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一年級三字經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三字經教案
在給小學生教學三字經的時候應該怎么準備教案呢?下面yjbys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三字經教案,以供參考!
三字經教案一
教學目標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這部分《三字經》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3、通過學習,感受到讀書學習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堅實地知識根底,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會讀、會背這兩部分三字經的內容,使學生理解這兩個部分三字經的含義,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講授法
教學內容:
一、導入:
學生觀看第一部分的歌曲視頻,復習上節課內容,抽查背誦情況。
播放第二部分的跟讀音頻。
二、學習《三字經》第二部分
講授與播放幻燈片同時進行。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釋詞:方:正當,正值。 親:親近。友:朋友。禮儀:禮貌儀節。
譯文:作為子女、學生,要趁著年少的時候,多多親近良師、結交益友,從他們那里好好學習待人、處事、應對、進退的禮節和知識。
孩子小的時候,應該特別注重三個方面:親近良師,親近益友,學習應對,即學習禮貌,懂規矩。春秋時師文、師襄。
我們知道,古人極其重視、極其強調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學說一向認為,朋友是一種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礎上、共同道德追求的基礎上,共同的人格基礎上的一種友好關系。"割席斷交"
除了尊師、擇友,我們的古人還非常重視禮儀,把這三項內容,看成是兒童必備的啟蒙教育。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一樣重視禮儀,提倡講文明、懂禮貌。所以中華民族一直都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那么,這種傳承了千年之久的"禮",它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呢?
人應該怎樣來體現自己對禮儀的感悟呢?《禮記》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儼若思。"你千萬不要不敬,你做什么事情,見什么人,都應該心懷敬意,應該尊重對方,應該有敬畏之心。你要端正顏色,像經常有事情在想。
接下來,《三字經》講的就是教學的內容與次第,孩子應該怎么樣一步一步接受教育,應該按照怎樣的輕重順序來學習知識。
香九齡 能溫席 孝于親 所當執
釋詞:
(1)香:即黃香。東漢時代的`江夏人,以孝順聞名。齡:歲。溫:暖。席:床席。
(2)親:指父母雙親。執:做到。
譯文:東漢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冬天用自己的身體為父母溫暖枕席。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是每個做兒女所應當做到的。
《三字經》開始講述教育的內容和次第。也就是說,應該按照什么樣的輕、重、緩、急的順序,來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方面,我們必須非常細心地去體會。這里面包含著傳統中國教育思想的精義。
"香九齡"的"香"就是指黃香,是一個人名。黃香,字文,東漢江夏安陸人。此地大致相當于今天湖北云夢。前四史之一的《后漢書》,有黃香的傳記。黃香是一個確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不僅是一個歷史人物,而且能夠進入正史并且有傳,說明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实墼浳嗡麚芜^魏郡太守,所以黃香還是個不小的官。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曾贊嘆:"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但是,傳統中國之所以牢牢記住了黃香,并不是因為他的官職,也不是因為他被皇帝召見過,更不是因為他被皇帝夸過,而是因為"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故,黃香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里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非常的孝順。怎么孝順呢?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著,那時候又沒空調,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給扇涼快了,伺候父親安寢。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黃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席子,溫暖枕頭,讓父親能夠安寢。所以,這個故事又叫"黃香扇枕",也叫"黃香溫席"。這個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記載的,黃香被稱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傳統中國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黃香,乃是因為他是個大孝子。
"所當執",沒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應該這么去做。舉的例子就是這個黃香。由此可見,《三字經》告訴我們,傳統中國的啟蒙教育第一位是"孝"。
把"孝"作為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一步,這里面自有它的道理。這個道理很深奧嗎?很深奧。很明白嗎?也很明白。為什么呢?我給大家拆兩個字試試。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拆字法,當然,我拆這個字不是亂拆的,是有依據的。
首先,咱們一起動動手指頭寫那個"孝"字看,上"老",下"子",謂之"孝",也就是強調血緣關系的延續性。每個人只不過是人類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環節,你今天是小輩,明天就是長輩,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長輩,那培養一個孩子你怎么能指望當你變老的時候,你的小輩來孝敬你呢?如對血緣的尊重,培養一個孩子對長輩果沒有這種孝敬之心,人類的血緣之環,又怎么能夠一環一的尊重,同時也就環地傳接下去呢?培養了一個孩子對血緣、對長輩的尊重。
第二個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從孝開始。培養一個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養一個孩子對長輩的尊重,同時也就培養了一個孩子對傳統的尊重。
三字經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蒙學教材中較代表性的一種,它流傳的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影響也最大。相傳是宋朝末年大學問家王應麟編撰的,流傳中后人又不斷作了增補!度纸洝繁蛔u為“千古一奇書”,何謂此書奇之?其一奇,以三字斷句,句句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合轍順律,易讀易記;其二奇,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順理成章,概括性強;其三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這部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書,竟融“歷史、地理、天文、倫理道德、詩書禮樂、教育、哲學”于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體會《三字經》的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體會和理解《三字經》中積極的道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3、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堅實地知識根底,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這14句三字經。
三、教學重點:
1、識記積累《三字經》原文。
2、初步感知經文的文化內涵和道德內涵。 教學難點:
1、經文句意的理解翻譯及相關故事的收集。 2、正確認識《三字經》的精華與糟粕 四、教學方法:討論、交流 五、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 六、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跟我學。 請你跟我眨眨眼; 請你跟我拍拍肩; 請你跟我拍拍手;
請你跟我來吟誦——《三字經》,從“人之初 性本善”到“人不學 不知義”好嗎?
1. 自讀《三字經》中從“人之初„„不知義”14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并將這14句話讀正確、流利、通順。
2、老師朗讀《三字經》,請學生一起讀。
3、同桌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教師講解解釋這14句三字經的含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啟示〗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啟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松。
【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啟示〗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啟示〗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
【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啟示〗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
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啟示〗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后總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趁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啟示〗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5、讓學生自己邊學邊講。
6、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1)你認為那句話對你的啟示最大?為什么?
(2)要想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小時候就要怎么樣?
7、請學生思考問題: 年歲大的人還要不要學習新知識?(說明我們不能到長大才省悟到讀書的重要性。我們是兒童,早上八九點中的太陽,現在開始用功是絕對來得及的。要認識到讀書學習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堅實地知識根底,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三)、擴展活動: 學了本課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繪畫,也可以用完整的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七、板書設計: 《三字經》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小學三字經教案】相關文章:
《三字經》的教案06-08
三字經教案07-13
三字經教案范文09-20
幼兒三字經教案08-08
中班三字經教案07-28
國學三字經教案02-16
《三字經》教案三篇10-28
《三字經》教案(精選10篇)10-20
《三字經》教案5篇10-28
三字經教案15篇09-04