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國際貿易學主要研究方向
1、 國際貿易學最基本的問題是貿易的類型、數量與流向。克魯格曼1980年代后創立的非完全競爭模型。傳統貿易理論認為比較優勢造就國際貿易;而克氏認為:非完全競爭模型可以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來解釋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
2、 國際貿易學的另一個基本問題是解釋貿易政策。Grossman和Helpman認為:貿易政策就像商品一樣,由政府官員出售,由利益集團購買。參見 Branstetter和Freenstra在2002年12月的《國際經濟學雜志》上的文章,一個中國貿易和外資政策的實證研究。(1984-1995 中國29個省市的數據)(屬于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門類)
3、 1990年代后的兩大熱點問題:
1) 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在國際貿易學領域的延伸)
2) 國際貿易對收入分配的作用:到底是技術進步(例如電腦的廣泛使用)還是全球化提高了開放國家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
4、 國際貿易近期熱點問題:
1) 多區域(Multi Zone)理論,涉及中間品和投入品貿易。多區域貿易理論的中心觀點認為:各國在開放條件下將在很大程度上生產完全不同的產品,這有別于單區域貿易理論認為開放經濟下的分工不會極端化。
2) 用交易成本理論探討企業內貿易(企業層次)?耸现畨艛喔偁幠P椭兄挥泻唵位膶ΨQ企業。
3) 國際貿易的“關系網”(Network)理論。加大圣地亞哥分校的Rauch教授,是這個理論的重要推動者。其中心觀點是國際市場上的交易需要買者和賣者相遇(Match)。由于不同商品信息成本不同,關系網成為決定貿易類型的又一重要因素。Rauch和學生Trindade的代表作《Chinese Ethnic Networks》,發表于2002年2月《經濟統計評論》上(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此外,近20年間公司間戰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關系日益發展,這種介于市場交易和企業內交易之間的關系也將引發國際貿易學者的進一步研究。
二、美國國際貿易學的研究“竅門”
1、入門正宗,到主流國際經濟學圈子里。(Stigler開始受阻)(參見其自傳《一位不受管制的經濟學家》)
2、光有天資和勤奮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竅門”。列舉如下:
1)要逆時而不是順時閱讀文獻,換言之,老文章用處不大。
2)找出十來個學術界領頭人,看看他們最近在研究什么。要看未發表的文章(working paper)。
3)不要等讀了很多才寫,要邊寫邊讀。
4)不要放過任何演講論文的機會。
5)研究者不要分散精力在聽課和教學上。(Davis,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該校博士畢業)
三、美國國際貿易學主要參考文獻和網站
1、Choi,Harrigan主編《國際貿易學手冊》,(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Feenstra撰寫《國際貿易學高級教程》(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其網頁上可以找到此書的手稿)
3、NBER的Working Paper——不可不讀
4、Leamer的《國際經濟學杰出論文》,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