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就業之癢” 看數字背后的喜憂
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出了一張特殊時期的“就業考卷”,考試成績如何,數字是最好的回答——
今年1至11月,城鎮新增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13%、96%和146%。到11月底,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3%的水平……但另一方面,數字也折射出中國“就業難”的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截至10月底,各地登記的180萬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中尚有近50%未實現就業;從就業群體看,30%-40%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屬于靈活就業,部分已就業農民工崗位不穩定、收入降低……
2009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就這樣始終貫穿著數以千萬計的普通百姓生活,也讓他們在或喜或憂之間,深切地體會和感受著中國從未有過的“就業之癢”。
大學生就業:88%,一個可以企及的目標
【最新動態】截至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同比基本持平。到10月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3%,距離年初預期88%的目標只有5個百分點。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校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更加多元化:下基層、去部隊、赴重點行業、到西部邊陲……
12月9日,太原五一廣場東側,人才大市場。
一大早,一樓和二樓的兩個開放大廳里已經擠滿了應聘者。幾排長長的招聘桌后,張貼著用人信息。其中,多數職位都標明了“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郭雪嬌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來到這里了。一年多以前,郭雪嬌畢業于河南焦作師專國際貿易專業;兩個月前,為了跟家人團聚,她辭去了在河南一家貿易公司的工作,回到太原。從那時起,太原人才大市場成了她每周必來的地方。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理想的工作卻一直無法落實。“穩定、環境好的工作往往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或者英語六級,這些我都不具備;剩下的工作多數是前臺、銷售一類,這些工作要么待遇太低,要么需要很廣泛的人脈。”郭雪嬌說。不過,她也承認,能力在找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一個師姐什么證書都沒有,但憑借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深圳干得不錯。
“蟻族”“啃老族”“被就業”……在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之下,大學生就業似乎比往年更難,和郭雪嬌相似,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讓不少“天之驕子”感到“越來越迷茫”,而這些新名詞也成了他們中不少人的真實寫照。
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3月,北京。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往年大學生就業比例36%左右,如果按照現在準備找工作的學生人數計算,大概只有300萬學生能夠找到工作,另外將近500萬大學生面臨著如何就業的問題。
7月,北京。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8%,同比基本持平。但同時也存在“被就業”現象,將“對畢業生就業率作假實行一票否決制”。
11月,寧波。“雖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已經回暖,不過明年就業形勢還比較復雜,不容樂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主任司益磊在“2009秋季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啟動儀式上說。
……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困難,國務院辦公廳早在年初就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發出通知,通過一系列政策杠桿,努力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中央部門組織了大量基層就業項目--吸納20萬大學畢業生到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工作,選聘兩萬名“村官”到各地基層黨支部村委會工作,安排5萬至 7.5萬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特設崗位,提供“三支一扶”(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計劃2萬多個崗位,選派1萬名應屆畢業生服務西部……此外,各個高校也不惜“動員千軍萬馬,走遍千山萬水,道盡千言萬語”,深入各行各業挖信息、找崗位。
各地各部門紛紛想盡辦法,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為他們尋找落腳點。
【專家回應】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建議,大學生畢業應該樹立先就業再擇業觀念。要想干大事,必須先干好小事。但內心一定要有改變自我、改變現狀的強烈渴望,這樣不論將來是為別人工作還是自己創業,成功遲早都會到來。
農民工就業:總體平穩 要求趨高
【最新動態】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春節前,約有50%的農民工踏上返鄉之路。而眼下,農民工外出人數恢復到去年同期95%左右的比例,且絕大部分找到工作,就業形勢總體上平穩。
今年下半年,不少媒體刊出這樣的大幅標題--中國東南沿海甚至西部的重慶等地再現“用工荒”!
2009年,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的勞動力市場經歷了一次從打不到工的“民工慌”到招不到工的“用工荒”。農民工們也從這忽上忽下、忽冷忽熱的市場變化中深深地體會到了“就業之癢”……
四川省安岳縣的80后農民工蔡志偉對自己的評價是適應能力超強。他的例證是,在家鄉也好,在廣東也好,干保安也好,進工廠也好,他都能接受。四五年間,他已經換了不下七八種工作了。
如果說,在過去以普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蓬勃發展時,“隨遇而安”的蔡志偉還能夠在沿海地區與老家之間游刃有余地穿梭,那在經濟波動周期越來越短,產業升級轉型不斷加速的新形勢下,他的空間實際上已經越來越。
一方面,是出去的路將更加艱難,始終停滯不前的技能水平必然與沿海新興產業發展要求的距離越來越遠。另一方面,回家的路也不會平坦。西部大開發不斷向縱深推進,在就業機會大幅增加的同時,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目前已經出現了東部農民工西移的情況。
據成都市最大的勞務市場--九眼橋勞務市場負責人證實,目前已經出現這種情況:部分技術工種如泥瓦工、建筑工等,企業開出5000元高薪,卻很難招到人,大量農民工只能望之興嘆。
“現在我們對農民工的要求提高了,不像以前就是泥瓦匠,現在也要求他們有技術,具備一些證書、證件。”山東濰坊市三建集團工會主席段景芳說。
對于未來的就業實力和眼下的就業機會之間的關系,更多的農民工不是不了解,而是有所顧慮。今年36歲的四川巴中農民工鐘明給記者算賬:與其交幾百元培訓費,等幾個月時間,不如出去打工,馬上就能掙到錢。
像鐘明一樣的農民工有“慌”的理由:培訓不能馬上見效益,但娃娃的學費,修房子的錢都“火燒眉毛”。“鐘明們”的選擇清晰勾勒出了多年來農民工遷徙的路線---沿海機會多,就去沿海,找不到工作又回到家鄉;機會來了,再毫無改變地又出去,如此周而復始。
“農民工就業嚴峻形勢并未根本改變,如果不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只顧眼前利益,將得不償失。”武漢大學教授陸偉說,而國際金融危機,成了提高我國勞動力素質的一個契機。
一些地方針對農民工返鄉大潮,采取多種措施為他們積蓄能量、創造就業機會--
勞務大省河南對免費幫助一位農民工找到工作的就業服務機構,政府給予10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青年農民工還可享受學分制或者學分銀行制;
山東通過集中培訓,打造“沂蒙紅嫂”、菏澤“天將保安”“天巧焊接”等在全國有知名度的勞務品牌,帶動輸出50萬多人,創造勞務收入近10億元;
遼寧省采取普惠制培訓,向有求職意向的農民提供月嫂、美容美發、插花、焊工等手藝培訓,甚至免費提供住宿;
……
河南省固始縣黎集鎮的趙小龍是接受返鄉培訓的受益者,“憑力氣就能找個活干,曾是我們的普遍想法。這回失業讓我認識到,技能上去了,收入才能上去。”
【專家回應】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認為:農民工擔心失去寶貴的就業機會完全可以理解。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應該靈活些,如果現在找到了待遇好且穩定的工作,丟下正在進行的培訓也不是不可以。但從長遠來看,培訓是必要和必須的。當然,培訓的方式是多樣的,并不一定要扔下工作,回到老家來參加,關鍵是要有一個不斷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觀念。
安置困難人員就業:政府花錢“買”崗位
【最新動態】到11月底,全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已經完成了4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95%。14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就業,完成全年目標的146%。如今回頭再看,今年城鎮月新增就業數已畫出了一條穩步向上的曲線。
經濟下行,對百姓生活帶來的直接沖擊就是就業空間縮小。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帶來的嚴重沖擊下,“4050”人員、殘疾人員、低收入家庭人員、被征地農民和長期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究竟是怎樣度過的--
在合肥。
廬陽區海棠街道的20多位有創業意向的下崗職工、就業困難人員正式進入社區創業實訓“基地”拜師學藝。
為了鼓勵城市下崗職工及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創業促進就業,合肥市選擇了70家企業作為創業實訓基地,為有創業意向的城市困難人員提供“手把手”的創業指導,并提供創業資金補貼。
在西寧。
今年3月,王麗婭下崗了。“家里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金融危機來了,今后這日子可咋過啊。”心焦如焚的王麗婭和丈夫商量后,想發揮自己做過銷售和服務的優勢,開一家鮮花店。
勞動就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在了解到她資金不多、管理經驗不足的難處后,讓她參加了政府舉辦的創業培訓班,還建議他們向勞動就業部門申領一筆扶助資金。經過幾個月的用心經營,王麗婭的花店逐步走上正軌。她感慨道:“如果沒有政府的好政策,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創業起家的。”
……
為了幫扶就業困難人員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政策--
上海市規定: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吸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將獲得一次性補貼每人每年5000元——10000元;
海南省通過擴大公益性崗位開發范圍、提高公益性崗位補貼限額和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補貼標準,延長公益性崗位補貼時間等方式,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青海省開展以“就業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難關”為主題,以“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補貼”為內容的幫助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就業援助系列活動;
……
對就業困難人員,不僅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還要支招如何自主創業;不僅要提供直接幫扶,更有間接支持。“為了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中央政府和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以“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為例,到10月底,全國共幫助困難企業減輕負擔338.5億元,受益企業162萬戶、職工6100萬人……
【專家回應】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對于城市中困難群體的就業,政府應該做到應保盡保,對部分公益性的崗位,比如保潔、保安等工作,政府將給予就業補助,給困難人員買崗位,有利于解決他們就業難的問題,這不失為一種良策。但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下力氣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中國“就業之癢” 看數字背后的喜憂】相關文章:
七年之癢的句子02-07
有關七年之癢的說說12-02
婚姻日記:七年之癢06-14
七年之癢的幽默句子02-01
中國首富背后的財富密碼06-05
探尋考研抉擇背后就業困局07-30
探尋考研抉擇背后就業困局08-08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09-24
紀念七年之癢唯美句子10-20
如何撓好職場一年之癢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