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85工程211工程是什么意思
【“985工程”介紹】
1998年5月4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科教興國的戰略,教育部決定在實施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部分高等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985”工程。全國共有39所高校。
【985大學的由來】
1998年5月4日,教育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各類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大家要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教育和科研戰線上努力開創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的生機勃勃的新局面……!薄盀榱藢崿F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藍,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文件《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建設正式開始啟動。明確了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城鄉新增勞動力和在職人員能夠普遍接受各種層次和形式的教育與培訓;積極穩步發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11%左右;瞄準國家創新體系的目標,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加強科學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術產業為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作貢獻;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到2010年,在全面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有步驟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國人口受教育年限達到發展中國家先進水平;高等教育規模有較大擴展,入學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為國家知識創新體系以及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行動計劃綱要的重點是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積累,我國少數大學在少數學科和高新技術領域已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尤其是本科生培養質量較高,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創造了條件。國際上一流大學都是經過長期的建設形成的。一流大學建設要有政府的支持、資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長年累月辛勤奮斗的結果。特別是學生畢業以后在國家的各個建設崗位上乃至在國際上體現出了公認的信譽。同時這種學校集中有一大批知名的學者教授。因此,辦成一流的大學,需要有一定的歷史過程,要經過社會實踐的考驗。對此,既要有雄心壯志,又必須腳踏實地。要相對集中國家有限財力,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從重點學科建設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對于若干所高等學校和已經接近并有條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進行重點建設。今后10~20年,爭取若干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世界一流水平。
依照文件精神,從1999年7月起,陸續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9所重點建設高校與地方政府簽訂了共建協議,開始1999~2001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建設。
我校行動計劃建設的總目標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痉结樖且詫W科建設為龍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大發展。建設任務具體分為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條件改善、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基礎設施改造與基本建設五個方面。通過行動計劃一期建設的實施,學校改革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學科建設得到跨越式發展,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科研條件與環境大幅改善;實現重大人事制度改革,隊伍建設進步顯著;加強綜合素質培養,育人條件和環境明顯改善,為我校邁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4年3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轉了《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國發【2004】5號),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范圍包括:重點推進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重點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工程”;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實施“高素質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工程”等14個方面。
教育部、財政部隨即下發了《關于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教重【2004】1號)文件,提出了“985工程”二期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建立高等學校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牢牢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資源,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發揮優勢,堅持跨越式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路。文件提出了“985工程”二期的建設目標:在“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設中,鞏固一期建設成果,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進一步奠定堅實基礎,使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學科水平,經過更長時間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同時,文件明確了 “985工程”二期的建設任務:
(一)機制創新。按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要求,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適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需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競爭、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機制、人才評價機制和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吸引和穩定拔尖人才,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氛圍。突破以傳統學科界限為基礎的科研管理與學科組織模式,建立有利于創新、交叉、開放和共享的運行機制,以適應現代科學發展綜合化趨勢。建立以投資效益為核心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和評價機制。
(二)隊伍建設。提供優越的研究條件和配套保障條件,面向國內外招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優秀學術骨干和大學高級管理人才,重視有潛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養和深造,通過提高水平、營造氛圍、嚴格培養等多種途徑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形成一支以博士生和博士后為生力軍的創新力量,加快建設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大學水平的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技術支撐隊伍。
(三)平臺建設。以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現代化建設重大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規劃為指導,圍繞國家重大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大科技計劃,整合、建設一批高水平的“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創新平臺建設計劃有機銜接。在平臺建設中,要加大學科結構調整力度,拓展學科發展空間,促進學科交叉,推進資源共享,組建高水平學術團隊,建立開放、共享、競爭、高效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建設、改善平臺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基礎設施。通過平臺建設,大力提高所建高校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增強承擔國家重大任務、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的競爭實力,促進學科優化和交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學科,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圍繞國家、區域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建設一批跨學科、具有創新性、交叉性、開放性的 “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推動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的交叉、互滲與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夠解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及現實問題,為黨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的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中心。
(四)條件支撐。加快建設公共資源與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建設配置合理、設施完備的教學科研用房。加強教學科研信息化、數字化環境建設,構建基于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的教學科研環境。使所建高校的圖書館、電子資源庫和自動化程度在整體上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繼續改善所建高校的教學科研基礎設施。
(五)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有利于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的環境,聘請世界著名學者來校講學、合作研究,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或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建立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及研究基地,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召開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加大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的力度,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211工程簡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這是我國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而實施的一項跨世紀的戰略工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項目。“211工程” 自“九五”期間立項建設,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資金180億元,建設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點 學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條件,一批重點學科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211大學的由來】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建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程,是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國內、國際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高瞻遠矚的重大決策。
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一、 “211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
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需要,總體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二、“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學校整體條件建設是基礎;重點學科建設是核心,是體現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帶動學校整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以重點建設的學校為依托,按照資源共享、服務全國的原則,從整體上加強我國高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效益。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任務:
1、重點建設若干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一批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并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建設一批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等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等建設內容。為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重點學科的建設提供有效的條件支撐。
“十五”期間“211工程”建設主要任務:
1、重點學科
——“十五”期間著力建設和發展800個左右“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對“九五”期間已建設且需要加強發展的“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繼續進行支持;另選擇一批新的學科項目進行重點建設。
——重點學科建設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信息、生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學科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迫切需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力爭使其中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我國高等教育布局和結構比較合理的重點學科體系。
——充實和改善重點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條件,加強學科梯隊建設,提高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基地的現代化裝備水平。
2、公共服務體系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高速地區主干網升級工程。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八大地區主干網升級,為“211工程”學校及全國高等學校日益增長的高速接入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同時加強36個主節點的接入能力、網絡管理能力、安全防范能力和重點學科公共信息系統的服務能力,盡可能使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高等學校用光纖直接引接到其所在城市的主節點。
——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二期工程。
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各項服務功能,加強引進數據庫的建設和服務,建設中文全文數字資源、數據倉庫、數字圖書館基地、聯機編目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設立省級文獻信息服務中心,促進全國高校圖書館的自動化和網絡化,進一步提高高等學校圖書館的整體信息化水平。支持“高等學校中英文圖書數字化國際合作計劃”的實施,為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提供強有力的數字資源支持,推動圖書數字化資源的共享。
——儀器設備和優質資源共享體系。
為有利于重點學科的優質教育、設備、信息等資源的共享,結合重點學科建設及儀器設備的購置,建立分層次的儀器設備共享網絡,并建立重點學科的信息、環境和名師名課等共享資源體系,形成高等學校優質資源共享機制。
3、“211工程”學校整體建設
圍繞對重點學科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加強“211工程”學校的整體條件建設,推進和深化教育改革,較大幅度地提高師資隊伍、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進一步發揮“211工程”學校對整體高等教育發展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211工程”建設的資金安排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采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并安排好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211工程”建設項目管理
1、成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有關負責同志組成的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下設“211工程”辦公室,地點設在教育部。
“211工程”建設項目均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各“211工程”學校成立項目法人組織和落實項目法人代表,有關省(區)主管部門成立“211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中央、省(區)和學校三級管理體制。
2、“211工程”建設項目按基本建設程序和財政預算管理辦法進行立項審批。由教育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地方),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和財政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財政部審核后,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下達立項批復。
3、為規范對“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除嚴格執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外,根據“211工程”自身的特點,制訂了《“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211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中期檢查和竣工驗收等一系列管理辦法。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九五”期間,“211工程”在99所高校中實施建設,主要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和兩個全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十五”期間,“211工程”在107所大學中實施建設,主要安排了821個重點學科和三個全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2008年1月16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高等教育 “211工程”建設工作匯報。會議指出,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211工程”實施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211工程”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創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學科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產生了一大批有影響的成果,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會議同意進行“211工程”三期建設,要求認真總結經驗,明確目標,統籌兼顧,加快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整體發展。一要繼續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強重點學科建設,使更多的重點學科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二要突出創新人才和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水平,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造就一批學術領軍人物。三要加強高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社會共享。四要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創造有利于發揮人才創造性、多出重大成果的條件。五要認真做好建設規劃,加強項目論證和評審,強化稽查和審計,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11工程”三期建設從2007年至2011年實施。
【985工程211工程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211、985工程全部大學名單09-25
211、985工程院校名單大全08-18
211工程和985大學排名08-08
2017年211工程和985大學排名08-08
211、985工程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名單02-24
211和985的區別01-13
211,985大學名單09-17
211 985大學名單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