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警惕非全日制合同陷阱
法律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關系條件下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12年4月,已經干了14年保潔工作的農民工老趙,得知單位要和他解除勞動合同,他拿著合同找到公司,要求公司給予經濟補償。讓老趙沒有想到的是,公司以和老趙簽訂的是“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為由,拒絕了老趙的補償要求。
案由:
簽完合同后 意外被開除
據老趙介紹,自己是1993年3月到某工藝品公司做保潔工作的,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以上。起初公司沒有和自己簽訂任何勞動合同,只是每月付給他1100元工資。
2012年1月,該工藝品公司突然提出與老趙簽訂勞動合同?墒,公司方面沒讓他看合同內容,只是讓他在合同的最后一頁簽上自己的名字。
簽完合同不久,老趙接到了公司的通知:由于公司生產業務轉移,公司決定和他終止勞動合同。老趙覺得自己和公司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所以公司應該給予自己經濟補償。隨即,老趙拿著勞動合同找到了公司,得到的答復讓他非常意外。
“公司說和我簽訂的是非全日制勞動合同,而不是全日制勞動合同,因此公司不會給我經濟補償。”老趙告訴記者。
維權:
老趙不糊涂 法院判補償
為了給自己討個說法,老趙首先向仲裁部門提出仲裁請求,要求公司給予經濟補償。依照他和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仲裁部門認為老趙和公司之間屬于非全日制用工關系,因此,該公司可以不向老趙支付經濟補償。
隨后,老趙又將公司起訴到了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自己經濟補償金16500元,以及額外經濟補償金8250元,同時,要求公司為自己補繳在崗期間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法院審理后確認,老趙和該工藝品公司確實存在全日制用工關系。法院最后判決,由該工藝品公司一次性付給老趙經濟補償金、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等共計10000元。
相關法律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警惕非全日制合同陷阱】相關文章:
警惕侵權陷阱03-02
警惕企業陷阱11-07
值得警惕的招聘陷阱02-22
網上購物警惕陷阱11-13
警惕這些求職陷阱11-15
初入職場 警惕“合同陷阱”11-28
警惕黑心的試用期陷阱_求職陷阱11-30
招聘“陷阱”多求職當警惕11-08
求職警惕這些招聘陷阱02-21
警惕三大求職陷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