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媒體人創業的心得
上周參加了新浪螞蟻邦的一個沙龍:“媒體人創業的黃金年代”,深有感觸,特此分享一下會議上一些創業媒體人的心得以及我離開媒體后創業的切身體會。(螞蟻邦,是新浪傳媒的線下活動平臺,宗旨是“守護媒體人的創業夢想”。)
天生驕傲的媒體人應該都是在自己真正去創業的路上才開始覺醒的吧。這是我自己離開媒體去創業后最大的感慨。原來身上的很多優勢一下子成了累贅。廣泛的資源與人脈,在自己還沒有打造好產品的時候提前溝通,造成了無效溝通;泛濫的創投信息,讓自己整天飄在云里霧里,找不到北。這是典型的媒體人通。簣绦辛Σ睢⒆砸詾槭、貪大求全……。
其實創業者就是那個必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根據螞蟻邦上各位嘉賓的經驗分享,我總結出來媒體人創業的一些心得。
一、撕掉標簽、擺正心態
媒體人在離開媒體業后,不要再披著“媒體人”這個標簽了,因為,在創業面前,人人都得經歷不同的檻。但是有一點,需要媒體人清楚地反。鹤约旱馁Y源和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1、梳理資源
打開你的名片盒、通訊錄、微信聯系人、微博私信箱、脈脈、Linkedin,請花上一周的時間,按照公司、職位、行業、熟悉程度羅列一張人脈圖譜,這張圖譜將是你創業遇到困難時的“急救藥”,但是也要記住一點,能雪中送炭的朋友不要用太多。
2、認識自己
你必須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你的愿景,以及你愿意為這個事業做出的付出。你擁有的,只要跟你的創業方向不一致,就不是你的競爭力,不要牽強。
二、選擇創業方向
有兩種選擇方法,第一種叫創新,第二種叫競爭。
1、你真的會創新嗎?
你要做充分的調研,證明你的創業方向是存在創新空間的,真不是有些人忽悠出來的“微創新”概念。改變世界的能力和因素,來自于你的過去,你的積累,你的眼光和你的堅持。
1)定位什么人群?
為什么要定位這類人群?有沒有必要繼續細分或擴展?
2)想滿足什么需求?
上述人群的所有需求排序。想切中什么需求?需求是不是足夠剛性?有沒有必要繼續細分或擴展?潛在的替代者會從哪個方向滿足同類需求?市場規模是否足夠?三年后的市場規模能到多大?
3)是怎樣滿足需求的?
還原產品思維導圖。產品對需求的滿足程度?重要邏輯是不是讓人眼前一亮?用戶體驗的友好程度?盈利模式是怎樣體現的?產品擴容性如何?
2、競爭
螞蟻邦媒體人創業專場沙龍上長石資本創始人汪恭彬列了幾個媒體、投資機構總結出來的6個創業方向。
1)移動是一切
科技進化史的普遍性推演出移動互聯網的必然。科技希望無處不在“農業、公路、建筑物”。電網的普及,帶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云計算的普及,會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物聯網。
2)美好的體驗
美感既是人類對美的追求,比如美容;也是科技本身唯美的需求,比如用戶的體驗。
3)農村戰略
自由和機會:IDC預計2015年,農村4億之多非網民人口將成為中國互聯網下一波人口紅利。農村居民,人口約為5.5億,互聯網滲透率23%,平均每天上網3.0小時。他們喜歡網購!狟CG
4)企業服務B2B
世界遠程通信業務的主體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流動,而是發生在機器之間。技術元素只消耗全球能量的1/4來滿足人類的安居、飽食和出行需求;余下的能量由科技創造,為科技所用。
5)共享經濟
共生性與專業性強化社群經濟和分享經濟,手藝人特別是教育、醫療、財富管理的專業人士將從資本中解放出來。歷史上大部分時期,每個人的天賦、技能、洞察力和經驗構成的獨特性組合沒有用武之地。移動互聯網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專長成為可能。
6)人工智能
感知能力:技術元素對越來越強大的感知能力以3種顯現:將智能慢慢注入一切物質;整合所有嵌入式人造大腦;感知能力通過多樣化轉變為思維的多樣性——人工智能、物聯網。
除了這6個方向,你還可以打開各種創業數據庫,比如IT桔子、清科數據庫、投中數據庫……看一下行業分類,以及最近融到錢的企業、新冒出來的創新企業的玩法兒都是什么。要繼續保持媒體人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真正有價值的行業與創新點。
不管選擇創新還是競爭,都是在定戰略,戰略定錯了,轉型難、攻守艱,所以,創業者啊,必須深刻洞察整個商業世界的邏輯,這不再是我們做媒體時候紙上談兵的能力了。但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商業的本質和人性的本質沒有變化;商業的最終目標還是追求如何最大限度滿足人性的欲望。
三、運用媒體思維去融資、營銷
雖然離開了媒體業,但是,我們卻要把媒體思維運用起來。
1、什么是媒體思維?
1)免費:媒體人天生喜歡免費的東西。這一點在創業時,真的要融化在骨子里,無論你要做的是什么行業,要分清楚什么是用戶,什么是客戶。用戶可以是免費的,客戶是買單者。免費的體驗做好了,只要去做轉化引導,就OK了。
2)平臺:媒體人最容易做搭臺唱戲的事情,正所謂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買單。比平臺更高一步的是風口,怎么造風口,怎么加速跑起來產生風口,一定要想清楚,真的不要去做風口上的那只豬。
3)講故事:把能展現的點全部包裝成故事。(產品如何好,全靠故事搞一搞。BTW,你的產品、服務真的要過硬)
2、怎樣運用媒體思維融資?
現在融資的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走常規的套路,去選擇一家投資機構,也可以選擇股權眾籌。
這里我們主要說股權眾籌,股權眾籌的核心點就是文案與視頻,想象一下,你發布股權眾籌消息的平臺,比如京東股權眾籌、天使匯、原始會、籌道股權等,他們的用戶都是哪個階層,都是什么樣的投資能力,你在概念階段的情懷是否能打動他們?
3、怎樣用媒體思維做營銷?
好像杜子健說過:每 個企業都需要一個媒體主編——一個媒體主編頂得上10個VP。很多企業家不明真相,其實意思是:媒體人在做營銷的時候,把企業的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都當成內容,當做內容看,就有無數種做法。時代再怎么發展,目前的信息流都是內容(文字、圖片、語音、視頻)。
四、創業那些檻
選擇好了創業方向(定戰略),拿到了投資(股權眾籌),在經過折騰了一陣后,突然宣告創業失敗,原因是什么?我認為螞蟻邦上戈壁投資合伙人徐晨分析的很有道理:
失敗企業的共同特征
1)做出產品沒市場需求。
這是最多的,自嗨,幾個人覺得做的產品特別好,到市場上沒有人買,特別是智能硬件,長城匯那邊好多智能硬件,智能硬件比軟件的坑更大,軟件沒有人要改改還有人用,硬件做出來基本上這個東西沒人要就的確沒人要了。
2)錢燒光,就徹底歇了。
3)團隊不適合。
不是團隊好不好,而是團隊適合不適合。一般來說,團隊的好壞并不是一個剛性的要求,很多時候看創業者做的這個事和團隊本身的背景是不是一致。媒體人創業不要重新去死磕某一個技術,這的確不是媒體人的強項,不要搞生物、基因這類的項目。
4)過度競爭
這個事是難免的,沒有過度競爭至少能找清方向,但是碰到過度競爭的時候的確是失敗的。大家能看到前幾年的狀況,當大公司殺進來以后,小公司基本上怎么樣?特別是智能硬件方面。
5)價格成本的問題
創業團隊能不能算清這筆賬。
【媒體人創業的心得】相關文章:
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啟動12-01
創業人能成功的原則11-11
美國年輕人如何創業11-23
“大學生創業第一人”談創業11-28
殘疾人創業優惠政策02-16
為殘疾人創業開專柜02-22
臺灣年輕人熱衷在京創業02-18
“一人公司”靠“挖”創業02-18
不適宜創業的10種人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