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組織比賽》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統計部分內容,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體驗到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的問題,并能夠根據已有的統計結果對可能性進行猜測,形成了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縱觀整節課的教學,自我感覺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
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源于學生生活,做到了真實、有趣、有價值,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注意觀察學生課上課后的一些行為習慣,常與學生交心,了解他們的所愛,巧的是剛好又遇到我校將在“六一”舉行的運動會,學生十分的熱愛體育運動,而且喜歡比賽。于是在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我就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活動情景,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數學”。這些體育比賽的引入,真實有趣,從生活實際接近學生,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于活躍的狀態!敖M織一場什么比賽好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
2、 評價機制的巧妙設計,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有機融合。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全班分為8組。課前,我就在小黑板上以統計圖的形式畫好一個統計圖,在上課過程中,根據各小組的參與情況在統計圖上貼笑臉。這一設計,一是想給學生營造一個競爭、協作的氛圍;二是當本節課結束時作為評價各小組的一個依據,并又暗含著一個生活中的統計,使學生感受到統計這一知識無處不在,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評價機制的設計,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整節課學生都在這一機制的調動下,保持著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
3、 力求做到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努力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到教師是課堂情境的創設者、知識的引導者和活動的組織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力求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體驗,主動獲取知識。
當然,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引導不到位,提問問題不夠明確,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提高。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位置》時,在主題圖講完后,我請同學上臺表述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請下面同學們猜一猜他是誰?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頓時高漲,踴躍舉手,爭先恐后地到前面來讓大家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誰?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地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
二、 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數的順序 比大小》時,我讓學生猜一猜比11大比20小的數可能是幾?剛開始部分學生認為答案只能有一種,所以回答時只說一個,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他們發現了這道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再回答類似的問題時,學生可以很快說出全部答案。因此在教學中以猜為動力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
三、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如我在板報上設計了“小小擂臺”板塊,分小組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設計比賽項目,或以小組集體成員的力量為小組爭得榮譽,或以個人在活動中的表現為小組爭得榮譽,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集體榮譽感。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成功之處:
《認識物體》這個課是比較能促進教學氛圍的課題,所以針對這個特性,我設計了四個活動環節——認一認,分一分,說一說,摸一摸。還設計了由四種物體組成的“機器人”的圖畫,四種物體的平面圖形,以及生活中相似的四種物體。
不足之處:
對于這節課,我認為整體的把握還是比較有度的,整個基本環節都有出現,但是重難點還不夠突出。
在第一個環節——認一認,我首先展示了由四種物體組合而成的“機器人”圖畫,接著又設計讓學生從實物中找出四種物體。但是在這個環節上,學生對于四種物體還沒有比較清楚的定義,所以,在找的過程中,拖了些時間,而且從新課標的角度來看,平面性的圖畫也比較難以表現出空間立體感,學生在學習上沒辦法直接感知四種物體的特征。
在第二個環節上——分一分,學生在上一個環節里沒有感知到的,在這個環節直接反映了出來。在將四種物體進行分類的過程中,有部分學生還沒辦法感知四種物體的不同,將他們劃分開來。另外,學生注意力更專注于教具上,而忽略了活動要求,也使得主要的活動目的難以達到。這個環節原本是作為整節課的一個主要環節,但是對于四種物體的名稱還有特征的描述,用的時間反而比較少,這也直接影響了這節課的教學效果。
第三個環節——說一說,這個環節上,我提問的是:“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四種物體?”由于提問的比較不到位,所以學生在回答也比較出位。
第四個環節——摸一摸,由于是師生互動的游戲,所以這個環節里,課堂的氛圍相對是比較好的,而前面對于四種物體描述得不清楚的地方,也在這個環節補上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借助直觀的感知使學生初步認識立體圖形。北師大版的教材在認識圖形這一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采用的是“先體后形”的策略,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是有先整體后具體的特點,因此我們團隊在進行備課時也是力求從學生的視野來設計這節課。比如在流程的安排上,教師先讓學生通過對物體的外部觀察和感知對一些物體進行分類,然后再具體觀察每一類物體的形狀并找尋特點;由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有非常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我們也是力圖從生活入手,借助生活實際并應用于生活實際。
整節課基本順利實施了我們團隊對這節課的想法,并大膽的組織低年級學生進行合作交流,雖然有諸多問題,但對一年級學生來講已屬不易,并且在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歸納能力也做出一些嘗試和努力,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在教學的最后,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但是,在整節課的調控組織方面,我們還都需要繼續學習和努力;在學生交流合作中,也有部分學生沒有參與其中,我們將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使學生適應并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另外,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困難,我們設計的作業拓展性不夠,但是如果對長方體的內容進行過多的探討就會涉及許多平面圖形的問題,因此這一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以上就是我對我們團隊這節課的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它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孩子們每天要上的課很多,自我檢討,為什么一說上美術、音樂、體育課時孩子們表現出的興趣是那么地濃厚,由此,我深深地進行了自我反思,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在本節課中,我采用的是故事串連整堂課中,讓學生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都充滿好奇心。同時,我在設計上也體現了“教—扶—放”的原則。
為此,我在本課的設計中,努力做了以下幾點:
1.利用舊知,鋪路搭橋
課開始,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連加、連減的速算擂臺,而這些都是加減混合的基礎。而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也與加減混合相同,因此通過這一知識的復習及5+3-2 、10-5+3式題的引入,可以使學生自然地找到新舊知識的切入口,從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識的重點,為突破難點做好準備。
2.體現教學活動的雙主體性,采取各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多層次的信息反饋,全班的教學活動與個體差異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體現教學活動“教—扶—放”原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例2的教學。同時教師還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規律,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結論。練習題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美妙動聽的故事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愛玩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始終由白天鵝來牽線,在森林中完成例題和練習。大森林里所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例題和練習題。這樣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并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到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能興趣盎然,做到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統計》這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整理簡單數據,初步認識了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類整理數據的方法,并把經過整理的數據填在簡單的統計表里。
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了有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質疑、去尋找答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主動地構建了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了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一、呈現的獨創性。
能夠用來促進學習的任何正當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由于統計實際生活中的隨機性內容在教室里不便開展,于是,我利用學具中的各種形狀的幾何圖形卡片,讓學生體會到“數一數”不能正確地統計各種形狀的幾何圖形卡片的個數,從而產生了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學生自主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
二、探索的自主性。
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用已有的經驗已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于是通過觀察、討論、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種記錄數據的方法:有的把各種形狀的各種形狀的幾何圖形卡片分類記錄,有的用畫“☆”表示卡片的個數,有的用畫“正”表示卡片的個數,有的則用打“√”的方法記錄卡片的個數……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法,動手將幾何圖形卡片的個數統計出來,親身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數據的整理與歸納的思想得到了發展
三、數學的實用性。
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本課通過對幾何圖形卡片個數的統計和分析,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了數學的價值。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幾個地方有待改進
1.對于大括號的作用沒有很好的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只是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告訴大家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如果此時可以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一下,學生的理解起來會更簡單,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很好的運用。在對比中我只是讓學生觀察這兩個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當學生說出問號的位置不同時,我急忙把話題接過,自己沖沖的總結了一下,以至于在后面的練習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個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如果在這里能讓學生多說說,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情況下用加,什么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再做一個總結,這樣也許后面的教學會更順利。
3.在后面的金魚圖的練習中(求部分數),學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為求部分數是今天這節課第一次接觸,圖中并沒有出現一些動態的畫面,所以學生很難入手,在這里用了很多的時間講解,但是最后反饋的情況還是不理想。除了可以從上面的對比中做出一些調整外,我覺得在新課的教學時(兩幅兔子的教學中),因為課件的播放往往不能讓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如果此時能夠在黑板上畫一些簡易圖(如圓圈圖),這樣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有一個參考的模型,碰到類似的題目學生會去對比,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個依托,這樣對于題目的理解會更好。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這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一年級的小同學聰明伶俐,頑皮可愛,我很喜歡他們,但是要給他們上好課還真不容易。下面我談一談我給一年級上美術課的一點看法:教師最好在一上課的時候就能抓住學生,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采用說一說、學一學、動一動、畫一畫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讓美術課真正給學生帶來美好和快樂!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剛進入學校,對于學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別的新奇,同時,美術課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發現,原來只是在紙上隨意的涂鴉,可到了學校,經過學習發現原來畫筆可以畫出很多漂亮的事物來,學生也就特別的喜歡上美術課了。語文和數學都是相對主要的課程,而美術課可以適度地放松心情,同時,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識字少,本能上喜歡用畫畫的方式去表現自己的想法,以愛為基礎,拉近師生距離。所以,孩子們很向往美術課,校園里一遇見我,就拉著我的手問今天有沒有美術課。每當我走到教室門口,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了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
那么怎么樣讓學生一直保持著這份學習的積極性呢?
首先是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由于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是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除了課本內容,教他們畫自己喜歡畫的動物,植物等,而且涂上五彩繽紛的`色彩,在一次美術課上,教一年學生畫小蜜蜂。學生描述小蜜蜂的形體特征。教師糾正后,學生開始繪畫,但是畫出來的小蜜蜂奇形怪狀,使人啼笑皆非。這種后果教師能給畫的不像的學生批評么?回答是不能,因為你忽略了兒童的發展特點,因為兒童還沒有發育成熟,腕關節還掌握不了度,因此不容易畫像,這時教師應細心耐心的指導他們,可以在黑板上畫出范圖,再逐個指導。孩子們不太發達的小肌肉群畫出的畫充滿了童趣,課上,我鼓勵他們大膽去畫,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糾正、鼓勵;而對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則進行表揚,把好的作品讓大家欣賞點評,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其次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對學生創作美術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豐富的想象力,創作畫面就會顯得呆板,有的孩子眼界相對狹窄,所以,想象力不高,但還有一些孩子天資聰慧,善于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心中的想法。
再次就是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表現欲。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電視大屏幕電腦播放圖像,從視覺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認識圖形這節課堂教學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征。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動手摸一摸使學生從中感覺每個圖形的形狀,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這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讓
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小組合作、概括總結出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本節課教學比較好的方面是:在上課時我在課前的談話中,設計了情境,提高了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導入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動手操作等經常見到的物體根據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我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從現實的生活中引出數學內容。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等實物,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后每種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體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歷了引入抽象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不足之處:
(1)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
。2)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困難,我設計的作業拓展性不夠。
教學改進的措施:
。1)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把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慢慢學會發散地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用數學的樂趣。
。2)精心設計練習,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以達到加深各類物體特征的認識的目的。
。3)讓學生拿出四種物體放在桌面上滾一滾,從而發現圓柱和球,很容易滾動,長方體和正方體不易滾動只能推動。
。4)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向學生設疑:圓柱和球都能滾動,那滾動時有什么不同嗎?可讓學生拿實物在桌面滾 一滾,看發現什么?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意見得出結論。
。5)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觀察、操作、發現,用感觀來體驗不同立體圖形有不同的特點,加深對各立體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操做,用腦想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創新。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原來上好一堂真的好不容易!這需要經過精心的備課,要把每個環節學生會出現什么要的反應都要考慮周到;還要準備各種教具學具,特別是新課程,老師需要準備的東西特別的多。今天將我的教學設計與大家共同探討,教學設計是這樣的:最喜歡的水果統計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發展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ǘ┙虒W重點:象形統計圖的如何形成。難點: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笑臉嗎?笑臉說了:只要小朋友們上課表現好的話(老師示意做端正),她就會跑到那個小組里去哦。ㄟm時先貼幾張笑臉給表現好的小組)。
二、情境導入
1、師:看來我們一(1)班的小朋友真的好棒哦!于是老師想給小朋友準備一些水果做為見面禮,你們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呢?
生:我最喜歡蘋果、我最喜歡吃西瓜!
2、師: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我們現在就一起大聲的說“我最喜歡……”給所有的同學聽。(這需在學生積極性很高的時候才使用)
生:說一說
三、做中學、學中得(此環節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1、學會如何去貼這個統計圖,為接下來的練習做鋪墊。2、認識象形統計圖、統計表,學會如何正確的填統計表)。
1、師:老師也到水果店里去調查了一下,發現在這個季節里蘋果、梨、橘子、香蕉這四樣水果又便宜又好吃,所以老師買了這四種(出示水果圖)。
師:在這四種里面你又最喜歡哪種呢?
生:蘋果、……
2、師:老師已經悄悄地把水果們請進了我們的教室,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將水果倒出來,每個小朋友選一種你最最喜歡的水果拿在手上,選好后可別在隨便的換了哦,不然她會傷心的哦!
生:選好自己的水果圖片
3、師:請舉起你喜歡的水果,讓其他的老師和小朋友看看!
生:舉一舉
4、師:你們這樣老師根本不知道喜歡每樣的有哪多少人。誰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呢?
生:議一議
生:把喜歡吃蘋果的排成一隊,把喜歡吃橘子的排成一隊……
5、(1)師:這位小朋友的辦法真不錯,那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來試一試。在排隊之前老師還要選幾位水果媽媽(爸爸),誰愿意呢?他做我們的梨爸爸(蘋果媽媽、橘子媽媽、香蕉爸爸。)給四位小朋友戴上頭飾。(并站在四個位置。)“請你們和我們的老師、小朋友打個招呼”
。2)現在請我們的蘋果寶寶們到你們的蘋果媽媽那排好隊(各種水果依次進行)
。3)整理隊伍
6、師:小朋友動作可真快,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難題,可現在老師又遇到難題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老師想把你們的隊伍搬到黑板上來,讓后面的老師看的更加清楚,怎么辦好呢?
生:說一說,師適時點撥:剛才大家手中的
水果寶寶悄悄的告訴我,讓他們來代表我們的小朋友,只要把他們像我們一樣,在黑板上排好隊就可以了!那我們就幫他們排一排吧!
師:每個小朋友先將寶寶后面的膠布撕開,然后我們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貼,先請蘋果家族,其他幾個家族幫忙數,他們貼一個我們數一個。貼好了之后就安靜的回到你的位置坐好,那樣我們的笑臉才會喜歡你哦!
生依次貼,其他小朋友數。(師:貼的時候要從下往上的貼,還要把隊伍排齊了。)
8、師:在全班小朋友的共同努力幫助下,我們就完成了這幅圖。根據這幅圖我們一起來填一填這個表格。(師生共同填)
9、這個表我們給他取名——統計表。看圖或是表格你能發現什么嗎?
生看圖說一說。(喜歡吃什么的最多,一樣多,最少等。)
四、做中得,得中悟(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鞏固前面的內容,及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1.師:老師不僅給大家帶了美味可口的水果,還準備了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朵來裝扮我們一(1)班教室。
2.師:(實物投影出示一堆的花朵),可是我不知道每種顏色的都有多少,還要我們班的小朋友統計一下,那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裝扮教室了!
3、生說一說如何統計,師示范統計的過程
。1)首先我們要將每種顏色的花分一分
(2)數一數每種顏色個有幾個
。3)然后將花朵像我們的貼水果寶寶一樣貼到我們的統計圖上。
(4)最后填一填統計表
。5)發現數學問題
4、布置任務要求
(1).組長將2號信封里的花朵拿出。大家一起把每種顏色分一分,數一數
。2).小朋友有順序的將花朵后面的膠布撕掉,組長負責把圖片貼到統計圖上。
。3).大家談論無何將統計表完成,由記錄員填寫,并討論你組所發現的數學問題
。4).組長要把組里的發現的數學問題告訴給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
5、生活動,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小組
6、組長匯報、說一說自己組里的花朵情況及數學問題等。
五、拓展應用,回歸生活(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要解決難點如何提數學問題)。
1、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既聰明又可愛,都是愛學習的好寶寶?矗⌒∨笥褌優樽约航M爭得了那么多的笑臉。其實這也是一個簡單統計圖,一個統計每個小組笑臉章多少的統計圖。
2、師:在這個統計圖上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嗎?
生思考提出數學問題
六、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統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有這么幾個方面做得還好的:如整堂課中我使用了笑臉來作為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或是維持紀律的一種有效的手段,特別針對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這堂課上她為我上課幫了一個很大的忙。我所設計的情境都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活動,富有童真童趣。40分鐘下來學生并沒感覺到累,而是在快樂的學習。在學生的全體參與活動中學到了。
做得不夠的有很多,如:這雖然是一堂新課程的課,但也不能忘了最根本的理論。在這堂課上我對什么叫統計,什么是統計圖、統計表,我沒有做到很好的指點,他們真的能區別這是統計圖、統計表了嗎?這些關鍵的數學概念性的東西還是需要老師點到的!在如何引導提數學問題方面,一直都是我的弱點,怎樣很好的去引導呢?如:學生知道了喜歡吃蘋果的比喜歡吃香蕉的多5個人!老師把5人遮住,問:這個5人不知道的時候,怎樣問呢?我想還好需要多讓學生去說,盡量的提。老師在做一些總結。多說、多想對學生都是有幫助的。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去研究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操作。學習3的分解組成,了解互換規律。
二、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1個小盒子、2個小口袋、3個蘋果圖。
活動過程
(一)3的分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題。
教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果園里的叔叔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蘋果,不過果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才可以“吃”。大家現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幾個蘋果?
。ㄗ層變哼厰颠吇卮穑
2、教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讓我們把它放到2個口袋里帶回家讓他們嘗一嘗好嗎?幼兒回答。
教師:現在讓我們看看每個口袋里能分幾個?(讓幼兒自己動手)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分蘋果的。并引導幼兒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學習3的減法。
1、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讓他說說把果園叔叔給我們的3個蘋果。其中一袋給爸爸,那媽媽的那一袋應該是幾個?(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2、引導幼兒根據分解式,學習3的減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三)學習3的加法。
1、教師: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爸爸的蘋果和媽媽的蘋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寶寶們你們摸一摸現在的盒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2、學習3的組成,讓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組成。1+2=3,2+1=3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四)鞏固練習
。ɡ蠋熀托∨笥鸦樱﹥焊瑁3的分解組成小朋友問問你,3可以分成幾和幾?
老師,我告訴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
教學反思這節課我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律,在輕松的游戲中,幫助幼兒通過充分的實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數及符號的意義,真正地掌握數的概念由此得出;顒又形疫x用了小盒子、蘋果圖和小口袋都是幼兒平常熟悉、喜歡玩的物品,既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又能把數學中數物的匹配練習融入其中,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愿望和操作樂趣。
在活動中我是介紹者和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伙伴。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我有點急,反復的告訴幼兒。這時幼兒就顯得沒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數學教學的歸宿是:教為了不教,學為了會學。會學習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方法,并在應用方法中感悟學習方法的優越性,進而使學生心里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里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要教好書,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真擬訂好教學計劃。根據每節內容,認真確定好教學目標。此外,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質量,他們的興趣、方法、習慣,預測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并結合教材,認真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上,不打不備之戰,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出色完成。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少、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須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為“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據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教學時采用直觀教具演示,讓學生看得見,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口說一說動手的過程與結果,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腦的目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講練結合,練習中多以游戲形式進行,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教學數的組成時,以“對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戲進行練習,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開火車”、“對口令”、“搶答”等游戲進行練習。這樣,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記得牢。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樂,樂于學。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動能力,有些學生課堂上常開小差,對老師教的知識掌握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每節課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反饋,及時發現,及時輔導。對學困生除了學習上多輔導,同時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與他們交談,把師生的距離拉近,逐漸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幫助他們進步,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文具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一數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這堂課準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但是在講到長方體與長方形、正方體與正方形的時候,學生很明顯就不能理解了。因此,在以后的課堂中,還需要給讓學生觀察,找到它們的不同之處,進而進行分辨。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一、因為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我總說“××同學,請認真聽講”,“××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小朋友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都在小朋友的腦海里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為自己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了,認為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二、因為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著別人操作,聽著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小組間復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節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
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涂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涂了第四個。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19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11-1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1-26
精選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3
小學數學的教學的反思10-30
小學教學反思數學10-20
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01-08
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