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求職中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然而,在大學校園仍有許多不知禮、不守禮、不文明的行為,還有許多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與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的現象。可見,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因為,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
1、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當代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通過人際交往活動,并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于人”的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 “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寂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為普遍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 “依附于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 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范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夸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他們就能憑借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于大學生個體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范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大學生堪稱“準社會人”,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人。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崗位后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盡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量。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著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為方式,化險為夷,爭取主動。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后,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那么,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范,不僅滿足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而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3、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學的是高層次的道德規范,實際行為上卻往往達不到基礎道德的水平。這是與社交禮儀教育的缺乏分不開的。因為,禮儀是一種社會規范,是調整社會生活成員在社會中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社會規范主要包括法律規范和非法律規范兩大類別。禮儀是一種非法律規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規范、宗教規范、習俗、共同生活準則等。其中,道德規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一種自覺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個人的內心信念來維持的。社會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系,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禮儀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可以豐富他們的禮儀知識,讓他們明確地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并指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禮儀規范來約束自己行為,真正做到“誠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4、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大學生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大學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現在一般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等學科中。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梢,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禮儀》課應完全可以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之列,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這有助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5、社交禮教與有利于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交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因為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校園遍地開放。如果人人講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溫馨。由此可見,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范以及相應的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為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努力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學生求職中禮儀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面試禮儀在成功求職中的重要性11-30
大學生求職中的形象禮儀11-18
求職禮儀對大學生的重要性06-21
大學生學習職場禮儀的重要性10-14
大學生求職面試的禮儀的重要性06-05
關于大學生求職禮儀的重要性06-05
大學生求職中要注意的個人形象禮儀04-19
儀表禮儀重要性04-02
職場禮儀的重要性06-01
儀表禮儀的重要性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