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燃氣抵制收購
12月14日,中國燃氣發表聲明拒絕新奧能源與中國石化的報價,認為發起的聯合收購要約完全未獲邀請、屬機會主義性質且未能反映該公司的基本價值,并委托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擔任金融顧問抵制這起收購。
而收購發起方中國石化主席傅成玉12月15日在股東大會后對現場記者表示,有關收購要約將對中國燃氣及其股東非常有利,他同時期望中國燃氣的董事會可謹慎考慮有關交易。
“對于新奧能源和中國石化的全面收購,中國燃氣幾大股東執不同意見,譬如像海峽金融是樂見其成,但其它股東如第二大股東劉明輝的意見相當重要。”國內城市燃氣行業一位高管告訴記者。
股東分歧
新奧能源首席財務官鄭則鍔在13日下午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數月前就與中國石化溝通此次收購,新奧與中國石化的合作有利于雙方協同發展。
11月14日,中國燃氣公告中表示,有一獨立潛在投資者有意投資其較大股權。然而,新奧能源和中國石化的并購此前并不在中國燃氣的預想之列。
據記者多方了解,此獨立潛在投資者為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資本。中信資本上月曾擬以財務投資者身份入主中燃,結果令一直有意染指中燃的新奧及中國石化被迫提早出手。
“由于中國石化已出手,加之中信集團與央企關系密切,參與競購的可能性不大。”前述燃氣高管稱,目前最重要的是獲得大股東方面的認同。
中國燃氣的股權極度分散,作為最大股東的韓國SK集團持股9.7%,第二大股東為劉明輝,其持股8%,阿曼國家石油公司持有5.42%的股權;其他股東如印度國有天然氣企業GAIL Ltd、亞洲開發銀行、國臺辦在港機構海峽金融以及中國石化。
事實上,中國石化與海峽金融關系一直密切,在今年4月動議罷免李小云及徐鷹的股東會后,海峽金融曾發聲明感謝中國石化投票反對罷免二人,而中國石化未有否認。
“很多的大股東并不一定會主動退出,每股3.5港元的作價他們認為沒有正確反映中國燃氣的估值。”前述燃氣高管稱,國內燃氣行業市場高速成長,未來效益可期,部分股東更期望提高出價;部分股東在增發時以4港元/股以上入股,除非達至4.5港元/股他們才會愿意退出。
據悉,中燃為應對這次收購要約,已聘請麥格理為財務顧問,并表示公司沒有與要約方就建議收購條款進行過討論。市場揣測,這代表中國石化及新奧可能需提高收購價,甚至進行敵意收購。
中石化的算盤
由于需要保留25%的公眾股,如若全面收購完成,新奧能源將持有中國燃氣41.25%的股權,中國石化變身第二大股東,持有33.75%。
傅成玉表示,新奧能源是城市管道燃氣供應商,而中石化就是擁有上游業務的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商,因此中國燃氣與這兩家公司合作將有利股東。
“發改委和商務部的審批程序已經開始,我們預計會在明年3月31日前發出正式邀請。”鄭則鍔說,如果所有的審批手續順利拿到的話,預計明年年中可以完成交易。
據了解,交易最終完成需要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調查、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以及國家安全審查、發改委、商務部、國資委及外管局等批準、備案登記。
據悉,中國石化的天然氣板塊較中國石油小,上游的生產規模僅為中國石油的20%左右;天然氣跨省管網和天然氣銷售量也較中國石油規模小很多。
“如若全面收購完成,中國燃氣的管理最終應該交由新奧能源,而中國石化則負責提供氣源。”前述燃氣高管分析,新奧能源的盈利遠高于中國燃氣,其股東回報率為18.17%,中國燃氣僅為9.7%,體現新奧能源在城市燃氣治理水平。
該高管同時表示,中國石化2012年天然氣產量125億立方米,相比上年大幅增長約48%,今年三季度同比增長22%,“中國石化更寄望上下游協同,實現利益最大化”。
【中國燃氣抵制收購】相關文章:
云南白藥收購兩藥企 集團整合揭幕08-13
思科中國的員工培訓08-09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之道04-16
《贏在中國》選手留下“絕筆”07-20
中國離職率最高的行業03-10
中國急需什么人才08-08
加薪會促進中國就業08-08
中國員工僅8%高度敬業07-31
中國就業市長論壇成都共識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