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埃及局勢的動蕩給本國政治、經濟和教育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對于正在親歷這場變局的中國留學生而言,平凡的求學歷程比其他人多了一些不平凡的故事。小編整理了了正在埃及求學的中國留學生相關報道,聽他們講述這三年有什么不一樣的經歷和感悟。
親歷變局
“埃及這場革命發生得太突然了,1月25日我們還準備參加同學的婚禮哩。”就讀于愛茲哈爾大學、兼任《旅埃學人》雜志主編的擺克成談起2011年的埃及革命仍心有余悸,“最初大家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直到不久后穆巴拉克宣布下臺,才知道埃及亂了。”
“那天真的有百萬人在游行,到處都是要求穆巴拉克下臺的口號,你在橋上走,甚至能感受到橋隨著口號聲在震動。”1月28日周五是穆斯林的聚禮日,在開羅大學讀書的哈爾濱大男孩任欣當天被困在了路上,“政府害怕事態變得更嚴重,于是切斷了手機網絡,從清真寺做完禮拜的民眾因為聯系不上家人而更加焦急和憤怒。當時開羅到處都在封路,根本打不上出租車,小巴士上掛著40多個人,大家都害怕天黑前趕不回家。”
形勢最緊急的時候,中國大使館成為學生們的避風港。由于市區主要街道被封鎖,一些學生晚上回不了家,沒有辦法就借宿在使館教育處霍文杰參贊家里,“沙發、地鋪都睡滿了學生。有些比較保守的穆斯林學生已經成家,不方便與其他人合住,使館領導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騰出招待所的房間免費提供給學生們過夜。”
穆巴拉克下臺后,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臨時接管政府,社會秩序逐漸恢復平定。2011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埃及選出新的議會和總統,但埃及政治變局遠未結束。2013年,民選總統穆爾西未能改善民生和提振經濟,埃及社會再次陷入動蕩之中。7月3日,軍方領導人塞西宣布罷免穆爾西總統職務。穆爾西的支持者聚集在開羅東部納賽爾城的阿達維亞清真寺廣場和復興廣場抗議示威。8月中旬,軍方對這兩個聚集地實施武裝清場,造成一千多人死亡。
“愛茲哈爾大學就在納賽爾城,距離阿達維亞廣場僅一街之隔。”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維吾爾族女孩兒阿依提肯·加索爾告訴記者,愛茲哈爾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主要集中在離學校不遠的納賽爾城七區和八區租房住。“軍方實施清場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敢出門,必須出門的話也會繞道而行,晚上睡覺都能聽到槍聲。”
為保證中國公民的安全,中國政府派出多架民航包機執行撤僑任務。“一部分留學生隨包機撤回國內,但更多的人選擇留下來,”愛茲哈爾大學新疆小組組長李文遠表示,“當時馬上就要進行期末考試,如果錯過這次機會,那么這一年的時間和努力都將白費,”李文遠停頓了一下,“更重要的是,一旦回國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埃及學習了。”據了解,很多自費的中國留學生家里并不寬裕,甚至是借錢來埃及留學的,有限的經濟條件無力承擔高昂的機票,因此他們只能選擇留下。
鬧中取靜
“事實上,埃及革命并沒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大影響,”擺克成解釋說,雖然革命后的一段時期內埃及陷入無政府狀態,但社會秩序并未徹底癱瘓,水、面等生活必需品基本能得到保證,也未出現大規模的打、砸、搶事件。擺克成認為,埃及老百姓普遍比較純樸善良,社會公德和宗教信仰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任欣告訴記者,1月28日那天,他是被一名素不相識的好心人用私家車送回了住所。
2014年初,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明顯少了,但小規模的暴力沖突以及針對警察的恐怖襲擊逐漸向大學校園轉移,軍警與示威大學生之間的暴力沖突時常造成人員傷亡。4月2日,開羅大學附近發生三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7人受傷。
“一些學生剛開始聚集,催淚彈就從校園圍墻外打了進來。”任欣向記者描述前幾天發生在校園里的暴力沖突,“教室里都是嗆人的辣椒水味道,同學們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
“學習確實受到很大影響,”在艾因夏姆斯大學學習的山東女孩兒王旋介紹說,今年這個學期開學較晚,結束較早,因為學校要趕在總統大選前結束這學期的課程。
“事實上,大部分學生對那些在校園里鬧事的人非常反感,”阿依提肯·加索爾說,“那些沒有認真準備考試的學生燒了卷子,公然擾亂教學秩序。他們不想考試,但大部分學生是想考試拿學分的。學校不會因為他們個別人而影響整個教學安排,第二天還會組織考試。不管外面有多亂,我們中國人都要埋頭認真復習。”
擺克成告訴記者,埃及目前的失業率是13%,其中69%都是青年,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一些人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他們既不支持軍隊,也不支持前總統穆爾西,只要有人給錢,這些無所事事的學生就會參與鬧事。“大學絕不會因為局勢動蕩而停課,”擺克成說,中國留學生都避免卷入當地的政治活動,而是專注學業,鬧中取靜。
保證安全
在埃及政局尚未恢復穩定,社會秩序尚未走向正軌的情況下,沒有什么比“安全”二字更重要的了。對于主管留學生事務的教育參贊霍文杰而言,保證上千名中國留學生的安全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1年4月,在使館教育處的帶領下,埃及開羅大學、愛茲哈爾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和蘇伊士運河大學等主要七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會聯合起來,加上孔子學院的中國老師和旅埃學者,組建了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簡稱學聯),在埃及動亂的局勢下建立與所有的旅埃留學生和學者的聯絡。
學聯副會長張鳳鈺向記者介紹說,2010年,埃及國立大學開始向外國留學生開放。從那時起,中國留學生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僅今年新注冊的中國留學生就有600多人,目前在籍的留學生人數已超過兩千人。
為了保證不遺漏一名留學生,學聯建立了兩套獨立的聯絡系統,寧可重疊也不能遺漏。“第一套是按照來自國內不同省份和地區劃分,每個地區都有一名聯絡人;第二套是按照中國留學生在埃及的住址劃分成八個大區,每個大區都有一名聯絡人。”張鳳鈺解釋稱,“每位聯絡人必須時刻掌握本區中國留學生的情況,并與學聯會長、副會長保持密切溝通,學聯會長和副會長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隨時向使館和教育處匯報?紤]到手機斷網的情況,學聯辦公室還設有座機,安排專人值班。”當問到是否有報酬時,張鳳鈺回答稱,“大家都是自愿為同學們服務的,沒有報酬。”
張鳳鈺介紹說,有30名新疆籍中國留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買不起手機,使館教育處領導了解到該情況,立即買了30部手機和充值卡送給困難學生,“在保證聯絡和安全問題上,一個都不能少。”
學聯的這套聯絡系統在2013年4月的一次塌樓事故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學聯干部馬繼成介紹說,“一名河南籍留學生租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在中午12點左右轟然倒塌,該區聯絡人迅速將情況反映給使館領導,僅過了30分鐘,使館領導就趕到了現場,指揮救援人員徒手將被困學生救出。因搶救及時,這名留學生脫離了生命危險。”
“同學們了解到他難以承擔高昂的住院費,于是自發地組織起捐款活動,”擺克成介紹說,“來自新疆、寧夏、甘肅等全國各地的中國留學生,不管之前認識或不認識,都來參加捐款。”
“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溫暖,讓我們不會因為家的遙遠而感到無助。”阿依提肯·加索爾站在“愛疆獎學金”的領獎臺上發表感言。對于正在親歷埃及變局的中國留學生而言,祖國的溫暖不是一句空話,同學之間的手足情誼并不遙遠。
“不管你來自哪個省份,也不管你是哪個民族,在埃及我們都是一家人,”張鳳鈺希望通過本報記者向正在埃及留學的或即將赴埃及留學的同學轉達,“不管你在哪里,都要向家人報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