
記得以前,每次教學完《司馬光》后,我總是在拓展延伸階段問:你還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此問題一經拋出,小朋友們便嘰嘰喳喳地連比帶劃談論開了。可,每次在班上匯報交流時,小朋友們的臉上便會被沮喪之情籠罩著。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孩子年紀小,思維較單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馬光的"砸缸"作比較,還是遜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喪嗎,連老師也覺得異常掃興!
這次,我再教《司馬光》一文時,大膽作了新的嘗試。我設計了3個安全知識讓學生說出解決的辦法!真沒想到不讓"小司馬光"繼續"缸"后,反而涌現了更多機智勇敢的小司馬光!
4、板書設計新穎。
我特別畫了一口大大的、會被砸壞的“缸”,讓學生在砸缸的過程中體會當時司馬光救人時的氣氛,并且達到熟悉課文的目的'。
5、同學積極配合,課堂氣氛較活躍。
不足有:其一,今天我早早來到學校,因為要安裝課件,可是一直到快上課也還是沒辦法,好在后來謝玄老師幫我把辦公室的主機換過來,才得以正常上課,但是自己的情緒也多少受到了影響,尤其讓領導和老師們等實在不好意思!怪自己準備不充分!
其二,整節課安排有些緊湊,閱讀提示中問題和時間的安排上有欠妥當!忽略了可以延展的環節。
其三,開始的生字認讀環節可以省略,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品讀課文!
最后,感謝大家的聽課,也真的希望老師們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更進一步!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