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90后入職怪現象

        時間:2020-12-14 09:22:22 職場動態 我要投稿

        90后入職怪現象

        90后入職怪現象

        90后入職怪現象

        今年,90后大學生的招聘會上出現了一股新勢力——“家長陪聘團”。以前孩子找工作父母在背后指點江山,而如今的爹媽們已跑到前臺全權代勞了。投簡歷、介紹情況,忙得不亦樂乎。

        從“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身份轉變是大學畢業生必須面對的事實,而看似簡單的事真正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要么選擇拒絕“斷奶”,要么選擇逃避,越是臨近畢業,方向感越模糊,腳下的路不知通向何方,“我是誰?” “我要去哪里?”一連串的疑問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心理寫照。

        長不大“斷奶”難 沒和依賴說“拜拜”

        每年應屆生招聘會,都會迎來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尋求理想的企業。而與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求職大軍中還涌現出一部分“非應屆”中年求職者,成了招聘會的另一“主力軍”——陪聘團。家長“陪聘”現象在往年并不多見,而在今年的招聘會中卻尤為明顯。所謂“陪聘”是指那些陪同兒女一起參加招聘會的學生家長,在兒女的求職過程中往往是積極在前面滿臉堆笑地與考官交流,而畢業生卻一言不發站在父母身后,張口發言時吞吞吐吐不能大方應對,談話內容中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完全依照父母意愿。

        在某場應屆生招聘會現場,當筆者詢問一位手里拿著畢業生簡歷和企業宣傳資料的家長為何陪同孩子找工作時,她笑著說:“我不放心孩子自己找工作,過來幫他把把關。”另一位學生家長也說道,由于孩子剛走出校園,對很多企業不了解也不知如何去判斷企業是否適合自己,而作為最了解孩子的父母理所應當為孩子“參謀”一下。

        但家長的過度“關心”,不僅不會為應聘者加分反而會給企業留下其子女不獨立、乖僻、依賴性強的負面印象。一家制造型企業招聘人員說:“企業之所以選擇應屆生,就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活力與激情,如果他們一說話就臉紅,不敢與企業交流,不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企業,那么我們為什么要選擇他?”有的大型企業也明確表示,畢業生學歷再高,有家長“陪聘”的,一律不會考慮錄用。招聘會面對考官是畢業生邁入職場的第一次鍛煉,而家長的過分關心和部分畢業生過度依賴,加深了他們仍舊躺在“襁褓”中沒有“斷奶”的不良印象,成為了擋在職場門前的一道門檻。

        求職路不順意學會調整莫回避

        今年招聘市場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本應人滿為患的招聘旺季屢屢遭遇冷場,前來應聘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并沒有想象的火爆,直到春節過后才出現了相對的招聘高峰,與歷年招聘高峰相比足足遲來了兩三個月。據了解,往年畢業生多在上一年度年底就開始投簡歷、找工作,而今年很多畢業生卻遲遲不動,這些即將畢業的應屆生仿佛成竹在胸,并不擔心工作的問題,招聘會上一家用人單位打趣說:“今年企業比畢業生還急著參加招聘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90后大學生小林說:“我去參加過幾家企業的面試,但最后都沒結果。有的企業沒有班車,上下班不太方便所以就沒有再去參加復試;有一家企業我比較滿意,但是和我的期望薪金有差距,所以今天想再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企業。”筆者發現,畢業生對招聘會表現得不積極并非“成竹在胸”,而是糾結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像小林這樣想“再看看”的應聘者不在少數,既不想降低自己標準,又有父母強大的生活支援支持著這樣的“求索”,索性原地不動,等待“更好”的機會到來。

        其實,與其說是等待機會不如說是逃避求職路上的“不順意”。當現實工作與理想不匹配時,一些90后大學畢業生仍在心甘情愿地“啃老”。專業人士認為,應屆畢業生在拒絕一家企業之前不妨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夠強、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到位、自己能為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等等,這些“反思”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對自身客觀的調整,當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劣勢的時候,職場道路就在腳下。

        太“自我”總碰壁 職場不要“學生氣”

        每個剛剛步入社會的職場新人都會迫不及待在事業上大干一番,以求得事業上的`成功。為了這份成功,身處校園的90后們早早地將自己全副武裝,考取了雙學位、各種資格證書、等級證書,以期待一次華麗的轉身。而當邁入職場,真正腳踏實地工作起來卻發現心中所謂的“成功”卻是得之不易,“華麗”的轉身并不那么簡單。

        一項網絡調查統計顯示,入職職場未滿一年已換工作和即將換工作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辭職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對原企業環境不適應。本市開發區的某生產型企業人力資源部部長說:“我們企業在月末經常會加班趕工,一些新員工埋怨下班晚,不方便回家就辭職了,這一現象反映了職場新人在成熟度上還遠遠未拿到畢業證書。”李婧在學校成績優秀,夢想在單位一展身手,入職前兩個月,領導交代的工作多是一些復印、打電話、預定會議室等瑣碎事,看著別的同事忙著核心工作,開始有了莫名的失落感,興奮的勁頭少了很多。一次領導安排她通知各部門負責人十點開會,等到十點半人才到齊,一問才知道李婧通知錯了,領導劈頭蓋臉當著各部門負責人一通批評,掛不住面子的她哭著跑出了會議室。在遞交辭職報告的時候,領導語重心長地說:“你已經不是躺在父母懷里的孩子了,耐不住性子在職場總得碰壁。”

        “學生”變身“職場人”轉換角色最重要

        其實,當拿到企業錄用通知的那一刻,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就已經開始計時,而轉換速度快慢則直接影響著“職場人”未來的職業發展。生活上從依賴到獨立、面對問題從消極回避到積極應對、認清從校園到職場的環境轉變都需要90后大學生去努力調整。有些職場新人能夠及時面對這種“不適”并根據現實調節過高的“理想”,尋求二者之前的平衡,利用較短時間完成角色轉換;而另外一些職場新人,不能也不愿去適應這種新的身份變化,導致身在職場心在校園,自然會給單位領導留下適應性差、不積極主動、不成熟的印象,為自己的職業道路留下負面影響。

        面臨畢業的90后大學生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要明白自己在職場上的每一步都是人生的歷練,是在為自己積累,這樣就能坦然面對從學生到職場人身份的轉換。職業規劃專家提醒:大學生初入職場要明確在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永遠無法替代實踐工作經驗,要珍惜第一份工作,因為首份職業對以后自身工作習慣的養成、職業發展方向的確立都有著重要意義。在職場道路上,即使在工作中遇到種種障礙,職場新人也不要采取消極的態度推諉或者逃避,無論哪一種都會對自身造成損失。盡快適應、融入新環境,轉換到屬于自己的角色,認清“我是誰”,立足本職,從點滴學起、做起、干起,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把自己歷練得更為職業。

        【90后入職怪現象】相關文章:

        面試后你為什么沒收到入職offer07-20

        入職自我評價09-18

        入職培訓小結01-27

        教師入職培訓09-10

        入職培訓有感08-10

        前臺入職培訓08-09

        入職培訓方案08-05

        入職拓展心得01-22

        企業入職培訓總結范文_公司入職培訓總結范文12-09

        大學生入職培訓的總結范文-入職培訓12-2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