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歷史名人故事

        時間:2022-12-11 14:49:48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歷史名人故事 (合集15篇)

        歷史名人故事 1

          1、韋編三絕(孔子)

        歷史名人故事 (合集15篇)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釋義: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4、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

          釋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5、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6、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7、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8、負荊請罪(廉頗)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9、臥薪嘗膽(勾踐)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釋義: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接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釋義: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1、三顧茅廬(劉備)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釋義: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4、老當益壯(馬援)

          出自《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釋義: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15、投筆從戎(班超)

          出自《后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6、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后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17、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8、嗟來之食(黔敖)

          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19、怒發沖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釋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20、手不釋卷(呂蒙)

          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歷史名人故事 2

          魏文侯講誠信

          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于他處處誠信待人,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國因此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后舉行宴會,魏文侯準備在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墒,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還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對席間的眾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郊外去打獵練兵,那里已有人在等我了!北姵家灰妵坝瓿鲩T,都走上來勸阻。這個說:“天下這么大的雨,怎么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訴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眾臣中有一位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告訴!蔽何暮畎咽忠粩[說:“慢,要告訴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跟人家道歉才行!闭f完大步跨出門外,頂著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處去。

        歷史名人故事 3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困難激起了斗志。他終于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歷史名人故事 4

          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公元1451一1506年),是熱亞那人,他自幼喜歡讀書,更喜歡航海。

          他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他想象中的地球比實際的要小。他認為,從歐洲的大西洋沿岸航行一直向西,不久就能到達亞洲。后來,他的遠航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資助。

          公元1492年,按著他的航海計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啟程,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哥倫布一行,在海上歷盡艱險,終干到達了古巴、海地。他以為自己到了印度,因此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

          哥倫布的船隊由三艘不大的航船組成,航行的目的地主要是印度、中國等地。為此,他還隨身帶著西班牙國王致中國大汗的信。其實,當時中國早已建立明朝了,這時西歐人還以為中國是元朝,君主是馬可·波羅所說的大汗。

          哥倫布率船隊在海上航行了兩個多月后的一個晚上,他們在船上突然發現遠處有亮光在閃動。原來他們已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嶼。島上人熱情而又奇怪地接待了他們。以后,哥倫布又三次航海,曾到過中飛南美洲一些沿海地帶。他的船隊沿地球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出發地,他的成就轟動一時。不僅用事實證明了地球是圓的,而且還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歷史上的壯舉,對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起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但是,在當時的上層社會,忌妒者大有人在。他們干方百計抹煞哥倫布的偉大創舉。

          一次,在西斑牙的一個宴會上,一些達官貴人攻擊哥倫布。他們以挑釁的口氣說:“哥倫布先生,你航海發現新大陸,這沒什么了不起的,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任何一個人,繞著地球轉,都會發現這個事實的,即使是個呆子,也會看見這么一大塊土地的!边@個人說完,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隨著哄笑起來。

          哥倫布從容地反問一句:“諸位都以為那是一件平常的事嗎?”

          那些人厚著臉皮說:“不錯!是一件最簡單不過的事了!

          說話時,哥倫布發現餐桌上的盤子里還有一只雞蛋,他靈機一動,接過話頭說:“那好吧。你們看,這里有只雞蛋,我們不妨做個試臉。先生們,你們當中誰能把這個雞蛋豎立起來?”

          這些達官貴人先是一愣,接著,都搶先去試,但誰也沒能把雞蛋豎立起來,口里還叫嚷著:“這是不可能的事!”

          哥倫布一聲不響,當即拿起雞蛋,輕輕地在桌上一磕,磕破了一點雞蛋尖頭的外殼硬皮,雞蛋便牢牢地豎立在桌上了。他以一種藐視的口氣說:“諸位辦不到的事,我不是又辦到了嗎!”

          這些愚腐的達官貴人哪肯服輸,大聲嚷道:“用你這種辦法都能把雞蛋豎立起來,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

          哥倫布絲毫不示弱,他用力說道:“是的,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可是,剛才你們卻誰也沒想到!彼酒鹕,嚴肅地說:“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關鍵就在于創先。”說完,憤憤離席而去。

        歷史名人故事 5

          劉備借得荊州后,壓根不想還給東吳。孫權派魯肅討了幾次都沒討到,非常惱火,就采納周瑜的計策,用妹妹做誘餌,打算把劉備騙到東吳,扣為人質,逼他歸還荊州。

          定下計策后,孫權就派人到荊州,說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劉備一直單身,十分同情,愿將妹妹嫁給劉備,請他到東吳迎娶。劉備可不傻,一聽就知道孫權不懷好意:“我已年過半百,孫權的妹妹卻是妙齡女子,他怎肯將妹妹嫁給我這個老頭子?恐怕是想把我騙到東吳去做人質,逼我還荊州吧?我才不上他的當!

          諸葛亮卻搖著鵝毛扇說:“主公但去無防,我自有妙計,包你既娶到孫權的妹妹,又不用歸還荊州。”

          劉備問:“軍師有何妙計?”

          諸葛亮的妙計是到緊要關頭才能給人看的,他微笑著說:“我已將妙計裝在錦囊里,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著喝主公的喜酒呢!

          劉備終于動了心,決定去東吳迎娶孫權的妹妹。關羽和張飛都說萬萬不可,大哥這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劉備安慰他們說:“你們什么時候見軍師失算過?有軍師的妙計,十個孫權再加十個周瑜,我也不怕!

          劉備帶著趙子龍去東吳。臨行時,諸葛亮交給趙子龍一個錦囊,說妙計就裝在里面,叮囑趙子龍一定要到東吳后,才能拆看。

          劉備一行乘船順江而下,很快就到了東吳水面。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趙子龍想等風平浪靜后再看軍師的妙計,劉備卻說,現已進入東吳地界,危險重重,萬一東吳水軍襲擊,想看妙計都來不及了。

          趙子龍覺得劉備說得有理,就將錦囊拆開。不料一股旋風襲來,頓時巨浪滔天。趙子龍站在船頭,縱然武藝高強,也因船只顛簸摔了個嘴啃船板,幸好雙手抓住船幫,才沒掉到水里?芍T葛亮給他的妙計,連同錦囊一起掉到風浪里,打個轉就不見了。

          風浪平息后,趙子龍一行人劃著木船,在江面上轉了好幾圈,又派幾個水性好的士兵到水里尋找,都不見妙計的蹤影,倒是那個漂亮的綢緞袋子還掛在船底的一顆釘頭上,裝了一袋子的臟水。

          丟失了軍師的妙計,劉備不敢去娶孫權的妹妹了,他決定先回荊州?伤麄冋艮D船頭,就聽到有人喊:“劉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飛快地駛來,船上站著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仔細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劉備,逼他歸還荊州。趙子龍帶領將士拼死抵擋,才得以脫身,但劉備的左腿中了一箭,趙子龍也被周瑜的長槍刺傷了右臂。

          回到荊州后,劉備一瘸一拐地走下船來。諸葛亮吃驚地問:“主公,你沒有采用我的錦囊妙計?”

          劉備生氣地說:“妙計被風浪卷走了,錦囊還在!彼雅K兮兮的袋子扔到諸葛亮的腳下。

          趙子龍捂著手臂上的傷口問:“軍師,你那妙計到底是什么?”

          諸葛亮撿起錦囊說:“我想讓你們到了東吳后,就沿路宣傳孫權是請主公來娶他妹妹的。這事鬧得越大,孫權就越下不了臺,你們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孫權的妹妹。”

          趙子龍埋怨說:“不就是幾句話嗎?軍師為什么不預先告訴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秘秘地裝到袋子里,還必須到東吳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點兒丟掉性命啊!”

          諸葛亮追悔莫及:“我沒想到江上風浪那么大!

          此后,諸葛亮有什么妙計都當面講清楚,再也不敢裝到錦囊里故弄玄虛了。

        歷史名人故事 6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被所有人公認的一個小笨蛋,笨到同學們見到他就議論紛紛,笨到老師也覺得他無可救藥了?墒悄,愛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沒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奮”!

          在手工課上,別的小朋友都交了一個個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卻交了一個工藝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話他。老師也諷刺他:“我看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東西了!”可是愛因斯坦卻拿出了兩個比這個更加糟糕的小凳子,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驚呆了,也由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這是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奮,他的.收獲是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對他新的看法;長大了以后,愛因斯坦更加勤奮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諾貝爾獎、以及許多數都數不清的獎項。

        歷史名人故事 7

          姜太公釣魚經典故事

          一、詞語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卷下:“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釋義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稱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愿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二、詞語釋義

          呂尚隱居,垂釣于渭濱溪,周文王打獵時和他相遇,談得極為投機,即拜為師。后呂尚幫助武王伐紂滅殷,建立周朝。后遂用“太公釣、呂釣、渭釣、子牙垂鉤、溪釣、渭濱垂釣、釣周、釣渭、垂釣溪、大釣無鉤、直鉤釣國、溪直釣、溪未遇”等寫隱居、賢才待用,及賢能執政,大業盛隆;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直鉤魚”等表示心甘情愿。

          三、主要內容

          商朝末年,渭水流域興起了一個國名叫周的強國,周的祖先姓姬,歷史很悠久,據說他們的遠祖后稷在堯的時候擔任農師,以后世世代代承襲這個職務,管理農業方面的事情。夏朝末年,政府腐敗,農業衰弱,周的祖先就西遷到現在的甘肅東部和陜西西部一代,自己組成了部落。商朝后期,周族遭受西北的狄族的侵擾,周族的首領古公儃父率領族人從岐山北邊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上居住,并且在那里建筑城郭宮室,開墾荒地,設置官吏。大概從那時起,周族逐漸形成了奴隸制國家。古公儃父的兒子季歷在位時,周的勢力強大起來。商朝的王感到周的威脅,就殺害了季歷。

          季歷死后,她的兒子姬昌繼位,就是有名的周文王。因為祖先做過農師,周文王也十分重視農業。他待人寬厚,對待老年人很尊敬,對待小孩很愛護,所以來百姓都很擁護他。周文王特別尊重有本領的人,請他們幫助他治理國家。許多有本領的人紛紛來投奔他,因此他手下擁有許多文臣武將。

          殷紂王看到周勢力越來越強,十分害怕,就找個理由把周文王找來,囚禁在羗里(今河南省湯陰縣西北)。周文王的臣子為了搭救文王,搜羅了美女、好馬和珍寶獻給紂王,并買通商朝的大臣,請他在紂王的面前求情。紂王很貪財,又喜歡美女。他的了禮物,聽了大臣的話,把文王釋放了。

          周文王獲得自由以后,決心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以便尋找機會,推翻商朝,報仇雪恥。他看到自己手下雖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將,可是還缺少一個文物全才能夠統籌全局的人,幫他籌劃滅商大計。因此,他經常留心尋訪這樣的大賢人。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邊上遇見了一位釣魚的老人。老人須發斑白,看去有七八十歲了。奇怪的是他一邊釣魚,一邊嘴里不斷地嘮叨:“快上鉤呀上鉤!愿意上鉤的快來上鉤!”再一看,老人釣魚的魚鉤離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彎的,上面也沒有釣餌。文王看了很納悶,就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老人姓姜名尚,有名子牙,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后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湯陰縣)宰過牛,在黃河邊上的孟津賣過酒。他不會做買賣,虧了本,所以到渭水邊上來釣魚了其實是在等待賢明的君主來尋訪他。

          周文王和姜尚的談話中,發現姜尚是一個眼光遠大、學問淵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別是對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分析的頭頭是道。他認為商朝的天下不會很長久了,應當有賢明的領袖出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朝廷,讓老百姓能過上舒服的日子。

          姜尚的話句句都說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來就是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處去尋找大賢人,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尋訪的大賢人嗎?文王懇切的對姜尚說:“我們盼望您很久了,請您到我們那里去,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說完就叫手下人趕過車子來邀請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里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里,先被立為國師,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后來升為國相,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周文王的父親太公季歷在位的時候,就向望著姜尚這樣的大賢人了,所以人們尊稱姜尚為“太公望”。后來人們干脆把“太公望”的“望”省略掉,把姜尚叫做姜太公。

          姜太公果然是棟梁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對內發展生產,是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征服個部族,開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輔佐下,先后打敗了大戎、密須得部族,征服了嗜、閣等小國,并且吞并了從屬于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了一個豐城,把都城從岐山南邊的周原遷到了豐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大大擴充,西邊收復了周祖的老家,現在陜西、甘肅一帶地方,東北進展到現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達現在河南沁陽一帶,逼近了殷紂王的都城朝歌,南邊把勢力擴充到了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據說周文王已經控制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礎。

        歷史名人故事 8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茍言笑。一次塾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贊賞。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并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漸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來終于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獨是自律的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松自我監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歷史名人故事 9

        故事一:遠交近攻的范睢

          范睢是戰國時期魏國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同商鞅、張儀、李斯先后任秦國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李斯評價他時指出:“昭王得范睢,強公室,枉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彼麖男【蛯W縱橫術(相當于現代的外交學),但是家境貧寒,于是投奔魏國中大夫須賈,做他的門客,可以說是英雄末路,一直郁郁不得志。

          有一次,須賈奉魏王之命使齊通好,范雎作為隨從一齊出使。當時正值襄王即位,齊國日益強盛之時。由于魏曾參加燕國大將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攻打過齊國,并逼死了齊緡王。魏王害怕齊國的報復,讓須賈來緩和兩國的緊張空氣。誰知須賈是個懦弱無能之輩,在齊王的嚴厲質問下啞口無言。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范雎挺身而出。嚴正指出,齊緡王驕暴無厭,五國同仇,豈獨魏國?今大王光武蓋世,應思重振桓威之余烈,如果斤斤計較齊緡王時的恩恩怨怨,但知責人而不知己過?峙掠忠氐庚R緡王的覆轍了。一番話后,齊王怒氣平消。非常佩服范雎的才能,特賜他十斤黃金和牛酒。范雎向須賈報告了此事,須賈命他退還黃金,只留下牛酒。須賈為人心胸狹隘,嫉賢妒能;貒笙驀辔糊R誣告范雎“持魏國陰事告齊”。

          魏齊大怒,命人將范雎打得折肋掉齒,還把他放在廁所中,任賓客便溺其上。奄奄一息的范雎受盡了侮辱,但他宏圖未展不想這樣死去。他買通了看守,謊稱已經死去,逃出了地獄。藏匿于民間,化名為張祿。不久又逃到了秦國。

          當時的秦國,經過幾位秦王的慘淡經營國力雄踞其他國家之上。但是,秦昭王主政時期,一些因素限制了秦國的發展。國內,后黨勢力很大,君權遭到控制;還有權臣當道。對外,秦國沒有一個有效的兼并統一方略,所以常常勞而無功。范睢很明智地看出問題所在,他感覺到機會來了。于是上書秦王:“圣明的君主善于洞察事情的成敗,對國家有利的就實行,對國家有害的就舍棄,有疑惑的就稍加試驗,即使舜和禹復生也不能改變這種方略!辈⑶易孕诺拿熳运],愿為秦王效犬馬之勞。

          秦昭王并非昏庸之輩。只是苦于無才能之士輔佐,看見范睢之書,當然召見。范睢進入宮門故意走只有秦王能進的道路,宦官與之爭執,他故意說:“秦國哪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權臣罷了!”一句話觸動秦昭王的痛處。昭王于是引范睢密談。范睢單刀直入:“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于奸臣之態,居于深宮之中,不離阿保之手,終身迷惑,無與昭奸!秉c明秦昭王的處境。接著,獻出遠交近攻的計策,在秦國兼并戰爭取得勝利之后,范睢又勸秦王大權獨攬,于是廢太后、逐權臣,范睢因此順利做了秦國的丞相,開始施展他的全部謀略。

          對外,為達到兼并六國的目的,范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對齊、楚等距秦較遠的國家先行交好,穩住他們不干預秦攻打鄰近諸國之事。魏、韓兩國地處中原,有如天下之樞紐,離秦又近,應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韓臣服,則北可懾趙、南能伐楚,最后再攻齊。這樣由近及遠,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擴張,好比蠶食桑葉一樣,必能統一天下。昭王39年(前268年),昭王用范睢謀,派兵伐魏,攻占懷(今河南武陟西南)。兩年后又攻占邢丘(今河南溫縣東)。昭王42年(前265年),范睢又為昭王謀劃攻打韓國,首先攻占地處韓國咽喉的滎陽,將韓斷為三截,致使韓處于危亡之中,不得不聽命于秦。經過一系列征戰,秦國勢越來越強,各國無不震動。

          對內,昭王又按范睢的謀劃,實行“固干削枝”的政策,堅決剝奪親貴手中之大權,于41年(前266年)收回穰侯的相印,令其回封地養老。拜范睢為丞相,封為應侯。接著又把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驅逐到關外,將宣太后安置于深宮,不準再干預朝政。通過這些變革,消除了內部隱患,使權力集中于以秦昭王為首的中央手中,政權更加鞏固。

          秦國在懾服魏、韓和整頓內政后,開始把攻擊矛頭指向趙國。秦昭王47年(前260年),昭王派大將王龁率兵伐趙。趙大將廉頗經驗豐富,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深溝高壘,拒不出戰(參見長平之戰)。王龁圍攻4個多月不下,糧草不濟,派人向昭王告急。范睢用反間之計,派人潛入趙都邯鄲用重金收買了一些大臣,散布廉頗年老怯戰、秦國最怕趙奢之子趙括出戰的流言。趙王中計,起用毫無作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廉頗任主帥。秦昭王又按范睢之計,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連夜秘密趕往長平。不久,白起大敗趙括,消滅趙軍45萬,趙括死于亂軍之中。經長平之戰,趙國一蹶不起,秦國則更加強大。

          長平之戰后,秦軍遂圍邯鄲。白起本擬乘勝滅趙。昭王48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后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齙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睢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F在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愿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庇谑欠额∫郧乇v,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昭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睢結下仇怨。后白起被迫自殺。

          范睢推薦鄭安平為將,攻打趙國,結果被趙軍所圍,率二萬人降趙。范睢請罪,秦國的法令,“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鼻卣淹蹩忠虼耸聜Φ椒额,于是下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倍疫大大賞賜了范睢。

          作了丞相的范睢,與以前的落魄相比真是揚眉吐氣了。一次,魏國中大夫須賈去秦國求和。范睢悄悄換上破衣服,到客館去見須賈。須賈見到范睢大吃一驚:“你還活著!”他上下打量范睢道:“沒料到你一寒如此!”不久須賈到了宰相府,才明白范睢的高貴身份。這就是“一寒如此”典故的由來。后來,范睢大宴各國使臣,惟獨給須賈桌前一堆草料,讓他強行吞吃。并且警告說:“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人頭來!不然的話,我將屠大梁(魏國首都)!弊詈蠓额∪阅铐氋Z尚有贈“綈袍”的故人情義,就寬恕了他,放他回國。魏齊聽說后,連夜逃亡,但諸侯國攝于秦國威嚴,不敢收留,魏齊走投無路,終于拔劍自刎。

          范雎的一系列功績,使他日益得到昭王的寵信,在秦國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但由于其坎坷的經歷和個人性格,也暴露出一些缺點。如位極人臣后對須賈和魏齊的報復,體現出他睚眥必報的性格,這與他早年所蒙受的無辜迫害有一定聯系。而嫉殺白起,則是純粹的嫉賢妒能了,這一缺陷,導致了在范雎執政后期秦在軍事上的一系列失利。后來,在一位叫蔡澤的縱橫家的開導下,范睢激流勇退,晉見秦王,盛贊蔡澤之能,“臣不如也”,薦其代已為相。范雎遂于昭王52年稱病遜去相位,不久善死于封地應。

        歷史名人故事 10

          蔣琬夢血淋牛頭

          火燒赤壁之后,蔣琬以州書佐的身份隨劉備入蜀,初為廣都(縣)長,而常感不展其志。一日,他夢見門外有只鮮血淋淋的牛頭,驚醒之后心中十分惶恐。后來,他聽說趙直解夢之術高超便立刻將他接到家中,讓其為自己解夢。

          趙直聽后看了看蔣琬,見其表情煩憂,隨即笑著說:“不必過慮,此為大喜之兆啊,你要當高官了,將至三公之位!”蔣琬疑惑,便問何以見得,趙直解釋說:“夫見血者,事之分明也。事之分明者,立可見也。牛頭鼻頭者,皆公字之象也。東家必當至公。”蔣琬聽后終得以心安。事后,蔣琬果真被任為什邡令,后又升為大司馬,位居三公之列。

        歷史名人故事 11

          井中植喪命微茫

          趙直是出了名的占夢高人。一天,有一個姓何的男子向趙直講述了自己的夢,他說他夢見自己在井里種了一棵桑樹,并詢問趙直此夢為何意?

          趙直聽了男子所言后,長嘆了一聲說道:“請問先生今年貴庚?”

          姓何的男子回答說:“四十四歲啊。”

          趙直遲疑了一會兒說:“先生,人生如夢,好吃好喝,再好生地享受四年吧!你的壽命只有四十八年。”

          姓何的男子不相信:“先生何以見得呢?”

          趙直解釋說:“桑樹不是井內所種之物!!陌l音同‘喪’;而‘井’,四個‘十’也;‘十’字,兩筆畫也;四個‘十’合為八筆,這不是說你的壽數為四十八年嗎?”

          何氏一聽拂袖而去。過了四年之后,那名何氏男子果然一命歸西了。

        歷史名人故事 12

          萬卷書

          明代,安徽亳州有書生,名叫歐陽搏云,字苦書。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后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動天地之神。” 于是他終日抄書習文為止?墒羌抑胸毢,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墻壁上和門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后院散心。只見后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于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來筆硯,將文章抄寫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主這里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云果真中了“舉人”。

        歷史名人故事 13

          “鋤禾日當午”作者的奢侈生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出自唐朝詩人李紳之手。李紳因此獲得了“憫農詩人”的稱號,但他其實是個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

          李紳家幾代為官,六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全靠母親含辛茹苦將他養育成人。因此,李紳年輕時寫出《憫農》這樣反映農民艱辛的詩作,是有生活基礎的。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紳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從國子助教(唐朝國子監分設六館,每館均設博士及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趙國公,逐漸蛻變。野史記載,李紳為官后“漸次豪奢”,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他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300多只,后院宰殺的雞堆積如山。

          只是生活奢侈倒無可指責,但他發跡后愛耍權威,無情無義就是人品低劣了。

          《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后,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還有一個姓崔的巡官,與李紳有同科進士之誼,有一次特地來拜訪他,剛在旅館住下,其家仆與一個市民發生爭斗。李紳聽說后,竟將那仆人和市民都處以極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來。由于李紳為官酷暴,當地百姓常常擔驚受怕,很多人甚至渡過長江、淮河外出逃難。

          我國最早的女使節馮嫽

          一提起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做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人們不由得會想起玄奘、鑒真、鄭和等,但也不應該忘記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西漢的馮嫽。

          馮嫽,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她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到了烏孫國。由于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人民的敬服,被尊稱為“馮夫人”。

          漢武帝時,漢朝對長期南下侵擾的匈奴接連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同時,為了結成對抗匈奴的聯盟,又與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烏孫國(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聯姻。解憂公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嫁給了烏孫的國王。漢昭帝末年到漢宣帝初年,匈奴屢侵烏孫,漢朝與烏孫合兵反擊,大敗匈奴。不久,烏孫國王去世,國內發生混亂。原國王的匈奴夫人生的兒子烏就屠,殺了新即位的國王,聚集一部分人馬上了北山,并揚言要請匈奴兵來烏孫。這樣,漢與烏孫對抗匈奴的聯盟行將破裂。為此,漢朝派一萬五千士兵進駐敦煌,密切注視著烏孫的動向。漢朝負責管理西域的長官西域都護鄭吉,熟悉烏孫的情況,知道馮嫽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關系很好,又了解馮嫽的才干,便請馮嫽去勸說烏就屠。為了維護漢與烏孫的團結,馮嫽慨然上路,不顧生命危險,親至北山面見烏就屠,向他曉之以理,陳說利害;加上漢朝大軍的威懾和國內人民的反對,烏就屠不得不開始轉變。他請馮嫽從中斡旋,并希望漢朝給他一個封號。漢宣帝得知此事后,征詔馮嫽萬里入朝,當面向她了解烏孫的情況。馮嫽侃侃而談,透徹地陳述了自己的見解。宣帝對她十分器重,正式任命她為出使烏孫的使節。馮嫽作為漢朝的使節,乘錦車,持漢節,率領副使和隨從人員從都城長安出發,前往烏孫。到烏孫后,馮嫽代表皇帝詔令烏就屠前來,正式冊立解憂公主的兒子元貴靡為“大昆彌”(國王),烏就屠為“小昆彌”,并賜二人金印綬帶。至此,烏孫的動亂得到了圓滿解決,漢與烏孫的聯盟得到恢復,馮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務。

          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因解憂公主年老,思歸故土,馮嫽隨同她一起返回都城長安。這時,烏孫大昆彌元貴靡的兒子星靡代行大昆彌事,由于星靡性情怯弱,國內又不穩定。馮嫽為此上書皇帝,請求再次出使烏孫。于是,已經年逾花甲的馮嫽,為了鞏固漢與烏孫的聯盟,又一次以漢朝使節的身份,不辭辛苦,踏上萬里西行的征程。

          馮嫽作為一個女子,幾次被朝廷任命為正式使節,出使異邦,這種情況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是絕無僅有的。她為了加強漢族與西域少數民族的團結,可以說貢獻了畢生精力,在民族團結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后人有詩贊她:

          多少須眉無語

          ——詠馮嫽

          鐵與火,血與淚,多少須眉無語。

          誰能將女兒志男兒膽比個高下……

          龍堆秋草朝暉稀,驄馬晨迎翰海風。

          大漠關山來復去,何問天涯遠與近。

          血濃的親,酒香的情,只叫絕域開云道。

          鐵與火,血與淚,多少須眉無語。

          誰能將女兒志男膽比個高下……

          狼望春花雪絮積,紫鞍夜度交河月。

          羽檄紛飛錦車匆,干戈玉帛怎舍取?

          血濃的親,酒香的情,不圖榮名在畫麟。

          護國娘娘傳奇

          1886年大清前科狀元、禮部侍郎洪鈞因為母親病故,從京城急匆匆趕回了蘇州。

          行至倉橋浜時,他聽得河面的花船上傳來一陣婉轉的笑聲,笑聲里綿綿的溫柔,像一只小手,抻平了洪鈞心里的褶子。就在洪鈞掀開轎簾望去時,彩繪精致的花船窗里,一個笑靨如花的女孩子也正掀了窗簾望向他。這隔著水面的驚鴻一瞥,已讓洪鈞驚艷不已。

          洪鈞的轎子在一顛一顛中遠去了,身后的笑聲,依舊裊裊地浮在水面上,讓洪鈞心頭漾開了漣漪。為母親料理完喪事,洪鈞就派人去打聽花船上的女子姓甚名誰。這女孩子不是別人,正是名動蘇州城的趙靈飛。

          洪鈞對趙靈飛早就有所耳聞。趙靈飛是她的閨名,乳名叫趙彩云,原本出生于安徽徽州一個士紳家庭,年幼時跟隨家人來到了蘇州。趙靈飛天生麗質,十來歲時就出落得十分標致,那時候,蘇州城周家巷小女趙靈飛如花的美貌遠近皆聞。不過,她的聲名鵲起卻阻止不了家道式微的趨勢,趙家一家老小的日子開始越過越難。

          趙靈飛不愿看著一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于是,1886年,她到蘇州城香風習習的花船上做了一名賣笑不的“坐艙姑娘”。為了顧全體面,她把姓名改為了傅彩云,傅取“富而有財”之意。只是,當年周家巷的趙靈飛名聲太盛,很快大家便知曉了傅彩云的真實身份,一時之間,幾乎人人都想來一睹芳澤,趙靈飛成了名動蘇州城的人物。

          洪鈞派下人接趙靈飛到洪府一見,結果這一見,洪鈞對趙靈飛更是如癡如醉。雖然洪鈞已經49歲,而趙靈飛只有13歲,但是洪鈞卻覺得他和趙靈飛十分投契。

          第二年的正月十四,八抬綠呢大轎,洪鈞將趙靈飛明媒正娶作了他的第三房太太。從此,趙靈飛更名為洪夢鸞,艷若桃李的“花國狀元”嫁給了貴為朝廷高官的前科文狀元,這在當時不失為一段美談。

          1887年,守完喪的洪鈞帶著洪夢鸞赴京任職,進京后不久,洪鈞就被任命為大清國出使德、奧、俄、荷四國的全權大使。按照當時新興的做法,大使出行當由夫人陪同,但是洪鈞的元配因為受當時的傳言恐嚇,生怕出國后會被外國老毛子生吞活剝,而拒不隨同;而姨太太則因為一直抱病在身,經不起舟車勞頓,也不便前往。于是,洪夢鸞成了公使夫人的不二人選。一個小腳女人,就這樣輕移蓮步,邁出了國門。

        歷史名人故事 14

          岳飛夢二狗爭言陷囹圄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陽(今屬河南)人。他出身佃農,自幼喜讀兵書,練就一身好武藝。北宋末年,北方的金國屢次南侵。岳飛以“敢戰士”應募入伍。其母姚氏為了鼓勵兒子英勇殺敵,報效國家,親手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不辱母命,窮其一生的精力,報效祖國,捍衛疆土上。但是,事不隨人愿。正當岳飛和金兵打的不可開交時,突然接到了

          返回京城受命的詔書。在北上的途中,岳飛做了一夢,夢中只見兩條狗爭相交談。于是,岳飛便請來占夢師圓夢。

          占夢師聽后便說此夢乃兇兆,并說岳飛此行北去可能會有牢獄之災。岳飛問其原因,占夢師說:“二狗爭言,不正好應了‘獄’字的字形嗎?”

          后來岳飛真的受到了牢獄之災,而且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一代忠良含恨而終。

        歷史名人故事 15

          韓愈為柳宗元(字子厚)撰寫的《柳子厚墓志銘》中記述了柳宗元的這樣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禮部員外郎貶為永州司馬期滿進京又外任為柳州剌史。同時,他得知劉禹錫(字夢得)也被貶為播州剌史。柳宗元落著淚說:“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逼湟馐钦f,播州不是個人住的非常荒遠之地,而夢得是個孝子,家有老母親,我不忍心夢得身陷困境,又沒有可以勸慰老母親的話語,且沒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請于朝,將拜疏,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奔聪虺⒄埱,上奏疏給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與劉禹錫對換,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無怨。恰好有人把夢得的事上報給皇上,夢得被改任連州剌史。

          劉禹錫寫《陋室銘》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微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珊椭葜h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埋怨,撰寫一幅對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辨。這個舉動氣壞了知縣,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改為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卑残淖∠拢x書作文。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將其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為斗室,寫下《陋室銘》一文。

          劉禹錫玄都觀

          過了幾年,皇帝忽然想起劉禹錫有那么點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調回京城。

          劉禹錫到京城后,聽說這幾年郊區玄都觀里來了個老道會種桃花,偌大一個庭院盡是桃花,等到開放,壯觀得很。

          于是劉禹錫就和朋友相約去看桃花。

          劉禹錫這個人本來就好寫詩,看了如此壯麗的桃花,焉能不寫。

          于是他回來就寫了一首《游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劉禹錫的詩本來就有名,這下很快就流傳開了。

          結果有人這么一分析,就向皇上進讒言,說這首詩明是寫桃花,其實是諷刺新提拔的權貴的。

          皇上當然不高興,于是就把劉禹錫又發到外地去了。

          差不多十年后劉禹錫又被調回京城,恰好是春天,于是想起玄都觀的桃花。

          結果一看,很讓人失望。

          種花的道士已經去世,庭院也就破敗,再也沒有往日的繁盛了。

          劉禹錫又想起這些年有無數的權貴興起又衰敗了,難免感慨,于是又寫了一首《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盡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傳到皇帝耳朵里,又覺得劉禹錫在發牢騷,就又把他發到外地去了。

          劉禹錫的成語故事

          劉禹錫中了進士后,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為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并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高髻云鬢新樣,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薄八究找姂T”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等于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

          劉禹錫題碑

          在桃花源入口處,豎著一塊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著“桃源佳致”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唐朝劉禹錫題的。

          劉禹錫被貶到朗州作司馬后,經常到桃花源散心。別人見他是個大詩人,都來請他題字。他心情不好,總搖頭拒絕。

          有一次劉禹錫又到桃花源里來游玩,發現原來見到過的一些長得很好的樹木,一些很雅致的石頭都不見了,便虎起了臉,找來了看山老人查問。看山老見劉禹錫生了氣,慌忙報告:“大人,你只知這是塊風水寶地,卻不知附近多少有錢有勢的人想霸占它,我老頭哪能管得住啊!”

          劉禹錫聽了,嘆了口氣,想到自己雖沒拿走這里的一草一木,卻也沒有為它做過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來筆,蘸飽了墨,挑中了一塊斜靠在山邊的大石頭,寫了“桃源佳致”四個大字,后面又寫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這幾個字鏨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處豎了起來。

          后來,那些有錢有勢有人來了,一到入口處,抬頭看到那塊大石碑,知道司馬大人劉禹錫要保護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說:”既然劉司馬題了字立了碑,今后誰也不準拿一草一木!”

          據說,桃花源就是這樣被保護下來了。后人感激劉禹錫,便把這塊碑叫做“鎮山碑。”

        【歷史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名人故事06-08

        歷史名人故事04-27

        歷史名人故事精選12-14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07-20

        歷史名人孟嘗君的故事04-12

        歷史名人的勵志故事11-10

        歷史名人故事7則12-08

        歷史名人的短篇故事12-14

        歷史名人經典小故事12-17

        歷史名人的春聯故事12-1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