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朝考生花樣多 韓愈將求職信寫成怪誕童話
[提要] “行卷”和“溫卷”的形式有一個講究,考生不能直接送給主試官,還是得委托有身份的人間接送過去。生動的文學作品和現實世界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韓愈這篇神奇的小說得到的結局是:沒門。
唐朝是中國文學的巔峰時期之一,文學之盛,眾所周知,茲不再述。文學的發達除了與文化土壤的培育有關,也與日常運用量大有關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個班,能寫出個流傳不衰的文藝作品;白居易在驛站留個便條,也能讓后人一直傳唱;更有甚者,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寫封求職信,一不小心竟成了經典童話。
可見,這文學未必在于形式,而在于運用,在于心態。
唐朝考生花樣多
為取悅考官或寫唐朝版哈利波特
唐朝的科舉考試,錄取名額并不多,錄取率也不高,因此考試結果蠻無情的,才高八斗如李白、杜甫二位也一樣落選,可以說大才子落榜那是家常便飯。而上榜與否,除了考試成績,還與平時成績有較大關系。那平時成績怎么界定呢?誰來界定呢?這也形成了一種風俗、一種制度。
所謂的平時成績,主要看你平時寫的作品,在內行人的眼中如何,在社會上的影響如何。而這個內行人,一般是指主試官和有地位的相關人士。主試官員除了批閱試卷,還可以參考學生們平時所寫作品來決定名次,決定推薦與否,而唐朝那些有威望的人士也能參與到這個推薦的過程中來,這個制度就叫“通榜”。
當然,“通榜”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考卷不糊名的基礎上。唐朝考生參加禮部主持的考試,考卷是不糊名、不封卷的。如果李白同學參加考試,試卷上考生名字一欄上寫著李白,那么,從收試卷的人到改考卷的考官,都知道這是李白同學的試卷,這在當時是容許的。
那么,在主試官看到你的試卷前,能否先有一個好的印象,起到加分作用,這就看考生的手段了?忌惺裁词侄文?他們趕緊把自己平常創作的作品,工工整整寫好,并且盡量將卷子修飾得漂亮一點,在考試前呈到主考官和相關人士那里去,爭取留一個好印象,這種制度就叫“行卷”。送“行卷”的人太多了,又怕自己的文字不能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再送一份過去,這個就叫“溫卷”。
這個“行卷”和“溫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文學創作的過程。既然要給主試官和文壇前輩留下好印象,那一定得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現上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考生們為打造作品挖空心思,反復修改,使作品趨于完美,其實,這就是一個嚴肅的創作過程。這些考生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取悅考官的同時,也取悅了廣大的唐朝讀者,進一步而言,也提升了唐朝文學的品質。
這些作品,可長可短,白居易同學呈現給顧況的“草”,不過幾十個字,卻不只給推薦人留下好印象,也給唐朝的文學寶庫和中華文學寶庫留下一朵奇葩,成為詠物作品的巔峰;杜牧同學則比較努力,居然一口氣呈上去150篇作品,基本上是送一本書了。當然,還是得靠質量取勝,這么一大堆文字送上去,總得有抓眼球的作品,所以,寫得最好最得意的就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當然,“行卷”和“溫卷”的形式有一個講究,考生不能直接送給主試官,還是得委托有身份的人間接送過去。
既然想方設法要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在平常作品上,大家就不只是拼文字質量了,還要拼文字形式,于是乎,又創造出新的題材和體裁取悅考官。唐朝中期以后,有些考生干脆寫小說,甚至寫童話一般的玄幻小說,以驚人的想象力和文字表現力凸顯自己的才華。據學者考證,當時知名度很高的玄幻小說集《玄怪錄》、《續玄怪錄》和《傳奇》等,很有可能就是寫給主考官看的。按照現在的理解,唐朝版的哈利波特就是寫給主考官看的。這種新現象其實也促進了唐朝文學體裁的多樣化。
另據考證,這種拿童話和玄幻小說當平時成績的現象,源于唐朝的貞元、元和年間。
韓愈有創意
向吏部主管寫求職信稱自己是條龍
專家們說考生寫童話的現象源于唐朝的貞元、元和年間,那是有史料依據的。在這里且舉一例,那就是韓愈的《應科目時與人書》。
話說韓愈同學不容易,19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那還是貞元二年,連考三次皆敗北,一直到第四次才中進士,那已經是貞元八年的事。中了進士還不等于大功告成,還得參加吏部的選拔考試,過關了才能有具體職位安排。這種考試叫做“釋褐試”。“釋褐試”是糊名的,但如果有人幫考生做宣傳,對順利過關是很有幫助的。
韓愈同學也在想辦法,想來想去,就給吏部的主管人,其實也就是人事官員,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叫做《應科目時與人書》,什么叫“應科目”?就是應試的意思,這里講的“科目”,就是考試,具體就是博學宏辭科考試,這是唐朝留給文藝青年的一條出路。韓愈參加這次考試前,給主管人寫了這么一封信,這是他中進士之后第二年的事。
這封信寫得不平常,簡直突破考官的心理承受底線。一開篇,剛剛一句問候語之后,馬上呈現一幅神奇的畫面。在那大江之濱,躺著一頭怪物,它不是平凡的魚蝦,“非常鱗凡介”,怎么個不平凡呢?只要給它灑灑水,它就能“變化風雨”,上天入地,看樣子是一條龍。意思就是說俺韓愈同學是人中之龍,在考官面前樹立自己的能人形象。
既然這么牛,那還寫信求職干嘛?韓愈同學留了一個伏筆:雖然很牛,但還是得有輔助物水。于是,筆鋒一轉,說如果沒有水,俺就成了一條小泥鰍,窩在很小的尺寸之間,而且還有一個弱點,不能自個兒去弄水,“不能自致乎水”。當然,您要是給這條超凡的龍加水也很容易,簡直是“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言下之意就是:您要提攜我很容易,也就是灑灑水的功夫。
求助意圖已很明顯。不過,韓愈同學又得顯示自己的脾氣和個性,咱請求幫助,可是咱不乞求幫助。接下來韓愈說了,咱可是有個性的,如果需要“俯首帖耳”地去“搖尾而乞憐”,那就省省吧,寧可爛死在泥沙里,也覺得快樂,因為向人乞求“非我之志”也。
韓愈認為,正因為自己有志氣,不肯求助于人,所以導致陷入當前的困境,那些有能力幫助我的人,沒能看到我的困境,對我“熟視無睹”,一直沒能給這條非凡之物淋淋水,導致一直受困,是死是活,真是未知。
在這篇童話故事里,韓愈用形象的文筆,將自己塑造成一條既有本領,又有個性的龍,且呈現出兩組矛盾:既可以呼風喚雨,上天入地,卻又受制于區區幾滴水;既高傲自負,但又不得不求助于人。人生的兩組矛盾,通過一條受困的怪物形象,凸顯在對方的眼前。具體的困難,那就不嗦了。至于本人的意圖是啥,你懂的。
當然,生動的文學作品和現實世界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韓愈這篇神奇的小說得到的結局是:沒門。不過,韓愈的努力不是沒有作用,一直到三年后,韓愈受董晉推薦,擔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原來給這條龍灑水的,是董晉。
感悟:文學創作出現在日常運用中
其實在中國古代較早的時候,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不是很明顯,很多實用型的作品,例如史學型的作品,也能當成文學作品來讀。例如《史記》,本身是歷史著作,卻也是文學范本。王羲之信手寫一張便條,也成了膾炙人口的散文小品。一直到《昭明文選》的出現,才開始有意識地區分文學和非文學。
因此,古人的筆法可以很靈活,能把求職信寫成童話,韓愈干了安徒生的活。其實,不管從事什么文字工作,都要有點文學、文藝的素養。文字,不只是嚴肅的東西,也是有靈性的東西。從事任何工作,都得有點靈性,而靈性就是創造性。(撰文/劉黎平)
【唐朝考生花樣多 韓愈將求職信寫成怪誕童話】相關文章:
白領“不想工作”休閑花樣多11-27
2014年優秀:招聘伯樂花樣求職信02-25
求職陷阱花樣翻新11-13
跳槽大軍將鋪天蓋地?02-21
金融IT人才將走俏11-11
未來心理測試將取代面試11-12
戰勝自己,你將贏得世界11-14
明年就業壓力將達到峰值02-18
求職故事:將傷口示人的后果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