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考研五大專業方向分析,供大家閱讀了解。
1.理論傳播學方向
在經濟、社會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研究人類信息傳播活動及其規律的傳播學已經成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本研究方向在傳播學學術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是該學術體系的基礎理論。
本研究方向的特點是在從傳播歷史發展入手研究傳播活動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側重于研究代表傳播發展方向的,以廣播電視、互聯網為主體的傳播活動及其規律。傳播學所具有的跨學科特征決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綜合與多元。宏觀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把握傳播活動的過程、機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規律,從新的學術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討、開拓傳統學術領域;微觀上,本研究方向結合我國傳播業,尤其是廣播電視業、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實踐,研究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傳播的手段、受眾、改革等重大問題。
本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為包括廣播電視在內的各級各類傳播媒體、政府相關機構、企事業宣傳或公關部門等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同時兼顧學生理論、科研及教學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學生將形成寬厚的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全面掌握傳播學原理、理論框架和實踐技能,具備對傳播現象、媒介實踐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為具有現代傳播理論素養、適應當前信息傳播業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領域實際需要的專業化的應用人才。
2.應用傳播學方向
(1)媒介經營管理是一級學科“新聞學與傳播學”、二級學科“傳播學”之下的研究方向。媒介經營管理主要研究大眾傳媒經營管理活動及其規律,作為新興的交叉型學科研究,研究范圍主要體現了新聞傳播學和管理學、經濟學的交叉和融合。
本研究方向為應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宏觀層面的媒介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制的研究、媒介發展戰略研究,中微觀層面的媒介策劃、媒介品牌、媒介營銷等研究。
本研究方向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新聞傳播學和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主要運用對比研究法,對比國外傳媒集團先進的媒介運營模式;運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傳媒經營管理案例;運用實地考察法,讓學生深入傳媒一線參與實踐;運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法,對媒介市場的描述要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媒介經營管理作為新興的交叉型應用型學科,研究方法較為綜合,總體強調第一手資料的占有,著重與傳媒產業發展需要結合,和本學科理論發展相聯系。
本方向研究依托傳媒大學的綜合學科交叉平臺,如與傳媒經濟研究、受眾研究、媒介市場調查研究、廣告學研究等的有機結合,依托長期以來形成的與各種強勢媒介的有效關聯,使媒介經營管理研究具有學科延展性、專業貼近性和內容實用性的優勢。
本研究方向為傳媒產業培養應用與研究并重型人才,碩士生應通曉傳媒經濟和傳媒經營管理的實務,具備傳媒專業素養以及經營管理的素質和技能,同時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教學能力。對學生量才側重培養,畢業學生可為勝任傳媒產業領域專業性經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可為承擔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高層次的媒介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可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2)媒體創意是媒介競爭的產物,是市場化時代媒介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手段。其基本內含,是指現代傳媒面向市場需求和變化,在信息建構與傳播以及媒介經營與管理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環節所采取的具有創新性、創造性的策略和構思。其要旨在于因勢而變,不斷推陳出新。其范疇涉及傳媒運作的方方面面,簡單地說,可概括為創意傳播、創意經營和創意管理三大領域。目前,本方向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定位在創意傳播領域。
創意傳播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關注大眾傳媒發展動態、把握創意實務前沿、解析有關創意案例的基礎上,在理論與實踐互動、多維理論與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中,全面總結、探討各類大眾傳媒的創意傳播規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其學術視域涉及到傳播學、美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大眾文化、系統科學、市場營銷、創新思維等多學科理論和知識。其研究特色,一是綜合性、交叉性,二是較強的實踐指向。目前,中國傳媒大學對該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居領先地位。
本方向培養的研究生要求具有較為扎實的傳媒理論功底,相對開闊的知識視野,掌握創新思維原理,并能夠成功地應用到現代傳媒領域;從人才規格上說,是一種以創新思維為核心,集人文素養與傳播智慧于一體的高層次的現代復合型人才。畢業后,既可以做“創意人”、“策劃人”,從事專職的媒體創意與策劃工作,也可以從事傳媒領域的相關工作,以及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3)傳媒策劃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新興學科,它是從傳播媒介入手,既分析了傳媒對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策劃,又分析了企業以及其他實體對傳播媒介的策劃。本學科的基礎是應用傳播學以及其分支學科傳媒經濟學。通過本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全面掌握傳媒活動的規律及其運營技巧。學生就業可去媒介和政府機構從事高層次的媒介策劃與管理工作,可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4)受眾研究方向介紹受眾是傳播的起點和歸宿,受眾研究從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傳播學研究一個極為重要的領域,也是一個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領域。隨著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今天的受眾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間的讀者、聽眾或觀眾,也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受者,受眾日益增強的主動性和影響力,使得新媒介環境下的受眾研究,凸顯出更加鮮明的學術價值,更加豐富的應用內涵。
受眾研究是橫貫傳播學與應用傳播學諸學科方向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發展前景廣闊。受眾研究廣泛融合多學科理論和知識,注重定量與定性方法的結合,采用結構性、行為性、社會文化性等多種研究路徑,對受眾規律進行探討,同時關注社會轉型期尤其是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動態與生態。受眾研究對于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傳媒生態學、廣告學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于媒體經營和管理、媒體策劃、節目評估與編排、廣告媒體計劃等應用領域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為與傳媒業實踐對接的一個重要途徑,受眾研究既為傳播活動提供決策依據,也為衡量傳播效果提供尺度標準,它的量化形態(如收視率等)還是媒介與廣告市場的通用貨幣。以受眾理論為指導,采用傳播學研究方法所進行的受眾調研,如收視率調研、收聽率調研、閱讀率調研、點擊率調研等,本身已經成為媒介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本專業方向以三個并重為特征:宏觀與微觀研究并重,理論、方法與實際應用并重,文理并重。注重培養三種高級專門人才,即從事受眾理論研究的人才,從事受眾調研分析的人才,基于受眾調研進行媒體策劃、媒體經營、節目評估、節目編排、廣告媒體計劃、購買和效果評估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方向的研究生需要熟悉和掌握有關受眾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對各種與受眾相關的理論、方法、應用領域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
從歷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下,本專業方向的職業選擇包括,高校教師,相關國家機構公務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媒體總編室、廣告部、節目中心管理者和數據分析評估人員,新聞出版、網絡新媒體從業人員,媒體和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調研和分析咨詢人員,相關機構的經營管理和公關人員。
3.傳播學研究方法方向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信息交流的科學,是研究人類傳播活動的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一門具有多學科性的邊緣學科。傳播學研究方法方向則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和技術,有效、客觀地進行傳播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實證研究的學科。其中包括如何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結果的描述、解釋以及理論模型的檢驗和修正等,從而達到綜合地、深層次地、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地探索和研究人類傳播活動的客觀規律及其傳播效果的目的。
研究內容:培養掌握現代科學語言,熟悉邏輯思維模式,能夠運用歸納、演繹、分析、建模等方法從事傳播學研究的復合型的高級研究人才。培養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綜合運用現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種計算機輔助手段,進行有關傳播學前沿課題和實用課題研究的應用型人才。
研究方法: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際研究課題的實踐,掌握傳播學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的常用方法。
研究重點和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類,研究方法類(科學的基本原理、抽樣調查原理、計算機輔助調查技術、實驗、內容分析、定性研究法、媒介研究、數據處理等)、統計分析類(初級分析法、高級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等)和實用軟件類(數據錄入軟件、統計分析軟件、問卷調查分析軟件、專業分析軟件,等)。
研究特色是文理綜合,學科交叉;既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又重視定量研究方法;既強調基本的理論和框架,又注重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計算機軟件;既要與國際的研究方法同步,又要適應我國本土的研究實際。
研究優勢在于本方向擁有結構合理、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的人才。目前6位教師中有1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1名講師;有3位博士和3位兼職在讀博士;有1位35歲以下、4位35-50歲、1位50歲以上的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擁有豐富的研究實踐和經驗。
傳播學研究方法方向的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科學語言,熟悉邏輯思維模式,能夠運用歸納、演繹、分析、建模等方法從事傳播學研究的復合型的人才。
所培養的人才應該既掌握傳播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又了解相關領域如社會學、心理學、市場營銷學、行為科學等領域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應該熟練掌握實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術,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綜合地運用現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種計算機輔助手段。目標是能夠從事有關傳播學前沿課題和實用課題研究的應用型人才。
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包括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國家機關、科研機構、媒體、市場研究公司和企業從事調查、數據分析和咨詢的研究人員或實際工作者。(參考數據:2006年畢業的19名碩士生中,就職在高校1名、媒體/媒體研究機構或公司6名、市場研究公司6名、各類企業6名。2006年畢業的3名博士生中,就職在高校1名、廣電總局1名、研究公司1名)。
4.電視文化傳播方向
電視文化傳播方向是對電視影像符號、各種節目形態作整體性的研究。它跨多種學科,如:哲學美學、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新聞學、心理學、影視理論。研究范圍廣闊而深透,是電視新理念、新觀念、新社會文化現象的研究。
電視文化傳播在整個現代媒介文化中處主導地位,影像文化現正取代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為主導文化。電視文化是大眾文化中對社會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在整個現代媒介文化研究中,它處于學術最重要的地位。而以往我們對電視文化研究不夠,常陷入各分支學科之中,難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電視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讓各個分支學科從整體上觀照電視媒體文化。由于電視文化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巨大,我國電視媒體的不斷開放,影視文化在國際競爭的加劇,對電視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廣闊的前景。如:對世界各個文化差異性和體制的研究;各國家、各地域的觀眾文化心理研究;電視的策劃;數字互動電視:電視功能和DV影像文化的研究,將推動電視理論各學科的發展,并能產生眾多的邊緣學科。它應成為媒介文化的主導學科。
電視文化傳播方向培養的學生,能更深透地理解電視對社會的作用,視野更開闊,具有深厚的文化學養,在電視臺和理論研究上更具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媒體業將更需要此專業方向培養的智能策型劃和多視野觀念的電視人。
5.媒介與女性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的關系逐漸成為跨學科研究的核心課題之一,尤其是從性別平等的視角進行媒介研究,以及對媒介在女性文化與現實發展中的詩學研究,更是學界前沿學術的發展需要。該領域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媒介與女性學術成果和業界產品的現狀和發展走向(特征、屬性、視角、橫向及縱向理論支點),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女性受眾的調查研究(性別觀念對媒介影響、媒介女性文化再現等),以及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該領域學科框架和理論體系的建構和完善等。
媒介與女性研究正成為國際學術界的新興領域。與歐美國家研究水平相比,我國的媒介與女性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