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生涯規劃反思法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明明好學又上進,讀書看報樣樣行,頭腦靈活,思想活躍,新東西一學就會;工作努力認真,總能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任務。但是在職場上還是沒有活成舉足輕重的樣子。而那個后進公司的小某某,年齡沒自己大,學歷不如自己硬,專業不如自己俏,卻干的風生水起、小有名氣。
職場不得志的情形大約有兩類:
一類屬于不求上進,對工作得過且過,自然難以走上關鍵崗位;
還有一類雖努力進取、有想法、有要求,卻仍然離目標甚遠;
這是為什么?
這些年幫助企業盤點人才,協助不少職業經理人梳理工作思路:
職業成長乏力,個人規劃可能掉進發展陷阱。
職業規劃不能“魚與熊掌兼得”
某次人才盤點中,有位經理人說:
自己從事財務很多年,感覺該做的都做了、職業發展到了天花板。
一次協助開展政府事務,嘗試之后頗感興趣,希望有所發展。
但是新職位沒有明顯進步時,自己還不想放棄財務崗位。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機會和選擇。
這些機會看起來有趣、新鮮、更有前景、更有挑戰力。
讓人蠢蠢欲動。
不過出于對未知領域的恐懼、新經驗的培養、老經驗的安全感……
很多人本能地會“喜新不厭舊”:
既挑戰自己,又留一條后路。
看起來兩全其美,卻為后期成長埋下病根。
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公司戰略研究企業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就好比當初華為定下永遠不踏入通訊以外的領域,
某一階段,萬科不進入住宅地產以外的市場。
古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就是這個道理:
要得到魚,就得具備知識技能:
水域氣候的變化特點;
魚群生活的規律;
漁網等捕魚工具的使用和技能鍛煉;
……
要得到熊掌,就得懂:
森林地域的特點;
熊大熊二的生活規律;
獵-槍等獵熊工具的使用和技能鍛煉;
……
之所以不可兼得,因為資源和能力有限。
個人的職業發展在各階段也應不斷找準定位,不能兼顧也是因為能力和精力有限。
比如:
財務工作重點對內,屬于防守型,保證數據準確、通過分析發現管理問題、提供決策支持;
政府工作重點對外,屬于開拓型,掌握政策動向、了解客戶喜好、幫助申請最多的資源支持;
工作性質不同,要求能力不同。
如果兩者兼顧,即使廢寢忘食、人格分裂,也難出成效。
專心才能專業,專業成就專家
職業發展轉換跑道本無可厚非,但兩頭兼顧還犯了不專心的大忌。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書中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
即使每天8小時兢兢業業,一周工作5天,成為專家至少需要5年時間。
一旦每天有效工作時間不足8小時,則需要更長時間。
想一想,專心干一件事都難以成功;何況要一心二用。
每件事淺嘗輒止,消耗的不僅是時間,還有自己的聲譽。
比如:
財務經理的上司指責:半年前安排的成本分析工作至今沒有展開;政府相關事務至今未見成效;
下屬反饋上級指揮不力,導致想要開展相關工作,卻難以調動橫向資源;
客觀來看,過去的工作僅僅是開展了核算工作,財務分析與管理的工作基本沒有展開,“都做的差不多了”不過一己之見。
解決思路
這類發展規劃的陷阱,還有很多種表現形式:
比如:
有創業小伙伴問:
自己創業了兩年遭遇瓶頸。
最近聽說一個新業務領域,看起來很有前景。
自己很想抓住新機會,又舍不得過去的心血,可不可以兼顧呢?
再比如:
一個客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完畢,就著急尋找第二個客戶;
……
可以嘗試以下解決思路:
首先端正心態,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念頭;
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貪婪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以為一切都能hold住。
除非有很強的資源和實力。
從公司角度來看,專業化發展成功的概率更大。
其次重新審視這些新的、老的職業機會,正反兩方面分別看看機遇與挑戰。
不要對心里喜歡的就自帶主角光環。
客觀研究每一條職業道路對關鍵能力和資源的要求。
最后,盤點自己的資源、能力、性格等,看看自己是否具備上述的能力,或者取得這些能力的難度有多大。
在多條選項面前做單項選擇題。
如果還是不知如何選擇,再教您戰略上常用的方法:
最小成本試錯法。
嘗試兼顧3-6個月,如果各方面仍沒有實質進展,就說明可能掉進發展陷阱,應果斷放手其一。
【職業生涯規劃反思法】相關文章:
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_職業生涯規劃08-12
職業生涯規劃11-15
職業生涯規劃與潛在的職業危機08-09
職業生涯規劃的階段04-13
職業生涯規劃原則05-04
職業生涯規劃(下)08-12
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07-31
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12-21
職業生涯規劃“支點”07-29
秘書的職業生涯規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