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
有信心就會有勇氣,因為有夢想就會有沖動!以下是yjbys勵志欄目準備的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歡迎欣賞!
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一)
央視推出了一個新的節目叫《朗讀者》,可謂是當今浮躁的電視節目中一股清流啊!確實,在看過這檔節目之后也是如癡如醉的,不光里面那種濃濃的人文情懷,還有每一個朗讀者每一篇文章背后真摯感人的故事都觸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這個節目之所以能引起爆炸式的反響,其深層的一個原因還是最樸素的文字和最純粹的語言本身,就是人類最有力的武器,最打動人心的利器。
朗讀實在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如何能培養孩子擁有朗讀的習慣,讓他也成為一個朗讀者呢?那今天就聊一聊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朗讀者。
這里首先要普及一個概念,就是我們是要幫助孩子成為朗讀者,而不是培養。這兩個詞看似很像,但其實有一個觀念上的區別,那就是和孩子的關系角度不同。培養,是自上而下的,父母有一種顯而易見的優越感。而幫助呢,是平位的對等的。其實,單就朗讀這件事來說,絕大部分人都缺乏朗讀的習慣。因為有的人覺得朗讀需要把聲音放出來,在公共場合,“啊黃河,啊長江”可能會被別人直接送到安定醫院去。當然,朗讀絕不是讓您不分場合的放大音量,而是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比如在自己的家里,在晨讀的樹林里,感情充沛的朗讀絕對是一件有益身心,令人陶醉的事情。
語文課文,孩子一定要朗讀一遍。剛開學不久,同學們剛拿到語文書,先把頭幾篇課文讀一遍。注意:一定是朗讀而非默讀。朗讀課文的三大好處:
第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是“書看百遍其義自見”,學英語的時候老師常說語感,其實學漢語更需要語感。每多朗讀一遍,自己的理解就會更深一點。朗讀可以發現更多默讀發現不了的細節,包括自己不認識的生僻字。
第二: 朗讀可以增強對文章的記憶。為什么古人背書一定要大聲朗讀還搖頭晃腦,那就是要增強記憶。
第三:只有朗讀才能糾正發音,形成習慣,練習語言表達。
有的家長說了我的孩子還小,還沒上學呢,沒有課文還不識字怎么辦?朗讀,應從幾歲的孩子開始?朗讀這件事可以從孩子剛一學說話的時候就開始練習。這個時候叫做朗讀習慣的萌芽期。其實,孩子在看到新的事物,爸爸媽媽教他的時候就是在建立朗讀的習慣,小貓小狗,小花小草。只不過這沒有那么明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孩子長到兩三歲了,能認圖了,這個時候就進入朗讀習慣的基礎期。孩子這個時候,能根據圖形產生聯想并能說出相對應的事物,也是朗讀習慣的正式開始的時候了,我們就要多注意,讓孩子把事物的名稱大聲的說出來。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多鼓勵孩子的出聲表達、多鼓勵、千萬別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說錯了,而直接批評,而扼殺了孩子的自信。
孩子再大一些了,不僅可以看圖片更能看連環畫看繪本,這個時候就是朗讀習慣的最重要的形成期了。
這個時候,一般來說朗讀習慣的形成有兩個傳遞方向。一個是家長對孩子的,就是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聲音溫柔而清晰,飽含感情。另一個傳遞方向,就是孩子對家長的。就要多鼓勵孩子根據連續的有一定前后關系的圖畫,給家長講一講他心里想象的故事是什么樣的。這個過程,實在是一個太美妙太重要的過程,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學習能力,太多太多了。這個階段如果進行的好的話,孩子的朗讀習慣一定會深深的植根在他的心里,對他的一聲都會非常有益。
朗讀應有儀式感。朗讀一定要有儀式感。古人讀書一定要正襟危坐,以表示對古圣先賢的尊重。今天沒必要這樣,但也不能隨隨便便找地方葛優躺,就開始朗讀了。那樣除了對知識不尊重之外,對于學習也是不利的,同時還會對嗓子對氣息都有不良影響。我建議每個家庭可以建立一個朗讀時間。每個星期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放下手機、關上電視,每個人為大家朗讀一篇自己最近發現的號文章或者一個小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注意在這里要強調,這個朗讀時間或者也可以叫故事會,絕不是孩子一個人的表演會,一定要爸爸媽媽一起參與。
后一點要強調的是,朗讀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經典文章,一定反復研讀。讀的越多,你的理解會越深入。記得小的時候,自己讀一篇文章是芥川龍之介的`《橘子》,那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篇文章,我真是不知道反復讀了多少遍,絕對是飽含深情的朗讀。直到今天我都脫口而出“冬天的一個夜晚,天色陰沉,我坐在橫須賀發車的上行二等客車的角落里,”反復研讀,妙處無窮。
最后,再把今天跟大家聊的幫助孩子建立朗讀習慣的四個問題或方法總結一下:
拿到手的語文書,一定要先朗讀,大聲朗讀。
孩子的朗讀習慣建立需要經歷萌芽期、基礎期和形成期三個階段,抓住三個階段孩子終身受益。
朗讀應有儀式感,不要葛優躺。家里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朗讀時間或故事會。
最后一點反復研讀妙處無窮。
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二)
汪明荃、羅家英現場“斗嘴”秀恩愛
對于孩子來說,勇氣能讓你收獲成長,而對于成年人來說,勇氣更多時候被用來收獲愛。從1987年認識到現在,汪明荃和羅家英相識相戀了整整30年。兩人談了22年的戀愛,直到2009年,61歲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歲的羅家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注冊結婚。在《朗讀者》的現場,汪明荃坦言這是她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因為我們倆單身了很久,然后在六十歲的時候才決定結婚,我覺得這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普通人或許很難理解汪明荃和羅家英之間的情感,與外界的猜想有所不同,雖然兩人相戀了那么久,但其實在結婚之前,他們一直都是分開住的,各自保持著各自的生活。而在持續了幾十年這樣的“分居戀愛”后,突然要住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家庭,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兩人的生活理念和性格其實很不相同。
現場汪明荃“吐槽”羅家英:“我這個人喜歡干凈整潔,他就東西扔的到處都是。”羅家英也忍不住腹誹:“她是個大女人,我也是個大男人,不曉得誰聽誰的。”現場這樣的斗嘴小插曲幾乎伴隨著整個訪談,一會羅家英說:“吵不過她們,她們說的都是歪理。”阿姐立刻反擊:“現在看的主要都是女觀眾,你要小心。”于是羅家英只好敗下陣來,灰溜溜地表示“不說了,喝茶”,可愛的表現令場面顯得溫情至極。
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三)
《朗讀者》總導演之一劉欣曾說,這不是一檔讀書節目,強調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讀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錄制《朗讀者》
如果說“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那朗讀,大概是門檻最低的藝術形式。這項人類幾乎天然習得的技能,因為電視節目《朗讀者》的熱播,被帶到我們的面前。當我們在談論朗讀時,我們在談論什么?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王明軍,近日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
《朗讀者》總導演之一劉欣曾說,這不是一檔讀書節目,強調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讀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戳斯澞,最打動王明軍的不是濮存昕[微博]這些名人,而是那幾個無國界醫生的從容淡定,那對來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藝生活,還有老翻譯家的率真與深情——那些普通人。
王明軍笑言,最初很擔心節目會找一堆明星,變成明星朗誦會,現在看來多慮了。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節目不能用力過猛,不要變成朗讀版的‘藝術人生+感動中國’。朗誦是一個往里走、走向內心的過程,是個讓人安靜而自得的過程,而電視手段又不得不往外走,讓更多人共鳴就不容易安靜。當然,這樣的節目,有總比沒有好。”
節目組還在杭州設置了移動“朗讀亭”。一天,一名75歲的老奶奶在亭子里讀了老伴給她寫的情書。那天是他們結婚50周年的紀念日,病床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動的手,把圓珠筆綁在手臂上,用了兩個小時,給妻子寫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書。這份別人難以辨認的書信,老奶奶每一個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讀亭,她淚如雨下。
王明軍說:“聲音有色彩、有溫度、有個性,能直撲人的心靈。聲音的意義在于人類情感的喚起,營造一個更加鮮明的意象。朗讀一定要回到具體的人、具體的故事。哪怕你不專業,讀得不順、有口音,但那是從你心里發出來的聲音,與你的身體、生活結合在一起,與我們共處的語境產生共鳴。”
有一首歌這樣唱:“有沒有那么一首歌,會讓你心里記著我,就算日子匆匆過去我們曾走過。”歌聲總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喚起當年的情感。而在《朗讀者》中,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沖,講到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同學時,依然露出少年般的笑容。
王明軍說,聽到一首歌,也許你會想起某個時代,但如果這首歌是某個人當年給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記憶與時代記憶的交融。所以,同樣的,我們讀一篇文章,也能回憶想起當年讀的時候,在你身邊的那個人、那些事。
王明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中國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讀的,甚至“詞”這種文學形式,本身就是為了唱;而像“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也說明了朗讀的必然。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朗讀,比如宣言、公告、詔書,“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無論是關于祭祀還是戰爭的文章,都是要讀出來的。
現在,我們從小學語文,顧名思義,語和文是連在一起的,而且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先語后文——先說話,再寫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級,除了專業學生,考試只考寫文章,朗讀就被慢慢弱化,脫離了教育范疇。
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朗讀變成了純藝術活動,更多與藝術演出畫上等號,不再是口說我心,而是變成了表演。以至于很多年輕人一聽“朗讀”,腦海中會浮現出那些夸張的表演,“啊!母親!”“啊!祖國!”
王明軍說:“這用行里的話說,就是拿腔拿調。自詡專業的人,一上臺,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狀、敘事狀、激動狀。當然,也許他是真激動,但因為有了‘腔調’,就削弱了個性。其實朗讀離普通人不遠,只是它展現出來的樣子離我們遠,形式主義帶來疏離感。”
《見字如面》《朗讀者》等節目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朗讀。
王明軍說:“讓朗讀重回我們的情感和生活,這是《朗讀者》正在尋找和回歸的方向,也是這類節目帶來的意義,優秀節目的意義也在于引領和示范。對普通人來說,朗讀可以隨時發生,但在讀的同時還要去聽,多聽一些好的作品,多看一些好的節目。”
至于什么是適合朗讀的文章?王明軍認為,這與每一個朗讀者的認知階段相關。同樣一句“白日依山盡”,小學生和大學生都能讀,只是大學生會有更廣闊的意境和更深遠的想象。王明軍不認可壁壘鮮明地把各個年齡段分隔開來,“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聽大人讀的東西呢”?
歐陽夏丹讀過一套“家庭背景聲”,里面收錄了羅素等多位名家的文章,關于哲學、藝術、科學、人類社會等。“聲音是一種特別好的伴隨狀態。把這樣的朗讀作為背景聲在家里放,給孩子聽,孩子不一定能跟著讀,也不一定能聽懂,但聽著聽著,就會進入到他的腦海中,孩子也許會受到影響”。
現在,線上有《朗讀者》等朗讀節目的熱播;線下,也有不少年輕人熱衷參與各類獨立書店、出版文化機構組織的朗讀活動。
在王明軍看來,這些活動并非只是大城市文藝青年的專屬:“朗讀是表達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齡與身份。設想,一個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從老家寄來的一封孩子的信,他輕輕讀出來,一定會心潮起伏——這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藝術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論,朗讀可能無法超越KTV,但隨著我們閱讀習慣、思維習慣、心理安靜程度的增加,朗讀會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并喜愛。”
【朗讀者第八期觀后感】相關文章:
朗讀者開場白第八期07-15
朗讀者觀后感08-15
朗讀者觀后感勇氣05-09
朗讀者觀后感80005-09
青春朗讀者觀后感05-09
《朗讀者》青春觀后感05-08
朗讀者青春觀后感05-08
觀看《朗讀者》觀后感05-05
朗讀者觀后感味道05-26
2017年朗讀者觀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