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選擇不應盲從
最近比較煩,這句話現在似乎成了都市白領的一句"口頭禪"。那么白領們到底多煩呢?北京大學最新公布的全國28個大中城市"煩惱指數"顯示,煩惱指數最低、白領感覺"最不煩"的城市是寧波,最高的城市是武漢,被公認壓力最大的北上廣卻并不突出,上海排"最煩"第9位,北京排在第20位,廣州排在第21位,這些城市的白領都不算太煩。這項調查給出了6大壓力源,包括工作任務、人際關系、職業發展、時間平衡等等。調查表明,對職業發展的期望是都市白領最大的壓力來源。這個報告一出爐,不少網友紛紛跟帖,訴說自己的苦惱,心理失衡、承受社會方方面面的N多壓力,是他們抱怨最多的的地方。也許,針對職場人這些負面的心理反應,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找一找癥結所在了。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于長江來評論這個話題。
北大公布的這份職場"煩惱指數"調查,結果出人意料,被公認為壓力最大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白領的煩惱指數并不高,相反,像武漢這樣的中部地區的城市,白領感覺"最煩。
煩惱指數屬于一種主觀感受,并不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客觀標準。它是跟感受者的情況有很大的關系,它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人自身原來的這種狀態。
仔細分析造成職場人壓力的來源,這份調查報告說,職業發展的期望是職場人主要的壓力源,我看到有網友說,"只有熱愛這份職業,才能樂此不疲,否則做多做少都是在計算痛苦指數",他對職業的這種看法其實很有道理。但是我也想到之前廣泛流傳的一句話,不管你多熱愛一個職業,但它成為你的工作之后,你就會被大量重復的勞動所困擾。
一個職業,能夠持久,又有興趣,又好玩,又能夠不重復,這個本身說實在的是一種奢望,這是不可能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類人,包括性格、取向、興趣,要從個人文化的角度理解自己,而不是跟風,因為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有時候盲從別人,造成什么呢?不斷的跟著一些所謂時髦時尚的取向跑,最后越來越喪失自我,而且就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歡什么。在工作中要不斷的反省。
前不久,聯合國公布了一份關于幸福指數的調查報告,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收入跟幸福其實沒有必然的關系。但是,我們現在不僅經常聽到富人們抱怨情緒焦慮,生活沒有寄托,"不是很富裕的人"更是經常把"郁悶"掛在嘴上。
我覺得幸福跟收入完全無關也不對,應該說收入還是有關的,但是不是說收入直接就決定幸福和煩惱,中間還有其它中介的變量,正能量、負能量實際是取決于中介的變量。但總的來說肯定是收入越高,我們調節的手段也越多,我們處理的方式也就越多,我覺得特別是在基本溫飽和小康之間這一段收入還是很重要的,那么小康之上可能收入的數量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是在于我們個人的其他的變量。
收入高和幸福指數高不是直接的決定關系,比如收入高,可能使得這個應對危機的能力增加了,自身安全感增加了,實現夢想的能力增加了,這些就是屬于中介變臉,這些才能夠決定你真正的幸福指數。
【職業選擇不應盲從】相關文章:
MBA的職業選擇11-11
成功人士的職業選擇02-21
職業選擇中的自我分析11-29
成功人士的職業選擇_綜合指導11-29
興趣是職業選擇中最重要的因素02-19
面試不應談的事02-18
跳槽不應只為高薪、高位11-11
氣質與畢業生職業選擇關系如何11-11
面試最不應該的回答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