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范文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學中能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本課的教學要求是: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否則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教學本文時,我指導學生先從看圖入手,揭示課題,并就題設疑:猴子是怎樣種果樹的?結果怎么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課課文。要提示學生正音,比如說“櫻”是后鼻音;“耐”的聲母是n,不要讀成lai.在學生基本讀通、讀順課文后,再讓學生回答前面的'問題,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當教學課文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了解猴子種果樹的經過和結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沒有主見,到頭來什么事都辦不成的道理。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時,要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后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認為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要以扶為主,提出問題: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烏鴉是怎么對猴子說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讓學生先讀,再讓他們思考,學生在讀完后,都積極地進行思考,我發現他們個個都搶著回答問題,只是在回答的過程中,個別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還比較差,但是其他學生能及時地給予理更正。本文中有三句農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對這三句農諺的理解學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說,用自己的感覺去理解。
教學時抓住動物的特點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懂得做事要有主見、有耐心。以導“說”、導“演”、導“讀”、導“疑”的過程來讓學生學習本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猴子急于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情態,同時注意讀出三種鳥的語言個性。
在學習過程中,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猴子的評價可以多元化。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讓學生以這個寓言故事來教育自己,使自己不會犯小猴子的錯誤。
【小學語文《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范文12-02
小學語文《歡慶》的教學反思范文12-21
小學語文寒號鳥教師教學反思范文12-03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