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3-06-16 18:40:28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熱】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熱】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體會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方法,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從中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體驗,點燃學生創新的思維火花。

          1、選取學生熟悉的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我在不改變例題呈現形式的前提下,把例題中的種樹問題換成校門口的植樹,他們感到十分親切,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

          2、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作用,培養學生交流、糾錯的'能力。

          教學時,我設計先讓學生自己獨立畫線段圖,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交流中,不同的解法引發了學生的思維沖突,在經過交流思考后,學生不僅找出了問題,并改正了錯誤。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還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和自我糾錯的能力。

          3、重視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課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重視發散學生的思維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在最后的課堂練習中,除了完成教材設計的兩題,還增設了兩題發展學生思維的拓展題,幫助學生靈活應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買書》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一單元中的一節。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經歷各自算法的過程;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根據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本節教學中,我采用下面方法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一、重視經驗,溫故納新。

          在本節導課時,我按照教材改編寫意圖創設了“笑笑和淘氣去新華書店買書的情境”,接著安排了一道學生已學過的整數加法練習題,指名學生板演,全班齊練,計算后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在交流時,我有意提問“為什么在計算時要把個位對齊?”目的讓學生明確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這一練習不僅激活了學生以前學習的多位數加減法的經驗,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多位數加減法的算理,然后再出示教材例題情境:“淘氣在書店買了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出示例題后,我并沒有急于講解,而是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認真讀題,審題,列出算式。由于有前面的復習,絕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3.2+11.5= 11.5+3.2= 對這兩種算式我給予了肯定,并寫在黑板上。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時我指著黑板上的兩個算式說:“為了幫淘氣解決買書付錢的問題,大家都正確地列出了小數加法的算式,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兩個小數怎么相加,現在就請大家都試一試,看誰能獨立發現小數加法的算法。這時我安排了這樣的學習流程。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解讀教材、明晰算理。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再看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計算的。其中哪種算法和你的一樣?哪種算法你沒想到?你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最后全班交流總結算理。

          把學生對小數加法算法的個性化的探索放在第一位,確保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個體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再回歸到對教材的解讀,這樣學生在解讀過程中進一步澄清了自己的思路,了解自己的成功與不足,彌補了自主探索中不到位的地方。

          三、突出重點,融會貫通。

          在進行全班交流時,我讓學生圍繞“為什么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展開討論、交流,最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歸納小結,“多位數相加時,個位上的數一定要對齊,個位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就對齊了,這樣才能做到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小數相加時,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也是這個道理,小數點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教材中三種算法的共同點都是把相同單位上的數相加”。讓學生明晰小數加法的算理。把整數加法與小數加法的算理融會貫通,把新舊知識有機地統一起來,把教師的教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但在本節教學中,因在小組討論,交流時用的時間過長,沒有進行必要的鞏固練習,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這節課時本冊書的起始課重難點是:認識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正確的用尺子測量長度。

          不足的地方:

          1.在讓學生理解統一長度的必要性是,沒有讓學生先說出測量的物品而是老師先舉出了例子,之后又讓學生說,最后看書。應讓學生自己看書找出古時候測量用的庹,拃,腳印,這一塊弄反了。

          2.在本節課最重點的地方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的'時候沒有落實好啊,沒有讓學生感受1厘米,沒有給出1厘米有多長時,就讓學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長度,導致學生部知道怎么找,也不知道要找什么。聽完尉主任的評課后,覺得應讓孩子知道1厘米有多長后在讓學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先是有1厘米之后才有的直尺,要讓學生感受到直尺就是這樣的1厘米1厘米的連接起來的,之后要讓學生找自己的尺子上有多少個1厘米,進一步鞏固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在以后的教學中應一步一步的走把沒一步都落實。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本單元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其包含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重點是進位加和退位減。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注重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希望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擺小棒的方法,力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抽象算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本節課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四點:

          1、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

          先復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因為它是學習10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礎。以開火車的形式把全班同學都檢查了一遍,發現孩子掌握得還不錯,都能很快說出得數。那么本節課的關鍵就是理解算理了。

          2、是比較適當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難點是它們的算理,即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樣退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教學中,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我首先給他們時間讓同學們獨立的想3-7夠減怎么辦?學生回答中,教師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開”這一句話,并讓每人都知道后,再展開同學間的互說互擺環節,通過自想——反饋——互說——互擺——再反饋,學生已經弄清了本節課的關鍵性內容的實質。

          3、是加強算法多樣,通過比較優化算法。我通過擺小棒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算法一:從10根小棒中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14根合起來是16根,即10-8=2,14+2=16

          算法二:把24根分成10根和14根,即14-8=6,10+6=16。

          算法三:從24根先拿出4根,是20根,再拿出4根還剩16根。

          算法四:從24減10等于14,14再加2等于16。

          4、是優化練習。

          克服了過去的題海戰術,強調了少而精的練習。注重了練習設計中的生活性、層次性、多樣性等。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節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鞏固對前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應用。本課是由“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和“用小棒拼擺圖形”兩部分內容組成,在第一節小組教研的基礎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學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看一看擺一擺》是利用拼、擺、量、畫幾何圖形的活動,加深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感受圖形變化的樂趣。

          我先讓孩子們在我的要求下拼擺基本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六邊形、角等。接下來擺基本圖形的組合:用9根小棒擺5個三角形、11根小棒擺5個三角形、7根小棒擺2個正方形等。最后讓二人小組合作自由拼擺,巡視時發現學生的表現要比想象中好。二人小組擺的有聲有色,只聽一號同學說:我們來擺2個六邊形看看用幾根小棒?一會兒,二號:那我問你20根小棒可以擺()個五角星?看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是提高了,確實該放手時就要放手了。

          1.內容生動有趣,激發學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中通過從不同位置觀察實物玩具,將“看”和“擺”兩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內容結合起來,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拼一拼、說一說等活動,全面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和思想,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

          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然后放手讓學生主動操作、自主探究,使學生去嘗試和探索,并盡量讓他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過程,比較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注重情感教育

          課件都是和生活聯系緊密的,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增強學

          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和大家友好相處”的生活道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課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讀和寫。通過教學,力求讓學生初步知道數位及數位意義,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基本原理,學會并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進一步培養學生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趣。

          在教學設計時,我先復習數數、數的組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例4,探究幾十幾的讀法和寫法。讓孩子們用小棒擺數(教師報數,孩子們擺數),其中讓學生兩人一組擺出24根小棒,先說說它的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應擺在計數器的哪個數位上?4根呢?孩子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邊撥珠邊敘述: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4個一在個位上撥4顆珠。這樣使學生通過感受具體的事物(小棒)到半具體半抽象的事物(計數器)到抽象的數這個過程,來學習100以內數的讀、寫。通過學生觀察、思考、對比,加深了他們對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教學讀法和寫法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在體驗中學習,在操作中學習,逐步學會自己掌握學習規律,并從中歸納知識,注意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擺小棒、撥珠、讀數,由直觀到抽象,增強學生數感。

          在例5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已先撥珠再寫數,或直接看圖寫數。體會當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時,應用“0”占位。加深了對數位意義的理解。

          在例6的教學中,通過在計數器上的十位撥珠邊撥邊數,1個十,2個十,3個十……10個十,“10個十是100,在數器上還可以怎樣表示?”請他們表示100,他們想出一個新的數位——百位。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十進制計數法的基本原理。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方法,動手、動腦去讀數,寫數,從直觀到抽象,逐步感知十進制記數方法,加強對計數單位“個、十、百”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展,自主構建知識的良好學習態度和習慣。教師應盡量給學生“動”起來的機會,通過以“動”促思,以“說”促思,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里需要進一步的讓學生去說,撥出數并說一說它的組成。但是這一點我做得還不到位。在這節課上,教學環節之間需要進一步聯系密切,整節課在師生的互動上還有點欠缺,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1、本節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合作觀察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幾何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先出示積木,小組合作擺成和老師一樣的`圖形,找到物體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畫出物體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并能從這三個面觀察到物體的不同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讓學生觀察、想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說出從某個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認識物體的前面、左面和上面是觀察物體的前提。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我以“簡單的活動,真實的感受,有效的學習”這一想法為指導,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物體的前面、左面和上面。利用積木,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不僅認識了物體的前面、左面和上面,更身臨其境地體會到觀察的位置決定著觀察的結果,為后面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一、因為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以前出現這種情況我總說“××同學,請認真聽講”,“××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小朋友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都在小朋友的腦海里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為自己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了,認為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

          二、因為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著別人操作,聽著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小組間復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節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 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背讀知識,而是創設情境并通過多次實踐操作,在學生分完梨后,讓他們給“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這種分法取個名字,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的。如“把15支粉筆、15根圓珠筆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你會怎么分?” 學生有很多種分法。但是在這一環節時,學生沒有完全展示出各種分法了,基本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接下來的環節分撲克牌的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在學生們不知道總數的情況下,同學們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種分法,有一張一張的分,有2張2張的分等等。充分體現了分法多樣化。

          3、 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梨,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沒有充分體現這一點,當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沒有好好利用分梨這一教學資源,就這樣進行下一個環節了。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確識別角,判斷角的大小。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認識飛躍。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在數學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給學生留下一片空間來,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動手操作、討論、質疑問難、自學、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抽象角觀察感知,建立表象。

          本課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用實物(紅領巾、三角板、紙扇、長方形、不規則圖形等)的演示,導出生活中的角。并讓學生觀察,讓學生觸摸,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營造生動、鮮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圖形去追索,去發現,去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然后讓學生觸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時討論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在感知角之后,學生基本已經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體會到角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再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學生書空畫角之后,及時設計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通過多種方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深化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學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過程。

          3、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內化。

          動手做一個角是本課濃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這里,提供給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線等,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通過合作交流做出角,這中方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也讓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數學情感。學生也能通過制作角這一活動,由對角表象的認識,抽象出角概念。

          4、比大小自主探索,意義建構。

          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經歷了認識角的過程。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之間的關系這一特征。

          整節課下來,學生不僅積極參與主動獲取新知、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不足之處: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以后需加強。本人的數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以后多學習加強鍛煉。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一、教學背景:

          《認識厘米》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一節數學課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學習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開始。讓學生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片段:

          T:故事:有一天,小豬能能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小狗和小牛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他們想知道數學課本的寬是多少呢。他們每個人都想了辦法:小豬用小三角形來量,小兔用回形針來量,小狗用小正方形來量,小牛用一角硬幣來量,他們量得的數據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說自己量得結果才是正確的。

          T:小豬是這樣擺的。課件演示,你估計這邊有幾個小三角形那么長?

          T:待會兒幫助你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測量;顒右螅(1)每人從信封中選擇1件物品去量。(2)測量前估一估,測量后與同桌交流方法和結果。

          T:為什么量的都是數學課本的寬,而量出來的數據卻是不一樣的呢?

          T:用不同的標準測量物體,結果會不同,甚至有時候會五花八門,為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不便。那該怎么辦呢?

          引出刻度尺。

          T:人們規定:從0刻度到1刻度的長度是1厘米。在刻度尺上從哪個刻度到哪個刻度也表示1厘米?

          感受1厘米。

          T:這張紙條的長度也是1厘米。

          T:出示5厘米的紙條。你們猜這根紙條有幾個1厘米那么長呢?

          師小結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我們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指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出示10厘米長的`紙條。T:你猜測這根紙條有幾厘米長?

          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寬大約是幾厘米。

          T:老師這有一道聰明題,想不想挑戰?

          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三、教學反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他們發現者、探索者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我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

          1、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激發探究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學要以游戲化、生活化的形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探究的興趣。

          2、在體驗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拙劣的藝者,常帶著別人的眼鏡!庇行У臄祵W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我注意將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體驗感受,并形成1厘米的空間觀念。

          3、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有價值的”數學應與生活密切聯系,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的“做數學活動”中產生,方法的選擇也讓學生在“做數學活動”中領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如: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既要求學生會用最基本的方法量,又要求學生對刻度尺上的“幾厘米”較較深入的認識,是尋找刻度尺上“1厘米”的深入和發展。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問題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估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策略,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這節課,“猜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只要教師放開你的雙手,還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就會發現,孩子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創造者。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這節課我是已經在一個班上了一次,這節課中,請了指導劉老師過來上課,劉老師給我的評價:上得不錯,這節課的算理跟算法處理得很好,尤其讓學生自己畫圖列算式,學生講解的,在學生提問題的環節,學生們的問題提得非常好。這節需要改進的:一、當學生提了那么多問題后,教師要強調這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要學生明確這節課的問題,二、在講解蜜蜂是小鳥的3倍的畫圖,我應該強調講的是9只為一個圓圈,3倍就是3個大圓圈,這個是一種抽象概括的思維,需要在黑板上版出來。我之前在1班時有版出來,但這節中,我沒有版出來。

          我當時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再自己對比書上的畫法,有什么不一樣,哪個更方便一些,后面就是PPT展示這種抽象的畫法,我當時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劉老師建議我還是要版出來,顯得重視。同時在這個班,很多學生提了不是整數倍的問題,我在課堂上略講了一下,目前還學到的都是整數倍,不過,這個問題還是不錯的。經過劉老師這兩次的聽課,劉老師很側重算法跟算理,讓我更加明確,數學課堂的探究中,務必讓學生做到這兩點,讓每個學生可以達到期中的道理,怎么達到呢?讓學生說出期中每個數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時間過得真快,半個學期就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逝。回首一瞧,這半個學期我都在忙些什么?

          這一學期突然改為從事數學這一學科,還真的有點茫然,剛接手時,自己還真的像是一只無頭緒的蒼蠅。面對著新的面孔,我還得從新認識,從新了解,從新要求,從新建立起我們之間的默契,從新樹立我們的班規…一切從新開始!剛開始的時候總是很急,由于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從事數學教學工作,所以很害怕自己教不好,著急的讓自己忘了形。似乎在班級里面自己的笑容也比以前少了,激勵語也少了,獎勵的方式也少,學生的作業情況也不怎么好,連成績也不見得進長。后來,請教了,反思了,原來真的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靜,心思,才悟出了以下的結論:

          一、與孩子們培養默契很關鍵:

          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學了多少,所以培養起師生之間的默契非常關鍵,如:只要老師一說“同學們,快樂數學”,學生們就會邊拍手邊說“陳老師,數學課快樂”!把劬Α,“黑板”!盎疖,火車開起來”,“嗚嗚嗚” …這樣不僅可以調控班級的紀律,還可以調起整個課堂的氣氛,氣氛好了就可以激發起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

          二、讓學生更喜歡你,從評價的激勵語開始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直接可以看出“贊揚的激勵語”的作用是多么的強大,所以多表揚學生大多數總是好的,而且對轉化后進生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誰不喜歡被表揚?被表揚之后的感覺如何?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的影響有多大?不言而喻,表揚就是激勵,而且激勵是一種進取的動力,是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能源。就拿我們班的楊晨露來說吧,這位學生經常作業沒有及時完成,上課也沒見過她舉手發言,她就是后進生中的一員,也是讓我們頭疼的一員,見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說她這不好那不好,應該要這樣做要那樣做,她還是無動于衷。有一天,我發現她在做好人好事,于是我就表揚了她,沒想到她既然會說:“謝謝老師的表揚!焙髞頋u漸的發現:越表揚她,她就做的越好,連在課堂上她的發言次數越來越多,作業也做的越來越好;蛟S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吧!

          三、讓學生愛上做作業

          班上總有那么幾個學生作業總是不及時完成,這是一件很惱火的事。由于剛接手數學,太著急了把以前的老辦法給忘了:作業做得全對的、字寫得很端正的給他們蓋一顆星星,積累20顆星星的可以換一個大拇指印,看一看,比一比,誰得的大拇指印最多,誰就是勝利者!看來這一招還是可以騙的過二年級的學生。通過這一招,學生們的作業情況好多了。竊喜!

          當然在教育教學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正如以前吳校長說的,新教師的通病就是把握不好整堂課的重難點!

          在接下來的工作里依然要堅持用腦子工作,力爭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揚長;審視今天——在審視中甄別;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創新。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測量身高、步長、臂展(兩臂伸開的長度)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計知識的.掌握。

          教材設計了五個活動項目,即測量身高、測量臂長、測量跨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這些測量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也可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的數據。在這里教材設計了在學習測量時,教師在黑板上利用統計表進行記錄的情景,目的是使學生鞏固收集數據的方法。教材還通過兩個學生對話的情景(即一名學生從統計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個人了,另一名學生打算看看王麗有多高),使學生通過統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學時,因為課堂時間有限的關系,只是師生共同示范了個別幾個學生的身高測量,臂長測量,測量窗臺的高度,門的高度,寬度等一些較大的長度,學生只是測量了課桌的長、寬這些較規則,較小的長度,布置了一張家庭成員信息搜集表作為作業,要求填寫身高、臂長、跨一步的長度這些信息,從做上來的效果看還不錯,但因為布置的是回家作業,很多都是家長幫著做的,說明讓生自己動手操作還不夠充分。不過讓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說法,如:一庹長、一柞長等。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11-15

        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12-14

        數學小學二年級教學反思02-13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04-18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優秀06-09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反思04-08

        小學數學教學個人反思04-04

        最新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0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