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登封觀星臺景區5月起免費開放

        時間:2020-11-20 15:04:11 旅游資訊 我要投稿

        登封觀星臺景區5月起免費開放

          登封觀星臺景區5月1日起將免費開放,以下為您帶來相關內容,歡迎瀏覽!

          4月11日,登封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遺產核心景區、中國“二十四節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觀星臺景區將于5月1日起對公眾免費開放。

          觀星臺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嵩山八處十一項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觀星臺位于登封城東南十二公里的告城鎮周公廟內,距景區內的周公測景臺二十米。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郭守敬在全國建立的27個觀測站中,登封觀星臺是中心觀測站,距今有700多年歷史。

          當天的發布會也公布了一些注意事項:游客要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觀星臺景區;免費開放時段為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進入景區的游客要文明游覽。

          建筑特點

          觀星臺系磚石混合建筑結構﹐由盤旋踏道環繞的臺體和自臺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臺體呈方形覆斗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臺高9.46米﹐連臺頂小室統高12.62米。頂邊各長8米多﹐基邊各長16米多﹐臺四壁明顯向中心內傾﹐其收分比例表現出中國早期建筑的特徵。臺頂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時所建。臺下北壁設有對稱的兩個踏道口﹐人們可以由此登臨臺頂。在環形踏道及臺頂邊沿筑有1.05米高的階欄與女兒墻﹐皆以磚砌壁﹐以石封頂。為了導泄臺頂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設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龍頭狀。臺的北壁正中﹐有一個直通上下的'凹槽﹐其東﹑西兩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

          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所以又稱“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連平鋪而成﹐下部為磚砌基座。石圭長31.196米﹐寬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雙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長條形﹐泄水池東﹑西兩頭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時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為東西向長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中國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在元初對古代的圭表進行了改革﹐新創比傳統“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結構和測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較詳細的記述。當時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據記載為銅制﹐圭為石制。表高50尺﹐寬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鑄二龍﹐龍身半附表側﹐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長﹑3寸粗的“橫梁”。自梁心至表上端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長度為128尺﹐寬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兩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測量影長。為了克服表高影虛的缺陷﹐測影時﹐石圭上還加置一個根據針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為方框﹐一端設有可旋機軸﹐軸上嵌入一個寬 2寸﹑長4寸﹑中穿孔竅的銅葉﹐其勢南低北高﹐依太陽高下調整角度。正午時﹐太陽光穿過景符北側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陽倒像。南北移動景符﹐尋找從表端橫梁投下的梁影。這條經過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實在﹑細若發絲。當梁影平分日像時﹐即可度量日影長度。

          登封觀星臺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創高表制度的僅有的實物例證。所不同的是﹐觀星臺是以磚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銅表。經過實地勘測推算。直壁高度和石圭長度等結構與《元史》所載多相符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從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為置橫梁處﹐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適合人們在臺頂操作。由此至圭面為40尺。通過仿制橫梁﹑景符進行實測﹐證明觀星臺的測量誤差相當于太陽天頂距誤差1/3角分。

          除了測量日影的功能之外﹐當年的觀星臺上可能還有觀測星象等設施。元初進行“四海測驗”時﹐在此地觀測北極星的記錄﹐已載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據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孫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記》碑載:“磚崇臺以觀星。臺上故有滴漏壺﹐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觀星臺當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記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

          旅游特色

          觀星臺位于登封市東南10公里的告成鎮(告成即古陽城,是中國最早的私有制王朝――夏朝的建都之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故鄉,歷史上曾被人們看作是天地的中心),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八大景區之一。 觀星臺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星臺始建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其作用是:晝測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過實地測驗,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運轉規律,測定出一年二十四節氣,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確時刻 ,實行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推算出一個回歸年為365天5時49分12秒 ,與現在的測定僅相差26秒,與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歷 》分秒不差 。但我們的《授時歷》比《格里高利歷 》早300余年。 同時,在觀星臺內,還有一“測景臺”,它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測量日影,驗證四時的儀器。周在滅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現在的洛陽,為了政治統治的需要,也為了尋求營建東都洛陽的準確天文依據,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測景臺”。周公姬旦也通過測景臺的實地觀測,確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劃定了“春、夏、秋、冬”四時。

          門票:15元

        【登封觀星臺景區5月起免費開放】相關文章:

        紹興免費開放的旅游景點推薦09-28

        重慶免費開放多處森林旅游地09-21

        博物館免費開放大學英語作文07-30

        登封特產有哪些12-10

        登封少林旅游攻略路線推薦10-19

        免費開放后電子閱覽室污染的治理措施論文12-06

        旅游景區口號12-24

        景區實習目的09-03

        試論免費開放后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環境污染論文12-03

        登封中岳廟一日游路線攻略12-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