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含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有明確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還有具體的任務。要堅定地干、大膽地干、扎實地干、精準地干、決不回頭地干。那么應該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政策含義呢?
不是實行需求緊縮,供給和需求兩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當前要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計劃經濟”,而是為了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
權威人士: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在有各種解讀。從國情出發,我們不妨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公式來理解,即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有明確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還有具體的任務。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堅定地干、大膽地干、扎實地干、精準地干、決不回頭地干。
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消除兩種誤解:
一種誤解是,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實行需求緊縮。供給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兩者互為條件,相互轉化,兩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當前經濟周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轉化成結構性問題。因此,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我們的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當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需要營造穩定的宏觀環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強刺激,也要防止出現順周期緊縮。
還有一種誤解是,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搞新的“計劃經濟”。恰恰相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矯正以前過多依靠行政配置資源帶來的要素配置扭曲。為此,要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新形勢下的完善和深化,決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過去正是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政府干預過多,導致市場不能及時出清,引發各種結構性矛盾。比如,一些沒效益的“僵尸企業”,有些地方非要硬撐著給貸款、給補貼。
當然,下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盤大棋,也要更好發揮政府這只手的作用。當前最重要的是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預上多做“減法”,把“放手”當作最大的“抓手”。同時,“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實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基本職責。擴大開放是改革的題中之義,我們要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現在,美歐等發達國家都在吸引我國的投資,我們有什么理由認為我國的外資多了!
【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含義】相關文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08-08
如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8-08
成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條舉措」08-08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些事08-08
審計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9-1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景看好09-1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特色07-25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08-08
2017系統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