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所以下面小編幫大家分析一下。
人格發展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一個方過面,是指個體自出生經成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全過程中人格特征形成和表現的過程。人格發展包括穩定和變化兩個方面,而人格穩定和變化都有很多形式。
人格的穩定性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時間的持續性。在人生的不同時期,人格持續性首先表現為自我的持久性。每個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會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會變成其他東西。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過去的我透過現在的我,影響著我的現在和將來。雖然未來不能決定現在,但自我對未來的洞察力能決定現在的我。這就是自我的持續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謂人格特征是指一個人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與行為特征,那些暫時的、偶爾表現出來的行為則不屬于人格特征。例如,一個外向的學生不僅在學校里善于交往,喜歡結識朋友,在校外也喜歡交際,喜歡聚會,雖然他偶爾也會表現出安靜,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
人格的穩定性并不排除其發展和變化。人格的穩定性并不意味著人格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指較為持久的、一再出現的定型的東西。人格變化有兩種情況。第一,人格特征隨著年齡增長,其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同是特質焦慮,在少年時代表現為對即將參加的考試或即將考入的新學校心神不定,憂心忡忡;在成年時表現為對即將從事的一項新工作憂慮煩惱,缺乏信心;在老年時則表現為對死亡的極度恐懼。也就是說,人格特性以不同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內在秉性的持續性是有其年齡特點的。第二,對個人有重大影響的環境因素和機體因素,如移民、嚴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觀念、價值觀、信仰等的改變。不過要注意,人格改變與行為改變是有區別的。行為改變往往是表面的變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變的表現。人格的改變則是比行為更深層的內在特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