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我的創業故事
下面是yjbys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創業案例,快來隨小編來看看吧。
我的創業故事
2月1日上午,20多位普通市民把他們的創業故事帶到了第二十四期“市民論壇”。在分享了創業者們創業的喜悅和艱辛后,南京市副市長奚永明說,國強之本在于民富,民富之道在于民勤。所謂“民勤”就是要勤勞,就是要創業。在最后,他感慨地說:“創業者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創業精神,促進了南京的經濟發展。南京市委市政府愿意和創業者們坐一條板凳,樂意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氛圍。”
創業個案一:60元也能創大事業
身材嬌小、性格開朗的四川姑娘吳波,現在自己獨立經營著鼓樓區一家名為“香舍拉”的手工藝品坊!拔业膭摌I起步資金只花了60元,我用60元做我的事業”,吳波的另類創業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聽眾。
她的創業從成本60元的200張卡片起步了,“卡片材料的布是向裁縫要的,果實和種子飾物是去山上采的,我相信錢就像一顆種子一樣,我可以把它變大!比欢孕诺膮遣ㄟ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麻煩。盡管工藝品做工精巧,可畢竟是“三無產品”,打不進正規的商場。“我一條路,一條路地走,走了很多單位,最后終于有一家被我的執著和誠心打動,答應做我的掛靠單位!
產品進了商場,柜臺管理費用很高。聰明的吳波想到了一個巧方法——用自己心愛的藍印花床單做成掛袋,既省錢,又吸引眼球。這樣,她的銷售點就算是正式開張了。
7年前的60元現在創造了多少財富?她含蓄地對大家說,現在的房子是她自己買的,商場開出的銷售發票和手工藝人員培訓的發票是用麻袋來裝的。
創業個案二:勇于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吳靜的創業靈感來自于切膚體會。1998年11月,當吳靜的女兒剛出生時,由于買的衣服保暖性太差,孩子受涼生病了,在兒童醫院住了20多天。心疼之下,她想:自己就是從事服裝行業的,為什么不自己做?她一下子做了很多,自己孩子穿不了,就送給親戚朋友,很受歡迎。
孩子和她的接連生病使家里日子過得更加艱難。不愿領取低保的她,頂著丈夫的反對,拿出自己做的嬰兒衣服到湖南路上擺地攤。沒想到,第一次就迎面碰上一位熟人,當時,她恨不得一頭鉆進地縫里去。但那天收獲很大,一下子就賣掉6套,從中她看到了希望,F在她制作的嬰兒衣服已經遠銷到美國、歐洲、新西蘭、日本等地。她還成立了南京吳靜嬰幼兒服裝定做中心,盡管這樣,在賣衣服的時候她還帶著一把剪子和針線,現場挑開衣服,讓每一位顧客看一下里面是優質的棉花,因為她認為誠信是最重要的品牌。
她的成功還鼓勵了許多想創業的人。她說,從溫州回來后,她先后接待了500多個來訪的市民,還接到了2000多個咨詢電話。“我愿意做一個梯子,讓更多的人爬上創業的道路”,吳靜的言辭像她的為人一樣樸實。
創業個案三:癌癥阻止不了創業的腳步
“幫人打工只能勉強度日,我有多年餐飲行業的從業經驗,為何不自己創業”,現任劉長興三牌樓連鎖店負責人的成遠說。
一向倔強好勝的成遠毅然決定舉債創業。剛開始的時候異常艱辛!盀榱嗽缛者債,我不敢雇人,自己一人干了六個人的活,每天從凌晨3點忙到晚上11點!
然而,當她剛剛還清債務、小店生意稍有起色時,病魔卻來到她身邊!2001年3月我得了癌癥,6個月的化療時間里,我一天也沒歇過”,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日子,成遠忍不住哽咽起來。這時,成遠身邊的朋友勸她放棄,但她并沒有停止創業的腳步!叭绻曳艞,高昂的醫療費用只能讓我依賴單位、依賴社會,我不愿意過那種靠別人贊助的生活。奇怪的是,繁忙的日子里我竟然意識不到自己是癌癥患者了。2003年3月,我拿出10多萬元重新裝潢店面,小店現在步入了正常軌道!敝v到這兒,成遠笑了。
創業個案四:從擦皮鞋開始創業之路
當過3年半教師、16年的兵,后來轉業當過市級機關干部,最后卻選擇從擦皮鞋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現為百分百生活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經緯的創業故事有著幾分傳奇。
為什么會選擇擦皮鞋?經緯說,擦皮鞋能擦去自己身上的浮躁。1998年,他整整花了6個月的時間做出了一份創業計劃,而且這份計劃只花了5分鐘的時間便籌集到了50萬資金。因為合作的浙江老板十分佩服他一個市級機關干部下海,而且從擦鞋這樣的小事做起。
但創業的頭一個月,他就差點在“!崩镅退馈1M管大學生擦皮鞋在社會上形成了轟動效應,但從湖南路到夫子廟再到新街口,他的員工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人越來越少。到1999年10月的時候,經緯的公司只剩6名員工。
但是經緯始終抱著這樣一個理念,就是以甘于為人擦鞋的精神塑造百分百公司的形象。他要求每個應聘者都必須從擦鞋開始,自己也不例外!盀榱送瓿扇蝿,我親自跑到浦東發展銀行去擦鞋,從一樓的保安、保潔員擦起,一直擦到四層樓上的行長。行長非常感動,覺得“百分百”的精神值得銀行學習。”他說。
殷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點評:只有像經緯一樣,放下面子,自斷后路,才能成功。
創業個案五:做同行業的“單打冠軍”
郭宏新的下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自討苦吃”。1997年下海之前,他已經在南京化工學院執教了15年,有著很好的職位和職稱,可以說早已步入小康。但是郭宏新始終有一個難解的心結,那就是:南京有50多所高校、100多家科研單位,大量的科研成果卻“沉睡”在科研單位的柜櫥里。于是,他毅然下海創辦了南京中圣石化有限公司。
知識分子的創業多多少少都面臨著一個困境——缺乏資金。這沒有難倒郭宏新,他憑借僅有的資金參與了國企的技術改造和革新,把賺回的錢再投入生產。時至今日,郭宏新已經擁有3家企業、4家分公司、11項專利,最難能可貴的是這11項專利都已經推向了市場,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對于知識分子創業,郭宏新有一個定位,那就是要努力做成同行業的“單打冠軍”。郭宏新希望借助“市民論壇”,呼吁南京的科技人員和高校教師大膽出來創業,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所擁有的成果產業化,為南京的加快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奚永明副市長點評:郭宏新的很多產品已經把中圣石化的競爭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了。南京的科技創業應該有更多動人的故事,從而讓南京的科技創業在工業發展的份額中占得更多。
【我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楊瀾創業故事11-11
創業小故事11-20
經典創業故事(二)11-27
創業故事:從6000元創業起家11-23
女性創業故事:楊瀾11-14
草根的淘寶創業故事11-30
劉毅創業故事11-11
創業者的故事11-20
2023創業故事案例02-23
創業人生--三則故事看創業家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