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摔跤吧!爸爸》還算是個可看的故事,制作上也遠超印度電影平均水平的。下文是勵志網整理的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你。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
影片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的故事。在印度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度里,女人從事摔跤行業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于是作品很快就被打上了女權主義的標簽。
我們都期待,這是阿米爾·汗繼《芭薩提的顏色》、《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之后,又一部探討社會現象的佳作,但整個故事看來,完全和簡介給人的印象不同。
沒錯,片中確實有兩個姑娘在父親的指點下,成為了優秀的摔跤手,并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這些內容在整個故事中,處于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是被弱化的。
大女兒進行比賽
我們不妨來理一理整個故事的脈絡。
故事一開始,馬哈維亞這個退役摔跤手就在辦公室里,和同事進行了一場即興摔跤,不出意外他贏了,這叫英雄的亮相,隨后由旁人說起了他的過往輝煌戰績,這叫英雄過去的傳奇,然后迎來的就是英雄現在的傳奇,馬哈維亞如何頂住鄰居的非議和女兒的頑皮,突破傳統觀點的束縛,訓練兩個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女兒進入國家隊之后,他又是如何證明自己的訓練方式和策略,要優于國家隊,最后順利護送女兒贏得金牌......
看見沒,影片的主題不是講兩個姑娘多勵志,而是講姑娘他爹有多牛!這其實,就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印度英雄主義故事,只不過,這次女人贏得了一席之地罷了,而背后籠罩著的是男性巨大的光環。
其實從中文譯名,已經能看出端倪,摔跤吧!爸爸,而不是,摔跤吧!女兒!
這樣的故事,要實現引發男女平等的思索,恐怕是力不從心,最可怕的是,影片中的兩個女兒,從沒有主動喜歡過摔跤,而是在父親的逼迫下,進行訓練,當然她們感悟父親的苦心后,從一種理解的角度,接受了父親為自己安排的人生。
女權主義,關鍵是女人自我意識的覺醒,而不是她被安排了怎樣的人生,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的是一個能夠突破傳統思維束縛的高尚男人,而不是一個為自己命運抗爭的女性,這能算女權主義嗎?倒像是在歌頌男人的高瞻遠矚,批判女人的鼠目寸光。
同樣是打女權主義旗號的運動題材,《靈魂拳擊手》(Mary Kom)就顯得出彩的多,這部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主角自己愛上了拳擊這項運動,勵志成為拳擊手,她不顧父親的激烈反對,一路艱辛走來,最后成功。這種女性對于傳統命運的反抗,才能體現女權主義。
《靈魂拳擊手》
由于《摔跤吧!爸爸》將于今年登陸中國,所以近期出現了一系列對影片進行宣傳的文章,隨便翻了幾篇,無一例外都是講述阿米爾汗如何敬業,為了影片又是增重又是減重,他是一個如何杰出的演員,基本沒有關注飾演兩個女兒的演員......
從這些宣傳文里,我們已經能感受到,影片彌漫著的濃重男性氣息,對于一部標榜女權主義的作品來說,這是很不正常的。
各種前期宣傳文
印度電影每年雖然產量巨大,但真正能獲利的,只有百分之十幾而已,大多制片公司也沒有好萊塢那樣雄厚的資金,一兩部片子的虧本,可能就會導致公司倒閉,所以,印度電影非常依賴明星效應,來保證票房收益,而印度社會男尊女卑的現狀,也讓這種明星效應主要針對男明星。
最著名的就是所謂“三大汗”制度,即影片從選角到劇本,都是圍繞阿米爾·汗、沙魯克·汗、薩爾曼·汗,這三個少數能在全印度受歡迎的男明星來制作,所以我們能想象,為什么《摔跤吧!爸爸》會拍成這樣,因為沒有制作公司敢把寶壓在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女演員身上。
事情也有例外,去年的印度佳作《女生規則》(Pink)同樣是闡述女權主義,同樣是啟用了三個不知名的年輕女演員,同樣搭配了重量級的寶萊塢男星阿米特·巴強,卻在明星效應和意義深刻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三個女演員體現出了強烈的女性意識,但由于能力有限陷入危機,隨后仰仗精通法律的律師(阿米特·巴強飾演)打贏官司,整部片子,既有對男性英雄式的.刻畫,也有對女性反抗式的描述,法庭上,律師的義正言辭和女性受害者的激烈辯駁,相得益彰,誰也沒有蓋過誰。
果然,影片不但獲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票房也一路走高。可見,環境限制的情況下,只要有巧思,電影不一定需要犧牲內涵。
只能說,阿米爾·汗實在太紅了,很難想象有他參演的片子,能允許別的演員在戲份上,與他分庭抗禮,但沒有阿米爾·汗,這部片子還會不會引起這么多的關注?恐怕連在中國上映的機會也沒有,《女生規則》雖然獲得成功,但它的票房目前也只有《摔跤吧!爸爸》的六分之一都不到,隨著在中國的上映,這一比例無疑還會下降。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有不少宣傳文說《摔跤吧!爸爸》好看到,讓印度觀眾最后起立看完......我必須辟謠,大家看奧運會就知道,印度人很少有機會拿金牌,甚至獎牌,而印度人又極其愛國,所以當熒幕上出現印度國旗和國歌時,他們的愛國熱情瞬間被點燃了,他們的確是起立了,但是向國家致敬,而不是向影片致敬。
我看的是槍版,國歌一響,畫面上就出現人頭,因為觀眾起立了。
不過話說回來,就故事而言,《摔跤吧!爸爸》還算是個可看的故事,制作上也遠超印度電影平均水平的,尤其是印度電影拖沓的毛病,在本片是沒有,讓人出戲的歌舞MV也沒有,整個故事節奏很快,與去年薩爾曼·汗《蘇丹》這部同樣是摔跤題材的影片相比,本片在故事上已經是作出了很大的創新,它的票房能輕松超越《蘇丹》,成為去年印度電影第一賣座片,也是情理中的。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2】
從昨天讓我們忽略的一部影片,到今天讓我們連聲贊不絕口的影片,我都不知道是什么讓我們變化那么大。而且不管從影名還是海報,都讓人感覺有點喜劇成分。
首先,要從印度說起,印度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國家,女孩14歲起就要出嫁,認識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只是為家庭減輕負擔。而影片中有這么一個家庭卻是個例外,這個爸爸沒能參加國際摔跤比賽。于是,他一心想生一個男孩實現他的愿望,但是生下四個卻都是女孩。有一天偶然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過人之處,就訓練她們直到進入國家摔跤比賽,并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
這個教練誤導大女兒吉塔,讓她忘掉爸爸教她的技藝和規矩,教一些無用的技巧,讓吉塔錯失了良機,并改變了吉塔的看法。
妹妹巴比塔卻不忘初心,繼續堅持爸爸的'教摔法,吉塔最終被巴比塔的忠言說服了。她爸爸繼續輔導吉塔,讓吉塔奪得冠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且把人生的大道理天衣無縫地拼接起來;人不能固執己見,要學會換位思考;再是要堅持不懈,不能輕易放棄,半途而廢;要懂得將心比心,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然后是不忘初心;最后,你就能獲得成功,但也是所有支持你的人的成功!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3】
這是一部節奏流暢,情緒飽滿,細節完美,情節緊湊的大電影。
噱頭十足,熱血激情,幾乎讓所有的觀眾都看得熱淚盈眶又血脈噴張。
獅子一樣的父親,不容置疑的理想,從頭燃到尾的正能量,在與大反派“性別歧視,世俗,迷信和官僚”的較量中,他的威嚴和謀略,是絕地反擊和正面進攻的政治正確和人性勝利。
他是女兒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與尊嚴的指路人,也是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榮譽的`踐行者。
他對女兒說的話振聾發聵,足以讓整個印度社會警醒:
“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
還有:“這個世界充滿假相,唯有痛楚不會說謊。”
“記著,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斗,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
好電影真的不怕被多看,這部電影的動作戲,都由“摔跤”承擔。能把摔跤拍得這么好看,除了劇情設計外,與演員的敬業也有很大關系。
網上報道,幾位主演在開拍前,都接受了超過一年的學習,連最小的女孩為了幾十秒的鏡頭,都接受了九個月的訓練。
扮演父親的阿米爾汗,為了扮演好青年、中年的摔跤手,體型更是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變化。
一切為了電影。
劇情很簡單,觀感卻不一般。
父親年輕時是位摔跤運動員,夢想成為世界冠軍。
無奈因生活所迫,又遭陷害,只能放棄理想。
可是,一腔壯志未酬,心里有太多的不甘。
于是,將夢想寄托在生兒子上。
偏偏連生幾個都是女兒。
直到鄰居領著被揍的兒子上門告狀:“你們家兩個女兒把我兒子打成什么樣了?”
父親這才意識到基因的力量,于是,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被強制剃短發、練體能,活生生從女神變成了女漢子。
訓練的辛苦和中間的波折自然不必多說。
她們最后站在了世界冠軍的獎臺上,為父親、為自己、為千千萬萬受歧視的印度女性,贏得了掌聲和尊重。
去年在印度公映,電影結束全體觀眾自發起立、唱國歌致敬!
我們的電視動不動就是宮斗,仙俠,古裝,盜墓,愛情撕逼等,我們的生活總是打著偽理想的旗號,像狗一樣咬著錢尾巴轉圈,總算有一部《人民的名義》讓全民激奮,可這樣有著壯士斷腕力量的反腐題材少之又少,而我們的大銀幕,更是太久沒有給觀眾一場淚流滿面的感動和壯志凌云的激勵。
當你看到《摔跤吧!爸爸》的觀眾流淚離場的場面,也許,我們急功近利的影視工作者最該反省,不要再誤以為觀眾的口味,只是那些爆米花電影,追求眼球刺激和低俗搞笑,為啥你那么努力,還是沒票房,因為你雖然努力了,還是努力不夠,真正優秀的作品,一定是千錘百煉,深入骨髓,才會有力量,有碰撞,有警醒,有哲思,有震撼……
偉大的阿米爾汗,我一直沒敢相信父親這個沉甸甸積蓄著巨大能量的角色,是他這個一向負責搞笑的喜劇演員演繹的,我還以為演員撞臉了。
向您致歉。
更向您致敬!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相關文章:
《摔跤吧,爸爸》有感06-15
《摔跤吧爸爸》影評05-10
《摔跤吧爸爸》專業影評05-14
《摔跤吧!爸爸》專業影評05-11
《摔跤吧!爸爸》編導影評05-11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動作觀后感04-09
電影摔跤吧爸爸經典臺詞10-21
電影《摔跤吧!爸爸》經典語錄05-04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6-26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